高中历史通史宋元时期共41页
通史复习:宋元时期课件
宋: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有繁华的通宵达旦 的夜市;居民区也可以交易买卖,不再有时间限制。
【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 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 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 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 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 “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 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叶适《水 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 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 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思想博采众长,发展成理学。 多元化、市民化的
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民族: 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一、宋朝(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 1、宋初强化中央集权(注意从中央分 (一)政治: 割相权、地方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把握) 1)、背景: 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为消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巩固统治。 2)、主要措施: (1)收精兵——集中军权: ①杯酒释兵权:和平削权,集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 的兵权; ②中央:将禁军统领权归三衙,设枢密院行使调兵权。 兵权互相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③实行更戍法:禁军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定期更 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防止武将专权强干 弱枝,保证中央对地方军事优势。
通史二轮复习:宋元时期详解
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3.文学:元曲(原因、
特色、作品和作家)
必 修 一 二 三
二、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① 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局 面逐步走向统一,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③元 朝行省制度影响后世。
经济上:①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加强并在南宋时 最终完成;②农业、手工业全面发展, 商品经济高度繁 荣,使中华农耕文明达到新的高度;③土地兼并更为激烈, 租佃经营比较流行。
第四,从国际环境看,阿拉伯商人不断向东方开辟商路,越来 越多地出入于我国的沿海口岸。这就从客观上为两宋的对外经 济交流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商业环境。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出现娱乐场所, 市民文化产生。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漕运发达,商贩云集,交易繁忙。
北宋汴梁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对外交流频繁
北宋汴梁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 ——司马光
市
坊
市 坊市界限被打破
市
市
坊 北宋汴梁
宋元的海外贸易为什么能如此繁盛?
“积贫积弱”的祸根。
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 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 造成冗官局面。
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 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4、发展科举制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
2020高考通史复习:宋元时期[课件]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下层出生宰相较多
四、思维突破
(二)经济 商业革命 • 宋农业经济出现专业化生产,宋草市沟通城 乡经济的纽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不抑兼并,田制不立,自耕农经济衰落, 租佃经营盛行,佃农有一定自主性。 •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及时演练3:
《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 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 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 一等”,材料体现( )
• 经济重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松太布市,衣被天 下。
•格物致知: 推究客观事物 ,明道德之善。
•心学: 内心反省、 致良知、 知行合一。
• 宋元科技领先世界
三、阶段特征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 成熟 1.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2.经济上:封建经济繁荣。 3.思想文化上: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儒家思想体系化思辨化(理学);书法追求个性,文学艺术世俗 化(宋词元曲,风俗画,);宋元科技领先世界(中学西传)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高潮.元朝的对外关系具有很大 的开放性和世界意义,被认为是中国和欧洲东西方之间真正直接 接触的开始。
宋朝:历史的拐角?学者概述的唐宋之变
• 政治方面,唐代是贵族政治体制的终结,而宋代是君主独裁制的开始。 • 经济方面,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私有制占优势,两税法取
代了租佣调制,由实物经济开始向货币经济转型。 • 军事方面,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 • 城市发展, 打破市坊的界限,草市更加普遍。 • 文化方面,在儒学的基础上产生了理学; • 教育方面,普通百姓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科举制度消灭了贵族制度,
高考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宋元时期精品PPT课件
商业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必修三: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 学的发展。
2.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 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 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4.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经济
1.农业
• 高转筒车;一年两熟制; 经济重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
2.手工业
• 官营手工业长足发展(制瓷:五大名窑;丝织:写实风格) • 民间手工业继续艰难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空前繁荣
• 国内贸易:交子(货币) ;市场突破时、空限制; 商税成为 政府的重要财源
• 对外贸易:贸易范围扩大;外贸税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省;边疆-宣政院
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放宽录取名额、糊名和誉录
(西藏等地)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转移: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农 灌溉工具:水转翻车 业 经济作物:棉花种植的推广
∕
手
棉纺织技术突破性
经 济
工 业
三大部门:纺织业/冶金业/制瓷业(大放异彩)
改进/棉布逐渐成为 主要衣料
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商 货币媒介:交子出现 业 市的发展:坊市合一/夜市/草市饮食功能
①北宋结束分裂,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 奠定基础;
通史二轮复习:宋元时期
1.科技:
3. 御史台
3.文学:
特色、作品和作家)
二、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① 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局 面逐步走向统一,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③元 朝行省制度影响后世。
经济上:①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加强并在南宋时 最终完成;②农业、手工业全面发展, 商品经济高度繁 荣,使中华农耕文明达到新的高度;③土地兼并更为激烈, 租佃经营比较流行。
(2)君主专制的强化——二府三司制的建立 (3) 发展了科举制 4.影响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维护政 积极作用 权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 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
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 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 “积贫积弱”的祸根。
价及失败原因、教训)
2.商业:
2)活字印刷术(历程、
1.设四机构: 元 2.行省制度 (设置
必 修 棉纺织业(黄道婆、棉 一 10+2、节制、意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主要 赵体 二 2. 艺术: 衣料 ) 设省路府州县机构 元曲(原因、 三 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手工业:
印刷术 (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 轮排字盘)
1127--1279
蒙古
金
西夏
1246年招降
南宋
1279年最后统一
元
西 北 到 新 疆 、 中 亚 地 区
北至阴山以北
东 北 至 今 库 页 岛
史载“汉、唐极 盛之际有不及 焉”!
东 南 至 琉 球
南至南海诸岛
时 期
政治 经济 制度完善和发展: 1.手工业: 1. 三分相权 纺织业-棉纺织业技术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时期——隋唐宋元单元解析PPT学习教案
2013年 2014年
[文化·14] [文化·15] 南宋陆九 理学 渊心学
[政治·39] 科举制
[文化·39] 程朱理学
第1页/共41页
单元特征
一、魏晋南北朝
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
政治
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经济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 衡;
民族关系
民族交流频繁,民族融合成主流;
思想
思想:儒受冲击,佛、道、儒三教并 立; 文化:出现书法;
第24页/共41页
【2011广东14】“虎溪三笑”讲的是 儒者陶 渊明、 道士陆 修静、 僧人慧 远一起 品茗畅 谈、乐 而忘返 的故事 。故事 本身是 虚构的 ,却在 唐宋诗 歌、绘 画作品 中时有 出现。 据此可 以得出 符合史 实的结 论是, 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考情分析年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政治14谏官制经济13均田制文化15王阳明心学政治13科举制文化14儒学与三教合流文化14南宋陆九渊心学文化15理学文化38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与文学艺术政治39科举制文化39程朱理学一魏晋南北朝一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思想民族交流频繁民族融合成主流
“发明本心”:进行内心 反省来求“理”
主观唯心主义
相 1、内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都是“理”;继承孔孟的“ 同 仁”“礼”思想,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2、影响:用儒学的“三纲五常”来约束社会和人的自然 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第27页/共41页
A.孟子的“仁政” C.王阳明的“心学”
【2010广东15】“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 源总在 心。却 笑从前 颠倒见 ,枝枝 叶叶外 头寻。 ”这首 诗反映 了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通史复习:宋元史
②地方制度:实行行省制
行省制度
内容:
(1)以行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分设十个行省 (2)两个单列行政区划: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 接管理,称中书省(“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 青海部分地区。 (3)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4)行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但行使权利时受到中央节制。 (5)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中央以监督官员,采 取省官互迁形式加以控制。
③监察制度:地方上设通判
影响 1、利:
(1)使中唐以来重臣专权、武将拥兵和藩镇割据 的基础铲除,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稳定 (3)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弊: 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社会矛盾日益激 化。
(2)元朝(新发展) ①中央官制:
设一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中央最 高军事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直接管辖西藏地 区);
意义:(重点)便利、加强、巩固、重大变革、省 制的开端
(二)·宋元时期经济:
1、农业:
①耕作制度: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或一年三 熟 ②灌溉工具:利用水力的高转翻车。 ③土地兼并:根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汉唐宋三代土地兼并尤为严重。
2、手工业:
(1)纺织业: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2)陶瓷业:唐宋以来出现五大名窑; 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出口产 品;
3、商业 ①贸易:对外贸易重心逐渐由陆路转移到海上;中 国商品远销到东南西亚以及东欧、北非; 泉州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海上“陶瓷之 路”兴盛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②货币:北宋时期的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③市的发展:宋朝时,市的时间和空间界限被打破;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高中历史通史宋元时期ppt课件
探究:下列措施中哪
些 呢会?引影起激烈响的争议
青青苗法苗 法 募募役法役 法
限制了____盘剥;增加了政府收入;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____负担
保证了___和农业劳力;打击了______ 特权;增加了_______;
农田水利法
改善了______环境,促进了农业生 产,增加了社会财富
方方田田均均税税法法
抑制了______的现象,增加了国家 的田赋收入
市易法
打击_____对市场垄断,稳定了市场; 增加了政府收入
作用
增加政府收 入;保障农 业生产;打 破大商人垄 断。
均输法
节约开支,减轻纳税户的负担;限制富 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
10
_____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
令,今天学术界仍有争议: 甲: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
消极: 给北宋种下了______的祸根,_____日益激化。
4
(二)元朝(新发展) 1、表现:
①中央官制:
设一省(中书省)是________机构、设_____(中央最 高军事机关)、设__________(统领宗教事务和直接管辖 西藏地区)
②地方制度:实行______制
5
行省制度
内容:
(1)以行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分设___个行省 (2)两个单列行政区划:由_____直接管理,称(“腹里”); ____管辖_____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3)行省之下设__、___、___、___。边远民族地区设_____. (4)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___节制。 (5)行省官员定期_______并述职;中央设_____监督,采取 ________形式加以控制。
2、意义:(重点)便利_________、加强_______、 巩固_________、重大变革、___制的开端
(原创)高考历史冲刺必备资料之通史梳理——宋元时期
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2。
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
3。
宋元时期的制瓷、丝织和棉纺织业。
4。
宋元时期的商业经济.5.宋朝的理学和心学.6。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7.宋元时期的文学和书画成就。
■1。
考点分布■2.命题规律近三年来各地高考卷对宋元史考查考点主要为元朝行省制、宋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王安石变法、宋朝的手工业和商业、宋朝的艺术和思想等,试题考查能力要求多面,尤其重视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历史事实非常熟悉,能够顺利进行迁移运用;其次,命题注重拓展史料范围,要求考生对史料的性质和价值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在考查非选择题时往往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系。
3。
考向预测(1)选官制度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概况.(2)宋元时期的城市管理措施与效果。
(3)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和政府的海洋战略。
(4)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落差及其原因分析。
■1。
整体上:宋元时期处于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
这一阶段各项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
政治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新发展时期。
(1)由分裂走向统一:元朝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2)中央集权发展:北宋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3)君主专制加强:宋朝设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3.经济上:是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1)农业:稻麦轮作制标志着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大发展,棉纺织业兴起,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3)商业:城市商业发展,商业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打破;国内商业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外贸易发展,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农村商业发展,草市发展,市镇兴起.4。
通史复习5:宋元时期
省
吏
户
部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六 部
特点:分割宰相机构的职权,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②地方:分割地方权力;
派文臣任知州并以通判相牵制。 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路—府、州、军、监—县三级政区 设置转运使: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条件; 任期制;回避制度;
任官回避制草创于西汉。汉武帝意识到异地为官对维护中央集权, 对防止裙带关系滋生、抑制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的意义。宋代被 细化为籍贯回避、亲属回避、职务回避以及科举回避。 (1)亲属回避:中央大员的子孙不得在京畿任要职。有大功以上 的亲属关系的,不能在同一部门工作。 (2)职务回避:中央大员的亲属,不得任监察官和谏官。古人讲 究"百善孝为先"。言官与谏官因职责所在,难免会对朝政弹劾。 如出现卑亲属弹劾尊亲属的情形,必然与礼不合。 (3)科举回避:是科举取士的必然结果。为保证科举的公正性, 唐开元起,凡有与考官有亲故关系的考生,须回避他地,另行考 试。到了宋“钟鼎之家”的子弟在科考后,须再加试一场,以示 公允。
小结:宋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调任为地方节度使
宋 加
集中 军权
强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
重文 设立枢密院,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中 央
轻武 地方军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集 权
集中 行政权
中央: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二府三司) 地方:文官任知州,设州通判,相互牵制
(960年—1368年)
——古代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五代
、
中
亚地唐
区
土
十国
演示文稿高中历史通史宋元时期课件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 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各种政治力量的利益关系。 (6)改革要取得人民的支持,必须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 (7)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并坚决推行。
,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 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
而中国却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
思考: 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 炸性的影响”?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西方商业革命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迈进,中国却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 对中国没有“爆炸性的影响”原因:
2、意义:(重点)便利_________、加强_______、巩固
_________、重大变革、___制的开端
二、重大改革
(一)北宋王安石变法(选修一P40---49)
第六页,共40页。
1、背景
(1)财政危机: ____、____、____和___使北宋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积贫,根源?)
(2)政治危机 _______尖锐. :(3)边患危机(外): 无力抗击___和____的侵扰。
的发展,___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3、陶瓷业:唐宋以来出现五大名窑;____成为“瓷都” 元代开始进入___生产时期。
注:____的青瓷,___朝的白瓷.唐代形成_____两大制瓷体系, ______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第十八页,共40页。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 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
______法
开垦荒地,兴近易远” 采购物资
5宋元时期(原卷版)
宋元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元朝灭亡)——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阶段特征】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中国由民族政权林立的分裂状态又逐步走向,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尤其元朝建立的制度,标志地方行政管理管理制度走向成熟。
尽管战争一度频繁发生,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苏湖熟,天下足”,标志中国古代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五代十国就是唐末以来的继续与扩大,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全面加强中央集权,“稍夺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基本上解决了中央和的矛盾。
元代建立后,创立了全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制度,标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制度的成熟,为后世所沿用。
(2)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在唐末坊市界限开始打破的基础上,北宋时期坊市界限完全被打破,城市功能大大增强。
纸币的出现“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元朝的是著名的棉纺织专家;成为瓷都。
外贸范围扩大,成为国家重要财源。
(3)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强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发展为新儒学——。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高峰,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里程碑的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但仍以雕版印刷为主)、火药在用于军事的基础上,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军事上广泛运用,指南针用于航海。
文人画、画各领风骚,宋词、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重点识记】1.政治上:北宋初年全面加强中央集权,二府三司制,转运使和通判;王安石变法可适当了解。
元朝的中书省制、行省制度、宣政院和土司制度。
2.经济上:坊市界限完全打破;瓦子;交子;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青花瓷产生。
高中历史-宋元时期
项 年度财政收 年度两税 年度财政 军费开支 军费所
目入
收入
开支
占比例
钱 3682万贯 493万贯 3317万贯 994万贯 30%
绢 874万匹 376万匹 723万匹 742万匹 103%
粮 2694万担 1807万担 3047万担 2317万担 76%
草 2939万束
2952万束 2498万束 85%
C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0年江苏卷)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
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D
(10年上海历史卷)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
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地方 行政机构。它体现了“获取和 解读信息”和“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乾德二年(964年),上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 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有何官?’对 日:‘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遂以枢密直学士、 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并本官参知政事。”
扼杀人们的欲求,维护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 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唐
宋
必修二 耕作技术、
农田水利、
“古代中 土地制度、
国经济 赋税制度
的基本 纺织业、冶
结构与 金业、陶瓷
特点”
业
“市”的发 展、商业都
会
经济政策
唐
宋
耕作技术、农田 均田制和租庸调 奖励水利;
农业 工具 必修二 水利、土地制 制;曲辕犁;立 水转翻车; 发展 改进 度、赋税制度 井水车;高转筒
通史专题 宋元
通史专题四宋元五代十国(907年-979年),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北宋统一中国本土为止。
本时期分成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民生凋敝,社会失序;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
从影响上来说,政治上的混乱某种程度上诱发了北宋着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动,并确立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经济上北方经济继续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文化上五代十国的社会混乱、文化教育破坏,文明秩序不复存在,使得北宋着力文化复苏繁荣,理学兴盛。
宋元时期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时期。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
1004年宋真宗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维持了双方近百年的和平。
北宋中期,面对“三冗两基”问题,先后有1043年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和1069年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
北宋后期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意见引发了朝廷内部的党争。
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皇室大臣3000被掳,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南宋建立,宋金之间发生多次战争,1140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
1276年临安被攻占,1279年南宋亡。
1206年蒙古国建立,1271年元朝建立,定都大都。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亡。
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农牧文化逐渐融合,城市、商业繁荣,传统的市坊格局被打破;思想上宋元儒学实现了转型与嬗变,理学出现,文学艺术繁荣,传统科技成为典范,并达到高峰;频繁的中外交流。
注释澶渊之盟内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每年宋向辽输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绍兴和议内容: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每年宋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一.宋元的经济。
(必修一第1、2、3课)1.农业生产技术:宋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