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简述
中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公布
年
一
季 度 中国
,
28
.
家化
27
年
4
月 《 织工业调整 纺
。
永 图 将做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对 中 国
,
纤 类 上 市 公 司净 利 润亏 损 3
元人 民币( 下 同 ) 相 比
,
亿
正 和振 兴 规 划 》 式 公 布
规划提
经 济的 影 响 及 对 策 的 主 题发 言
,
”
,
200 8
,
年第
出
影 响 部 分产 品价 格 反 弹 市 场 需
, ,
.
根 据 规划 目 标 到
值
12 0 0 0
;
20 11
年 规
,
一
季度纺机 进 出口 下 降 5 6 3 4 %
模 以上 纺 织 企 业 要 实 现 工 业 增 加
求增 加 带 动 了 企 业 毛 利 率 的 回
, ,
亿元人 民 币 年均增长
,
据 海 关统 计
,
式看 以
1 96
.
一
般 贸易 方 式为主 出 口
,
98
万 t 同 比上 升 6
,
1%
。
亿美元 同 比下 降
84
.
37
,
.
55 %
,
其中
19 5
.
3
,
月份纱线产量为
同 比上 升
.
建设 以及 纺 织业 的 结构 调 整 和 产
,
占比
67 %
,
;
从 市场 看 对 印度 出
.
33
万
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
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23年第12期纺织工业是消费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动纺织工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質量发展为主题,将扩大市场需求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强化软硬协同,增强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深入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巩固纺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进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发展质量效益保持良好水平,纺织工业国际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
智能制造加快推进,70%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性能纤维、高端纺织装备、战略性产业用纺织品自给率基本满足需求。
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形成20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时尚引领力进一步提升。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得到健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水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
三、重点任务(一)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面向重大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突破。
鼓励企业围绕纤维新材料、功能性纺织品、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加快研发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成果。
专栏1 关键技术突破行动1.纤维新材料。
陕西省振兴计划
陕西省振兴计划陕西省振兴计划,对于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陕西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首先,陕西省振兴计划将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传统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计划将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以及加强对传统产业培育的力度,推动这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尤其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将通过政策倾斜和项目扶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
其次,陕西省振兴计划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计划将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培养相关人才等措施,推动陕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尤其是金融、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提高陕西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陕西省振兴计划将加强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陕西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计划将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立创新创业平台等举措,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促进陕西省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后,陕西省振兴计划将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计划将通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等举措,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并鼓励人才创新创业,为陕西省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陕西省振兴计划是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创新驱动和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可以提高陕西省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将为陕西省经济的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安纺织城发展规划
西安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分享到: 1备受关注的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项目的实施,是西安继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建设之后的又一力作,它不仅涉及到西安东部的发展和兴盛,更关系到西安经济整体推进的步伐,关系到数万纺织城人的福祉;目前,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项目伴随着“灞桥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时代序曲,在阳春三月,盛装启航;规划范围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区包括5.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旧城区和周边辐射区,位于白鹿原畔,浐灞之滨,共约32.39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北至华清路,南至绕城高速浐河桥,西侧咸宁路以北区域以东三环为界,以南区域以浐河为界,东至西康铁路;规划布局根据地区产业调整发展思路,结合空间布局现状,规划提出“一核、两带、三轴、六区”的规划布局结构;“一核”指商贸核心区;“两带”指浐、灞河生态景观带;“三轴”指沿东三环、纺西街及纺北路形成的功能景观轴;“六区”指南部、中部、北部三个居住片区、工业改造区和东部生态住区及工业区等六个功能片区;实施步骤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分近期和远期进行实施;近期计划为5年2008年—2012年,分三期实施;第一期2008年—2009年:完成企业破产改制;启动纺织城地区节点改造和部分道路建设,启动外迁承接地、商业街区、商贸物流园、文化创意园建设和生活区内部土地整理,启动部分城中村改造,启动安置房和商品房建设,启动浐灞河中游综合治理,尽快与浐灞生态区协调同步建设;第二期2010年—2011年:完成承接地建设、企业搬迁和技术升级改造、企业旧厂区土地统一回购出让;初步建成文化创意园、纺织工业遗迹博物馆;完成拆迁户安置工作,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第三期2011年—2012年:完成旧城改造,基本形成“一核、两带、三轴、六区”的建设格局,初步建成商贸新都、宜居新地、生态新城的雏形;远期计划为8年2013年—2020年:全面落实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建成产业聚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的纺织新城;近期工作思路按照纺织城综合发展的统一规划,以旧城更新改造为抓手,坚持产业发展与旧城改造并重,企业改制与厂区搬迁同步,产业发展与职工安置并举,典型示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启动水、电、气、暖、路等项目及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企业整体搬迁、改造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纺织、商贸物流、房地产、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力争早日建成宜居新区、纺织新城,实现跨越发展,促进充分就业;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32个项目简介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已开工和即将开工项目共32个,总投资186.18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46.97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25.35 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7.5亿元;4月份以后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27.11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12.56亿元;前期项目10个,总投资75.94亿元;为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拟于4月份举行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57.78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26.91亿元;项目建设情况如下: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9个1、纺织企业外迁承接工业园区骨干路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安市纺织企业外迁承接工业园区内,将建设灞河东路园区段、兴业一路、滨兴三路等三条道路,总长9120米,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2、纺织城综合发展区承接工业园标准厂房小区项目该项目位于纺织企业外迁承接工业园区内,总建筑面积188287.84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47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3、灞桥区纺织城地区开发建设公司综合楼项目该项目位于纺北路南侧,将建设一座20层框架综合楼及其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9250平方米,总投资6500万元;4、纺织城综合发展区灞河路项目该项目按市政道路标准,包括建设灞河西路和灞河东路2个项目,项目总投资26800万元;5、纺织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该项目包括东月路西段项目及半引路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825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2800万元;6、灞桥滨河生态公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包括灞桥大道项目、灞桥大道供气项目、灞科路项目、客运站北路等4个项目;7、纺织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该项目包括东月路东延伸和半引路南延伸改造2个项目;其中东月路东延伸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沥青路面,全长4000米,宽30米;半引路南延伸改造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沥青路面,全长1050米,宽25米;8、纺织城站地铁北路项目该项目位于香王村以北,全长1500米,总投资2630万元;9、纺织承接工业园区洪庆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位于洪庆街道,将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计划投资1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16个1、半坡博物馆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及半坡人家安置小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7049.3万元,今年计划投资48380.6万元;拆除建筑物面积138991.58平方米,并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开工建设安置小区157390平方米;2、高科房产绿水东城项目该项目位于灞桥大道以西,西临高速以南,占地面积520亩,总投资1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建筑50万平方米;3、新寺什字商圈及安置小区综合改造项目该项目包括地铁一号线四站长乐坡、浐河东、半坡、纺织城站及纺织城停车场建设、地铁一号线纺织城站与灞桥停车场连接线周边拆迁、安置小区建设等3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5亿元;4、灞桥区总部经济区项目该项目位于灞河左岸,西临快速干道东侧,公园西路南侧;占地120亩,主要建设企业商务中心、一厅式办公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5、纺织城贝斯特物流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433亩,总投资约4.1亿元,建设面积约11万平方米,年货物吞吐量450万吨;今年计划投资1.17亿元,进行信息大楼、1号仓库建设;6、浐灞新城一期经济适用房项目该项目占地372.911亩,将建设经济适用房6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亿元;7、西安公路主枢纽纺织城客运站项目该项目位于纺织城核心区北侧,占地172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计日发送旅客3万人次,项目总投资2.2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8、普华房产灞水·丹堤项目该项目位于灞河左岸柴马村;项目占地294亩,由新大地普华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计划一期建设住宅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亿元;9、纺织城堡子村商圈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长乐东路、纺西街,纺建路、纺北路、电厂东路交叉区域,规划用地490亩,进行商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5亿元;10、新大地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位于灞河河滨席安路,占地153亩,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2.4亿元,目前正做开工准备;11、纺织城商贸综合区改造项目该项目位于红旗街道,占地340.5亩,进行商贸综合楼建设;项目总投资4.3亿元,今年将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12、大明宫灞桥购物广场项目该项目位于长乐路与东三环交汇处,占地146亩,建设面积为58万平方米的商业卖场,项目总投资18亿元;13、东大石油灞桥项目该项目位于红旗街道,项目占地200亩,进行企业总部办公场所建设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3亿元;14、高科房产河东岸项目该项目位于红旗街道,占地1000亩,总投资15亿元;年内将完成土地、规划、环保等前期手续;15、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城中村改建项目该项目将对红旗街道五星村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总投资5亿元;年内将完成土地、规划、环保等前期手续;16、灞桥区教师村二期工程该项目位于席王街道,占地130亩,进行教师村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目前前期评估已完成,年内将完成土地征用和拆迁赔付工作;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工作进展情况●机构设置基本到位●事权划分基本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实施●融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规划编制有序进行●救济解困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目前,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100个,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271人、“4050”人员再就业3000人,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08万元、临时救助金106.6万元,为唐华集团破产涉及下岗失业人员9000余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生态建设类项目4个1、灞桥滨河生态公园项目该项目包括灞桥公园东路、灞桥公园西路、灞河3号橡胶坝、灞河景观人行桥、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等5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6.2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7亿元;2、浐河东岸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位于咸宁路浐河桥至绕城高速浐河桥段,长约4600米;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将对该段浐河进行河堤填筑,河堤衬砌,河滨路建设,绿化建设,拦沙坝与橡胶坝建设;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启动该段河堤治理;3、新寺商圈改造及集中安置小区项目该项目位于灞桥大道以东,席安路南北两侧区域;占地面积约500余亩,计划2009年—2012年分五期建设约56万平方米的村庄集中安置小区;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4、灞桥滨河生态公园4号橡胶坝项目该项目位于灞河战备桥上游150米处,进行长411米,高3米橡胶坝建设;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年内将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民生类项目3个1、纺织城街景整治项目该项目包括纺南路、纺北路、纺正街北段、纺西街等4条道路街景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9375万元;2、纺织城地区教育资源整合项目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该项目位于纺织城地区,现西安市五环中学、西安市六棉学校、西安市四棉中学、灞桥区四棉小学、西安市三棉学校等五校内;将改造建设教学楼、综合楼、公寓楼、体育馆、食堂等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332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7678万元,今年计划投资2500万元;3、纺织城配水加压站项目该项目位于西蓝路北侧,灞桥大道以西;占地37.7亩,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日供水6万吨的配水厂、蓄水池、加压泵房、加渌设备及办公用房;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分区规划第一章综述一、现状概况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主城区东侧,灞桥区西部,浐灞生态区核心区以南,白鹿塬坡底;是灞桥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纺织城核心区面积约,拥有陕西唐华一印有限责任公司和唐华三、四、五、六厂等六家纺织企业以及红旗水泥厂和延河水泥机械厂等企业,区内现有人口16万,其中规划内村民约万;纺织企业职工人数约为5万在职职工万人,现在岗万人;目前除四棉,五环两家企业正常经营外,其他企业均面临政策性破产局面;二、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分区规划范围:西侧咸宁路以北区域以东三环为界,南侧以浐河为界,东至西康铁路,北依华清路,南抵绕城高速浐河桥,规划总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水域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以纺北路、半坡路、咸宁路东延伸路、纺织城东侧建成区界限围合的范围,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本次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为2008年-2020年,其中近期2008年-2012年,远期为2013年-2020年;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4、西安市灞桥区分区规划2000-2010年5、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总体规划6、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7、灞桥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四、规划原则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纺织城全面振兴;2、强化区域融合发展,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空间结构及用地功能,打造新区景观形象,增强发展活力;3、完善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人居环境品质;4、挖掘纺织城特色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相结合;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构川塬水系绿色格局;五、规划目标充分挖掘与发挥纺织城地区优势条件,通过科学的产业发展引导与合理的空间发展规划,使纺织城全面融入城市整体发展格局之中,力争将纺织城地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新区;第二章纺织城发展环境分析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东三环以东,绕城高速公路以西,浐河和灞河从东西边缘穿过,是城市东部重要的门户区、生态涵养区和灞桥区建筑密度较大的地区;根据西安第四轮城市规划修编,规划区将由城市郊区变为中心城区,其发展空间、交通、生态、人文资源等优势日益显现,产业和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将有大的提高,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特别是随着浐灞生态新区、东三环、国际港务区等重大项目的相继实施,规划区必将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一、外部环境分析1、西安市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区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市东部,北接浐灞生态区欧亚论坛永久会址、广运潭、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等核心区,西南接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东临临潼,南依白鹿塬生态屏障保护区;在西安市2004-2020年总体规划确定的未来西安城市"九宫布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空间布局模式中,规划区位于重点发展的城市东向发展主轴上,具有形成环境良好、文化特色突出,与临潼、白鹿塬等外围区域联系紧密的城市新区宏观发展条件;2、西安市商业网络发展不均衡西安市城市南、北、西、中商业网点分布较为合理,而东部商业服务职能等级低、规模小,缺乏大的购物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随着浐灞生态区的发展,未来城市东部将会聚集70余万人,且周边辐射人口百余万人,旅游人口众多;因此借助其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形成与其它地域互相补充的发展区域性购物中心,不仅对满足本地域居民生活消费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促进西安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3、浐灞区发展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波及效应"十一五"期间,浐灞生态区基础设施及建设项目投资达157亿;随着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最终形成适宜人居的优美环境,人文生态和现代特色的城市新区,成为西安市五大主导产业中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实施地,从而带动整个区内及周边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周边地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交通优势突出目前规划区内及周边有绕城高速、西潼高速、西禹高速、西临高速、西蓝高速五条高速公路和陇海线、西康线两条铁路线,东三环、北二环东延伸线、东二环北延伸线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随着西安市铁路东客站、西安纺织城客运站及地铁1号线、5号线的建设,其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和突出;5、纺织特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文化产业是我国许多城市及西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许多城市积极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以营造地方特色、加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场所感,而西安纺织城地区以其特有的纺织文化内涵和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为其弘扬和延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结:纺织城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既处于西安市重点发展的轴线上,也具有良好的比邻环境和交通区位;规划区与周边区域交通上的对接、产业方向与生态环境上的协调一致显得尤为必要;二、内部环境分析1、经济总量较小、纺织业在产业中居突出地位第2/3页2006年灞桥区生产总值为亿元,在西安9区中列居第八位,仅高于阎良区;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占工业总产值的91%,而制造业中又以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体;灞桥区制造业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52310千元,其中纺织业完成1245759千元,占灞桥区的%;2006年灞桥区纺织业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7612人,占灞桥区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的75%,但纺织行业经营困境重重,产业延伸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力弱;2、收入水平低、就业渠道单一2005年灞桥区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为1079元,低于西安市1706元的平均水平,占制造业总就业75%的纺织业人均月工资水平更低,只有800元;灞桥区2005年单位从业人员共40409万人,除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174人,机关2684人外,其它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部门,而制造业部门中又主要集中在纺织业;纺织城地区拥有一印和三、四、五、六厂等六家纺织企业在岗职工近17612人;就业渠道单一,岗位不足;。
万里飞腾仍有路 莫愁四海正飘摇——解读《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展 蒙上 了 阴 影 。 但 纺 织 工 业 是 我 国 国 民 经 济传 统 的 支柱 产 业 和 重 要 的 民 生 产 业 , 也 是 国 际 竞 争优 势明 显 的 产
业 ,
在繁 荣市场 、
扩大 出口 、
吸 纳就 业 、
增加 农民收入 、
促 进 城镇化 发 展 等方 面 发 挥 着重要 作 用 。
战胜 危机 、
走 出低 谷 的 信 心
。
据 海关统 计 ,
200
8
年
中国 出 1:2
纺
织
品
和服
装
185
17 .
亿
美元
,
同
比
增
长
8
2
.
%
,
增
幅较 2 0 0 7 年下 降 10 .7 %。
在 2 0 0 8 年秋 交会 上 ,
纺
织
品
成
交额
比
上
届
下
降
了
3
1
5
.
%
,
因此 今 年 印染行 业 的 出 口
形 势可 用 艰 难 来形 容 。 行 业 的艰 难还 反 映 在 , 沿 海地 区 不 少外向型 的 中小 企 业 倒 闭 、 裁 员, 给 行 业 的持 续发
惠支持 ” 。 从 这 二 条 中不 难 看 出政 府要 干 预 行 业 发 展 的 决 心 。 除 此 之 外 , 中央 还 对 行 业 的 发 展 进 行 了布局 , 《规
划 》第 4 条是 这 样 布局 的 : 东部 沿 海地 区要 重 点 发 展技 术含 量 高、 附 加 值 高、 资 源 消耗 低 的 纺 织 产 品 。 推 动
纺织工业规划
纺织工业规划纺织工业规划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纺织工业的规划需要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国际竞争形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纺织工业规划时需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考虑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定的目的和意义纺织工业规划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纺织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
也就是说,纺织工业规划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推动纺织工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改变,提高纺织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分析纺织工业的现状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出口中的重要行业。
目前,随着国内工资水平和整个生产成本的上升,纺织品出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此外,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纺织工业造成了影响。
因此,要在纺织工业规划中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三、纺织工业规划的内容1. 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适时调整发展重心,推进品种结构、产业布局、产业链优化等方面的调整。
通过适当的调整,提升纺织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2. 产品创新要重视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同时,应该注重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3. 能耗降低纺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所以在制定规划时,也要注重环保问题,降低整个织造和染整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纺织工业的发展路径在产业升级方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工业集群建设,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优势产业集聚区。
在产品创新方面,要强化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以产业链的优化为核心的产业增长方式。
在节能减排方面,要引入节能新技术,推进纺织工业“绿色化”生产,建设节能减排的工厂和生态园区,促进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的转变和逐步更新。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范本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范本一、引言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行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有效的纺织工业发展规划范本,以供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参考,进一步促进纺织工业的繁荣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推动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纺织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实现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原则本规划制定的原则如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水平,推动纺织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创新竞争力;•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纺织,推动纺织工业的节能减排;•加强企业管理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拓展市场,促进国内外贸易合作,实现纺织品的国际化发展。
三、发展重点1. 产品研发和设计通过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推动纺织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培养专业的设计师队伍,加强与时尚界的合作,引领纺织产品的潮流发展。
2. 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纺织工艺和技术装备的升级。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纺织,推动纺织工业的节能减排。
加强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控制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企业管理和人才培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鼓励企业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同时,加强对纺织工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纺织业5项振兴措施审议通过企业出口压力将缓解
机 ,同at -  ̄要 大 力 支 持 真 正 有 实 力 的 企 业 兼 并 重 , t 组 ,提 高 产 业 集 中度 ,2 0 0 9年 纺 织 业 要 在 激 ,
期 收 入 下 降 ,也 不 大 可 能 放 开 消 费 。 她 说 , ”
为 , 短 期 来 看 有 实 质 意 义 的 措 施 主 要 在 出 口退 税 规 划 无 能 为 力 , 国 内 需 求 也 在 放 缓 , 如 果 大 家 预 率 调 高至 1 以及 中央 将 建专 项 资 金 重 点 扶 持 5% 技 术 改 造 。 “ 次 是 在 前 两 次 基 础 上 再 提 一 个 这
点 , 对 相 关 出 口企 业 压 力 缓 解 会 有 一 定 作 用 ,理
“ 股 市 来 看 , 该 题 材 一 直 在 被 炒 作 ,市 场 已 提 从
前 反 映 , 因 此 意 义 不 大 。 ”
论 上 测 算 ,2 0  ̄ 行 业 利 润 或 可 增 加 7% ( 际 上 09# 实
外 商会 分 享 一 部 分 ) ,理 论 上 行 业 利 润 率 将 上 调
02 个 百 分 点 。 她 说 , “ 行 业 里 企 业 来 讲 , .5 ” 对 那 些 出 口 比 重 大 、 议 价 能 力 强 的 企 业 对 出 口退 税
第 一 纺 织 网 总 编 汪 前 进 也 对 记 者 表 示 , 当 前
烈 的 淘 汰 中 获 得 重 生 ,打 造 全 新 格 局 。 根 据 工 业 与 信 息 化 部 公 布 的 最 新 资 料 , 去 年 纺 织 业 受 外 需 不 足 的 影 响 , 生 产 低 迷 , 出 口 受 阻 ,效 益 下 滑 。 全 年 纺 织 行 业 增 加 值 比 上 年 增 长 1 . % , 增 速 同 比 回 落 6. 百 分 点 , 出 口 交 货 3 0 2个 值 增 长 4.% , 回 落 9 5 百 分 点 。 前 1 月 纺 织 行 7 .个 1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纺织工业不得不面对较长时间内的低迷与恢复。
纺织行业作为装饰性消费品行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国际贸易对其的竞争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计划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型升级
要实现纺织工业转型升级需要带来生产线和设备的渐进式升级。
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创新技术
发展新的材料技术可以使我们在纺织工业这领域有更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因此,在调整与振兴计划中,纺织行业应该大力发展研发技术,推动新的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以增加产业竞争力。
三、国际市场扩张
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扩张可以增加纺织品的出口,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
要做到这一点,纺织行业需要关注所选国家的文化需求和消费者习惯,以生产与该国家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纺织品。
四、环保意识
在关注市场和发展的同时,纺织行业也应密切关注环保问题。
具体来说,调整和振兴计划应该设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和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以应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意外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人力资源和行业人才储备
调整与振兴计划必须注重人才提升和队伍建设。
因此,企业应加强人才储备和培训,组建专项人才团队,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并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保持企业的活力。
总之,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需要全面思考从生产制造、研发技术、市场营销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
需要做出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切实用来动作的细化改进计划,以推动和保证纺织工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资金 向优 势 企业 技术 研 发和更 新 人 士 透 露 , 前 , 与起 草 时 , 此 参 曾
改造 倾斜 ,以持续 扩 大此 类企 业 有 提议 ,建 议从 直 接 的财政 补贴 的竞 争优 势 ; 以及减 免税 收 两个方 面对 纺 织企
3 自下 而上 的政 策 :政府 支 业 进 行 支 持 , . 不过 , 人 士称 , 该 目
还 持 力度 向服 装业 倾斜 ,通 过 自主 前 振 兴 规 划 只 是 出 台 了 纲要 ,
三要 加快 淘 汰落后 产能 。制 定 和完 善准 入条 件 , 汰能 耗高 、 淘 污 染 重 等 落后 生 产 工 艺 和 设 备 。
品牌培育 和渠道 建设 发 展服 装产 需 要等 待具 体 的实施 细则 出台。
一
此 前有 消息 指 出 ,国 家将 设 立 结 构调 整 、技术 改 造和 产业 升
级 等 专项 资金 , 以扶 持 企业 发展 。
要 统筹 国 际 、 国内 两个 市
《 规划》 受 关注 之处 : 最
从《 划》 规 的细 则 来 看 , 重 将
点突 出以下 几方 面 内容 :
这 笔 专项 资金 ,将 从 国家 安排 的 自主创新 和产 业 结构 调整 项 目资 金 中划拨 。 还有 说法 称 , 中央财政 将拿 出较 大 的 资金额 度 ,采 用贴
场。 积极 扩大 国 内消费 , 发新产 开 品, 开拓 农村 市场 , 促进 产业 用 纺
织 品的应 用 。拓展 多元 化 出 口市 场, 稳定 国际市 场份 额 。 二 要 加 强 技 术 改 造 和 自主 品牌 建设 。在 新增 中央投 资 中设
纺织 工业调 整振 兴规划
我国将大力振兴规划纺织工业
2 0 年2 日国务 院 常务会 议 , 0 9 月4 审议 并原则 通过 了
纺织工 业和装备 制造 业 的调 整振 兴规 划。
业 由大到强 的转 变。
会议认 为, 纺织工业 是我 国国民经 济传 统支柱 产业和
重 要的 民生产业 , 是 国际竞 争 优 势 明显 的产业 , 也 在繁 荣
轻 工业 振兴 规 划提 出, 三年 将 以食 品、 未来 家电、 造纸 、 塑
料 、 革、酒类 、 皮 五金 、 电池、照明 电器 、 涤、玩具 、 工 洗 轻
装备等 行业为振 兴重点, 而产业振 兴的 目 标是 ,  ̄0 0 , W2 1 年 J
使轻 工重点行业 结构调 整和产业升级 取得 明显 成效 。
发 及 自主 创
出口退 税 率 , 对 基 本 面 较 好 暂 时 出 现 经 营 财 务 困 难 的 企 业 给予信贷支持, 将 纺织 品服 装出 口退税 率 由1 %提 高至1 %, 是 自去年 4 5 这
下半年 以来, 我国第三 次提 高纺织 品、 服装 的出口退税 率 。
本面 较好 但 暂 时出现 经 营和财 务 困难 的企 业 给 予信 贷 支 持 。 大中小纺 织企 业扶 持力度 , 励 担保 机构 提 供信 用 加 鼓
担 保和融 资服务, 减轻 纺织企 业负担 。
放 中加 快 自
主发展 , 在
合作 中发 挥 企 业技 术资 源 及 人才优 势 ,才 能 加 快 自主开发 的步 伐 。目 的是尽 快让我 国l s 机械 产 品从 中低 档的产 品水平 突围出  ̄ f pJ
规 容 为“ 个调整 一 支持” 划内 概括 四 ,个
四个调整分别为:
一
市场 、 扩大出 口 吸纳就 业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 加快 振
“不讲理”的道理——解读《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 兴规斟 *针对两 大萧条诱 因 : 振 消 费需求和 汇率
so f
鲫 十I Ⅱ } Hm * Ⅻ l #* # & H }
T zf id s h s fy d… e a n ut e  ̄ a pa e d v l me t f xe t e e p o n e #r ̄ o
t 十l 酥 *∞ 2 s q 3 ∞ | q
p m n nf ai a o …
作者筒舟:
自 明 :现 部 目 井 学 井 韩
至 于 国务 院为 什 么现 在要 发 布这 个 ( 划) 规 当 然是 为了 应对 全球 金融 危机 的挑 战 经 济全球 在 化 进程 中 随着 中国 对外开 放 步伐 的加 快 当前 的 中 国经 济 与整 个世 界 经济 之 间的 互动 关 系更 加 紧 密. 因此 全 球金 融危 机不 可避 免要 影响 到 中国经 济 的发展 在 看似 常规 并 且放 之四 海而 皆准 的规 划条 例 中 有 多少 条 例正 在 对 中国 内销 企业 产 生重 大利
业要 。 亏 吃
些.
据 海关 统计 I5 7 81 亿美元
20 0 8年中 国出 口纺 织品和 服装 增幅较 2 7 C 年下 0
同 比 长 82 增 %
降1 个 百分点 . 20 年秋季 广交会 上 纺 织品 O7 在 08 成 变额 比上届 下降了3 % 这是 一个 不好 的兆头 15 由于实 际交货 相对于成 交要 有所滞 后 看 来20 年 09
士 博士 学& 女健
任中 目 驻孟 拉目 二等 轴 和
务 院 出台 的 ( 纺织 工业 调整 振兴 规划 ) 义重 大 意 对 中 国的纺 织业 来说 现在 犹 如 久旱 逢 甘雨 . 可
2024年纺织工业工作计划范文(2篇)
2024年纺织工业工作计划范文目标:提升纺织工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1.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培养和引进优秀的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纺织技术研发和创新。
2. 加大对纺织技术前沿的研究,提升纺织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绿色环保特性的新型纺织品。
3. 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在纺织工业的应用,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1.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端纺织品生产,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2. 推广绿色生产理念,加强环保监管,促进环境友好型纺织生产。
3. 加强纺织产业集群的建设,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提高纺织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1. 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提升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优质的纺织品。
2. 提高品牌建设水平,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扩大市场份额,开拓新兴市场,增加出口。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1. 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纺织工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2. 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适应纺织工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3. 加强纺织行业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鼓励员工参与技能竞赛和学习交流,提高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
五、加强行业合作和国际交流1. 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发展。
2. 参与国际会展和展览,拓宽市场渠道,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3.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纺织组织的活动,提高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六、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1.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纺织工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2. 建立健全纺织工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提供政策保障和环境支持。
3. 健全行业协会和组织,提供行业信息咨询、培训服务等综合支持。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引言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落后的生产工艺、过剩产能以及环境污染等。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对纺织工业进行调整与振兴规划。
调整与振兴目标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首要目标是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创新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中高档纺织品的开发和生产。
3.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生产,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人才培养:加强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纺织工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以上的调整与振兴目标,我们将能够促进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调整与振兴策略为了实现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1. 政策支持政府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创新引导等,为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产业升级针对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和培育高端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市场拓展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开拓新的市场渠道,推动纺织产品的国际化和品牌化。
4. 环境保护加强纺织工业的环境保护工作,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效率。
5. 人才培养加强纺织工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培养一批纺织工业的领军人才。
调整与振兴路径为了实现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我们应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 技术创新在纺织工业中加强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
我们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推动纺织工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现实意义
・
4 ・ 8
纺织科技 避展
21 年第 1 00 期
结合 的角度提 出 了确 保 纺织 工 业 稳 定 、 持续 增 长 的政
划》 的实施将对保持纺织行业的就业提供保障, 从而对
全 国的稳定 就业提供 有力 支持 。 综上所 述 , 施《 划 》 对 实 现 我 国政 府 提 出 的 实 规 将 “ 保增 长 、 结 构 、 内需 ” 目标 发 挥 至 关 重 要 的作 调 扩 的
14 是促进 我 国扩 大 内需、 . 稳定就 业的 有力措 施
一
1 《 划 》 现 实 意 义 规 的
1 1 是 应对 “ . 危机 ” 保 持纺 织工 业稳定增 长 的重大 举 、 措
方面 ,规划 》 出强 调 拓展 农 村 市 场 和 扩 大产 《 突
业用 纺织 品的生产 和应用 , 同时 加强 品牌 建设 , 力推 合 动下 游消费 市 场 的需 求 , 而 扩 大 国 内需求 。另 一 方 从
《 规划 》 开宗 明义地 提 出 :纺织 工业 是我 国国 民经 “
济 的传统 支柱 产业 和 重要 的 民生 产业 , 是 国际 竞 争 也 优 势 明显 的产业 , 在繁 荣市场 、 大 出 口、 扩 吸纳就 业 、 增
加农 民收 入、 促进 城镇化 发展等方 面发挥 着重 要作
用 。这一 句话是 国家对 纺织 工业 的重 要地 位进行 的重 ” 新 界定 , 改变 了 以往劳 动密 集型行 业 的提 法 , 定 了纺 肯
2 1 重 新界定 纺织工 业的产业 地位 .
纺织强 国 , 纺织 业 的国际竞 争力还 有 待进 一步 提高 , 纺 织工 业正处 于从 国际产 业分 工 的中低 层次 向高层 次转
打造西部时尚中心,陕西纺织业步入科技发展快车道
全国纺织工人的典范赵梦桃。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在指导博士研究生。
高屋建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陕西纺织应该走时尚之路纺织工业是陕西省传统支柱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最早的棉纺设备就出自陕西,解放后,西安、咸阳成为新中国纺织工业重点布局的棉纺基地。
陕西纺织业的繁荣发展也造就了一批技术精湛的纺织职工队伍,赵梦桃、吴桂贤就是那个时期的优秀代表,她们是陕西纺织的骄傲,也是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更是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
赵梦桃所倡导的“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姐妹掉队”的思想和行为品德,被概括为“梦桃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纺织人的永恒精神坐标。
陕西纺织曾经是陕西省第一产值、利税和创汇大户,更为中国纺织工业出口创汇做出重要贡献。
当年,陕西大型棉纺织企业的“两纱两布”出口量全国占比很大,质量一流,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
特别是依靠引进宽幅喷气织机生产的宽幅坯布,更是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很多企业产品获国家出口免检待遇。
陕西风轮股份、八方公司、五环集团、西北二棉、西北四棉等企业的相当一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业迅猛崛起,陕西纺织业发展相对放缓,但依靠纺织业雄厚的基础,陕西纺织业无论在总量还是产品品类上都得以继续发展。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通过退城入园、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陕西纺织又取得了喜人的变化。
咸阳、西安、宝鸡老纺织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通过退城入园、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已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批民营纺织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以装备换市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榆林市多年来大力扶持羊毛防寒服产业发展,产量占到全国羊毛防寒服总量的70%,榆林已成为国家羊毛防寒服名城。
同时,以西安、咸阳、宝鸡为主的关中地区,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装生产基地。
目前,陕西省已形成一个以棉纺织为主体,包括服装、家纺、丝绸、印染、纺织机械、科研院校等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陕西是新中国建设的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纺织工业是陕西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并在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省纺织工业处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纺织产业西移的机遇,结合国家实施纺织工业振兴计划,特制定本省纺织产业实施规划,推动陕西纺织工业更快地发展。
一、陕西省纺织工业发展现状我省纺织工业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体系和格局,并且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取得的成效1、生产持续稳步增长。
近几年来,我省纺织工业生产销售保持持续增长,2002 年以来平均增速达10.91%。
2008 年度,全省148 户规模以上企业纺织工业生产纱20.43 万吨,布78757 万米,印染布7344 万米,服装613.6 万件。
纺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04 亿元,其中服装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7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95%、30.9%。
我省纺织工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打破了低速徘徊的发展局面,特别是服装加工业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显著提高。
目前,我省骨干棉纺织企业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例以及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全省缫丝企业拥有的自动缫丝机占94.6%。
90%的服装企业已经实现了高速平缝机更新换代,30%的服装企业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产权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全面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大了国有纺织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加快了产权结构调整,实现股权多元化。
特别是10 多户国有纺织企业通过破产、兼并等方式分别实现了优化重组,国有纺织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为我省纺织工业的各种经济成份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民营纺织企业快速发展。
一是民营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化,改变了作坊式是生产模式。
二是企业采用的设备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水平。
三是民营纺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非国有纺织企业户数比重从2002 年的49.32% 提高到2008 年的75.68%。
目前,从民营纺织企业投资速度及设备技术水平来看,我省民营纺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省棉纺织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提高。
作为纺织产业链中重要环节的服装产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 年服装制造业产值占纺织业产值比重达10.07%。
功能性纺织服装产业链已基本形成,防油、防水、阻燃等高新功能性面料及服装成为我省纺织特色产业。
丝绸产业形成了以安康为中心的全国优质茧、丝基地。
6、产业集群化初步显现。
一是我省纺织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各具特色、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格局,并且也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
二是棉纺织行业自然形成了宝鸡市东部地区、咸阳市乾县、渭南市大荔县三个集聚区。
三是服装企业有以宝鸡市服装工业园为依托的职业服装和休闲服装聚集区,榆林市米脂县和横山县的羊毛防寒服产业集聚区;西安以长乐路、长缨路一带市场为中心、以都市服装为主体的小型服装企业聚集区。
四是形成了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月河川道茧丝绸产业集聚区。
7、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
纺织工业作为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之一,共提供就业岗位10 万个以上。
目前,我省纺织围绕一线两带地区已形成较强的加工能力,并且在部分市、县、镇基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加工集群区域,如乾县工业园区共有纺织企业17 户,目前吸纳就业15000 多人,人均收入近万元。
安康茧丝产业拉动全市100 万农民从事兴桑养蚕。
这些就业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提高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发展速度慢,行业规模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纺织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 年,我省纺织产业总产值只占到全国的0.28%,排在各省区第21 位,主要产品纱、布和服装产量分别只占到全国的0.94%、1.41% 和0.03%。
2、产业集中度低。
我省纺织产业缺少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缓慢,没有公用设施和服务体系配套齐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加以承载,企业之间缺少合作意识,互补作用不强,集成发展能力较弱。
同时,我省纺织产业缺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产品,以品牌为龙头的引领作用不强。
3、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是国有企业比重仍然较高;二是部分民营企业起点低,规模小,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产业链不完善,下游产业包括印染、服装、家纺等没有得到长足发展,致使我省纺织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能力不配套,既削弱了我省棉纺织的竞争优势,又制约了全行业的发展。
4、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一方面是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
另一方面科技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虽然我省纺织科研力量雄厚,但是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与机制,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密切合作,科研成果和生产经营脱节。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参与能力。
5、经济效益差。
2007 年以来由于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我省纺织产业由盈亏基本持平转为全行业亏损,2008 年度,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亏损2.03 亿元,同比增亏0.61 亿元,148 户企业中亏损企业66 户,亏损面44.59%,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3.97 亿元,同比增加78%。
(三)目前面临的困难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纺织下游产品出口受阻,造成国内市场产品积压,价格下降,竞争激烈。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将使纺织产业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
目前,我省纺织产业具体面临的突出问题是:1、市场疲软,价格下降,销售难度加大。
一方面传统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外销订单减少,南方沿海地区下游的外向型针织、印染、服装企业纷纷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对上游产品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扩大内需政策在较短时期内难以奏效,国内市场容量未见扩大,企业加大内销产品比例的策略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产品价格下降。
2、资金严重短缺,有的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造成原因:一是货款回笼慢,应收账款增加;二是部分产品积压,产成品资金上升;三是亏损导致现金流相应减少;四是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高。
五是企业融资渠道窄,由于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也使企业错失机遇。
3、用工成本大幅提高,但工资水平仍然偏低,职工队伍难以保持稳定。
由于纺织企业用工多、职工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我省纺织行业受新劳动法实施的冲击很大,用工成本大幅上升。
尽管如此,我省纺织职工工资仍然低于省内其他行业的水平,纺织企业面临招工难、留人更难的局面。
技术骨干大量流失。
二、振兴陕西纺织工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增强信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持与振兴纺织产业的政策,抓住我国纺织产业梯度转移及“东桑西移”工程的机遇,以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为重点,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区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省纺织工业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结合本省产业实际,认真贯彻国家纺织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即:1、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
积极应对当前需求萎缩、亏损增加、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我省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2、坚持科技进步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工业,使纺织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同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行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大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全局相结合。
发挥我省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在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支持优势企业改制重组,做强做大;重点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能力较强的纺织服装企业集团;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促进产业聚集区发展。
同时,通过完善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增强中小企业应对风险能力,保持就业稳定。
4、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推动相结合。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我省纺织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提高生产效率,参与竞争;同时,发挥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引导扶持作用,推动产业有序调整。
(三)振兴目标2009-2011 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保持生产稳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推动产业区域规划和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规模相当的一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实现我省纺织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确保生产稳定增长2011 年,力争模以上企业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143 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
2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衣着类,扩大装饰类,发展产业类,加快服装产能提升。
服装产业工业总产值在整个纺织产业中的比例由2008 年的10.07%提高到2011 年23 左右%。
3、提高科技、品牌的贡献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用工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8 年的3.3 万元/ 人*年提高到2011 年的5万元/ 人* 年,年均增长14%。
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培育10 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 亿元的知名服装品牌。
4、就业规模2011 年,力争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预计达到10 万人以上, 其中新增就业岗位1 万余人。
三、产业振兴的重点任务以园区为承载,以项目为抓手,以技改为重点,切实用好增值税转型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继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深入实施纺织企业新、特、名、优工程,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调整产品结构1、配合国家实施拉动内需的各项优惠政策,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一批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新、特产品;利用西安在全国西部服装市场上的规模优势,提高地产服装在我省的市场占有率,发挥服装产业对我省上游产业包括原料生产、纺纱、织布、印染及配套的服饰、辅助料、配件业的发展的带动作用。
2、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和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大力推进名牌产品战略,重点支持、培育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创建10 省级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提高我省纺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