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8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图版

合集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 中图版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宣纸易保存,不易褪色,被誉为“纸中之王”,青檀树树皮和沙田稻稻草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

2009年,宣纸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图示意皖南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a)和宣纸原料晾晒场景观(图b)。

据此完成1~3题。

1.沙田稻最可能种植在图a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宣纸不易褪色得益于原料的晾晒,图b宣纸原料晾晒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a中(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青檀树树皮晾晒是宣纸制作的重要工序,在宣纸原料晾晒场铺垫卵石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宣纸原料受到( ) A.炙烤B.冻害C.雨淋D.浸泡解析:第1题,沙田稻种植需要在平坦开阔的地方进行,以便于灌溉和增加产量;结合图a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可判定等高线稀疏的甲地,地形平坦开阔,适合种植沙田稻,A对。

乙、丙、丁三地等高线密集,地势不平坦,不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

第2题,由图b所示景观可知,宣纸原料晾晒场光照条件好,应位于山地阳坡;结合图a可以判断,晾晒场最可能位于图a中乙地,B对。

甲地地势平坦,不是坡地;丙地、丁地位于山脉北坡,是阴坡。

第3题,图b晾晒场在晾晒青檀树树皮时在下面铺垫卵石,主要目的是防止宣纸原料受到雨水浸泡,D对。

卵石在下面,不能防止上面的宣纸原料被雨淋;卵石不能防止宣纸原料受到炙烤、冻害的影响。

答案:1.A 2.B 3.D反向创新是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的一种新思路:海外研发中心创新研发,根据新兴市场研发出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随后将在新兴市场研发的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读下表,完成4~5题。

印度班加罗尔从软件外包到反向创新的发展历程4A.优惠的政策B.丰富的技术人才C.廉价的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5.反向创新表明班加罗尔( )A.工作中心是为母国研发中心提供支持B.可以代表符合全球市场趋势的新兴市场C.与发达国家承担的工作处于平等地位D.整体的研发水平已超过发达国家解析:第4题,由于重视教育和第一阶段政府鼓励软件出口,班加罗尔聚集了大量软件人才,而且印度的人才成本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所以班加罗尔可以吸引大量跨国公司海外研发中心入驻,辅助发达国家研发机构进行研发,降低研发成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一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图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一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图版必修3

最新考纲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知识 体 系考纲解读 1.了解区域的内涵(客观性、主观性、区位性和排他性)和特点(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可变性)。

2.学会比较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掌握区域差异综合分析的方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一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图版必修3考点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 区域的概念和划分(1)区域的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

(2)区域的划分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

(3)区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边界区位特征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性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2. 区域差异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1)区域差异的概念: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2)区域差异研究的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3)区域差异研究的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

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基本因素,而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三大自然区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分界线a400 mm年等降水量线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c横断山脉位置东部临海深居内陆西南青藏高原面积45% 30% 25%地形平原、低山丘陵为主高原或高山和盆地为主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多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多内流河、咸水湖,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内外流区兼具,湖泊众多,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土壤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原始土壤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高寒荒漠、高山草甸和灌丛,森林集中于东部和南部边缘山谷地区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8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图版.do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8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图版.doc

课时分层集训(二十八) 区域和区域差异(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8·太原测试)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标准是( )A.积温的大小B.年降水量的大小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2.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1.C 2.A[第1题,干湿区域划分的标准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第2题,这四大区域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2018·湘潭模拟)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完成3~4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3.D 4.A[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经济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

](2018·潍坊模拟)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完成5~7题。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7.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5.C 6.D7.A[第5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学案 中图版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学案 中图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讲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

(2)划分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

(3)区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边界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性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温馨提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不等于说没有界线。

因为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因此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只是有的界线明确(如国界),有的界线模糊(如气候区)。

2.区域差异(1)概念: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2)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

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基本因素,而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三、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范围(暂未包括港、澳、台)(1)东部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2)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皖、赣、湘、晋、豫、鄂。

(3)西部经济地带:陕、甘、宁、青、新、藏、云、贵、川、渝。

3.区域差异 (1)经济发展的差异: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差距逐渐扩大。

②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发展相对缓慢。

(2)区域位置的差异:东部经济地带海运便利,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中、西部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

(3)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的差异:东部开发历史和对外开放较早,西部内陆地区较晚。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7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7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七)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21页)一、选择题读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简图,完成1~2题。

1.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相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区域较乙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稀少B.乙区域较甲区域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C.甲区域较乙区域科技先进,现代制造业发达D.乙区域较甲区域种植业单产高,商品率高1.B 2.C[第1题,甲为德国,乙为我国湖南省。

德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地区终年温和多雨;湖南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2题,甲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科技先进,现代制造业发达;乙区域经济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科技水平较低,人多地少,农产品商品率低。

](2018·福建厦门一中测试)读我国某类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导学号:92040112】3.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煤炭工业B.电力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D.高技术产业4.该工业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①改善环境质量②提供居民食品③加快产业升级④提供能源保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B 4.D[第3题,图中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及珠江上游地区和内蒙古、山西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这些地区的火电、水电丰富,适宜发展电力工业,选B。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工业品为电力,输入东部地区会减少东部地区化石能源使用量,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为东部地区提供丰富的能源,①④对。

而该工业产品为电能,不是食品工业,②错。

西电东送对于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无关,③错。

选D。

] (2018·河北唐山市模拟)在一定区域内,某地理事物的重心是指其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该地理事物各个方向的发展相对于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28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28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图版

课时分层集训(二十八) 区域和区域差异(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8·太原测试)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标准是( )A.积温的大小B.年降水量的大小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2.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1.C 2.A[第1题,干湿区域划分的标准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第2题,这四大区域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2018·湘潭模拟)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完成3~4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3.D 4.A[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经济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

](2018·潍坊模拟)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完成5~7题。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7.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5.C 6.D7.A[第5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地球与地球仪中图版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地球与地球仪中图版

课时分层集训(一) 地球与地球仪(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下面为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9790002】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1.B 2.A[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左图表示北半球,右图表示南半球,图中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20°,则左图中③④位于东半球,①②位于西半球。

第2题,④点位于北半球,大约为东经10°,⑧点位于南半球,大约为西经10°,所以,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W) B.(40°S,20°E)C.(40°S,20°W) D.(40°N,20°E)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中纬度B.③地位于东半球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3.B 4.B[第3题,根据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自转方向与经度递变关系可知②地为东经度;结合经度间隔可以判断出其经度为20°E,故其地理坐标为(40°S,20°E)。

第4题,结合上题,由图可知,①地位于20°S,属低纬度;③地经度为40°E,位于东半球;④地位于⑤地的西南方;①②两点间的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5~7题。

5.从M点飞往N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D.先西北再西南6.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A.(60°N,80°E) B.(60°S,100°E)C.(30°S,100°E) D.(60°S,80°W)7.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MN与PQ等长B.M在Q的东北方向C.MP与NQ等长D.30°和60°两线最终相交5.C 6.B7.C[第5题,由图中经纬度变化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的西经度;M、N两点为北半球两点,其最短航线应为凸向北极附近的劣弧,故由M飞向N的合理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章末整合提升第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章末整合提升第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量”与题干的相符度,从而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这类
试题要求对每个选项都读明白,比较鉴别,优胜劣汰,在
众多的答案中寻找最佳的答案。优选法的运用
(yùnyòng),最为关键的便是比较鉴别,只有经过比较,
才能判断真假优劣,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没有比较
就没有鉴别。
第三页,共12页。
网络构建
规范审答系列
1.明确考查内容,择优选取 【技巧方法】
在解答选择题时,寻找和标注关键词是获取重要信息、寻
求正确答案的比较理想的做法之一。第一,找到关键词时
可将关键词圈起来,关键词有时不只一个,可分别圈起
来,突出其重要性,明确解题方向(除非(chúfēi)整句话都 很重要,不然不要把整句话都画出来,因为这样反而显得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

第十页,共12页。
网络构建
规范审答系列
解析 从图中内容“卫星城”的出现可以对第(1)题作出判 断。东京城市(chéngshì)化发展过程中所渗透出的特点是:环 形—放射状的发展格局,控制城区的发展,转向周边郊区发展 卫星城。A选项,改变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格局并不是根本解决 交通拥挤的办法,相反,发展公交、控制城市(chéngshì)发展 规模、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更为有效。B选项,城市 (chéngshì)土地利用类型的确立,其根本在于“付租水平”。 D选项中,乡村、郊区的城市(chéngshì)化发展应得益于城市 (chéngshì)职能的分化、企业人员的外迁等。 答案 (1)C (2)C
定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在该选项旁打个“×”,有利于集中精力看其他选项,对于不太肯定目 前又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的选项,在旁边打个“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易错排查练 (第9~10章) Word版含答案-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易错排查练 (第9~10章) Word版含答案-

易错排查练 (第九~十章)(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41页)易错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2018·安庆二模)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B .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C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C 2.A[第1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C正确。

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

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

] 易错点2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材料一大不列颠岛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左图)。

材料二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右图)。

材料三日本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对比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北海道岛冬季多暴雪。

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可知,暴雪主要分布在________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的地带性植被都是________。

根据北海道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均较丰富。

(4)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____________(东或西)侧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共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配套K12】2019版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工业地域和工业区

【配套K12】2019版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工业地域和工业区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工业地域和工业区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1~2题。

1.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A.煤炭B.交通C.市场D.劳动力2.该地域工业集聚的突出优点是()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D.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解析:1.D 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地域为规模较大的工业地域,煤炭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交通和市场对工业地域影响较大,对劳动力需求较少。

第2题,结合工业集聚的目的,集聚不一定增加产量,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

(2018·启东中学测试)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如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4题。

3.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4.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解析:3.A 4.B第3题,20世纪之前,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这些工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其生产原料和产品主要与当地农业相联系,选A项。

第4题,从图中煤炭和铁矿石的分布可知,芝加哥是利用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从周围运来铁矿石和煤炭,发展了钢铁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因此便捷的交通运输是其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选B项。

(2018·常州调研)如图是我国广西某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二十四9.1区域和区域差异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二十四9.1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区域和区域差异(2018·蚌埠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解析】1选D,2选D。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

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同一层次的区域;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第2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该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大;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但因流水的冲刷、雨水的淋洗以及植物的吸收作用强,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2018·长沙模拟)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B.土壤C.市场D.水源4.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弱B.降水少C.多大风D.低温冻害【解析】3选A,4选D 。

第3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第4题,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Ⅰ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2018·襄阳模拟)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配套k12学习]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八9.3区域经济联系新人教版

[配套k12学习]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八9.3区域经济联系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八区域经济联系(2018·河南联考)塔霍河调水工程是指将塔霍河水调往塞古拉河和胡卡尔河的一项调水工程。

左图为特茹河—塔霍河流域水系图,右图示意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路线。

据此完成1、2题。

1.塔霍河( )A.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B.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C.至少流经三个国家D.流速缓慢,水能不丰富2.塔霍河调水工程( )A.全程可自流调水,难度较小B.彻底解决地中海沿岸的缺水问题C.改变水循环中的蒸发环节D.不断扩大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解析】1选B,2选D。

第1题,据左图可知,塔霍河发源于西班牙阿尔瓦拉辛附近的山脉,向西流淌,最终在葡萄牙里斯本注入大西洋。

流经两个国家;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第2题,据右图可知,该调水工程输水道穿过两座分水岭和跨越一些河谷,因此不能全程自流调水;可以缓解缺水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改变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除保证工业和居民用水外,还可增加灌溉面积。

【加固训练】(2018·大庆模拟)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

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

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1)~(3)题。

(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3)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1)选D,(2)选A,(3)选B。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图版(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

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中信息,从①到④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结冰期变长D.无变化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1.B2.B[第1题,从图中可知从①到④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

第2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植被、地形等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29790068】3.图中②为(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3.A4.D[第3题,读图可知,②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200~400 mm,其东、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其西边为温带荒漠,②地的植被应为草原。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为南方地区宽,北方地区窄,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而北方地区只受东南季风影响,故D项正确。

]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率在98%以上,且区内分布有800亩竹林,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来此考察,体验了沟内滴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的独特环境。

据此,完成5~7题。

5.重渡沟金鸡河( )A.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小B.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D.径流含沙量比较小6.夏令营登依剑峰途中穿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冰川带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D.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2021学年)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7·全国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ﻩ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1.C 2.D3。

D[第1题,C对,B错: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下游已经变成人为改造的渠道,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A错: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因此有划分指标依据。

D错:秦岭—淮河线属于自然地理界线,具有过渡性,两侧地理环境无明显差异。

第2题,长江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天然地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因此苏南和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一讲错误!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错误!错误!(一)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气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山地阻挡上升,在迎风坡形成降雨;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空气干燥,易形成焚风效应。

(2)在迎风坡,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由少到多再到少。

(3)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量由多到少。

1。

气候的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

2.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

(2)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地区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影响着各地气候的形成。

(3)下垫面因素: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主要包括海陆差异、洋流、地形等.(4)人类活动:释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

(二)气候在地读城市热岛形成图,回答问题。

(1)“城市热岛”是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1。

形成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气候在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集训(二十八) 区域和区域差异
(建议用时:40分钟)
A组跨越本科线
(2018·太原测试)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标准是( )
A.积温的大小
B.年降水量的大小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
2.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1.C 2.A[第1题,干湿区域划分的标准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第2题,这四大区域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
(2018·湘潭模拟)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完成3~4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
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3.D 4.A[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经济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

]
(2018·潍坊模拟)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完成5~7题。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6.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
7.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5.C 6.D7.A[第5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

第6题,长江中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应加强水土保持;同时河流含沙量降低会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利于下游通航与防灾。

第7题,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

制造业应向外转移。

]
(2018·衡水模拟)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读图,回答8~9题。

8.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9.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8.B9.A[第8题,由图可知,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
联系强度。

第9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
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冀应注重接受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

]
B组名校必刷题
(2018·天津模拟)读我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10~11题。

【导学号:29790124】
10.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11.关于B地及所属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10.C11.B[第10题,由图可知,A地处我国西北,我国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但由于气候干旱而耕地资源少;西北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基地,但不是蔬菜基地。

第11题,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达,是中西部人口主要的迁入地,由于西部生态脆弱,人口、
环境压力大,中西部人口迁往东部可减轻中西部的压力。

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短缺,主要发展方向是外向型和技术型产业。

]
12.(2018·廊坊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欧洲某国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
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4)图中P处地势________(高或低)于Q处,土壤盐分________(高或低)于Q处,请分析
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R地位于欧洲西部法国,而Q地位于我国的内陆贺兰山附近。

R地1月份均温比Q地高的原因可从地势高低、大气环流及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

第(2)题,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第(3)题,对本地区而言,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第(4)题,根据图中黄河的流向可知,图中P处地势高于Q处;土壤盐分低于Q处。

原因是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 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1)R地海拔较低,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

(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

(4)高低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地地下水位高,蒸发强,
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13.(2018·虹口模拟)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是我国南方与北方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1)年降水量秦岭北坡山麓为600~700 mm,南坡山麓为750~900 mm,造成这种差异的
原因是什么?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秦岭—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
明显,请举例说明。

[解析]第(1)题,从秦岭南北背风坡、迎风坡和雨季长短来回答。

第(2)题,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造成积温的差异。

第(3)题,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可从衣、食、住、行、文化活动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1)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夏季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

(2)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积
温较高。

(3)如北方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戏剧唱腔柔和委婉。

北方骑马,南方乘船;
北方房屋多平顶,南方房屋多尖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