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把握好几个环节
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引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教学过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
然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规律,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过程是由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活动环节组成的,其中课堂教学环节包括导入、讲授、练习、巩固和扩展五个环节;课外活动环节包括预习、复习和作业三个环节。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
三、认知规律人类认知活动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和历史性等基本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特点,采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例如,在小学阶段应该注重直觉感知和形象思维;在中学阶段应该注重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在高中阶段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心理规律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掌握适当的情感调节技巧,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
五、社会规律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标和内容必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六、方法规律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知识层次和不同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朗读、背诵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评价规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评价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要注重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也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评价。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
八、总结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事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规律。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课堂教学会诊阶段总结课堂教学的必备阶段
课堂教学会诊阶段总结课堂教学的必备阶段课堂教学的必备阶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引入阶段: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引人注意的启发性问题、引用相关的实例或者引用前一节课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引入阶段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思考,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
2. 提出目标和任务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学生需要知道他们要学习的内容和他们预计达到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学习过程。
3. 知识讲解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演示、解释、示范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课堂内容。
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讲解的知识,并且能够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进行互动,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4. 练习和巩固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练习题目或活动让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讨论或者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和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小测验或者答辩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和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些阶段的顺序可能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而有所调整,但是这些阶段通常都是必备的,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把握好六个“度”
课堂教学应把握好六个“度”〔关键词〕课堂教学;量度;深度;广度;时度;精度,效度;把握一、把握好“量度”,做到大容量、小流量课堂教学的容量包括基本性容量和发展性容量,基本性容量是最基本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发展性容量则是拓展知识、发展智能的有关内容,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
大容量是指在完成基本性容量的基础上,重视对发展性容量的开发,利用电教手段、拓展练习、查阅资料等措施来确保发展性容量的落实到位;小流量则是指知识的传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是倾盆大雨,而是和风细雨,让学生细嚼慢咽,消化吸收。
大容量是为了让学生吃得饱,小流量是为了让学生吃得了,但大容量不能大得供大于求,小流量不能小得供不应求,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这个“量度”。
二、把握好“深度”,做到进得去、出得来课讲深了,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要打瞌睡,甚至厌学;课讲浅了,学得好的学生感到乏味,懒得听。
所以,教师讲课时要由浅入深,深入浅出。
进得去是指教师讲课时要用确切的语言把概念讲透,讲到位,使学生正确理解,激发其求知欲望;出得来是指教师借助演示实验、类比方法、电教手段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把问题讲得浅显易懂。
三、把握好“广度”,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扩大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
放得开是指引导学生广泛迁移,把相关的问题进行多方法操作、多方位感知、多途径推导、多目标转化、多角度表达、多关系寻找、多层次应用、多形式记忆,使课堂教学的广度增大,知识再生;收得拢则是指把已拓展的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回到具体的知识结构中去。
放得开训练的是发散思维,是由薄变厚;收得拢训练的是收敛思维,是由厚变薄。
四、把握好“时度”,做到长等待、短回答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过程中大脑兴奋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
对某一知识点的讲授或对某一问题的思考都需要对时间的有效控制。
长等待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判断正误;短回答则是指教师提问的时间要短,学生回答的时间也要短,对稍复杂的问题可分步设问,以便缩短问答时间,确保学生迅速正确作答。
历史课堂有效讲授须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下面我们就利用从 这两课 新课程强调学 生学习的 主体性 , 因此 , 课程背景 点以及重大影响等有关内容 , 新 一是 罗 下 的有效讲 授必须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聆听 , 而不是盲 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以下新问题。 斯福新政 的实质是什么?二是与胡佛的经济政策相 比 , 目被动地接受。 要让学生在思 中听 、 听中思 , 把听与思有 新政” 有什 么特点?三是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 , 想一想 , 机结合起来 , 要让学 生的思维处 于积极活动状态 , 才能 “ “ 新政” 在国家体制方面有什么重大创新? 这种创新的体 实现接受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有机结合。 制又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四是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 课前预设 : 研究学情 , 高屋建瓴 谈谈从罗斯福新政 中你可 以 课前预设是有效讲授生成 的起始环节 , 是有效讲授 取得的成就与存在 的问题 , 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等等 。 的先决条件 。课 前预设 , 一般是指教师为实现一定 的教 三、 观察 引导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 提高学生的学 习 学 目标 , 对教学活动进行 的系统 规划 , 这一 过程也称 为 备课 。 就讲授 内容而言 , 要保证讲授的知识是正确的 , 技 能 力 教育理论和实践家认 为 , 有效教学的基本模 式主要 能技巧是规范和标准 的,交流的情感和态度是积极 、 健 在讲 授过程 中 , 教师要 通过 自己的观察 , 引导学生 自己 康的 , 培养学生掌握 的方法是科 学的。这样 的预设才能 提 出问题 , 与问题 , 参 得出结论 。 学生提的问题必须围绕 使随后的讲授做到高屋建瓴 、 深入浅 出。这需要教师有 教材 中的重点 、 点 , 由于学生对教材的重 点 、 难 但 难点把 刻苦钻研 的精神 , 不仅研 究教材 、 知识 、 方法 , 而且 要研 握不准 、 理解不深 , 难免会 出现这样或那样 的偏差 , 教师 究学情 , 了解学生原有 的知识基础 、 兴趣 需要与思 想心 要让学生明 白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走偏 了 、 为什么走 理状况 、 习方法与学 习习惯等 。在研究 学情的基础上 学 偏 了。由于学 生的“ 偏差结论 ” 是动 了一番 脑筋而得 出 形成 的讲授教案 就不会僵化 、 机械和呆板 , 而是鲜 活 、 生 的, 所以对教师的引导往往就会有顿悟的感觉 。 其次 , 在 动 和富有弹性。比如《 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是教材 的重 , 讲授 过程 中 ,教师要 留意观察学生 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 点 和难点 , 统的讲授纯粹是 注入式 的, 传 即按教材结构 做学生思维促进 的催化剂。当学生思维模糊时 , 要启发 、 向学生直接传授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 内容 、 特点和影 响。 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 , 以理清思路 ; 当学生 的思维 而在新课 程背景下 ,历史课 堂要 突破 固有思维 的限制 , 只停 留在历史的表象上时 ,要提 出与学生不同的想 法 , 体现出讲授 的有效性 , 必须在对学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问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思 考 , 将学生 的思维向纵深方 向引 高屋建瓴地预设 。在学情方 面 : 一是学生 已掌握 了必修 导; 当学生的思维方法存在错误 和偏差 时 , 可顺着学生 美 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必修二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 资 的思路 , 出的结论让学生辨 析 , 得 帮助学 生 自主地发现 本 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 发展以及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 等 错误 。学生亲 自体验 了思维 、 探知的过程 , 兴趣大增 , 这 部分 的内容。二是学生对美 国经济 、 政治以及美 国总统 对培养他们 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十分有 利的。例如 , 在学 都有较浓 的兴趣 。三是高 中学 生 已具备相应 思辨能力 习罗斯福新政 时,教师先让学生看教材上有关金融 、 工 等。 所以这节课 的整体设计 , 应着眼于论从史 出、 史论结 业、 农业等方 面的材料和图片 ( 师也可 以提供材 料和 教 合、 以论 明史 的讲授方法 , 学生通 过这样有效 的讲授来 图片 )然后让学生提问题并联 系现实 , , 这样学生就很容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有关 内容会更全面 、 更深刻 。 易提 出以下问题 :新政 ” “ 为什 么首先要从整顿金融秩序 二、 表达传授 : 善于设疑启发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开始 ?为什么 《 全国工业复兴法》充分体现 “ 政” 新 之 和 求知 欲 望 “ ? 新” 农业方面 , 怎样做到既能消除生产过剩 、 稳定农产 讲授既可能是注入式 的也可能是启 发式的 , 新课 程 品价格 , 又不损害农 民的利益? 采取什么措施启动需求 , 背景下注人式的讲授显然是无效的 , 启发式的讲 授才是 激活市场 ? 新政” “ 是怎样解决社会失业问题 的? 等等。 这 有效 的。因为 , 富有启发性 的讲授能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 些问题 的提出与解答 , 不但使学生逐 渐体会 到提 问题 的 动性 、 积极性 , 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针对性 、 现实性 , 而且使学生独立 思考问题 的能力得到 和求知欲 , 启发 学生的思维 。因此 , 在表达传 授这一环 不断地提高。 节, 教师应 以“ 启发式讲授——有 意义接受 ” 这一教学模 总之 ,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讲授所包含 的课前预设 式作为指导 , 尽可能创设一系列符合学生 “ 最近发展 区” 准备、 表达传授与 观察 引导三个基本环 节 , 虽有其 独立 理论 的多层次 、 多视角 、 多形式 的问题 情境 。 经教 师启发 的特征 ,但这三个环 节如同课标 中的三维 目标一样 , 必 讲授 , 师生共 同努力 , 在问题的解决 中与学生一起 享受 须构成一个整体 , 不可分割。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具有 成功探 索的乐趣 , 增强学生 的历史意识 、 历史洞察力 和 整 体 性 、 统 性 、 系 连续 性 和协 调 性 的 思 维 方 式 , 以这 种 并 历史使命感。 比如 , 在讲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在国家 思维方式来驾驭这三个基本环节 , 这是生成有效讲授必 体制方面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 : 我们在 前面已经 需和必备 的。 . 学 习了苏联 “ 新经济政策 ” 中国“ 和 改革开放 ” 的实质 、 特 ( 任编辑 庞丹丹) 责
教案中必备的十个环节
教案中必备的十个环节授课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完善的教案应该包含一些必备的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本文将介绍教案中必备的十个环节。
一、概述在教案的开头,应该对这一节课进行简要的概述。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预期效果等。
通过概述,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热身热身环节是课堂活动开始的重要环节。
通过热身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热身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小游戏、问题引导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三、导入导入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教学素材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知识讲授知识讲授是教案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系统、有序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应该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五、示范演示示范演示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以身作则,进行操作演示或者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模仿。
示范演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练习与巩固练习与巩固环节是教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和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和运用。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七、拓展延伸在教案中增加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等。
通过拓展延伸,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八、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归纳。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教学环节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归纳总结教学环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展示、学生互动等阶段。
本文将就教学环节的准备、展示和互动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和准备的阶段。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 教学目标设定: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将目标明确具体,以便指导后续的教学过程。
2.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等教学资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3. 课前预习:教师需要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查阅资料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加深。
二、教学展示教学展示是教师将所准备的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和讲解的阶段。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说和分析,让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实例演示: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演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三、学生互动学生互动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学生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提问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2.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或者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环节的准备、展示和互动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和把握的环节。
教师要充分准备,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展示,并且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教学目标设计;2.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设计;5.教学评价设计;6.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上述几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其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它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制约着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
学生的已有水平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在条件”,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确定学习者的已有水平,确定向教学目标努力的起点,并据此设计相应的外部条件。
这些外部条件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等。
这些外部条件的设计要与学习者的内在条件有机地配合起来,从而优化地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以及整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方案。
(一)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指向或预期的学习者行为改变的结果。
这里所说的行为改变,包括知识、智力、情感、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
现实表明,对课堂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没有看到它是进行教学活动首先应该明确而又必须全面贯彻的问题,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
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应从目标开始,我们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选定和准确的.(二)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及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
课堂教学应把握好“五个度”
课堂教学应把握好“五个度”新时代课堂教学强调,教师要精讲,注重点拨引导,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学会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引导、如何组织,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一、把握目标落实的“度”新课程强调在浑然一体的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中三者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这才是我们教学努力的方向。
如何把握教学目标的“度”呢?1.“双基”目标。
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订本节课的教学方案,要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
2. 能力目标。
要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标。
3.德育目标。
备课及教学中要明确,通过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品德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德育的要求。
4.创新目标。
最后还要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把握情境创设的“度”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活力、有吸引力了。
但同时,数学课堂上的“情境”良莠不齐。
过滥、过于平庸或过于崎岖的情境也充斥于数学课堂。
表现在: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忽略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为出奇制胜,片面追求情境的“新异”,忽视了情境的真实性、现实性;为片面追求情境的“有趣”,忽略了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严密性。
创设切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应从学生特点和知识本身的规律出发,创设科学合理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而创设情境过滥或过于随意,往往起不到情境应有的功能,反而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把握教师主导的“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也要讲求分寸,把握好教师主导的一个“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教学目标设计;2.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设计;5.教学评价设计;6.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上述几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其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它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制约着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
学生的已有水平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在条件”,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确定学习者的已有水平,确定向教学目标努力的起点,并据此设计相应的外部条件。
这些外部条件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等。
这些外部条件的设计要与学习者的内在条件有机地配合起来,从而优化地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以及整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方案。
(一)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指向或预期的学习者行为改变的结果。
这里所说的行为改变,包括知识、智力、情感、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
现实表明,对课堂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没有看到它是进行教学活动首先应该明确而又必须全面贯彻的问题,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
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应从目标开始,我们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选定和准确的.(二)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及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
以思维的发展为例,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中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有了很大发展。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对这些一般的特点必须加以考虑,这对于教学方法、媒体的选择十分重要。
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
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使学生能够充分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高效的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希望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首先,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包括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总结三个环节。
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老师们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此外,老师还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课堂管理,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进度。
课后总结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老师要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老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们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
只有在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过程精彩、课后总结完善的情况下,才能够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
要讲好一堂课就必须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讲好一堂课就必须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扎扎实实地搞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讲好一堂课,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应把握好四个基本教学环节。
即:备课、课堂教学、批改、评价。
1、备课――(组织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的过程,如果不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组织教材—是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充实教学内容。
选择教法—“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指教师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创造性的加以应用。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考虑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并制作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编写教案—各个环节要清晰明了,要完整具体。
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交往形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优发展;要善于抓住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不同学生的潜在优势,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自己的创造力。
3作业批改作业的布置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也要考虑到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布置的作业既要达到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评价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和多主体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提高的功能。
课堂教学环节四要素
话题一:
教学导入
作用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上启下, 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为新课的展开 创设学习情景
话题一:
教学导入
激趣引入法
方法
温故知新导入法
开门见山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
导入案例: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32) 师:请大家算一算,这个数能不能被称“2”整除? 生:能! 师:请大家准备一个多位数,然后来考考老师。 师:谁先来? 生:17866 师:能被2整除。 生:老师,您答对了 师:继续说。 生:…….. 师:你们能不用计算,就准确地说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 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了。
再次操作,深化新知
圆的认识-探究規律
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折痕的交点是这个圆片的 中心
请拿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 折一折、量一量,互相交流一下, 你可以发现什么?
所有的折痕的长度都相 等
中间这个交点到圆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都相等
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 点。
谁说一说,通过折一 折和量一量你发现了 什么
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
内地交流教师
盛平
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
• 1、教学导入 • 2、新知探究 • 3、强化巩固 • 4、总结提高
话题一:
教学导入
沟通联 系 乐中求 知
一堂课的开头,如同一台戏的 序幕,一篇新闻的导语,一部乐章 的序曲,一个好的导语,就如一块 磁石,能聚拢学生们分散的思维, 又如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 宛如一首美妙的歌曲,开启学生思 维的匣门,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
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
发展创新的案例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上好一堂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上好一堂课的几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教师,谁都想把学生教好,谁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成绩优异,谁都渴望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
而这就要求老师要认认真真落实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上好一堂课要有以下环节:一、有效备课备课的内容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有效备课可概括为:1、备而能用。
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要减少无效备课,使备课、上课浑然一体。
2、备而能教。
通过有效备课,教师能实实在在地讲,能巧妙地讲,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3、备而能学。
通过教师的有效备课,使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学的有效,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学习能力。
二、有效上课与以往教师充当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角,占学生的位子不同,有效上课是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学生需要释疑的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起释疑、引路的作用。
(一)一节好课的标准上好一节课首先要知道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以上所有的要求就失去了意义。
三、有效的作业布置与反馈(一)作业的意义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的练习。
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作用都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
通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缺陷并加以纠正,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准备: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
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好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并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材料。
2. 导入和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主题中。
3. 知识讲解和演示: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解释概念和原理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4. 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5. 练习和巩固:教师设置一定数量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6. 展示和评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或小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展示的形式,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7. 课堂总结: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强调重要概念和思路。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肯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以上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根据具体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
掌握教学的关键环节
掌握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教学的关键环节,并提供相关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任务。
首先,教学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课前准备。
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并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
此外,教师还需要预先规划好教学进度和课堂安排,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信心十足,举重若轻。
第二个关键环节是课堂管理。
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确保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这包括建立明确的纪律规范并严格执行,以及设计有趣的活动和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只有做好了课堂管理,教师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并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个关键环节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教学活动的目标,并设计相应的任务和评价方式。
教学设计应该灵活多样,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游戏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设置适当的延伸和拓展活动,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课后反思。
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师可以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思考哪些教学方法和策略效果较好,哪些需要改进。
教师还可以进行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谈上好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谈上好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备课是教员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学训练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重要保证。
只有课前准备全面、充分、细致,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精彩。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讲好一堂课,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要根据教学计划和进程安排每次课的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教学内容要充实、饱满,不要过多和太少,克服随意性。
了解和分析学兵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个人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以便在备课时从学兵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编写教案。
(一)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适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上课的出发点。
教学目的是否实现,教学要求是否达到,这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在一堂课中,准备给学兵介绍哪些知识,训练哪些技能,教员必须清楚明白,不能含糊。
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教员不仅要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而且要了解学兵的特点,恰当地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只有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适度,才能确保一堂课教学的第一效果。
(二)通读精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
对教材要做到了如指掌,在教材基础上尽可能多读一些参考资料,以便根据课程的需要灵活取舍教材并充实教案。
教学中的提纲是授课过程的总纲要,是授课思路的总体概括,是在备课的基础上经过处理加工和精心设计写出来的,要求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各部分所需时间进行安排和限定。
在课后对时间的分配可以做出总结和修改。
教案是教员授课时组织教学的具体工作方案,是教员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教案中要有对本次课所授知识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小结,使学兵更加清晰掌握知识点。
教案编写应在授课前两周完成,不得无教案上课。
(三)突出重点内容,讲清难点内容。
任何一门课都有主要和次要、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内容。
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确定教学重点,这就要求教员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掌握教材中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并结合学兵的实际,确定教学重点所在;其次,要在一堂课教学课程中,运用语言、手势、眼神等引导学兵注意重点内容,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使其有效地配合教员的授课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应把握好几个环节
1.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幼儿。
但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备幼儿的工作做得不够。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教师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
在一次“吹泡泡”活动的观摩课上,活动理念是“做中学”,目的是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或领悟其中的知识和原理。
活动开始了,老师用音乐舞蹈作为开场白,让幼儿开动脑筋,想想泡泡都有哪些形状:“圆的、椭圆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所有的泡泡都是圆的……”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按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
接下来,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老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自己实践,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哪些形状,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做中学”理念,如果按照猜想—实验—记录—得出结论评价整节课,无疑是很成功的。
我们仔细思考,在课程进行中有些幼儿已经知道了,即不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只是在原有经验上的重复,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
因此,评价整节课,在遵循教材的要求方面,老师备教材是很成功的,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
老师对一部分幼儿的忽视容易导致他们对活动兴趣的减弱,整节课都会无所事事,甚至还会扰乱课堂纪律。
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在备课前首先应该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如在上面的场景中,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鼓励幼儿进一步思索:“为什么所有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呢?”“为什么泡泡都是五颜六色的?”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2.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正确把握整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的,能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对幼儿长远发展有益的,有多重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
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思考其蕴涵有哪些教
学的价值。
例如:在一次园本教研活动(绕口令“山上一只虎”)中,我们引导老师思考,这一教材究竟有哪些教育价值?老师们都说:(1)这首绕口令讲的是各种小动物,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能丰富幼儿有关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方面的经验。
(3)每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U,很押韵,能练习“虎、鹿、猪、兔、鼠”几个字的发音。
(4)绕口令中蕴含了方位词的学习。
(5)这首绕口令的前几句话很工整对称,能给幼儿一种韵律和节奏上的美感,同时有利于幼儿迁移经验进行讲述。
(6)绕口令念起来节奏比较快,能训练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等等。
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后再分析和思考:哪些价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动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渗透的,以此确定活动的教学侧重点。
3.积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智能有效发展。
教学中,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幼儿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仅满足于让幼儿动口、动手是不够的,必须让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让幼儿或先思考后操作,或边思考边操作,或先操作后思考。
这样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让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
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追求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其次,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教师不要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不要硬将幼儿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而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幼儿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幼儿指正;必要时允许幼儿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
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幼儿没有被同伴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便会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习成功是足以使幼儿感到满意、快慰,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而且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最终促进幼儿智能的有效发展。
4.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正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预设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
4.1组织形式生活化。
幼儿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周围事物均有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颜色、大小、形状,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
另外,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知识、经验更多地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知,这便为幼儿获得数学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因此,将抽象的数学活动生活化不但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而且幼儿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轻松自然、温暖亲切。
如《小动物搬新房》就源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都非常熟悉的门牌号码入手,选材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便于接受和掌握,不会觉得太陌生,也十分感兴趣。
4.2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媒体”,已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
利用计算机辅助幼儿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师的双手解放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的声像和视听觉等多方位的刺激,更容易帮助幼儿释疑,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
在这个活动中虽然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但是如果根据情况制作课件进行教学,相信所取得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