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历史计划总结之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高二文科历史必修(3)的教学,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素养的训练.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学习和专题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试卷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突出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考查历史基本技能,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根据本人今年高二年级的教学实践,在我校王卫东主任和严宴云,李德坤老师的帮助和共同分析探讨下,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一、试卷特点:(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要求:2009年的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以08年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试卷突出了考核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能力的考核,是新课程下试卷命题模式和题型的较好范例. (二)测试范围及分数分配:本次的考试范围为必修(3)的全册.试卷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部分的5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小题,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与新课程下高考试卷题型及分值完全一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第一单元:选择题1、2、3、4题,非选择题26题,共计23分;第二单元:选择题5、6题,非选择题27题,共计19分;第三单元:选择题7、8题,非选择题28题,共计14分;第四单元:选择题9、10题,共计4分;第五单元:选择题11、12题,非选择题29题,共计14分;第六单元:选择题13、14、15、16题,共计8分;第七单元:选择题17、18、19、20、21题,共计10分;第八单元:选择题22、23、24、25题,共计8分. 总体上说,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与分析:抽取试卷样本80份,最高分89,最低分41,不及格15人,平均分65.48.各题得分率如下表:(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三)典型错题失分原因分析:第4题得分率为32.2,准确答案为A,学生的选择情况是,ABCD项均有选择,本题考察学生理解传统儒学、君主专制思想、道学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区别.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10题得分率59.4%,准确答案为B,本题考察学生从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的能力,错选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所给材料中获取本质认识,答题分析流于表面. 第16题得分率为46.6,准确答案为D,考察学生对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依托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但由于“科学发展观”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没有充分的依据,再加上有的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不明确,因此错选的很多. 第19题考察关于“双百方针”的影响,图文并茂,准确答案为D,但由于很多学生对BC两项的理解不深刻,容易导致混淆从而错选. 第26题:总分15分,均分11.83,考察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第①问主要考察儒家思想的改造,材料一中所给信息比较明确,得分较高;第②③问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和对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概括比较的能力.第③问是开放性的设问,一段选自《秦汉史》的材料,其观点是从正面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作了高度的评价,学生回答的余地较大,可是本卷所附参考答案仅从辩证的角度作分析,值得商榷. 第27题:总分15分,均分9.08,也是一道图文并茂的研究性学习题目;第①问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核心信息,并联系所学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分析;第②问变相考察了孟德斯鸠思想的重大影响,学生答题总体情况很好.缺点在于没有弄清设问的意图,以及对《论法的精神》的重大影响掌握不全面. 第③问实质是考察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关知识点的比较,难度较大,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无法把握比较的侧重点,答题思路不清晰,这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28题:总分10分,均分7.82,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反思,题目设计巧妙,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导向性,设问不难,学生得分较高. 第29题:总分10分,均分8.43,主要是围绕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救亡道路的探索,和爱国救亡的精神的思考.考察学生比较历史问题、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选材料篇幅较长,但思想内容较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第①问考察林则徐的评价,要求必须采纳所给材料的内容,设问巧妙,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②问考察关于谭嗣同舍身赴死的精神的现实意义,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 第③问是开放性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历史观点,获取历史启示,分值不高,却能很好的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今后历史教学中的策略: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示例题.本试卷围绕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一指导思想,考察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细化到对四大能力的具体要求,与高考命题的思路与要求一致. 2、围绕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适当从纵向和横向比较历史知识.因此要帮助学生加强三本必修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政治史的时候可以把经济史、政治史和思想史相联系,注意加强学生在掌握好分散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知识.增强学生解题的能力和减少解题的阻力. 3、创设和选取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精题好题,让学生做一些适当的习题训练,做到先立意后选题.对选择题的训练要注意总结归纳方法,如:①认真阅读题干,找出限定范围、关键词,明白题意②逐个分析选项,切忌看了一、二个选项就确定答案③看清题目要选的是正确项还是错误项④善于排除法,缩小搜索范围.最佳选择题可将两个意思相似的选项同时排除,最后命中的应是份量最重、最贴近题意的一项. ⑤材料式选择题要善于找出材料中的有效和关键信息⑥把选出来的答案放到题目中读一遍,看看是否有误⑦要注意历史事件所处的阶段特征和阶段社会性质;⑧如果两个选项实在难以确定时,不妨相信第一感觉尤其是材料题的训练,教会学生答题的方式和方法.如总结以下一些方法:①带着问题读材料:根据设问捕捉信息,找出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从所给的材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排除与答题无关的干扰信息. ②以课本为依托寻找感觉:材料都是围绕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来组织材料的,要把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依托,找到它同课本的关联,回忆某章某节某个知识点. ③答题:直接提炼:概括材料内容成文;间接提炼:结合材料依托课本内容成文. ④看分答题⑤答题规范化、序号化4、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尽可能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尤其是复习课要讲究趣味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用爱心增强学生的热心、信心和决心. 5、历史学习中要充实人文思想,建立大历史观. “人文性”是指人文学科发展背后的一种深刻动力,是人们对于自身时代境况的独特敏感,以及由此而生发的问题意识.在学习中必须指导学生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探究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培养人文素质和独立的人格与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弘扬学生自尊、自信,不畏艰难的勇气和毅力以及追求真理与感受自身责任的人文精神,只有帮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与生活空间之中,更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才能真正掌握历史学习的真谛.。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和特点分析本次试卷考试范围为历史必修三整册内容,试卷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二部分为材料题,共3大题,总分为50分。

本次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试卷结构合理,试题所考核的范围较广,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对基本史实的考查,且试题的类型比较接近新课程,出现了大量图片信息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符合教学中对重点的要求,突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双基”能力的考查,部分题目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从整张试卷的试题命题中可以看出,本次考试重视学生分析、提练、归纳、阐述等思维活动,体现了新课程对教与学提出的新要求。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失分原因本次我校考试历史文科班最高分为82分,整体成绩不够理想。

1、选择题:总体不难, 7、8、12、15、17的失分率较高。

据抽查部分学生试卷卷面得分情况来看,得分集中在24—30分这一阶段。

具体分析:第7题给出了《西游记》里的插图,许多同学都选了风俗画,原因在于认为风俗画时间上是吻合的,由于对课本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所以无法选对。

第8题是一道情景设置的题目,做错原因是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能力不强。

第12题是利用材料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可能是由于对材料理解不透彻,得分率不理想。

而这是高考的重要趋势,需要在平时加强有意识的训练。

第15题考查史学方法论,许多同学由于平时少接触这类型题目,所以容易失分。

第17题考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由于对材料理解不够也容易出错,再就是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重视,回归课本是前提和基础。

2、材料题:具体分析:第26题考必修三核心知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即儒家思想的内容,比较容易,得分率较高。

做得不够好的题目是第(3)小题,很多学生都无法分析出黄宗羲思想出现的原因,或者是答得不够全面,不懂得从经济、政治、思想角度去分析。

2024年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最新5篇

2024年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最新5篇

2024年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最新5篇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最新5篇1时间付诸东流水,期中考试已结束,回顾任教高二历史教学一个月以来教学情况,总的感觉是忙碌与踏实的,单从各班历史成绩来看,问题还是很大。

尖子班成绩平稳,高分学生较少,普通班成绩普遍低下。

面对这种情况,对我来说即使一种挑战,椰油一份压力。

为此在中期考试之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寻求今后新的对策及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带领学生共同前。

高二历史重点讲述世界近现代史,所讲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国外,所以各班学生学习激情不高,感觉乏味,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去学,为此,要努力思考、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能力素质,使之有效地实行。

二、扎实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以大量史实为依据,论从史出,所以要坚持课前提问,而且要严肃对待提问,同时以精彩的导课使学生迅速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加强学习,布置适量的作业,按时批阅。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这是目前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同时还要注重应试技巧,传授经验,进行知识整合、合理利用。

做好常规教学,教有方,学有思。

寻求既适应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法。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的提高。

回顾这半期的工作,很辛苦、教学任务也不轻。

但我始终充满激情、相信自己有信心、也有爱心,不停地改变教学观念没,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

争取赢得学生更多的爱戴和信任,将会一如既往的更加努力!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最新5篇2要精心设计具有新意的历史场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蕴涵矛盾和疑惑,造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学生探索的愿望。

比如我在上《百家争鸣》这节课时,设计了如下的讨论题目: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我以柔克刚;庄子说:我顺其自然;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墨子说:我以身作则。

现在我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请从儒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发,分别给出解决办法”。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

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较大,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但部分题目值得商榷,单选题:10、22、23题题目材料、选项在表述上不够严谨,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无法起到正确的导向性。

大题导向性不强,考查学生能力不够,第25题虽然在突出家国情怀和唯物主义,但是考查不够宽,可以古今对比或者中西对比或者考查近代的源流,原题考查过于局限。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从选择题来看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

第1题的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读不懂古文,选D项的特别多。

第2题学生记忆不够准确,出题人以荀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诱导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

,第3题,各个选项的迷惑性都比较大,而b项韩非子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有争议有争议,导致学生错误较多。

第4题学生竟然选a和d,不可思议,反映学生基础知识何其薄弱!第5题学术性太强,学生不能理解选项b人性上是平等的含义,错误太多。

第6题学生没有认真读材料是选择错误的主要原因。

第7题学生选择错误的答案,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藏书的增多竟想不出竟是印刷术发展的结果,让人无语!第8题,第9题错误,使人不能原谅!第10题涉及到对智者学派的理解,对人事万物尺度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11题的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12题需要学生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有点大。

第14题从霍布斯的观点的局限性入手学生有些不适应,出题人的导向也有问题。

15题的难度也很大,对题干的理解不正确,很难选到正确答案。

16题的答案迷惑性很强,学生错的很多。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历史老师怎么做好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命题思路: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分值为100分。

试题题型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非选择题分值为52分,整套试卷难度适中。

二、命题立意:以考查基础内容为主,兼顾能力考查。

以会考说明为参照,突出强化基础知识的运用,通过一些考查迁移能力试题的设计,引领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以适应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整体安排。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问题的能力偏弱。

在材料解析题中,很多学生不会寻找关鍵词。

(2)答案中缺少关键字。

有的同学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块,可是有很多是无关紧要的话,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老师逐字逐句的慢慢的研究答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主要就是看关键语句、关键词。

(3)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的选择题和书本上一样的`语句表述,可学生仍然做错,可见基础知识非常不扎实。

(4)答题不规范,没有格式。

历史答案一般是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可有的考生从头到尾没有序号,语言表述不规范,语言表达口语化严重;书写潦草;逻辑思想混乱。

四、学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由于是理科学生,从学生的整体看,考试成绩不理想。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由于初中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是开卷考试,故学生对高中考试形式缺乏清醒认识,虽考前有过说明,但有些同学只是在课上听听而已,有的更是应付了事。

二是对学习要求不重视。

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初中学习思维,认为学习历史不需要记忆,只要知道就行了。

不能整理相关问题,虽课堂教学给学生们一些强调,特别是重难点问题,但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五、应对措施:(1)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平时应注重与学生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学习动态,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双方的交流学习。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成绩不理想原因:
主观原因:基础知识部分的题得分率不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夯实不够,不会活学活用;太多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差。

客观原因:命题不规范,题目与课本课标脱节明显,偏题怪题多;评分标准琐碎。

整改措施:
一、老师方面:
1、加强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取长补短。

2、加强教学五环节,扎扎实实抓基础,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3、科学安排每一节课,力求精细化。

4、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协调作业量,避免各自为战。

二、学生方面:
1、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萌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做到勤学、会学、巧学。

3、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4、加强记忆,多看课本,多背基础知识。

5、加强易错题的滚动,加强周测。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情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并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分析考试结果,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的成绩数据。

2.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成绩数据,统计学生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分数分布情况。

3.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果分析经过统计分析,以下是对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结果:1. 平均分:学生的平均分为XX分,反映了整体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最高分:最高分为XX分,表明某些学生在该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 最低分:最低分为XX分,显示了一部分学生在历史知识掌握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4. 分数分布:通过对分数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占比情况,以及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情况。

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整体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2. 需要重点关注成绩较低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历史研究水平。

3.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有挑战性的历史研究内容,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4.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设计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帮助成绩较低的学生提高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制定挑战性的研究任务,以激发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研究小组活动,以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交流和合作能力的提升。

4. 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研究资源。

结束语本报告通过对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得出学生整体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历史期末卷子反思总结高中

历史期末卷子反思总结高中

历史期末卷子反思总结高中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事件,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历史考试是对我们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的一次大考。

通过这次历史期末卷子的反思总结,我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首先,我认识到历史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

历史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记忆一些历史的事件、人物和时间,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关系和内在的逻辑。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我的历史知识结构并不是非常牢固,经常出现知识点的断层和不全面的情况。

这也导致了我在考试中有时候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无法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次,历史考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不只是纪录了过去的事件,更多的是通过历史的剖析和解读来揭示人类社会变迁的规律和本质。

在复习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的历史思维还不够严密和深入。

我在分析问题时常常只是停留在事实层面,没有深入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我在解读历史材料时也容易受到自己的主观偏见影响,没有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问题。

这就导致了我的论述偏颇和不够严密。

另外,历史学习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历史的研究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应用还比较浅薄。

我在写历史论述时往往只能进行表面的描述,没有能力深入挖掘相关事件或者人物的根本原因和意义。

同时,我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缺乏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导致我的论述相对浅层次。

通过这次历史期末卷子的反思总结,我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要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构建一个扎实的历史知识体系。

我需要更多的阅读历史书籍和参考资料,加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我需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深入挖掘和分析历史问题。

我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加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最后,我要加强对历史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学习和应用。

我需要多参与历史研究项目或者跟随老师进行历史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高二历史考试教学反思4篇

高二历史考试教学反思4篇

高二历史考试教学反思4篇高二历史考试教学反思4篇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众所周知,教学反思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实现自我突破的途径。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高二历史考试教学反思”,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高二历史考试教学反思篇1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

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

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

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

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

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

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

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

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

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

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

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试题主要以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考查。

为此,本套试题在注意试题覆盖面的同时,关注学科主干知识,重在回归课本,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全面考查必修1的重要历史问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本次考试试题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结合历史和现实,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命题的格式以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为主,本次考试试题知识点考查全面,难度适中,既强化了历史基础知识,又能够考查出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注重了对高二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考察。

选择题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材料,试题呈现的形式多样,设问时既把握了论从史出的原则,同时也注意了设问的直接性。

非选择题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命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察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且命题的深度和难度向高考靠拢整体命题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较好的导向性,是一份质量比较高的试题。

二、试卷的学生得分情况分析以下以高二(2)班为例分析,高一(2)班参加考试的学生43人,平均分为59.62分,优秀人数8人,及格人数28人。

最高分93分,最低分38分。

选择题失分的试题有第8、13、14、20、22、23、24、25题,这些小题学生的得分率都在60%以下。

这些题的题型有因果分析题,组合型分析题、时间顺序排列题、比较性分析题、材料性的选择题,这类题型需要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把题干中的信息和教材的内容有机的的结合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对基础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综合性较强。

学生思考不细致,极其容易失分。

第26题失分比较严重的是第2小题,此问题主要是学生没有对材料的要求理解清楚,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表述不准确,尤其是否定的内容,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回答上来,这就反映出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较差。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本次高二历史期末考试旨在检测学生在本学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试卷结构主要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分析题等。

二、考试内容分析知识点覆盖面广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涵盖了高二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等。

考试内容的覆盖面较广,能够全面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注重深度和广度本次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对于一些跨学科的知识点也有所涉及,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部分学生在回答选择题时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在简答题和分析题中,部分学生答案不够准确,反映出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

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本次考试在主观题部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影响了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建议强化基础知识教学针对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互相学习。

加强史实教育和实践教学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试要求,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史实教育和实践教学的重视。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同时,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五、总结总体来说,本次高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的命题和考试情况基本符合预期。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能够对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和反思,也为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教学反馈。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在高中阶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变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为了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教师通常会定期组织历史考试。

本文将对高二历史试卷进行分析,以了解试卷的难度、内容和评估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试卷的难度。

一份好的历史试卷应该有适当的难度,既能够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够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分析高二历史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试卷中的题目种类多样,包括选择题、解答题和论述题。

这种题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评估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试卷的内容。

历史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高二历史试卷应该全面涵盖这些内容,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知识。

通过分析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试题涉及了中国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各个方面。

这种内容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综合理解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试卷的评估方式。

历史试卷的评估方式应该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通过分析高二历史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试卷中的选择题是以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的方式出现的。

这种选择题的设置可以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

另外,试卷中的解答题和论述题则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评估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最后,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高二历史试卷的质量。

首先,试卷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这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实现,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和思考。

其次,试卷可以增加一些与时事相关的题目,以便让学生对当今社会和国家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最后,在评分过程中,可以采用较为客观的评分标准,避免过分主观的评分。

高二历史上期末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上期末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上期末质量分析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2013-2014学年上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宁化二中巫扬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宁化二中高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以现行教材、新课程标准、省学科指导意见为命题依据,结合我校高二年级历史教学的实际进行命题,没有涉及删减或阅读内容。

分值设置与以往试卷相同,总分为100分。

但本次试卷的一个特点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分层次考察,5班为实验班,采用三明市统考卷,6、7、8班为普通班,根据学生情况自主命题。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7班的历史教学,本次命题由张元封老师负责,巫扬兴老师审核。

作为高二期末试题,试卷难度适中。

下面从命题思路、数据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一、命题思路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作为基础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原则。

即使是能力考查型试题,也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

因此,本卷命题选取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来考查。

所考试题基本都是学科主干知识,主观题在设问及评分标准上也尽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实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有话可写,不会让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试卷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阅读,以夯实基础。

2、运用新情境,突出学科特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命题趋势是既要求题目新颖活泼,形式多样,力求避免呆板机械;同时,又不是为形式而形式,要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点。

所以本卷命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历史材料,如诗歌、图片、日记、对联、俚语、网络资源等,构建新的历史情境,并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学科能力(如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3、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纵观近年各地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命题者着力考查与社会热点、焦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等相关联的或能建立联系的知识,进而引导高中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发展,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末考试教育教学质量分析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86班、87班、88班三个文科班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对86班、87班、88班的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情况与本次期末考试历史学科的成绩分析情况,现将这三个班的历史学科的上学期末考试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一、总体评价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

但是86班、87班、88班的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从这次期末考试中就能反应出来。

二、班级基本情况与学生基本情况分析86班,全班总人数52人,男生14人,女生38人,建档立卡人数14人,单亲家庭2人。

从学生的智力水平来看,整体比较平均,差异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方面,20%的学生各方面都非常的突出,不仅学习态度,在新的知识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有20%的学生做作业速度较慢,其余较平均。

优点在于学生与学生间关系非常融洽,班干部管理水平高,能帮助老师协调班级工作,也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缺点在于:学生与学生两极化比较严重,好的学生非常好,态度端正,接受能力强,完成作业的质量高;但是20%的学生还暂处于困难阶段,主要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做作业速度慢、拖拉严重。

87班,全班总人数49人,男生13人,女生36人。

从学生的智力水平来看,整体比较平均,差异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表现积极,思维活跃。

但是自觉性较差,懒,做事拖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有少部分学生上课不够认真,喜欢开小差、讲小话。

88班,全班总人数48人,男生15人,女生33人。

从学生的智力水平来看,整体比较平均。

全班大多数同学在做事、学习上都非常踏实、认真,但课堂气氛没有其他两个班活跃,大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喜欢动脑思考问题,上课发言不够积极。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构成
试卷由单选题和材料题两部分构成,单选题共计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材料题三题,共计52分。

试卷考查内容为必修三,全册内容及选修内容,考察比较全面。

二、测试情况分析
1、总分最高分75分,最低分12分,及格33人;选择题最高分42分,最低
分12分。

2,材料题第25题4个小问,共13分最高分10,有很多虽然答了,但没得到分。

第1小问对商鞅变法关于风俗习惯改革的内容学生没记住,或没记准,有
的不能把骨规范的语言作答,能答出“分异”令的没有。

第2问的变化归纳不出,第四问的陋习答起不是陋习。

第26,27题两题共得分最高为29分,最低
分为3分,得分率普遍偏低,26题第6小问都能答到蒸汽机,而答到电磁感应
等两项的较少。

第2小问较简单,从材料都能得出相关内容,是得分率较多的
一题。

第3小问对于民主共和观念的提出及发展的作用大多数学生思维较局限,只有一人全部做对。

最后第4,5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得分正常。

27题共19分,平均得分8分左右,得分率最高为第3小问,其他4个小问都需结合材料
归纳并结合所学知识做答,其中王安石变法内容很多同学答成商鞅变法的内容;第4小问应根据材料答孟子的主张,做出来的同学少之又少,大多数只会死记
硬背,生搬硬套,回答的全是书上记忆的内容。

总之,这套试题难度较大,考得比较灵活,更多的是考学生的运用能力,能力要求太高,所以得分率不高。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高二历史试卷分析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成绩分析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

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1601班参加考试人数为18人,平均分为77分,及格人数15人,及格率83%,比期中考试有所提高。

二、存在问题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平时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知识点落实不能真正的到位,史实混淆。

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分别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学生记得不准确,就搞混了。

上课讲过多次的知识点,提问之后,学生都说会了、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有一部分人不会。

这还是与学生沟通少,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对学情把握不到位。

2.拘泥于课本,训练题做得较少,不规范,导致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比较差。

比如最后一道材料题问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及影响,实际就是在考查启蒙运动的核心和影响,换成材料题学生就不会答。

3.上课老师讲的过多,学生学习时间少,节奏比较慢,以至于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基本上是上完新课就只有一周复习时间(五节课)。

三、改进措施俗话说“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对于教学本人下学期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1、认真落实教学进度,把握好上课的教学进度和节奏。

2.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动态。

课堂上把“教授过程”变为“学习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解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做到教学问题化,知识系统化。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高二历史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末进行两次大型考试,结合考试情况,本备课组进行教学反思。

第一,结合教材进行反思。

本学期开设世界近代现代史,从教材体系看,与高一学生接触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不同,体系较为复杂;线索不是十分清晰,需要教师理清线索,删繁就简;涉及到的国家、地区较多,需要严格划分个性问题,认真识记,寻找共性问题,注意区分个性问题。

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理解障碍。

第二,结合教法进行反思。

世界史教材体系与中国近代史不同,教师在教法选取上,更多地结合实际情况。

教师注重课堂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深理解、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材中涉及到很多高二历史教学反思3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二期工程历史新教材,既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凸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分为三个部分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结构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文本内容上,指导功能更为全面,不仅规定了学习内容,而且指导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教科书的编写,既有明确的规定,又有较大的弹性。

显然,高中历史教材是课程专家和历史学科专家编制的一种较好的教学用书,对教师是教本,对学生是学本。

如何有效地使用这种教材,我们应确立这样的`认识:(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从课程性质上明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高中历史实验教材,要从教材的角度揣摩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评价高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特色;(3)认真研究学情,即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依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高二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试卷难度、命题的全面性和学生表现等方面的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考试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试卷难度分析针对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难度,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1 题目类型分布本次考试试卷中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占总题目数量的比例需合理,能够兼顾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2.2 题目难度分析我们对每道题目的难度进行了评估。

难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级别,评估依据包括学生答题情况和参考教材内容。

3. 命题的全面性分析一份好的历史考卷应该能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为此,我们对试卷的命题全面性进行了分析。

3.1 知识点覆盖情况考试的命题应涵盖历史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和关键概念。

我们对试题进行了知识点分布分析,以确保这些内容得到充分考察。

3.2. 时代分布好的历史考卷还应该涵盖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

我们对试卷的内容进行了时代分布分析,以确保涵盖全面。

4. 学生表现分析学生的表现是评估考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

4.1 平均分分析通过计算学生的平均得分,我们可以了解整体的学生掌握情况。

同时,对于高于或低于平均分的学生,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其答题情况。

4.2 错题情况分析通过对试卷中错题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知识点或题型是学生普遍较弱的,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

5.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提高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5.1 考题命制根据学生表现和知识点分布,适当调整试卷中各题型的比例,并确保题目难度合理。

5.2 教学干预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错题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薄弱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5.3 考试反馈及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决策性地调整研究策略。

6. 结论通过对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

高二文科历史必修(3)的教学,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素养的训练。

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学习和专题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试卷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突出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考查历史基本技能,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

根据本人今年高二年级的教学实践,在我校王卫东主任和严宴云,李德坤老师的帮助和共同分析探讨下,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要求:
年的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以08年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试卷突出了考核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能力的考核,是新课程下试卷命题模式和题型的较好范例。

(二)测试范围及分数分配:
本次的考试范围为必修(3)的全册。

试卷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部分的5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
小题,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与新课程下高考试卷题型及分值完全一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第一单元:选择题1、2、3、4题,非选择题26题,共计23分;第二单元:选择题5、6题,非选择题27题,共计19分;第三单元:选择题7、8题,非选择题28题,共计14分;第四单元:选择题9、10题,共计4分;第五单元:选择题11、12题,非选择题29题,共计14分;第六单元:选择题13、14、15、16题,共计8分;第七单元:选择题17、18、19、20、21题,共计10分;第八单元:选择题22、23、24、25题,共计8分。

总体上说,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与分析:
抽取试卷样本80份,最高分89,最低分41,不及格15人,平均分65.48。

各题得分率如下表: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三)典型错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4题得分率为32.2,准确答案为A,学生的选择情况是,ABCD项均有选择,本题考察学生理解传统儒学、君主专制思想、道学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区别。

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10题得分率59.4%,准确答案为B,本题考察学生从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的能力,错选的主要原因在
于没有从所给材料中获取本质认识,答题分析流于表面。

第16题得分率为46.6,准确答案为D,考察学生对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依托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但由于“科学发展观”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没有充分的依据,再加上有的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不明确,因此错选的很多。

第19题考察关于“双百方针”的影响,图文并茂,准确答案为D,但由于很多学生对BC两项的理解不深刻,容易导致混淆从而错选。

第26题:总分15分,均分11.83,考察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第①问主要考察儒家思想的改造,材料一中所给信息比较明确,得分较高;第②③问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和对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概括比较的能力。

第③问是开放性的设问,一段选自《秦汉史》的材料,其观点是从正面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作了高度的评价,学生回答的余地较大,可是本卷所附参考答案仅从辩证的角度作分析,值得商榷。

第27题:总分15分,均分9.08,也是一道图文并茂的研究性学习题目;第①问要求学生概括材料的核心信息,并联系所学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分析;第②问变相考察了孟德斯鸠思想的重大影响,学生答题总体情况很好。

缺点在于没有弄清设问的意图,以及对《论法的精神》的重大影响掌握不全面。

第③问实质是考察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关知识点的比较,难度较大,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无法把握比较的侧重点,答题思路不清晰,这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
因。

第28题:总分10分,均分7.82,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反思,题目设计巧妙,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导向性,设问不难,学生得分较高。

第29题:总分10分,均分8.43,主要是围绕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救亡道路的探索,和爱国救亡的精神的思考。

考察学生比较历史问题、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选材料篇幅较长,但思想内容较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第①问考察林则徐的评价,要求必须采纳所给材料的内容,设问巧妙,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②问考察关于谭嗣同舍身赴死的精神的现实意义,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

第③问是开放性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历史观点,获取历史启示,分值不高,却能很好的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今后历史教学中的策略: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示例题。

本试卷围绕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一指导思想,考察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细化到对四大能力的具体要求,与高考命题的思路与要求一致。

2、围绕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
想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适当从纵向和横向比较历史知识。

因此要帮助学生加强三本必修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政治史的时候可以把经济史、政治史和思想史相联系,注意加强学生在掌握好分散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知识。

增强学生解题的能力和减少解题的阻力。

3、创设和选取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精题好题,让学生做一些适当的习题训练,做到先立意后选题。

对选择题的训练要注意总结归纳方法,如:
①认真阅读题干,找出限定范围、关键词,明白题意②逐个分析选项,切忌看了一、二个选项就确定答案③看清题目要选的是正确项还是错误项④善于排除法,缩小搜索范围。

最佳选择题可将两个意思相似的选项同时排除,最后命中的应是份量最重、最贴近题意的一项。

⑤材料式选择题要善于找出材料中的有效和关键信息⑥把选出来的答案放到题目中读一遍,看看是否有误⑦要注意历史事件所处的阶段特征和阶段社会性质;⑧如果两个选项实在难以确定时,不妨相信第一感觉尤其是材料题的训练,教会学生答题的方式和方法。

如总结以下一些方法:①带着问题读材料:根据设问捕捉信息,找出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从所给的材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排除与答题无关的干扰信息。

②以课本为依托寻找感觉:材料都是围绕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来组织材料的,要把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依托,找到它同课本的关联,回忆某章某节某个知识点。

③答题:直接提炼:概括材料内容成文;间接提
炼:结合材料依托课本内容成文。

④看分答题⑤答题规范化、序号化4、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尽可能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

尤其是复习课要讲究趣味性和实效性。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用爱心增强学生的热心、信心和决心。

5、历史学习中要充实人文思想,建立大历史观。

“人文性”是指人文学科发展背后的一种深刻动力,是人们对于自身时代境况的独特敏感,以及由此而生发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中必须指导学生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探究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培养人文素质和独立的人格与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弘扬学生自尊、自信,不畏艰难的勇气和毅力以及追求真理与感受自身责任的人文精神,只有帮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与生活空间之中,更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才能真正掌握历史学习的真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