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引领的跨界治理模式与规划实践——以武汉为例
城市圈“以大带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推进方式——以武汉为例
武汉城市圈具有有别 于我 国其 他都市 圈的典型特
征 , 武汉城 市 圈进行 综 合配 套改 革 , 于探 索 打破 在 对 行 政 区划 界限 、 以特 大城 市 为依 托 、 建设 辐 射作 用大
的城市 群和 经济 圈 的 区域 发 展模 式 , 有一 定 示 范 具 作用。
一
发展 , 然后借助增长极 的各种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增
发开放水平 , 具有重要试验价值。“ 以大 带小” 要做 到 示范 引领 、 目支 撑、 项 产业 带动 、 市场 牵 引、 务拓展 。实现 服
“ 以大带小” 应在 国家规 划层 面上 明确武汉 中部经济 中心城 市定位 ,建 立健全 多样化 的区域 组织 与治理体 系, 遵循 市场 规律 和市场主体 自主选择。 [ 关键词] 城 市 圈发展 ; 以大 带小; 汉城 市圈; 武 推进战略与方式 [ 中图分类号 ] 17 F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0—9 1 20 )2 13 8 10 7X(09 0 —03 —0
( )带 动周 边地 区发 展 。在长 江 中游 , 群 , 武汉一 鄂 州
一
市与区域的关系, 核心城市 般为特大城市 , 不同等
级 的城 市之 间有 一定 的 比例关 系 。城市 之 问的结 构 及 规模 对城 市 圈的发 展程度 、 展质 量 、 发 聚集 和扩 散
(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 湖北 武汉
4“ 一城 独大”“ 、小城 区大农 村” 是武 汉城 市 圈的典型特 征。在 武汉城 市圈进行 “ , 两型社会 ” 综合 配
套 改革 , 有利于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极 , 推进都市 圈发展 向高 级化演进 , 促进 区域发 展 与转型 , 升 中部地 区对外开 提
武汉优秀公共管理案例
武汉优秀公共管理案例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在公共管理方面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案例。
下面列举了10个符合要求的武汉优秀公共管理案例。
1. “智慧城市”建设武汉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例如,利用智慧交通系统,实现智能信号灯控制,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2. 公共自行车系统武汉建立了覆盖全城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方便市民出行,减少汽车使用,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提倡环保出行方式。
3. 社区治理创新武汉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创新,通过设立居民议事会、社区志愿者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和自治能力,解决社区问题。
4. 电子政务武汉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便捷的在线办事服务,减少行政审批时间,提高政府效率。
5. 垃圾分类管理武汉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管理,通过设立分类垃圾桶、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减少环境污染。
6.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武汉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平性。
例如,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改善薄弱学校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7.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武汉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例如,在新冠疫情爆发时,武汉迅速建立应急机制,加强疫情防控,保护市民健康安全。
8. 交通管理优化武汉通过优化交通管理,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例如,加强公交车道建设,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减少私家车使用。
9. 优化城市环境武汉积极推动城市环境优化,通过绿化、美化等措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10. 社会福利保障武汉加强社会福利保障,提供优质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服务,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以上是10个符合要求的武汉优秀公共管理案例。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武汉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创新和成就,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空间韧性视角下地下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60 | 规划实践Planning Strategy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Resilience: A Case Study of Wuhan City空间韧性视角下地下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何 源 田 燕 李智勇 贾潞娟 范李兴 HE Yuan, TIAN Yan, LI Zhiyong, JIA Lujuan, FAN Lixing为提高地下公共空间韧性水平,从空间韧性视角出发,探究地下公共空间在构建韧性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规划应对策略。
通过对地下公共空间韧性表征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韧性溢出理论构想,以描述地下公共空间对城市系统的韧性支撑与其自身韧性建设的关系。
以此为基础,分别使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对武汉宏观及微观层面的地下公共空间现状韧性溢出效应进行评价。
结合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从空间设计、制度创新和治理水平3个层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To improve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resilienc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atus androle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in building a resilient city and explores plan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ilience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the theory of resilience spillover is innovatively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lience support effect of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on the urban system and its resilienc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use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 resilience spillover effect of the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at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s in Wuhan. Combining the underground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planning strategies from three aspects: spatial design, system innovation, and governance level.空间韧性;地下公共空间;韧性溢出;规划策略spatial resilience;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 resilience spillover; planning strategy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5-0060-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510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基金项目:2022年湖北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城市CBD 核心区地下空间空气品质的典型空间形态CFD 模拟与优化研究”(编号ZRZY2022KJ26)资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罗巧灵 李志刚 周婕
L UO Qi a o l i n g L I Zh i g a n g ZHOU J i e
摘要: 本 文首先 解 读 新型 城镇 化 的 内涵 ,认 为新 型城 镇化 背 景下 ,长江经 济 带城 市生 态 空间 建设 至关 重要 ; 然后分析国内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适应性 ,提出新型城镇 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发展的丽大趋势为生态用地功能化及城 乡统筹发展 : 最后在分析武汉市 生态控制区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的思路 : 一是统筹规划 ,建
立 产业 ・ 镇 ・村体 系 ; 二 是加 强管 治 ,坚 守生 态底 线 j 三 是政 策支 持 ,促 进生 态 功能 发挥 。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 长江经济带 生态空间 : 规划
Ab s t r a c t :T hi s p a p e r i n t e r pr e t s t h e c o nn o t a t i o n o f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f i r s t , a n d b e l i e v e s t h a t u r b a n e c o l o g i c a l s p a c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t h e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e c o n o mi c z o n e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i n t h e c o n t e x t o f n e w u r b a ni z a t i o n; t h e n , t h e ma i n mo d e o f t h e d o me s t i c u r b a n e c o l o g i c a l l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i t s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wi t h t h e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a r c a n a l y s e d ,a n d t h e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t h a t t wo t r e n d s o f u r b a n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以武汉市为例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以武汉市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自然系统为蓝本,通过人工手段模拟自然系统的功能,实现城市自然水循环、减轻城市洪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本文将以武汉市为例,介绍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经验。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和原理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自然为师的建设模式,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模拟自然系统的功能,构建城市的自然水循环系统,实现城市内涝的缓解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蓄、渗、滞、排:蓄水是指通过蓄水设施将雨水暂时存储起来,等待水位下降后逐渐排放。
渗水是指通过透水材料和透水路面,将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滞水是指通过设置滞洪设施、湿地等,将雨水暂时滞留在城市内,达到减轻洪涝的目的。
排水是指通过排水系统将雨水快速、有效地排放出城市,避免内涝。
2. 多元融合: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融合众多的工程措施和自然系统,例如绿地、湿地、雨水花园、雨水调蓄池等,实现多种功能的融合,提高城市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韧性。
3. 生态优先: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复绿、湿地建设等手段,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武汉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一座具有丰富水资源的城市。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武汉市的许多地区出现了水资源过度利用、水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市从2016年开始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政策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雨污分流工程:武汉市在城市建设中推动了雨污分流,将雨水排放系统与污水排放系统分开,减少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提高了水环境的质量。
2. 雨水花园和雨水调蓄池建设:武汉市通过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调蓄池,有效提高了城市内涝的防范能力,减轻了雨水对城市的侵蚀,同时美化了城市环境。
论我国大都市区域治理的经验借鉴与模式创新
6 年代后 , O 经济高速起 飞 , 村人 口大量涌 向东 农 京、 大阪 、 名古屋 三 大都市 圈 , 在城 市近郊 大量农 田 被 占用 , 染严重 , 污 农业 生产 条件 恶化 ; 之农村人 加
口大 量外 流 , 业 生产 大幅 下 降 。对 此 , 农 日本 制定
制造业 、 零售业等产业大批 向郊区转移 ; 口加快 人
了农村整治计划 , 加大对农村投 资力度, 引导工业 合理分布 , 促进农村开发。17 90年至 17 97年建成 40个小城镇 ;0 纪 8 3 2世 0年代继续建设 40个小 5
城镇 。 日本 在推进 村镇建 设过 程 中 , 注意 防止农 村 人 口外 流 , 大促进 了农 村致 富 的过 程 , 动 了郊 大 推
关注 的主要 问题 之一 。相 对 与 世 界各 国大 都市 区
区分工合作、 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 才能全面带动 郊 区经济发展 , 缩小 城郊 经济 差距 。郊 区工业 化一
方面 能为农业 生产 提供先 进 的机械设 备 , 吸收农村 剩余 劳动力 , 推动农 业现代 化 进程 ; 一方面 , 能 另 还
( ) 一 国外大 都市 区域 协 调治 理 注 重长 期推 进 农业现 代化 、 区工 业化 、 郊 乡村 城镇 化 。 中心城 区
设施落后状况 , 改善居 民居住条件 和环境卫生状 况, 形成 产业 布局 与 城镇 布 局 互 为依 托 的格 局 , 将
推动郊 区 经 济 社 会 协 调 发 展 。如 日本 在 2 纪 0世
向郊区扩散; 郊区小城镇和各种规模的商业 、 工业 、
聚居中心大量涌现。实践表明 , 在中心城区扩张的
同时 , 推动农 业现 代 化 、 区工业 化 和 乡村城 镇 化 郊 是 国外大都 市实现 城郊 协调发 展 的普遍 选择 。
武汉市城市规划
小学规划
针对武汉市各区域的人口分布和 增长情况,规划建设小学,确保 学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
中学规划
根据武汉市的人口增长趋势和区 域特点,规划建设中学,以满足 中学生的教育需求。
医疗设施规划
综合医院规划
武汉市在城市规划中,根据人口分布和健康需求,合理规 划综合医院的布局,以提高城市的医疗保障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
历史背景
武汉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武汉市曾是古代楚国的都城,具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如黄鹤楼、古琴 台等。
文化特色
01
武汉市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楚文化、三国文化和 近代革命文化等。
02
武汉市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汉剧、 楚剧等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
03
武汉市城市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网络建设
完善道路网络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管制措施
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如限行、限速等,降低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
停车设施规划
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包括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方便市民停车。
轨道交通规划
1 2
地铁线路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客流分布,规划地铁线路走 向和站点设置。
体育馆规划
为了满足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武汉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体育 馆的布局,提高城市的体育服务水平。
博物馆规划
根据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武汉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博物馆的 布局,以传承和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
谢谢聆听
在武汉市的城市规划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的基本医疗保 障水平。
专科医院规划
针对特定疾病或医疗需求,武汉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 专科医院的布局,以满足特定群体的医疗需求。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超大城市治理格局——关于武汉市加强和创新社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超大城市治理格局——关于武汉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考及建议■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第1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课题组(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3)[作者简介]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第1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课题组。
[摘 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实现路径何在?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引擎是聚力改革创新,关键是奋力拼搏赶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创新社会治理,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三化”大武汉的基础性、全面性改革。
当前,武汉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中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争当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着力打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武汉市;社会治理;共建共享;超大城市治理[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3980.2017.04.006[文章编号]1005-3980(2017)04-0031-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探索与实践:武汉市社会治理的主要成效2015年11月,武汉市就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集中出台“1+10”系列文件。
近年来,武汉市推出多种改革举措,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获得市民赞誉。
(一)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强化。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全面建立,与驻社区单位签订服务事项清单和共驻共建协议,部门资源加快进社区。
武汉市小区基本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共同协调解决重大事项。
在职党员进社区,“双认领”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中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
武汉优秀公共管理案例
武汉优秀公共管理案例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典型代表。
下面列举了10个优秀的武汉公共管理案例:1. 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武汉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武汉市“一网通办”平台:武汉市建立了“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的线上办理,方便了市民和企业办事,提高了政府效能。
3. 武汉市“阳光政务”平台:武汉市通过建立“阳光政务”平台,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 武汉市“智慧交通”系统:武汉市在交通管理方面引入智能技术,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
5. 武汉市“健康码”系统:武汉市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了“健康码”系统,实现了个人健康信息的线上管理和查询,有力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6. 武汉市“招商引资”工作:武汉市通过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落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7. 武汉市“精准扶贫”工作:武汉市在扶贫工作中注重精准度,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对贫困人口的个性化帮扶,实现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8. 武汉市“环保治理”工作:武汉市加大了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推动了大气、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的改善,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9. 武汉市“文化旅游”发展:武汉市注重文化旅游的发展,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10. 武汉市“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在社区治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推行了居民自治、社区参与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社区的管理效能和居民的满意度。
这些优秀的公共管理案例充分展示了武汉在城市发展、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武汉的城市规划有什么独特之处
武汉的城市规划有什么独特之处武汉,这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展现出了诸多独特之处。
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创新与突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规划格局。
首先,武汉的城市规划充分利用了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水域面积广阔。
规划者巧妙地将江河湖泊融入城市景观之中,打造了众多滨水空间和景观带。
例如汉口江滩、武昌江滩等,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生态环境。
这种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使得武汉成为一座充满灵动与魅力的江城。
在交通规划方面,武汉也有着独到之处。
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武汉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交通网络。
铁路方面,武汉拥有多个大型火车站,如武汉站、武昌站和汉口站,连接着全国各地。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密集。
此外,武汉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线路不断延伸,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极大地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
同时,武汉还在积极推进城市快速路和环线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
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也是武汉的一大亮点。
中心城区主要集中了商业、金融、文化等核心功能,而新城区则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例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推动了武汉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这种明确的功能分区,既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又促进了各区域的协同发展。
武汉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规划也值得称赞。
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黄鹤楼、古琴台、晴川阁等。
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将其与周边的现代建筑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通过这种方式,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此外,武汉的城市规划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了对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
例如,东湖绿道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完整稿)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完整稿)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和智能决策,提供高效、便利、舒适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以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理念。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为了迎接未来城市发展的挑战,制定了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设计,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一、规划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推动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面对全球化、城市化的挑战,武汉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二、总体目标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民幸福指数。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数字化平台和云计算技术,优化城市交通、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2. 促进经济创新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培育和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 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智能化的社区管理,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服务,如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三、规划内容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武汉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包括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优化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服务,提高城市的供应质量;推动智能能源系统的建设,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
2. 数据共享与开放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强调数据的共享与开放。
通过建设统一的城市数据平台,实现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同时,鼓励市民参与数据的共享,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
3. 公共服务优化武汉将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建设智能化的医疗服务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就医导航、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智慧教育,提供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平台。
武汉城市圈区域治理模式的国际借鉴与创新
个行政单位组成 , 总人 口 1 8 0 0多万 , 总面积 3 2 4 0 0余平方
是世界上最大的城镇密集区之一 。 早在 1 8 9 8 年纽约 城市圈公 共产品供给责任不清 , 供给主体缺位影响城 千米 , 个县联合组成大纽约政府 , 但一直没有形 市圈—体化进程 。 如武汉城市圈 9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 就和它周围的 4 具有权威 的大都市区政府 , 但大都市圈内仍存在 设次序不一致 , 难以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 。 此外 , 武汉城市 成统一 、 圈内的 9个城市原有的地方法规制度不仅无法扩大适用
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不强 , 无法保证各市按照领导办公室 案例。 纽约大都市圈并非政府划定的行政区, 而是由“ 纽约 根据社会 、 经济特点而划定的“ 城市化地 的决议行事。城市圈经济活动的扩散性 、 公共事务的跨域 区域规划委员会 ” 理 区” , 由纽约 州 、 新 泽西州北部及康涅狄格 州南部的 3 1 性和政府管理 的边界性形成难 以调和 的矛盾 。
嘲
, J I
■ ■■●●■■●■ ■■■■■■■■■ ■■■■●■● ■■■_
P0 RARV EC0 N OM I CS
【 摘要 】城 市圈是城市化发展 的重要地理形 态和经济 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 显然不利于各个城市之间建立长期持
发展 的 重要 载 体 。 本 文 首先 分析 了武 汉城 市 圈区域 治理 所
1 、 治理 主 体合 作 缺 失
源于联邦和州的拨款 、 契约费、 成员政府分摊。 该组织职能
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间的合作治理缺失 , 政府 、 市场 众多 , 从交通规划到环境保护 , 解决 了许多公众关注的 区 使政府在提供 公共服 务方 面更加高效合理 , 有力 同第三部门的合作治理缺失 。 各地方不同利益实体不愿意 域 问题 ,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以武汉市为例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以武汉市为例一、海绵城市理念介绍海绵城市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师斯蒂芬·尼科尔于2007年提出。
海绵城市理念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滞洪发挥,增加城市地表的透水面积,减少非透水面积,以达到减缓城市暴雨洪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不仅仅是一种城市建设理念,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建筑设计、自然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构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
二、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1. 完善规划制度构建海绵城市建设体系,首先需要从城市规划制度入手。
需要建立健全的海绵城市规划制度和政策体系,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确保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地。
在规划编制和评审过程中,要求将滞洪设施、透水材料、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设施纳入规划范围,使得海绵城市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始终。
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将海绵城市概念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制定了《武汉市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以及《武汉市城市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海绵城市建设体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首先要减少城市地表的硬化,增加透水面积。
通过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建设雨水花园、绿地和湿地等手段,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提高城市地表的自然保水和排水能力。
要控制城市用地开发强度和密度,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模式,减少土地的非透水面积。
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水系和生态空间,形成多元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在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中,通过积极推动透水铺装、建设雨水花园、提高绿地率、修复湿地等措施,提高了城市地表的透水性,减少了城市的非透水面积。
基于跨界治理理论的武汉城市圈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当前 武汉 城 市 圈存 在 着 政 府 角色 定 位 转 变不 彻 底, 综合 职 能错位 、 越位 , 公 共 职能 缺位 的 问题 , “ 大政 府” 向“ 小政府 ” 的改革停 滞不前 , 地方政府 职能转 变与 社会 、 经 济 管 理 职 能 过 多 的状 况 未 得 到 根 本 性 的改 变 。这 既 表现 在一 些 地 方 政 府社 会 管 理 和 公共 服 务 职 能仍 比较薄 弱 , 收 人 分配 和 社会 保 障改 革 滞 后 , 公 共 资源 配 置 效率 不 高 , 公 共 产 品和 服 务供 给 不 足 , 也
调
查
研
究
DI AO CHAY A NJ I U
划 和 布局 , 导致 城 市 圈 内 产业 的盲 目建 设 与无 序 布 局, 基 础设 施 的重 复建设 与 重复管 理 , 资源 浪费 , 污染
观念 差异 较大 。 二、 武汉 城市 圈综 合管 理体 制 改革 中跨界治 理 的
创 新 之 道
环境 , 严 重 制 约 了武 汉 城市 圈 综 合一 体 化 进程 和 “ 两
型社会 ” 的构建 。
3 .圈 内政 府 机 构 臃 肿 , 行 政 效 率 低 下
武 汉城 市 圈 综合 管 理体 制 改 革 的实 质 是 通过 制
度创 新 , 解 决 当前 城市 圈政府 行政 体制 与管 理机 制对
心共 同决 策 , 下设 有 涉 及城 市 圈产业 发 展 、 区域政 策 研究、 重大 基础 设施 建设 、 生态 环境 保护 、 危 机应 急管
理 等 专 门事务 性 机 构 。武 汉 城市 圈 联盟 董 事会 不 是
行 政 实体 , 而是 以城 市联 盟 的形式 实现 武汉 城市 圈 的 跨 界 治理 。 由于仅仅 是 一个准 政府 组织 , 对地 方政 府 缺 少 管 辖权 , 其存 在 着 职权 范 围有 限的 缺 陷 , 往 往 会 因为 权威性 不 足而 限制 其作 用 的发挥 , 加之 领导 核心 过多 , 容易 引起 行政效 率 的低 下 。
区域治理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圈治理体系探究
治 理 是 治 理 理 念 在 区域 层 次 上 的运 用 或 者 说 是 治 理 的 城市 圈 建设 领 导 办公 室 的决 议 权 威 性 还 不 够 , 地 方 政 对
应 用 ( ) 理 客 体 方 面 。 着 经 济 与 社 会 的 发 展 , 汉 此 , 该 仔 细 研 究 领 导 办 公 室 的 职 能 和 权 限 , 法 律 2治 随 武
从 技 以及 不 仅 要 起 到 带 动 湖 北 经 济 , 至 使 整 个 中部 崛 起 的 巨大 教 育研 究 环境 等 。 东 往 西 的资 金 、 术 和信 息 流 , 甚
农 辐 射 作 用 。 于此 , 文 将 从 区域 治 理 的视 角 对 武 汉 城 从 中西 部 往 东 部 沿 海 及 海 外 地 区 的 自然资 源 、 副 产 品 基 本 市 圈 科 学 合 理 的 治 理 体 系进 行 探 究 。 资 源 和人 力 资源 在 此 交 汇 、 中转 。由此 可 见 , 汉 城 市 圈 武 拥 有 特 殊 的 区位 、 通 、 交 产业 与科 教 等 优 势 , 也 决 定 了 这
一
、
区域治理的界定
其 在 中部 崛起 战 略 中 的重 要 支 撑 点 作 用 。但 是 , 容 忽 不
视 的是 , 汉城 市 圈 与 “ 三 角 ” “ 三 角 ” 比 较 , 治 武 长 、珠 相 在
武 汉 城 市 圈 , 由 多样 化 、 是 多层 次 的大 小 城 市 构 成 理 主 体 、 理 客 体 和 治 理 环 境 等 方 面 都 存 在 着 非 常 大 的 治 的 一 个 特 定 区 域 。 设 武 汉 城 市 圈 的 过 程 就 是 区 域 治 差 距 , 中部 地 区 的几 大 城 市 群 , 中原城 市 群 、“ 株 建 与 如 长 理 的 过 程 , 学 合 理 地 构 建 武 汉 城 市 圈 治 理 体 系 , 须 潭 ” 市 群 相 比 , 距 也 相 当 明 显 。 科 必 城 差 明确 “ 区域 治 理 ” 一 概 念 。 这
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构想和实践
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构想和实践一、前言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指以自然生态公园为核心,将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形态。
武汉都市圈作为我国重要的中部城市群之一,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构想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
二、构想篇1.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定义和内涵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自然生态公园为依托,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创造出一个集绿色生态、多样文化和宜居环境于一体的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娱乐,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武汉都市圈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武汉都市圈地处长江中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长江、东湖、大别山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构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武汉都市圈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来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3.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构想在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过程中,武汉都市圈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制定并实施相关规划和政策。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和水体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也可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优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三、实践篇1.武汉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实践武汉市政府在推动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实践举措。
武汉市加大了对东湖、汤逊湖等湖泊的生态修复力度,推动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绿道建设,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和湿地公园等。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武汉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2.社会参与和民众意识的培育除了政府的实践举措之外,武汉都市圈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培育民众的生态意识。
武汉都市圈府际协同治理历程、障碍及对策
Collaborative Inter-Governmental Governance in Wuhan Metropolitan Region: Process, Obstacles and
Solution
作者: 杨丞娟;杨文慧;孙沙沙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48
出版物刊名: 长江论坛
页码: 38-4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武汉都市圈;府际协同治理;城市规划与建设
摘要:近年来,我国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承载,"都市圈"填补了我国城镇化的最后一块拼图,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探索武汉都市圈府际协同治理的实践历程,可归纳出影响圈内协同治理的主要问题:地区不平衡引发协同治理源动力不足;传统区划壁垒导致协同治理驱使力不强;横向协调机制不健全造成协同治理助推力不够等.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转变激励模式,实现有序竞合;完善规则规范,促进圈内互信;优化协调机制,构筑制度保障;引入多元主体,推动社会参与.。
武汉城市圈政策网络治理:参与主体与治理模式
武汉城市圈政策网络治理:参与主体与治理模式余军华;吕丽娜【摘要】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Wuhan metropolis is to enhanc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mid-China as part of plan for rise of central China. Local governments between this metropolitan area who are much fragmented, however, have respective jurisdiction interest which result in goal conflict and coordination dilemma. The method to coordinate such interests' conflicts through higher-level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administrative costs, and can not change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 demands. In addition, the complexity of public affairs in metropol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mechanism require a bottom-up distributing of power. Network governance proved an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by practice of west countries can be used to explore how to handle the cooperation issue in this paper. After main literature review in net-work governance area, four governance models targeting at Wuhan metropolis are designed:(1)as to regional plan policy, it should be government-centered and participants should be less; (2)as for policies involved in public goods, private firm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hould take part in decision-making and be guided by governments; (3)policies about production of private commodities should mainly decided by private and nor-profit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steering; (4)policies decision- making about the peoples'livelihood should follow citizens' will and be taken bottom-up decisionmodel.%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既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中部崛起的中坚力量。
贡献武汉方案
1.提高武汉市环境保护水平,确保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2.优化交通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3.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距。
三、具体措施
1.环境保护
(1)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关停。
(2)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减少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医疗卫生改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市民健康权益。
-社会保障完善: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市民的社会保险水平和救助能力。
四、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进行详细的现状调研,明确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规划制定:根据发展目标,编制详细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机制。
4.公众参与: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六、结语
本方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武汉市的明天将更加美好、繁荣、和谐。各级政府部门应携手合作,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共同为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市民健康。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市民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市民生活压力。
四、实施保障
1.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监督与评估。
2.资金保障
拓展融资渠道,合理分配财政资金பைடு நூலகம்确保项目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3.技术支持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为方案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3.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升市民幸福感。
武汉规划实施方案
武汉规划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武汉市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武汉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交通方面,将加快推进地铁、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加强道路建设和改善,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在城市绿化方面,将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增加绿地面积,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其次,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通过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此外,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还将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
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和弘扬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
最后,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注重社会民生改善。
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力度,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武汉市规划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希望通过这些规划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让武汉市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圈融合发展与规划引领| 33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Mode and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Guided byMetropolitan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Wuhan肖志中 林建伟 王俊杰 XIAO Zhizhong, LIN Jianwei, WANG Junjie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国家强调突出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构建大都市区成为各大城市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模式。
而大都市区作为区域协调的前沿阵地与跨界治理的重要手段,更需要策略层面的进一步探索和实施层面的针对性研究。
结合武汉大都市区规划研究,以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和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视角,研判武汉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分析以中心培育为主的进阶路径,并从生态、空间、产业、交通、机制5个方面,提出明确生态共保框架、划定重点临界区、建设“共有飞地”、提升综合交通、实现规划一体化为重点的武汉大都市区跨界治理模式。
At presen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state emphasizesleading actions of core cities,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s as a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commonly used in major cities. Metropolitan area mode,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ross-border governance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needs to be more targeted researched and explored at the strategic and implementation level. Based on the planning study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taking Peter Hall's urban evolution model and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paper studies the transitional stage of urban reg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Wuhan and analyzes the advanced path based on center cultiv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cology, spac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and mechanism, a special cross-border planning and practice and governance mode has been proposed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which emphasizes on ecological co-protection framework, delineation of key critical areas, construction of shared enclaves, upgrading of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planning mechanism.1 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在全新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框架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生态保护成为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突破行政区经济成为城市区域化的主导思想,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的大都市区引领的跨界治理模式与规划实践——以武汉为例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words 作者简介肖志中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首席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建伟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总体规划所 总规划师,高级工程师王俊杰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工程师,硕士大都市区 | 区域协调 | 跨界治理 | 城市演变模型 | 新经济地理 | 重点临界区Metropolitan area | Regional coordination |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 Urban evolution mode | New economic geography | Keycritical area跨界发展开始普遍成为实践这一思想的重要举措。
当我们仔细查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时候,会发现城市圈、城市群、大湾区等跨界发展模式被积极运用到各大城市的发展战略中,而近期以上海、成都、杭州等为代表的特大城市,纷纷效仿东京、伦敦、巴黎等国外城市提文章编号 1673-8985(2019)02-0033-08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19020634 | 都市圈融合发展与规划引领出大都市区发展战略,其目的在于面临城市圈等区域发展战略空间尺度大、协调难度高等现实问题时,希望于近期在更小的空间范围里实现区域发展的初步协调。
作为被全球各大城市采用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大都市区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手段。
当前国内的大都市区模式以上海大都市区最具代表性,对于已经进入扩散阶段的特大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但作为长期的城市发展战略,大都市区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和重点,对于面临生态环境约束且首位度不足、尚未进入稳定扩散阶段的其他城市而言,需首先研判自身的发展阶段,识别现状问题和主要矛盾,明确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地构建特色发展模式,分阶段制定向大都市区形态进阶的路径。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成为城市发展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根源上理解大都市区发展的理论背景,从而结合各类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个性特征,合理制定近期可落地的大都市区战略,促进发展中的特大城市实现有效跨界治理,加快规划实施推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命题。
2 武汉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阶段研判与进阶路径研究2.1 发展阶段研判对于城市连续演变发展的普遍规律,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即“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个阶段。
英国的区域规划师彼得•霍尔将一个城市区域划分为都市区(中心市和郊区)和非都市区(都市区周边地区,包括周边中小城市和农业地区),通过城市演变模型将这一过程进行阶段细分和特征归纳,共划分为6个阶段[1]。
(1)流失中的集中:以城市化水平的缓慢提升为主,但仍存在着人口流失现象。
此阶段都市区吸引人口的能力较弱,仅仅吸引周围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迁出的人口,此外都市区部分人口仍在迁往其他大城市。
(2)绝对集中:以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为主,经济比重迅速增长,大批劳动力被吸引至都市区,非都市区人口大量减少,人口规模绝对增加且主要向中心城市集中。
(3)相对集中:是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都市区和非都市区的人口、经济比重共同增长,且都市区的增长速度高于非都市区,人口和产业仍处于向心集聚的过程中。
(4)相对分散:是城市化增长模式的转变阶段,即都市区人口和经济虽然仍在继续膨胀,但非都市区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都市区,直至都市区的增长比重开始下降,郊区化的前兆逐步显现。
(5)绝对分散:以都市区人口、产业流动方向的逆转为主要特征,即离心扩散趋势超过向心集聚趋势,都市区的人口开始由都市区向非都市区迁移,郊区人口逐步增长,进入典型的郊区化阶段。
(6)流失中的分散:以都市区人口和产业的大量外迁为主,部分被非都市区吸收,其他向别的城市转移。
城市人口总量下降,城市正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在这一城市演变模型中,前3阶段都市区的人口、经济增速远高于非都市区,城市以向心集聚为主,首位度持续上升;第4阶段都市区人口、经济增速低于非都市区,离心扩散开始,都市区首位度下降,出现郊区化的前兆;第5阶段都市区人口、产业负增长并向非都市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第6阶段则与逆城市化阶段相联系(图1)。
2007年,为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武汉1+8城市圈”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根据城市演变模型中对于“都市区”和“非都市区”的定义,可将武汉市域界定为都市区,周边中心城市及农业地区界定为非都市区,即可判断武汉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阶段。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国城市GDP总量中,武汉排名第9位,GDP增长率为8%。
2008—2017年,武汉市在湖北省的首位度持续上升,但武汉城市圈中的周边城市占全省GDP的比重并未增加,反而下降2.22%,且2014年陡降4.6%。
因此,武汉城市圈目前仍处于向心集聚为主的发展时期[2]。
但自2014年后,武汉市的经济增速逐渐平稳,而周边城市开始高速增长,GDP比重增速的差距正在逐年减小。
因此,武汉当前的城市区域化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演变模型中第3阶段(“相对集中”阶段)向第4阶段(“相对分散”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图2)。
图1 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5个时期6个阶段)资料来源:《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和郊区化》,https:///view/0319728b5f0e7cd1842536a1.html。
都市圈融合发展与规划引领| 35 我国建国以来的70年间,为应对重大时代背景的转折、战略重点的转变,武汉先后编制或者修订了6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模式不断转型,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主城—主城+卫星城—都市发展区”的发展历程[3]。
当前武汉的城市定位已经由区域中心转向国家中心,而武汉城市圈近域同城化、次区域明晰化特征开始显现,武汉市与周边城市临界地区的用地集聚规模增长迅速,武汉正处在中心集聚为主、近域扩散初显的进程中。
因此,在当前减量化、零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必须打破行政区经济的限制,在更加合理的尺度空间内,利用武汉大都市区跨界协作推进近域扩散,以更快的速度打造更强的中心,实现区域发展阶段的提升和跨越。
2.2 进阶路径研究行政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决定了在城市区域化的整体格局中,临界区承担着区域协同发展的衔接点和桥头堡的重要角色,但其发展往往呈现出欠发达和不协调的特征。
以武汉市和相邻的孝感市为例,根据2017年数据统计,汉孝临界区(包含行政区划临界区两侧的各区县)的面积占两市总面积的56.09%,但其2017年的GDP 总量仅占两市总GDP 的25.04%(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