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解义慧剑》颂词浅释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序,龙省,自瞿昙氏观星悟道。
于是广说经论。
最后以涅槃妙心。
嘱大迦叶。
拈华顾要。
灯灯相续。
初祖西来。
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名曰性宗。
慈氏菩萨以所悟识心圆明。
造为瑜伽师地之论。
天亲菩萨揽其渊浩。
创唯识颂。
于是护法标首。
慈恩演传。
成唯识论。
最为精密。
名曰相宗。
古杭绍觉老人。
乃云栖莲大师嫡裔也。
阐释全文。
有唯识音义。
法嗣新伊师广搜奥旨。
有合响。
而我苕圣先法师。
实为伊公入室弟子。
重加集注。
是正有补遗。
兹三集皆以演释唯识精义。
实相宗之宝炬矣。
或曰。
万法唯心。
心唯一也。
深究其原。
则一亦不立。
今相宗所论心王心所。
八识辗转。
观所缘缘。
研极微细。
得无与直指之道背耶。
余曰。
否否。
夫人心影最难穷也。
迷心认影。
一影一心。
即一世界。
循环相生。
何啻万亿。
无论谬执之辈。
据幻为真。
如沉弱水。
如堕夜雾。
不可得出。
即使明悟上智之士。
于斯道中。
已契大意称悟彻。
而微细无明流注性海。
慧剑所不能除。
宝镜所不能照。
化雨法雷所不能洒澹震荡。
是生死因。
随劫轮转。
将奈何矣。
彼慈氏天亲悲悯斯苦。
故造斯论。
绘写变相。
破心影之惑。
斩八识之根。
使学者绝后再苏。
转识成智。
向所谓网罗窠臼。
皆成安乐窝最胜院。
妙用神通。
百法具足。
然则相宗之旨。
正所以洞明差别辅性宗。
如车二毂鸟双翼。
何可偏废哉。
此唯识补遗之刻。
深有功于正法眼藏。
非渺小也。
刻既成。
遂书诸简端。
康熙戊午孟夏谷旦董漠?题No. 825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文卷上第一卷?论题(成)?论主(护)?译师(唐)?正文大科(三)初宗前敬叙分(二)初归敬述意(稽)次造论因缘(二)初通为利生(今)次别为破执(二)初破凡夫外道(又)次破小乘四师(复)次依教广成分(三)初一颂半(略答)外难略标识相(三)初末论设问(若)次本论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略释(三)初释第一句(论)次释第二句(彼)三释第三句(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释(二)初依相见假说我法(彼)次由熏习变似我法(二)初法释(或)次喻明(如)次结判(愚)次广释(二)初明无实唯似境(三)初征答总标(云)次重征别释(二)初破实我实法不可得(二)初破实我(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破(三)初叙破外道小乘我相(二)初别破(二)初破六师三计(二)初叙计(诸)次破斥(三)初破胜论数论(初)次破无惭尼犍(中)三破兽主遍出(后)次破小乘三计(二)初叙计(又)次破斥(三)初破即蕴我(初)次破离蕴我(中)三破非即离我(后)次总破(三)初约思虑有无破(又)次约作用有无破(又)三约所缘非缘破(又)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显能所缘是见相(又)次结示所缘是识变(是)三结属我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我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示断位(此)次分别我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示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释妨?次破实法?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三总结证成?次释假应依实难?次释后三句?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三后有五颂明修行之位次?三释结施显分??次释妨(二)初正释妨难(三)初释忆识等事妨(二)初难(实)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释造业受果妨(二)初难(若)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三释生死涅槃妨(二)初难(我)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结示唯识(由)?次破实法(二)初征答非有(如)次广破执相(三)初正破心外有法(二)初破外道(二)初征(外)次释(二)初约十三家别破(五)初数论师(三)初叙执(且)次破斥(七)初破现量所得(彼)二以能所互破(又)三体应同用破(又)四破三合成一(许)五以总别互破(又)六约变时合不合破(二)初正破(此)次遮救(不)七约无差别破所成(又)三结非(故)二胜论师(二)初叙执(胜)次破斥(二)初正破(二)初明诸句体非实有(八)初被诸句中常无常(彼)二以实德二句对破(又)三破实句中有碍常(又)四破诸句中无碍法(诸)五约唯识破诸句(又)六破大有性(彼)七破同异性(又)八破和合句(又)次显诸句非现量得(二)初明诸句非现量境(然)次显能缘非现量智(又)次结非(故)三自在天等八论(二)初破大自在(二)初叙(有)次破(彼)次例破余七(余)四二种声论(二)初叙(有)次破(彼)五顺世论师(二)初叙(有)次破(二)初破因微(彼)次破果色(三)初破不越因量(二)初正破(又)次破救(三)初破量德合故似粗(若)次约果如因破(若)三约因如果破(若)次破因果同处(又)三破果体是一(又)次束成四种总破(二)初总标(然)次别破(四)初数论等(二)初叙(一)次破(彼)二胜论等(二)初叙(二)次破(彼)三无惭等(二)初叙(三)次破(彼)四邪命等(二)初叙(四)次破(彼)次破余乘?次立量以显唯识?三结属法执俱分??次破余乘(二)初当(彼)次释(二)初总释(破)次别释(三)初破色法(二)初破对无对色(二)初标列(且)次别明(二)初有对色(二)初明有对非实有(二)初略明(彼)次广释(二)初明能成极微不实(二)初约质碍有无破(谓)次约方分有无破(二)初破有方分(又)次破无方分(二)初且约有方分破无方分(三)初约所成果色破(若)次约因能成果破(又)三约果色即因破(执)次结归有方分破其实有(有)次结所成果色非实有(故)次明有对唯识变(二)初征(五)次释(二)初正释(二)初总释依缘(虽)次别释依缘(二)初略明所依(然)次广释所缘(二)初总标所缘缘有无(此)次别明所缘缘有无(二)初明外所缘缘非有(二)初破执(四)初破正量部计能生(二)初叙计(谓)次破斥(非)二破经部师计和合(二)初叙计(眼)次破斥(非)三破经部转计极微(非)四破萨婆多计和集(二)初叙计(有)次破斥(彼)次结况(许)次显内所缘缘非无(二)初明识变似色等为所缘缘(由)次明识所变相非极微成(二)初正明(然)次释妨(为)次结示(由)次无对色(余)次破表无表色?次破不相应行?三破无为法??次破表无表色(二)初征(表)次释(二)初明二色非实有(二)初正明(二)初释有表(二)初身表(二)初破实有(三)初反征(此)次正破(三)初破形(若)次破动(若)三破心所引生(若)三结示(故)次申正义(然)次语表(二)初破实有(语)次申正义(然)次释无表(二)初破实有(表)次申正义(然)次释难(二)初难(世)次释(二)初总答非色(不)次别明业体(二)初明思为三业体(能)次转释身语二业(二)初示由思名业道(起)次明业道是假说(或)次结二色唯识变(由)?次破不相应行(三)初总明无实体用(二)初明依色心分位假立(不)次立量以显无实体用(此)次别破得非得等(六)初破得非得(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且)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经)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得(二)初引经例破(亦)次约二因破(三)初征(又)次破(二)初破能起因(若)次破不失因(若)三结(故)次例破非得(得)次申正义(二)初明得(然)次明非得(观)二破众同分(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约同智言因破(若)次约同事欲因破(若)次申正义(然)三破命根(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三)初例破(又)次释妨(若)三结示(此)次申正义(然)四破无心定等(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若)次申正义(二)初正释(二)初无心定(谓)次无想果(无)次结示(故)五破三有为相?六破名句文身?三傍破执随眠等?第二卷?五破三有为相(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五)初破能相所相体异(非)二破生等相体俱有(又)三破能所相本有(能)四破能相合所相(所)五破生等三世相违(又)次申正义(二)初刹那四相(三)初标立相意(然)次释成四相(四)初列说四相(本)二约世简小(前)三释通外难(如)四述相所表(生)三结成是假(故)次一期四相(一)?六破名句文身(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师(二)初单破正理论师(二)初破名等异声实有(若)次破声能生名句文(二)初正破(谓)次遮救(二)初遮音韵即名等异声实有(若)次遮音韵非能诠须生名等(若)次双破经部正理(二)初正破(声)次结责(何)次结成愚智(语)次申正义(四)初显假差别(然)二显三用殊(名)三明不即不离(此)四会其相违(二)初正会相违(由)次蹑迹会违(且)?三傍破执随眠等(二)初正破(二)初叙执(有)次破斥(彼)次例余(执)?三破无为法(二)初正破实有(二)初依理总非(诸)次约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初例有为总破(二)初例破离色心等定有无为(且)次立量显无为即色心实性(然)次约一多别破(二)初总征(又)次别释(二)初破体一(二)初破虚空(若)次破余二(一)次破体多(若)次例余(二)初准前例破(余)次立比量破(又)次显示正义(三)初总标(然)次别释(二)初依识变假施设有(一)次依法性假施设有(二)初示法性名(二)次出无为体(离)三结示(故)?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双显二取是相见分(外)次结示唯识亦是假说(诸)?三结属法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法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明断位(此)次分别法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明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二)初明离识我法非所缘缘(如)次明自心外蕴非所缘缘(二)初简异聚王所(现)次简同聚心所(问)?三总结证成(由)?次释假应依实难(二)初难(有)次释(二)初正释外难(三)初总破法喻(彼)次别破法喻(二)初破喻(二)初破依类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类)次破依实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由)次破法(二)初正破假说依真(又)次结申假说正义(由)三结难非理(是)次示假说意(然)?次释后三句(二)初结前标数(识)次释通别名(二)初释三类别名(一)次释能变通名(二)初总标(此)次别释(二)初释因能变(一)次释果能变(二)初总明(二)次别释(二)初等流果(等)次异熟果(二)初正释(异)次简异(此)?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二)初(十四)行半颂明三能变识相(二)初广释三能变相(三)初初能变相(三)初末论设问(虽)次举本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正释颂文(八)初自相等三门(二)初正释三门(二)初别释(三)初自相门(论)次果相门(此)三因相门(此)次总结(初)次重明因相(三)初标(一)次解(四)初明种子相(二)初正释(二)初正示种相(此)次明种实有(二)初正释(虽)次释妨(二)初难(此)次释(二)初正释(若)次简别(然)次结判(二)初判属相分(种)次判属三性(二)初正判(诸)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虽)二明本新义(三)初净月等师唯立本有(三)初释义(此)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又)三结示(如)次难陀等师唯立新熏(三)初释义(有)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二)初证有漏(又)次证无漏(无)三会违(二)初会本有五种性别(三)初标(有)次释(即)三结(故)次会地狱成就三根(所)三护法正义新本合论(三)初正释二类(二)初标(有)次释(二)初本有(一)次始起(二)次斥前互阙(二)初破净月唯本有(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约因缘义破不从熏生(三)初标(若)次释(二)初引证(如)次引论(摄)三结(唯)次约因缘义破由熏增长(非)次明违教(又)次结责(故)次破难陀唯新熏(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正明违理(二)初斥非(二)初约有为无漏无因破(若)次遮性净为无漏生因(三)初出彼所凭(分)次破彼谬解(二)初征(而)次破(三)初破以空理为无漏因(若)次破以即心为无漏因(若)三破有漏心性是无漏(二)初以有漏例无漏(若)次以异生例圣者(二)初正例(又)次破救(若)三申经正义(然)次显正(由)次通前所引(四)初通内种定有熏习(诸)二通无漏由闻熏习(二)初明亦熏本无漏种(其)次判二性为缘亦异(闻)三通依障建立种性(二)初正释(依)次通妨(然)四通三根依当可生(既)次明违教(然)次结责(故)三结示正义(由)三明种子义?四明熏习义?三结?二不可知等三门?三相应门?四受俱门?五三性门?六心所例王门?七因果譬喻门?八伏断位次门?次证有本识?次第二能变?三第三能变?次会三能变俱转示二谛?次九行颂广释外难显唯识??三明种子义(三)初明内种(三)初总标(然)次别释(六)初刹那灭(一)二果俱有(二)三恒随转(三)四性决定(四)五待众缘(五)六引自果(六)三结示(唯)次明外种(外)三简熏习(内)?四明熏习义(三)初总标(二)初问(依)次答(所)次别释(二)初所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坚住性(一)二无记性(二)三可熏性(三)四与能熏和合(四)三结(唯)次能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有生灭(一)二有胜用(二)三有增减(三)四与所熏和合(四)三结(唯)三结判(二)初结熏习(如)次判因果(二)初约种现判因果同时(能)次约三类判因果横竖(二)初正判三类(能)次结属因缘(此)?三结(是)?二不可知等三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别释三门(二)初释行相所缘(二)初略释(二)初明行相(了)次明所缘(二)初别明执受处(二)初释处(处)次释执受(执)次总结是所缘(执)次广释(二)初释行相(三)初略指是异熟见分(此)次通明心心所分量(三)初难陀立二分(二)初正明立二分(二)初正释(二)初释(二)初明心心所各有二分(然)次破安慧唯立自证分(二)初破无所缘(若)次破无能缘(若)次结(故)次引证(如)次大小乘辨异(二)初明小乘偏义(二)初明行相所缘(执)次明王所问异(心)次申大乘正说(二)初明行相所缘(违)次明王所同异(心)次陈那立三分(二)初正释(然)次引证(如)三护法立四分(二)初正明应有四分(二)初正释(又)次结判(二)初正判(此)次引证(是)次摄归唯是一心(二)初明摄(如)次引证(如)三结归是异熟见分(故)次释所缘(二)初正明所变(二)初明唯变处等(二)初正释(二)初明业力所变决定(三)初器界(二)初正明共中共变(二)初释义(二)初正释(所)次释疑(虽)次料简(二)初征(谁)次释(三)初月藏明一切有情共变(有)次次师明现居当生者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自义(是)三护法明于身有用即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正义(然)次结显共中不共(此)次种子(诸)三根身(二)初明不共中不共变自根身(有)次明不共中共种变他依处(二)初正释(有)次料简(二)初师亦变似根(此)次师唯变依处(有)次明定等所变不定(前)次结示(略)次明不变心等(二)初问(何)次答(二)初通明诸识有二种变(有)次别显异熟唯因缘变(二)初有漏位唯变色等(异)次无漏位亦现心影(至)次总结所缘(故)次明不可知门(二)初明不可知(不)次征答劝信(二)初征(云)次答(如)第三卷?三相应门(三)初问答总明(此)次别释触等(五)初释触(二)初明正义(二)初正明(能)次转释(二)初释性(三)初释三和(谓)次释分别变异(二)初正释(皆)次通妨(根)三释令心触境(和)次释业(三)初正释(既)次引证(起)三通妨(瑜)次斥异解(然)二释作意(二)初明正义(作)次斥异解(有)三释受(二)初明正义(受)次斥异解(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领俱触(三)初正破(彼)次遮救(三)初破受似触生(若)次破受领受体(若)三破不舍自性(若)三结责(故)次破共余相(然)四释想(想)五释思(思)三结相应义(此)?四受俱门(二)初明唯舍受相应(二)初正释(三)初约识行相明(此)次约俱生受明(又)三约执藏义明(又)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既)次简非余所相应(二)初征答(如)次释明(二)初明非别境俱(谓)次明非善等俱(此)?五三性门(三)初问(法)次答(此)三释(二)初释无覆无记义(异)次释无覆无记名(覆)?六心所例王门(二)初正释(二)初例三性门(触)次例余诸门(又)次斥谬(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一切种(二)初正破(二)初约不能受熏持种破(彼)次纵受熏以种多难破(又)次破救(二)初叙执(谁)次破斥(彼)次破无简别(又)?七因果譬喻门(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颂文(三)初征答总标(阿)次法喻别释(二)初释恒转义(恒)次释如瀑流(如)三结示缘起(如)次通妨显理(二)初释过未既假不成非断难(二)初外难(过)次答释(二)初对斥(过)次显理(岂)次释无因无果谁离断常难(二)初外难(因)次答释(二)初对破(若)次显理(二)初略明(因)次广显(三)初标义(谓)次释成(观)三结劝(如)次斥异说(二)初正斥(二)初斥余部(二)初叙计(三)初标(有)次释(谓)三结(如)次斥非(三)初总斥(彼)次别破(三)初破一念二时(何)次破生灭体一(又)三时体互破(生)三结非(故)次斥经部(经)次结劝(由)?八伏断位次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正明舍阿赖耶(二)初总明(谓)次别释(二)初明能舍诸位(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释义(此)次引证(云)次释妨(二)初难(若)次答(二)初约回心向大释(彼)次约直修大乘释(又)次斥异解(二)初正破(二)初叙(有)次破(彼)次破救(二)初叙(地)次破(彼)次简所舍唯名(然)次通明第八异名(二)初广释诸名(二)初释名义(二)初总标(然)次别释(四)初释心等四名(谓)二释阿赖耶名(或)三释异熟识名(或)四释无垢识名(或)次简所舍(阿)次结归二位(然)?次证有本识(三)初征答总标(云)次教理别明(二)初引教(二)初引大乘(二)初引契经证有第八(二)初三经四颂(四)初引阿毗达摩颂(二)初引颂(谓)次释义(二)初时释(三)初约二用释(二)初略判颂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因缘用(二)初释(二)初正释因缘(界)次转释缘用(谓)次结(是)次依持用(二)初明流转依持(三)初标(由)次释(谓)三结(诸)次明还灭依持(三)初标(及)次释(谓)三结(能)次约染净释(又)三约三性释(或)次结证(今)二重引前经中颂(二)初引颂(即)次释义(二)初正释(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约含藏义释(由)次约三藏义释(与)次释第四句(二)初约地上释(已)次通地前释(或)次结证(非)三引解深密经颂(二)初引颂(解)次释义(二)初正释(三)初释第一句(以)次释第二句(是)三释后二句(凡)次结证(唯)四引入楞伽经颂(二)初引颂(入)次释义(眼)次指广证有(此)次显大乘是至教量?次引余部?次显理?三总结劝信??次显大乘是至教量(二)初立比量证(诸)次引七因证(二)初引圣慈氏七因(二)初总标(又)次别明(七)一先不记(一)二本俱行(二)三非余境(三)四应极成(四)五有无有(五)六能对治(六)七义异文(七)次引庄严论颂义(如)?次引余部(二)初总标(余)次别引(四)初大众部(谓)三上座部(上)三化地部(化)四说一切有部(二)初引文(说)次论释(二)初释义(三)初明正义(谓)次别简释(七)初简余蕴(谓)二简五欲(五)三简乐受(乐)四简身见(身)五简转识(转)六简色身(色)七简不相应行(又)三总结示(异)次结证(由)?次显理(三)初结前起后(已)次依经广显(十)初持种心(三)初引经证有(谓)次依义广释(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简转识非持种心(谓)次明第八是持种心(二)初正释(二)初顺明(此)次反显(若)次简非(二)初简色不相应(色)次简转识心所(转)次结示(故)次斥异解(五)初破识类受熏持种(二)初叙(有)次破(六)初约假实破(彼)二约三性破(又)三约无心位破(又)四约凡圣类同破(又)五约根法类同破(又)六约事类不俱破(又)二破六识俱转受熏持种(执)三破色心自类前为后种(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二)初约无熏习义破(彼)次约间断不生破(又)次遮救(亦)四破三世实有能成因果(二)初叙(有)次破(彼)五破执遣相空拨无本识(二)初叙执斥违经(有)次约法斥违理(二)初斥成邪见(智)次斥反正智(若)三总结证成(故)二异熟心?三界趣生体?四有执受?五持寿暖识?六生死时心?七缘起依?八识食体?九灭定有心?十染净心?三指广结略??二异熟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真异熟(谓)次明第八是真异熟(三)初约有情身器显有真异熟(定)次约身受怡劳显有真异熟(又)三约非佛有情显有真异熟(非)三总结证成(由)?三界趣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标义(谓)次释成(二)初简转识等非趣生体(非)次明第八心品是趣生体(三)初约实等四义顺明(唯)次约无色第六反释(此)三约佛非趣生反证(由)三总结证成(正)?四有执受(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显有能执受心(谓)次立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正立(唯)次简别(此)次简转识等非能执受(三)初简诸转识(谓)次简诸心所(诸)三简色根命根(非)三总结证成(故)?五持寿暖识(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持寿暖识(谓)次明第八是持寿暖识(二)初正立(唯)次释成(二)初正释(经)次通妨(二)初难(虽)次释(二)初约三法具处释(此)次约暖不遍处释(又)三总结证成(由)?六生死时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正明生死时心(二)初明正义(二)初简转识非生死时心(谓)次明第八是生死时心(真)次斥异说(二)初异说(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若)次遮救(若)次余部(有)次别明将死时心(二)初立义(又)次释成(二)初简转识不生冷触(眼)次明第八能生冷触(唯)三总结证成(故)?七缘起依(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引经释(谓)次明论释(二)初明第八是名色缘(二)初正明(眼)次遮救(亦)次简转识非名色缘(又)三总结证成(故)第四卷?八识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通明四食相(三)初总标(谓)次别释(四)初段食(一)二触食(二)三思食(三)四识食(四)三结判(二)初约三科判(由)次约三界判(段)次别明识食体(二)初简转识非识食体(二)初正简(眼)次斥异(四)初破过未识等为食(非)二破入定心等为食(亦)三破不相应行为食(又)四破第六意识为食(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总斥指广(彼)次约义别破(三)初破无漏识为食(又)次破有漏种为食(亦)三破身命互为食(复)次明异熟是识食体(二)初正释(由)次通妨(唯)三总结证成(既)?九灭定有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灭定有第八识(三)初依义明灭定有识(二)初明定中第八为不离身识(谓)次破后时还起名不离身识。
跟智慧有关的诗句
跟智慧有关的诗句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道德经》2.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
——韩愈《感春四首》3.常持智慧剑,拟破烦恼贼。
——寒山《诗三百三首》4.若不饮酒,智慧光鲜。
——释印肃《普庵家宝》5.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6.怜君将帅虽有种,多群智慧初无师。
——苏辙《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摩诘本词客》7.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
——岳珂《米元章书山谷大悲灯赞帖赞》8.法宝喻于须弥,智慧广于江海。
——宝志《十四科头·其十三·运用无碍》9.众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刚。
——寒山《诗三百三首》10.贫穷束缚人,智慧无所施。
——章甫《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贫穷束缚人》11.理路多通为智慧,明心见性待驴年。
——李道纯《破惑歌》12.自贤夸智慧,相纠斗功能。
——白居易《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13.非贤非愚非智慧,不贵不富不贱贫。
——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14.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白居易《僧院花》15.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陶渊明《桃花源诗》16.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
——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17.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
——方干《题盛令新亭》18.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戎昱《送僧法和》19.人人俱智慧,人人俱疏通。
——方回《呈吕使君留卿》20.智慧尚归父,因缘初不媒。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四大无埃》21.阿难迦叶之多闻抖擞,目连鶖子之智慧神通。
——释正觉《弟子簿坚仁以幅缣写圆悟禅师像径山裕虎丘隆》22.悟了不行乾智慧,千崖万壑涉程途。
——白玉蟾《万法归一歌》23.升沉不离法身中,自是顽痴无智慧。
——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势力尽》24.外道聪明无智慧,养生只欲贪名利。
答淨土四十八問
答淨土四十八問修訂日期: 2005/07/28 發行日期: 2005/8/14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1, No. 1158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No. 1158-A答四十八問序淨土之教。
因地於法藏。
肇端於韋提。
開陳於靈鷲教主之金言。
流衍於匡廬大士之蓮社。
專一心而向往。
歷三界以橫超。
誠哉末法之要津矣。
然上根即事契理。
固諦信不回。
下士有聞斯從。
亦無因起惑。
惟不上不下。
位屆中流。
乃欲從欲違。
志無定向。
繇是十疑通於智者。
或問啟於則公。
天鼓諄諄。
婆心戀戀。
豈曰多言。
言所不容己也。
而復晷沈膏繼。
病劇藥增。
後是二書。
能無再述。
有德園居士者。
乘宿願力。
起大悲心。
代為百千眾生。
曲申六八難問。
山僧不免據款結案。
隨繩解紛。
使彼越煩惱之河者。
直決其狐疑。
出死生之穴者。
頓離於鼠怯。
叨陪往哲。
共翊先宗云爾。
若夫悟心外之無土。
則一真湛而萬法泯。
誰是西方。
了土外之無心。
則七寶飾而九蓮開。
何妨本寂。
是則居士於廓爾無疑之鄉。
而幻出問端。
似風來水面。
山僧於默然無問之地。
而夢酬答語。
若谷和泉聲。
雖雲興瓶瀉。
未敢儔古聖之宏規。
而燭照冥消。
聊以抉時人之瞖目。
其或闡提根心。
倔強猶昔。
斷斷乎薄淨土而不修。
守偏空而自足。
亦未如之何也已矣。
悲夫。
萬歷十二年冬日杭沙門袾宏識No. 1158答淨土四十八問問。
世人聞念佛念心。
心淨土淨之語。
因膠執內心。
拂拭令淨。
偏空自喜。
撥無西方。
及語心土一如。
則曰我心匪石。
懷土奚為。
蚓實含泥。
黃壤豈侔金界。
鼇誠戴岳。
持地何若摶空。
蓋亦喻似丹臺。
象比蓮萼。
四十脈絡。
以當寶網交羅。
一靈內朗。
以況彌陀安住。
近肺約西。
通舌為池。
法譬而已。
無論實境。
則有引風水之凶吉。
致子孫之興衰。
例依正之互融。
示機感之摩忒。
此猶未委正因。
未窮十妙。
更求明誨。
傾此惡見。
答。
心淨土淨。
語則誠然。
但語有二義。
一者約理。
謂心即是土。
淨心之外。
無淨土也。
二者約事。
◇ 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
◇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李宥宥,大历中人。
官藁城县主簿。
◇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後魏兴和二年置寺,名之静观。
大随开皇十一载也,改创解慧为文。
北近滹沲大川,西负井陉巨镇,山势逦迤,依依目前,河流潺?,缭绕金刹。
定殿昔立,长廊旧成,门之不修,梵宫未备。
去如意年中,有高僧日宝,弃世从道,秉心安禅,悟真如,达无生,白日雨天花为香,清夜拥毒龙为卫。
愿修佛事,随喜兴功,大圣启心,群生响应。
乃亲自仗锡,诣乎山林,寻乔松,求巨石,良工度木,剡之为栋,山神指石,石化为柱。
既人神乎戮力,乃何往乎不济。
然後雕朱粉,镂文彩,基上为门,门上为楼,三门之义,其大矣哉!是将化群俗,崇善因,悲火宅之将焚,引凡愚於净界,双林之地,宝楼化域,有千般蕙草,明媚於前,列百丈乔林,郁盘於後。
清心一陟,如登刁利之天;梵宇遍游,悉获菩提善果。
顷北虏南侵,河朔惊震,城郭宫室,列火而焚,父子兄弟,挥刃而死。
大师楼上陨身而下,毫发无伤。
口诵佛顶神经,刀仗乃向身而断壤;心持救苦之念,宝楼乃火不能烧。
胡晓□群,启颡而□。
北有雁塔,建乎齐朝,香剥上凌青云,登陟迥超三界,为苍生大筏,令迷津自达彼岸,镇滹沲巨水,乃河龙不敢南侵,此乃宝公前生所造,人传圣迹,悉有明徵。
寺内耆德璨海,童子出家,清心入道,为梵宫之主,继前圣之心。
上坐崇俊,小年披衣,□立大功,建宝堂於常住;精持般若,开释教於苍生。
同力禅宫,俱成佛事.维那法广、性明、了智、通惠,为僧众之领袖,秉伽蓝之纪纲。
合寺僧徒,悉皆清净,少长有礼,威仪不忒。
持钵同归,想祗园而目睹;洗足圆坐,如释迦乎斯在。
余一尉於此,又簿於是向五稔焉,春秋廿有四也。
性狂简,非佛法,忽经戎,傲三宝,出入以渔猎为乐,膳食以酒肉为味,□逸其性,三涂业成。
有大法师曰珠言,余之义兄也,身长七尺,江目海口,心明玉镜,色净莲花,演大乘经,救苍生於此邑。
至四月初,结夏兹寺,招余往来。
初言祸福之门,再指吉凶之道,愍我如是,令归善因。
余知昔非,稽首从命。
[vip专享]《解义慧剑》颂词浅释(上)
宗正尽断过,三义无怀疑,妙慧智宝藏,文殊尊前礼。
佛教之所以是正确的宗派,是因为佛陀所宣说的一切教法,是以宗法、同品遍、异品遍三相或三义,断除了一切怀疑的无垢(过)清净正法。
而三量慧智宝藏的源泉,就是诸佛菩萨智慧总集的文殊菩萨,故作者在文殊菩萨面前恭敬作礼。
深广难通晓,佛教之甘露,何者欲品尝,赐彼智慧光。
所谓深,指的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甚深空性;所谓广,指的是五道十地、六度万行为主的广大世俗法。
深广二法极为难得,也极难通达,它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正教法甘露,谁想品尝这种甘露,作者就赐给他智慧光芒——《解义慧剑》。
诸佛所说法,真实依二谛,世间世俗谛,超凡胜义谛。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相应不同众生的根基宣说了无量法门,一切万法其实都包括在二谛中。
所谓世俗谛,就是成为世间名言之心的一切对境;所谓胜义谛,就是出世间正智的对境。
二谛之自性,无谬解慧入,修成净二量,胜妙之慧目。
怎样才能趣入二谛的自性呢?唯有依靠无谬定解的智慧才能深入领会,如此自相续定能修成无有错乱之过垢所染的观察世俗量与观察胜义量。
如果这样的智慧逐渐修成,么我们就具足了胜妙的慧目。
显现此等法,皆依缘起生,无所观待法,不现如空莲。
在众生面前显现的里里外外、形形色色的法,全都依靠缘起而生,如果没有一个观待之法,那么这些法绝对不可能显现,就像虚空中的莲花一样。
因缘齐全故,起生果作用,诸具果性法,皆待各自因。
首先是作用理。
意思是,只要因缘齐全,果一定会产生,因为如是之因必定具有如是作用的缘故。
其次是观待理。
意思是,所有具备果自性的法,决定都观待各自之因。
故知因与果,处及非处理,行止诸作为,宗派工巧等,皆源彼根本,是故彼者摄,世间之学问,出世之学处。
从作用理和观待理就能知道因生果、果待因,世间万事万物有处和非处两种关系:所谓“处”,就是如是因定能产生如是果、如是果定观待如是因。
所谓“非处”,即指善业产生苦果、恶业产生安乐,安乐之因是恶业、痛苦之因是善业等是非黑白颠倒的情况。
入行论第178-180课学习笔记
第178-180课学习笔记【科判关系】智慧品分三:戊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戊二、生智慧之方法;戊三、以智慧所得之事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己二、深入对境无我;己三、破除所断实执己三破除所断实执分为:庚一、总说(178.01);庚二、遮破能立;庚三、宣说能害庚二、遮破能立分为:辛一、相互依存故不成立(178.02、178.03);辛二、破彼遣过之回答(178.04)庚三、宣说能害分为:辛一、由因建立空性;辛二、由果建立空性;辛一、由因建立空性分为:壬一、真实无生建立空性;壬二、名言中由因生建立空性;壬一、真实无生建立空性分为:癸一、破无因生(179.01、179.02);癸二、破常因生;癸三、摄义癸二、破常因生分为:子一、破由大自在所生;子二、破由微尘所生;子三、破由主物而生;子一、破由大自在所生分为:丑一、大自在不成立(179.03、179.04、179.05);丑二、由彼所生不存在(180.01);丑三、大自在不能作为能生第178课学习笔记己三(破除所断实执)分三:一、总说;二、遮破能立;三、宣说能害。
能断是断除所断的智慧,所断是需要断除的实执、分别念。
庚一、总说:心境实有宗,理极难安立。
【颂词分层与解释】从佛菩萨证悟的境界来看,一切内心和外境都是无实有的。
从根本的理论上观察,万法是空性的缘故,没办法安立心境实有。
安立心境无实有的理论就叫做事势理。
顺着万法的究竟本性抉择,万法怎么样,就如是抉择,叫做事势理。
{广释}许心境实有的宗派,其立论很难成立。
如果说外境实存可以由心识成立,那么依凭什么成立心识实有呢?{辅导}安立内心和外境实有的宗派,从道理上来讲非常难以安立。
【重点与难点分析】1. 众生所认为的心境实有,不是正理观察之后安立的实有,而是众生的实执安立为实有而已。
执著心境成实的有实宗,或是认为微尘实有,或是认为心识实有,或是连这些也没有抉择到。
他们对虚无缥缈的显现极为执著,然依靠教证、理证进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是:实有法在世间上绝对找不到,执著实有是一种错误、荒谬的见解。
重读台湾佛教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
重读台湾佛教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作者:罗时进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01期陈慧剑(1925—2001)在台湾文坛和佛教界是以《弘一大师传》、《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佛门人物传记》等著作的出版而享有盛誉的。
这位出生于江苏泗阳的当年军旅人物,离开大陆前在舟山群岛皈依了佛门,法名妙悟,从此开始了佛教文章的写作,而“慧剑”也逐渐替代了原来的“剑慧”之名(一说为字)而为世人熟知。
他数十年静心修行,矢志弘扬佛法,历任佛教文化机构总编辑、发行人,台湾佛教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其佛教著作可谓等身。
非佛教类著作他也时有写作,主要有《入声字笺论》和《寒山子研究》等数种,其知识之广博,学问之精深,著述之勤奋,在台湾佛教文化界当于前列可数。
但是与《弘一大师传》和《入声字笺论》曾分别获得“传记文学奖”和“语文学会奖”相比,《寒山子研究》似乎在台湾的佛教界和学术界都稍逊声名,只是由十年内(1974—1984)连续四版发行的实况,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自信和读者的喜爱。
我上世纪90年代因参加《重编全唐五代诗》的工作,负责校勘整理寒山诗集,而与寒山这位千年之前的奇人结缘。
1998年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学者赴日本客座任教,在整理行装时将台湾大学罗联添教授赠送的陈慧剑的《寒山子研究》和赵滋藩主编的《寒山的时代精神》两本书带上,以便了解海峡彼岸的寒山研究状况。
1999年受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邀请作《八十年来中国寒山诗集的整理和研究》(全文后来发表于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60册)演讲时,关于台湾的寒山研究部分,确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两本书了。
当时阅读陈慧剑《寒山子研究》时的那种被智慧启悟的感觉至今还能记得。
这位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但年轻时就熟读《红楼梦》等小说,揣摩诗格文法,后来一直浸淫于佛教文化学问的居士,与寒山子的对话是何等不同凡响!今年暑假酷暑难当,唯读书也许能让心气清凉些。
寒山本是清凉地,于是将《寒山子研究》重置案头,再阅一过。
解义慧剑释思考题
《解义慧剑释》思考题第一课1.解释论名:解义慧剑2.什么是二谛?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是如何理解二谛的?3.学习了作用理和观待理之后,你对业因果有了更深的认识吗?第二课4.什么是“处”与“非处”?宣说二者的必要是什么?5.什么是法尔理?请举例说明简单的法尔理和深奥的法尔理。
第三课6.请从胜义空性的角度宣说胜义法尔。
7.到达法尔理是否需要寻觅其他的道理?为什么?请谈谈自己的想法。
8.什么是证成理?怎样从现量、比量来了知实相与现相。
9.现量有几种?如果没有会有什么过失?请具体解释前两种及不容有的过失。
第四课10.什么是瑜伽现量?如果没有,会有什么过失?11.什么是自证?请解释自证现量及不容有的过失。
12.我们是以什么样的有境来缘取义共相的?这样的有境有什么重要性?如果不存在,会有什么过失?请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五课13.请解释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所说“宗法彼分遍,是因彼为三”的含义。
并请详细说明三相如何成立。
14.所有比量的推理,包括在哪三种因当中?并请具体说明如何分类。
15.解释颂词:“名言亦有二,实现符不符。
依于清净见,不净观现世。
二种名言量,如天及人眼。
”第六课16.请分别从本体、因、果、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两种名言量的差别。
17.有人说:“根本不应该分量和非量。
”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18.有些人认为:“在胜义中分析时,现量和比量都不成立,所以你安立量和非量没有用。
”对此,你如何驳斥?第七课19.有些人认为:“按照应成派的观点,不需要分析量和非量的差别,仅按照世间人共称就可趋入胜义谛。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假设没有二种名言量与二种胜义量,分别会有什么过失?请以比喻说明二谛是什么样的关系?21.中观四部境界是怎样的?并请说明离戏与等性二者细微的差别。
22.如果已经获得显密教法,怎样才能做到“莫令空无果”?23.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会对四法依产生定解?并请简略说明为什么有些人会使四法依成为颠倒?第八课24.什么才是真正的“依法不依人”?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详细说明,并请谈谈自己的感想。
慧解脱
漢譯《阿含經》與阿毘達磨論書㆗的「慧解脫」—以《雜阿含.須深經》為㆗心—∗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生溫宗堃【目次】:∗本文是2002年悲廣獎㈻㈮得獎論文。
筆者㈩分感謝悲廣文教基㈮會評審老師對此篇論文的指導,另外感謝觀淨法師及正觀編審群的寶貴意見。
6 正觀雜誌第二十六期/二ΟΟ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摘要】近來南傳佛教尤其是其內觀禪法逐漸在台灣興盛起來。
這些當㈹禪法之㆗,㈲㆒些是基於南傳㆖座部裡所謂「純觀行」或無禪那「慧解脫」的教理而發展出的內觀禪法。
本篇論文的目的在於探討北傳漢譯的《阿含經》與阿毘達磨論藏之㆗是否也存在所謂無禪那「慧解脫」的修行理論。
研究結果顯示:說㆒切㈲部所傳的漢譯《阿含經》確實描述:在佛陀時㈹就已存在慧解脫阿羅漢,他們未證㈧解脱但得漏盡。
㈵別是《雜阿含》〈須深經〉談到㆒類未得禪那但得解脫的阿羅漢。
㈲部的《大毘婆沙論》與《成實論》也都明確提到此類無禪那阿羅漢的存在。
其㆗,《大毘婆沙論》更將之㈴為「全分慧解脫」。
全分慧解脫阿羅漢所依止的定力,在㈲部《發智論》與《順正理論》被清楚㆞界定為「未㉃定」;在《成實論》㆗,則是被說為「電光定」。
這樣的結果若進㆒步併合南傳㆖座部的說法,可以得知:慧解脫的修行傳統並非南傳㆖座部所獨創的後期產物,而是大多㆖座系(Skt. Sthavira)部派所共㈲的教義。
關鍵詞:慧解脫、須深經、未㉃定、法住智、純觀行【本文】壹、前言近來年南傳㆖座部佛教(Pāli, Theravāda)的修行傳統尤其是其內觀禪法(Vipassanā/ Vipaśyanā) 1逐漸在台灣興盛起來。
這些當㈹㆖座部禪法各㉂㈲它們所強調的獨㈵的禪修技巧、方法以及所依據的理論2。
其㆗,㈲㆒些是根基於南傳㆖座部裡所謂的「以純觀為車乘的㆟」(或簡譯為「純觀行者」) (Pāli, Suddhavipassanāyānika)、乾觀者(Sukkhavipassaka)3或「慧解脫」(Paññāvimutta/ Prajñāvimukta)的教理1本文㆗,專門術語的原文以括弧表示,括弧內前為巴利文,後為梵文。
解义慧剑
壬三 、除 诤
子三、除无 必要之诤
子一、除观察 名言量之诤
癸二 子二、除观察 、别 胜义量之诤 说
子三、一致
摄义
名言亦有二,实现符不符,依于清净见,不净观现世,二种名 言量,如天及人眼。
彼二之差异,体因果用分,似义无欺心,如理取境生,观现世 对境,遣除诸增益,
尽持分位义。广大之智慧,缘如法性生,不可思议境,遣除诸 增益,具尽所智果。
癸四、自证现量
故以明知体,犹如知对境,无待而自明,此即称自证。
依他现量受,能定现量者,唯自证彼无,依他皆不成。
壬三、摄义
比量本现量,现量自证定,归不误心受,而无余能立。 故依离分别,不错现量已,于现前诸法,能除诸增益。
取境义共相,混合名能知,是有分别识,圆行异名言。
癸一、以何心比 量
不谙名言士,心现义共相,依可混名念,于境行取舍。 若无分别识,破立名言无,故比量学处,谁亦无法示。
实相义空基,空性无异故,现空离说一,各别自证知。
所有诸建立,归集证有是,所有诸遮破,无遮非遮摄。
此 处 讲 解 通 过 思 维 的 途 径 通 晓 意 义甲 要 二 乙二、 点 、 中善所 的 所 造之义 论说 典之 《论 解 义 慧 剑 论 》 分 三
丙 二 、丁 宣二 说、 能以 量四 之理 二广 理说
三宝之种族,不断觉心藏;无生等法性,得忍修行藏。
自在富不离,无尽八大藏,佛菩萨赞叹,成三界怙主。
丙三、宣说如此衡量之果
量因佛陀语,依量成立故,量道生定解,见量语谛果。
乙三、 丙一、造论方式 末善结 尾之义
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善逝示道言,我得甘露味, 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分享此甘露,然于此浊世, 由反其道致,难尝法妙味,见此以净意,最敬教心著。
中论广释第28课颂词解释
中论广释第28课颂词解释中论广释第28课的颂词解释如下:1. 此品用什么样的推理破自生和他生?在这一品中,龙猛菩萨运用了破自生和他生的推理方法,来论证一切法的空性。
自生指事物由自己产生,他生指事物由其他原因产生。
龙猛菩萨认为,无论是自生还是他生,都是一种无明的表现,无法解释事物的存在和变化。
2. 第一品破自他生和第七品破自他生二者是否重复?为什么?这两品在破除自他生方面并不重复。
第一品主要针对自生进行破除,而第七品则主要针对他生进行破除。
在《中观根本慧论》中,龙猛菩萨通过对自生和他生的不断剖析,逐渐引导读者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
3. 若抉择一切法为空性,是否已经毁坏了诸佛所开示的甚深缘起法?为什么?抉择一切法为空性并不会破坏缘起法。
缘起法是指一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是解释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而空性则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性,即无自性、无独立存在的实体。
空性和缘起法并不矛盾,二者共同构成了佛教中关于宇宙万物的完整观点。
4. 以教证、理证说明缘起法即是空性寂灭之理。
在佛教经典中,有许多关于缘起法和空性的教证。
从理论上讲,缘起法是指因果关系,即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
而空性则是指这些事物在本质上都是无自性的,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
因此,缘起法和空性是相辅相成的,缘起法即是空性寂灭之理。
5. 默写“若法众缘生”等颂并作广释。
“若法众缘生”是指一切法都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生的。
在佛教中,缘起法是解释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龙猛菩萨认为,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因缘,可以逐步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
总之,中论广释第28课主要讲述了龙猛菩萨如何运用破自生和他生的推理方法,来论证一切法的空性。
同时,也解释了缘起法和空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因缘来认识空性。
大乘义章6
【书名】大乘义章【作者】慧远【类别】哲学【状态】全本【更新】2011-03-11已更新至25章【本册章节】第25-25章【简介】大正新修大藏经诸宗部之《大乘义章》隋.慧远(523~592)着。
原来有五聚,二四九科,分为十四卷,现存本只有四聚(缺第五杂法聚)二二○门,分为二十卷。
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作者慧远是法上的弟子,慧光的再传,而慧光则出于勒那摩提之门。
据《续高僧传》卷八〈法上传〉载,法上本来著有《大乘义章》六卷(已佚)。
慧远此书可能和法上之作有相承关系。
本书分为五聚:(1)教聚,(2)义法聚,(3)染法聚,(4)净法聚,(5)... [详情]---开始阅读---[1]卷第二十(末)十号义其十号者。
是佛如来名称功德。
名有通别。
释迦弥勒阿閦佛等是其别也。
如来等十是其通也。
应相须分故立别名。
实德须显故立通称。
实德无量。
依德施名名亦无边。
今据一数且论十种。
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此十经中说之为号。
或云名称。
通释义齐。
随相分别。
显体为名。
标德云称。
名称外彰。
号令天下。
说之为号。
十中前五是自利德。
后五利他。
就自利中分为两对。
初二一对。
前明道圆。
后彰灭极。
后三一对。
前二因圆。
后一果极。
初如来者。
外国名为多陀阿伽度。
亦云多陀阿伽驮也。
此云如来。
斯乃就德以立其名。
德中不定。
解有两义。
一约佛解。
如涅槃释。
如三世佛所说不变。
故名为如。
佛如而来故名如来。
若从此释。
就义立名。
二约理释。
如者如理。
来者是德。
故龙树云。
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涅槃宣说。
乘六波罗蜜十一空来。
故曰如来。
当知。
此亦约理释矣。
若从是义。
如来之名境德合目。
又就此等分为异释。
道言乘如来成正觉名如来者。
就其证道解如来义。
非不如说名如来者。
就其教道解释如来。
乘六波罗蜜十一空来名如来者。
就不住道以解如来。
分相且然。
究寻此等共成一义。
佛依理成故。
说乘如来成正觉。
乘如犹行。
行谓六度。
故复宣说。
乘六波罗蜜十一空来。
十一空义。
慧剑斩情丝的典故出处
慧剑斩情丝的典故出处“慧剑斩情丝”这个典故可真有意思,很多人一听到就忍不住想笑。
它的来源其实是古代一些文人雅士的故事,特别是李白的诗歌,大家应该都听过吧。
想象一下,李白那个豪放不羁的性格,诗酒之中,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干柴烈火,瞬间点燃了许多人的激情。
这“慧剑”指的就是一种聪明的、迅速的方式来解决情感上的纠结。
说白了,就是用智慧来斩断那些让人烦心的情丝。
在古代,爱情故事那是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情感纠葛就像是戏台上的戏码,一出接一出。
而李白的“慧剑”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能把那些复杂的情感一刀斩断,简单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想想看,很多人在情感中纠结不清,有些人明明知道对方不适合自己,但还是舍不得放手。
这时候,就需要那把“慧剑”来一刀解决。
你说,生活中不就是这样吗?很多时候,明明心里知道真相,却总是沉迷在过去的回忆里,像个小孩子一样不肯放手。
然后,咱们再说说这“情丝”。
这可不是简单的线索,而是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
就像是老一辈人常说的,感情就像是张网,越是纠结,越是难以理清。
生活中,遇到心仪的人,心里总是美滋滋的,想着能和对方一起携手共度余生。
可是,没过多久,一些小摩擦就开始出现了,像是猫抓一样,让人心里发痒。
这时候,想要用“慧剑”来斩断情丝,绝对是个艰巨的任务。
说到这里,我想起身边的一位朋友。
他在感情中总是特别纠结,明明知道对方不合适,却还总是希望能有所改变。
哎,真是自讨苦吃啊!我跟他开玩笑说,“要不你来试试‘慧剑斩情丝’?”他一愣,笑着说:“我可没那把剑!”感情的事情就是这样,明知道要放下,却总是舍不得。
就像是吃了一块特别好吃的蛋糕,明明知道吃太多不健康,但就是忍不住想多吃一口。
再说说李白,他在这方面可是个大师。
他用他的诗句,把那种复杂的情感变得简单明了。
他就像是个大厨,把一锅混沌的情感炖成了美味的汤,喝上一口,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就算是再复杂的感情,只要用“慧剑”去划分,最终都会找到出路。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解义慧剑
依前而入后,犹如患目愈,正量明目净,现见净等义。 无分别分别,二月梦绳蛇,有错未错分,故成量非量。 若无量非量,误妄无误真,永不可分故,宗派不容有。 真性中析已,现量及比量,非量如何立,如是之戏论, 皆成体性空,故离诸戏论,如火之热性,住名言戏论。 是故现与空,无离住万法,方便方便生,遮一另不证。 不析量非量,唯依世人见,趣入胜义谛,此说虽不遮, 见此生彼果,世间之现量,依之比量故,未称不舍义。
戊 一 、 能 量 四 理
己
二
、
说 证 成 理
庚二 、广 说
癸二、以何因比 量
壬一 、本 体
子一、以所 量而安立三 癸三 种、六种 、以 何方 子二、以建立方 式比 式而安立四种 量
分别衡量证,寻后等隐事,分别比量无,皆成如婴儿。 依何能知何,即因彼宗法,同品异品遍,三相全无误。 现量所抉择,因中能推测,个别隐蔽分,依系证所立, 果因自性因,不得相违得,破所破不得,如是归三因。 真实诸显现,本来等性故,心净见清净,住净自性中。 有实依缘生,无实依假立,是故实无实,自之体性空。
说 证 成 理
庚二 、广 说
何方 式比 量
子三、以缘 取方式而安 立二种
依量破立理,如理确定已,他前亦合理,能说破与立。 破者即运用,三相自续因,依于他承许,以应成语破。
辛二
、比 量证 成理 壬二
、分
癸一 子一、名言 、真 量 实分
类类
子二、胜义 量 癸二、摄义
子一、除不 容有之诤
癸一 、总 说
子二、除不 成立之诤
故知因与果,处及非处理,行止诸作为,宗派工巧等,
皆源彼根本,是故彼者摄,世间之学问,出世之学处。 缘起生诸法,皆具依自体,住不共法相,坚硬湿热等,名言此 一法由异法,建立遣余法名尔,安不立可无否边认义也,。以自体性住,现量所 假立似异法,分别识分取析境,。实何体者反以体反立体,由此二方式,亦了诸
解义慧剑第二课的重点
解义慧剑第二课的重点在解义慧剑第二课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技巧,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解义慧剑工具非常关键。
以下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首先,我们将学习解义慧剑的基本作用和功能。
解义慧剑是一种强大的文本解析工具,能够解析复杂的语言,并提取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通过使用解义慧剑,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各种文本。
其次,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解义慧剑来进行文本解析。
在解析文本时,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这些关键内容是我们分析文本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使用解义慧剑提供的搜索功能,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解义慧剑的高级功能和技巧。
解义慧剑提供了多种语言处理工具,例如语义分析、情感分析和关系抽取等。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解义慧剑提供的自定义规则,来对特定类型的文本进行解析和处理。
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将解义慧剑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
解义慧剑广泛应用于文本分析、信息提取、知识发现和情感分析等领域。
通过学习解义慧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在各种实际情况中灵活运用解义慧剑,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解义慧剑的基本功能和高级技巧,可以灵活运用解义慧剑进行文本解析和信息提取。
掌握解义慧剑对于我们提高文本分析和信息提取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总结了解义慧剑第二课的重点内容,希望对大家理解和运用解义慧剑有所帮助。
祝大家学习顺利,取得好成果!。
密教简介—咒语字浅释法与合释语辞简介(之1)
密教簡介—咒語字句淺釋法與六合釋語辭簡介(之1)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以免犯戒。
)一、前言六合釋(=a6-sam2s2`)是合成語(compound)的解釋法。
關於梵文與巴利語的合成語,在幾個合成的單語中,除去最後一個,單以語基或類似於它的形態表示,而且它們像單獨語一般,通常不表示格與數,因此合成語的意思極其曖昧。
在此以捨念清淨upek sā- sm r ti-pariśuddhI(巴利upekkh2-sati-p2risuddhi)來說明,這個由三個單語做成的合成語為例。
這個合成語雖是表示第四禪的禪定狀態的語詞,但此語詞「捨念清淨」可能有的讀法有︰(1)捨與念及清淨(2)捨與念之清淨(3)捨與由念而有的清淨(4)捨與念二者之清淨(5)由捨與念而有的清淨(6)由捨而有的念之清淨(7)由捨而有的念和清淨(8)捨的念的清淨(9)捨之念與清淨(10)由捨之念而有的清淨因為這是三個單語的合成語,所以非常複雜,但也有二個單語的合成或一個單語的合成,因與前後文章的關係,而有種種意思的。
將合成語的讀法加以區別說明的,就是六合釋。
如果用在咒語解釋上,舉實例以「一切如來心真言」咒語中有句主釋連詞,如「怛他揭多慕 帝(二合)tath2gatam9r te」,tath2gata是如來,m9r te是化身義,m9r ta位格之變化為 m9r te,英文為settled into any fixed incarnate(化身),shape(形狀),formed(相狀) , substantial(實質的)、…,此處是翻取為「應化身」之義。
此應化身之化出是「依主釋」(六合釋之一)之如來真如性所化,是依如來而得名而為垂跡化身,是「名」為依「主」而成,是「主」依「名」而伸張其義,此處若要翻譯則應翻為:在此應化身是指(一切)如來所應化的應化身,非為大菩薩或中低階菩薩所應化,故有如來所化身之應化身之義。
《双忠庙-义释》原文及鉴赏
《双忠庙-义释》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双忠庙-义释》原文及鉴赏【导语】:(副净上) 【折桂令】望嵯峨,雾桷云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正尽断过,三义无怀疑,妙慧智宝藏,文殊尊前礼。
佛教之所以是正确的宗派,是因为佛陀所宣说的一切教法,是以宗法、同品遍、异品遍三相或三义,断除了一切怀疑的无垢(过)清净正法。
而三量慧智宝藏的源泉,就是诸佛菩萨智慧总集的文殊菩萨,故作者在文殊菩萨面前恭敬作礼。
深广难通晓,佛教之甘露,何者欲品尝,赐彼智慧光。
所谓深,指的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甚深空性;所谓广,指的是五道十地、六度万行为主的广大世俗法。
深广二法极为难得,也极难通达,它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正教法甘露,谁想品尝这种甘露,作者就赐给他智慧光芒——《解义慧剑》。
诸佛所说法,真实依二谛,世间世俗谛,超凡胜义谛。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相应不同众生的根基宣说了无量法门,一切万法其实都包括在二谛中。
所谓世俗谛,就是成为世间名言之心的一切对境;所谓胜义谛,就是出世间正智的对境。
二谛之自性,无谬解慧入,修成净二量,胜妙之慧目。
怎样才能趣入二谛的自性呢?唯有依靠无谬定解的智慧才能深入领会,如此自相续定能修成无有错乱之过垢所染的观察世俗量与观察胜义量。
如果这样的智慧逐渐修成,么我们就具足了胜妙的慧目。
显现此等法,皆依缘起生,无所观待法,不现如空莲。
在众生面前显现的里里外外、形形色色的法,全都依靠缘起而生,如果没有一个观待之法,那么这些法绝对不可能显现,就像虚空中的莲花一样。
因缘齐全故,起生果作用,诸具果性法,皆待各自因。
首先是作用理。
意思是,只要因缘齐全,果一定会产生,因为如是之因必定具有如是作用的缘故。
其次是观待理。
意思是,所有具备果自性的法,决定都观待各自之因。
故知因与果,处及非处理,行止诸作为,宗派工巧等,皆源彼根本,是故彼者摄,世间之学问,出世之学处。
从作用理和观待理就能知道因生果、果待因,世间万事万物有处和非处两种关系:所谓“处”,就是如是因定能产生如是果、如是果定观待如是因。
所谓“非处”,即指善业产生苦果、恶业产生安乐,安乐之因是恶业、痛苦之因是善业等是非黑白颠倒的情况。
如果人们深深认识到因果之间处和非处的关系,那就会明白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
知道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世间的医学、工巧学还有宗派等皆源于此。
不仅是工巧学和医学,世间任何一种知识学问,都是依靠处和非处来安立的。
以戒定慧三学为主的出世间佛法也是如此,如果按照佛陀教言一心安住可得成就,那我愿意坐禅、愿意修学智慧……如果这些都没有效果,那不会再这样下去。
缘起生诸法,皆具依自体,住不共法相,坚硬湿热等,名言此法尔,不可否认也。
世间所有法全部都依靠各自的因缘而产生,不依靠因缘而产生的法,一个也没有。
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现有轮涅所摄的一切诸法,皆具有依各自之本体分别安住的不共法相。
比如说,地的法相是坚硬,水的法相是潮湿,火的法相是暖热,风的法相是动摇,虚空的法相是无阻碍等。
诸如此类名言谛的法尔,其实就是有实法的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谁也没办法推翻。
一法由异法,建立遣余名,安立无边义,以自体性住,虽然一切诸法皆安住于自己的法相当中,但要判断、了知这些法的时候,往往需要分出很多法,其具体方法分为建立和遣余两种。
比如柱子,也有以“是”、“有”等来建立,以“非”、“无”等来遣余的各种各样情况。
总而言之,任何一个法都可安立无边无际的意义,每一个意义都以各自的体性安住在自己的本体上。
现量所取境。
何者以反体,假立似异法,分别识分析,通过现量来取境,取的是自相,比如眼睛看见柱子,那柱子上面的色法就会以无有混杂、无有前后的方式而照见。
如果有人对这样的所取境以分别念进行分析,就可以从柱子不是常有的反体来安立无常,从不是非所作的反体来安立所作,等等。
也就是说,可以假立很多在一事相中似乎是异体的法。
实体反体立,由此二方式,亦了诸所知,彼广多安立。
所谓实体,就是不依靠、不观待其他法,独立自主体现自己的本体。
所谓反体,就是依靠自己的本体并不能体现自己的体性,而要依靠其他理由或观待其他因缘假立的法,这样的法就叫反体。
依靠实体、反体两种方式,也可以通达一切所知法相,这是因为,由此广泛引申出的名相、法相和事相,以及相属与相违、建立与遣余等这些安立多之又多。
因果体之法,真实中观察,能生不可得,观待生亦无。
虽现各自体,体性本为空,三解脱法界,胜义之法尔。
在名言中,因能生果,果观待因,一切诸法皆具依各自之本体分别安住的不共法相,这样的道理确实无误存在。
下面从胜义空性的角度,对因、果、本体三方面进行观察。
首先用金刚屑因对因进行观察:因生果是自生、他生还是共生、无因生?通过观察就能明白依靠因的作用产生果根本不成立。
其次用《中论》破有无生因对果进行观察:有则不生,有的缘故;无则不生,无的缘故;有无二者以外也不可能以其他方式存在,所以果观待因而产生的道理绝不可能成立。
最后用《中观庄严论》所讲的离一多因来观察本体:一不成立的缘故,多不成立,多不成立的缘故,一不成立,故诸法的本体及所谓的名言法尔根本不成立。
故世俗中似乎实实在在存在的一切万法,在以胜义量进行观察时,本体如虚空一样远离一切戏论,根本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虽然在名言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因、果、本体三者,但真正依靠胜义理证来进行观察,就全部变成了空性。
其实,因、果、本体不存在,就是所谓的三解脱:因不存在的缘故是因无相,果不存在则为果无愿,体不存在是体空性。
三解脱乃一切诸法的本体,即胜义的法尔,也就是所谓的法界。
作用观待理,有实之法尔,理终归法尔,缘由无所觅。
因有产生果的作用叫作用理,果依靠因而产生叫观待理,实际上观待理和作用理就是所有有实法的本性。
名言中因有产生果的作用,果依靠因而产生,这两者都是自然规律,也就是名言的法尔。
因此,这两种理都可以归在法尔理当中。
只要了达了法尔理,就再没有要寻觅的道理了。
二谛之法尔,随同而衡量,事势理成故,即是证成理。
世俗和胜义此二谛的法尔,如果依靠切合实相的正理来观察,就能无误通达,也就是说,它们以事势理成立。
什么是事势理呢?就是完全符合实际的道理,即真正的正理——观察名言量与观察胜义量。
这样的事势理,也就是证成理。
现相与实相,自体现量显,或依现量见,无欺比量他。
“现相”指名言中火的本性是热性等显现,而“现相的实相”就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它们两者的自体,无欺而自显,以两种途径可以了知:一是现量,一是比量。
也就是说,现相和实相或者依靠现量来了知,或者依靠比量来了知。
名言中眼睛看见红色的柱子,这就是现量见到;名言中也有比量来了知的,如以现量见的烟为因,推出山上有火,或者以现量见的所作为因,推出柱子是无常,等等。
现量共有四,无误根现量,以及意现量,自证及瑜伽,现彼境自相,是故无分别。
概而言之,现量有四种:第一种叫根现量,即不被眼翳或因坐车船等产生的眩晕之类的迷乱因所染,根识直接缘取外境的自相,比如正常的眼睛看见柱子。
第二种叫意现量,即相续没有疯狂的因,意识明明清清缘取所见的对境。
第三种叫自证现量,即不依靠其他因,心完全能领受到自己的本体。
第四种叫瑜伽现量,即修行人通过修行(包括修禅定、念咒语等),起现超越凡夫根识能力的、能知道万法真相的境界,瑜伽现量有很多层次。
不管是哪一种现量,它的对境完全是自相,不像分别念的对境是总相,所以它必须离分别。
设若无现量,无因无比量,因生彼灭等,凡现皆不容。
如果照见事物自相的现量不存在,烟等因就不可能存在,由此而产生的果——火等比量也就成了子虚乌有。
所以,比量的推演一定要依靠现量。
再者,如果现量不存在,因生果灭等一切显现也就不可能容有;显现见不到,那以因知果、依果推因等逻辑关系也就不复存在。
若尔彼空等,依于何者知?不依名言谛,不得证胜义。
如果现量不成立,那柱子的显现等名言现相,以及万法无常等名言实相就无法立足。
进一步讲,现量若不成立,万法的胜义空性则没办法了知,因为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实际上就是一切显现法的共同实相。
如果现量见到的世俗显现法没有,那抉择空性也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现空双运之故。
可见,不依靠世间显现这一名言谛的方便,就不可能证悟方便生的空性胜义。
五根所生识,明了受自境,根现量彼无,如盲不觉境。
五根所产生的五种识,眼根产生眼识、耳根产生耳识……这五种识明明了了领受自己的对境:依靠眼睛,色法上的白色、红色等完完全全在眼识前显现……这就叫做根现量。
当然,这样的根识(根现量)一定要有,如果没有这样的根识,那世间人全部都会像盲人、聋子、哑巴等一样,根本不可能了知名言万法之对境。
意根所生者,明断内外境,意现量彼无,共知法识无。
所谓意现量,就是依靠意根而产生、对内外法明断的意识。
“断”在藏文中有知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判断或断定。
它明明断定内法和外法,色法等外法,境相完全能明白,意识方面的内法,像梦中之境,这些也完全能了知。
对外也了知、对内也了知,这样的现量就叫意现量。
如果没有意现量,那就不可能有共同了知内外一切法的识,这也就是意现量存在的必要。
依教善修行,终明受自境,瑜伽现量无,不见超凡境。
依教修行所获得的超越凡夫的境界,就是所谓的瑜伽现量。
如果诸根是量,那圣道还能饶益谁?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正量的话,圣道就没有什么用了,如果没有瑜伽现量,这些超胜的境界是谁来了知的呢?现量领受色,如实除增益,自心若有彼,知彼他无穷。
眼识通过现量领受对境色法,就能如理如实遣除对色法的增益,比如一个人现量领受了白色的海螺,那对海螺黄色的增益就能遣除;如果自己的心也通过现量领受来断除增益,那它就应以自证来了知,并不需要观待其他法。
如果还需要一个其他了知者,那其他了知者也需要另一个了知者……这样就变成无穷无尽。
故以明知体,犹如知对境,无待而自明,此即称自证。
心识,与车辆、墙壁、柱子、瓶子等无情法完全不相同,它以明知的本体,能如了知外境色法一样,在不观待其他任何外缘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本体自明自知,这就是所谓的自证。
依他现量受,能定现量者,唯自证彼无,依他皆不成。
对于依靠其余三种现量来领受,能确定它们是现量者,唯有自证。
当然,这里的自证也是从心自己了知自己或自己领受自己的角度安立的。
如果认为自证并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依靠其他现量和比量来了知,那就不合理。
比量本现量,现量自证定,归不误心受,而无余能立。
所有比量的根本是现量,现量也要通过自证来确定;故一切现量终归都要依靠不错乱之心的自证来领受,而并无其余能立。
大家都知道,用烟的推理来推断火存在时,烟一定要以现量成立,如果没有现量成立,火就无法得以论证。
故依离分别,不错现量已,于现前诸法,能除诸增益。
因此依靠远离一切分别且毫无错乱的现量,就能断除于现前诸法的增益。
比如,我们对青莲花有这样的怀疑:“它到底是蓝色的,还是白色的?”可是,当眼睛亲自看见它是蓝色时,就能断除非蓝的增益。
不谙名言士,心现义共相,依可混名念,于境行取舍。
虽然有些众生根本不熟悉名言,比如幼儿和旁生,但他们相续中将自相与共相混合在一起的分别念却是有,这样心中就可显现义共相;尽管他们不知名称,但将来可以混合,依靠这种名义可混合的分别念,就能取舍一切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