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word版本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满分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饯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符的历史时期是()①春秋、战国②隋、唐③宋、元④明、清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3.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
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
”这两个战场()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相同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相同的4.“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5.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
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3)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卷Ⅰ(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而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
这是因为宗法制度()①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特权政治②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③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④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A. 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B. 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朝廷所垄断C. 郡县制的缺陷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
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 满足皇帝的私欲B. 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 强化君主的权力D. 彰显皇帝的权威5、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随葬品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的。
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A. 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B. 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 西周社会阶层等级严格D. 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6、.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管理体系。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2021年整理)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王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共4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6.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无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B。
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C。
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
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的出现B。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C。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D。
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3。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C。
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4。
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的第一次转型是指()A。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5.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写道“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材料中的“其专在下”是指()A。
地方分权与制衡B。
君主专制的加强C。
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1月份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2.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还主张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君舟民水 D.兼爱非攻3.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5.《论语。
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 “人伦者,天理也”C. “存天理,灭人欲”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6.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1)word版本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2017.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2.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4.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
这反映了当时A. 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B. 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C. 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 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6.“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相通的地方”指A. 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B. 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C. 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D. 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7.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8.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
2016-2017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2016-2017 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 ( 含答案 )实验中学 2016――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王素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共 4 页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春秋战国期间,社会发生重要改革,各样思想派别纷繁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花怒放的场面。
“百花怒放”产生的影响有【】①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期间成为主流思想③确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代替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认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认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应了战国期间的【】 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何如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示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 .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 .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势力法制与伦理开导相联合 D.尊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4 .宋明理学家倡议的“存理去欲”或“有意去欲”的涵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地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中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中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怀社会进步为前提 5 .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批的“称臣下为父亲母亲”、“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示他【】 A .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次序 D.否认封建礼教传统 6 .与西方启发思想对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盛思想武器。
从内容主张上,其不一样于西方启发思想的【】①有假想将来社会②责备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敬科学知识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7 .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
政治-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③塞翁失马④刻舟求剑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 ①②③⑥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⑥D. ③④⑤⑥2. “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了花朵。
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
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
”对黑格尔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②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与发展的中断③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学会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A.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C. 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4. 荷式开车门法源于荷兰,即用离车门最远的那只手开车门,也就是左驾右手开,右驾左手开,这样做,驾驶员上半身会自然随之转动,可避免视觉盲区,减少事故。
这启示我们①事故减少取决于主观动性发挥程度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③要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旧观念④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某一时期是真理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 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 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C. 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D. 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6. 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A. 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B.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D. 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7. 下边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 的观点属于A. 形而上学B. 朴素唯物主义C. 客观唯心主义D. 主观唯心主义8. 舒斯云教授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2016-2017 高二历史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高二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满分48分。
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 2 3 4 5 6 7 8B A B A B D D A9 10 11 12 13 14 15 16B C B C A D D C二.非选择题:总分52分。
本大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17、18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9、20题为选做题,考生选做其中一题。
17.(25分)(1)盛况:康雍乾盛世时期社会经济全面高涨;工商业市镇兴起;区域性的商人实力雄厚;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土地面积增加和人口增长;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每点2分,任答其中3点得6分,4点得7分)原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机器僵化,失去活力;固守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顽固不化。
(每点2分,任答其中4点得8分)(2)措施:伊丽莎白以高明的妥协策略使英国摆脱了宗教战争;以灵活的外交与周围大国周旋,结束了与法国的战争,为英国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4分,每点2分)认识:制度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国家的经济政策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兼收并蓄、开放多元的文化政策是国家长盛不衰的条件;科技创新是国家进步的灵魂;民主、自由、科学的精神是国家前进的力量。
(每点2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6分)18.(12分)观点:所提炼观点明确。
(2分)论证:对材料分析准确,引用史实有证据力,能紧扣观点展开论述。
(8分)逻辑: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雅典政制》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
在他正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
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立法机关3、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梭伦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是历史的进步B.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C.伯利克里时期发放工资和津贴有利于低等级公民参加城邦政治活动D.雅典民主政治使城邦所有成年人最终获得了公民权4、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
……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
”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A。
颁布“解负令” B。
建立四百人会议C。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未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其目的是A.保护农业阶级的利益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6、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60分)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3、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A.孔子B.荀子C.庄子D.墨子4、《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5、某同学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思想家在思想上“矛盾”,在政治上“无为”。
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6、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B.仁爱C.仁政D.兼爱7、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
”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
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8、《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某一学派特征的描述是:“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这一学派为统治者所重用是在: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4分)1. 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1982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 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 分封制遭破坏C.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 宗法等级森严【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统治中心先在今天的陕西境内的镐京,后在今天河南境内的洛邑,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根据材料文字“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九鼎八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墓主僭越了周朝礼制,说明此时应为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题文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
点睛:领会题意,抓住关键词。
关键词“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九鼎八簋”;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不是青铜器制作。
2.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和相关所学,九卿主要为皇帝、皇室服务。
分析各选项,AD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C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本题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政治特征3. 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
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
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已。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期末监测考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历史2016.12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2.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3.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水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答卷前请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佳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面。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
2017年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精心整理2017年高二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32题共48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A.C.2.A.3.A.C.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强调“存百姓”思想5.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年代福建莆田直隶宝坻湖北川汗A.6.),的有盟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8.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A.C.()A.C.10.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主要原因是()A.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B.克伦威尔军队威望较高C.巩固新政权的需要D.托利党力量单薄12.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变革”是指()A.C.13.A.40C.14.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主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铲除封建土地制度15.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A.创建中国同盟会B.*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16.(A.B.C.D.A.C.英国殖民*取缔国大党D.印度出现盐荒18.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
河北省馆陶县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A. 遗嘱法B. 财产等级制度C. 解负令D. 建立“四百人会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所说的颁布改革法令,主要指的是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梭伦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债务奴隶制的问题,因此它需要解决矛盾最突出的部分,因此它所颁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解负令。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梭伦改革·解负令2.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曰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评论的是梭伦改革措施中的A. 颁布“解负令”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 设立陪审法庭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贵族的特权受到冲击,这是因为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这就打破了血缘关系,否定了贵族的特权,故B项正确;A项保护平民的利益;C项是司法方面的;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所以答案选B。
3.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这说明商鞅变法主张A.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B.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C.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D. 确立土地私有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法令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
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9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
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 .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 .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 .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2、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
”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试卷第2页,共10页A .挽救民族危亡B .发展资本主义C .提倡民主政治D .推动实业救国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下图的①②③④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四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B .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C .③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D .④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4、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 .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 .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 .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 .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5、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最根本的不同是 A .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C .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 .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6、《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用金钱换取百姓的支持B.商鞅变法取信于民,法出必行C.商鞅变法时资金充足D.商鞅行事谨慎,办事稳妥有效7、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8、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内容包括()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A.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B.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C.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和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的政策D.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政策10、《魏书·食货志》记载:“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
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
”北魏孝文帝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土地政策是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C.实行俸禄制 D.废除宗主督护制11、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论述一场战争的影响时说: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这一“觉醒”指的是试卷第4页,共10页A .开始认识到封建农奴制的腐朽落后B .开始认识到沙皇专制政体的腐败落后C .开始认识到军事制度建设的迟滞落后D .开始人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12、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在下列文件中最早规定钓鱼岛必须归还中国的是A .《开罗宣言》B .《波茨坦公告》C .《联合国家宣言》D .《雅尔塔协定》13、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称汉人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可以随便杀戮。
随着时间推移,游牧民族政权却纷纷采用汉制。
这是因为(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缓和民族矛盾 C .促进民族融合 D .巩固政权根基14、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这说明商鞅变法主张 A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B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C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 D .确立土地私有制15、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评论的是梭伦改革措施中的 A .颁布“解负令”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设立陪审法庭 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16、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要求在会内讨论山东问题,日本要求会外直接交涉。
最后在美国的设计下,作了在华盛顿会议的“边缘”进行会谈的安排,由美、英两国列席观察以及必要时调解纠纷以弥分歧。
这反映了A .美、日在山东问题上利益一致B .美、英对日本形成一定牵制C .中国未能维护本国利益D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获利者17、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B .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C .促使世界格局发生新的变化D .使美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18、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①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③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19、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②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国联盟约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巴黎和会上对战败的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处理方式是( )A.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 B.由国联接管C.由德国继续统治 D.承认殖民地独立21、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B.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C.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22、史书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受爵赐田试卷第6页,共10页23、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A .遗嘱法B .财产等级制度C .解负令D .建立“四百人会议”24、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产生这一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A .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B .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 .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D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5、(2009高考四川文综)近年来大量出现图中这样的公益广告。
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6、识读下图,下列哪位认识到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开始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A .B .C .D .27、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
据此推断这个国际会议是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开罗会议D .雅尔塔会议28、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
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A .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B .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C .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D .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29、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
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 论证试卷第8页,共10页①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②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③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④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人士,又与南方人士相异。
A. ①B. ②C. ③D. ④30、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 .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B .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C .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D .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第II卷(非选择题)二、连线题(题型注释)31、材料一1815年6月18日,法军与英军在滑铁卢村相遇,拿破仑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重点攻中段。
上午11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形成对峙……双方伤亡很大。
最后,英军盼来了3万普军回援,拿破仑大败……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材料二雨果认为拿破仑未占天时地利(雨后地面太湿,炮队行动滞后,法军“出乎意料”跃进“奥安的凹路”而伤亡惨重成为转折点)……三分之一的军队由格鲁希元帅率领追歼不知逃到哪里的普军,最后听到战场炮声依然选择墨守命令未回来支援……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材料三拿破仑的失败意味着他的法国大革命帝国和之前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理念输给了国家主义。
200年后的今天,泛欧洲的理念越来越流行,但仍然存在许多反对者。
——中国学网(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滑铁卢战役的影响。
32、材料: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在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的威胁中走着艰难的道路,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环境各异,因而以后所走的道路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