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欣赏 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教案

合集下载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4课欣赏1.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4课欣赏1.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4课欣赏1.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筝名曲,片段选自花城版音乐三上第4课。

这首曲子描绘了夕阳西下,渔夫驾着小舟在湖上唱晚的美丽画面。

通过这首曲子,学生可以感受到古筝音乐的优美旋律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授这首曲子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一些简单的古筝曲目。

他们对古筝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这首曲子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曲子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筝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能够用优美的动作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渔舟唱晚》的旋律特点和意境。

2.教学难点:对乐曲的深入理解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创作意图和音乐特点。

2.示范法:演奏《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旋律。

3.互动教学: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乐曲,培养艺术表现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乐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3.示范:演奏《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旋律。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实践: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乐曲,培养艺术表现力。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渔舟唱晚》的曲名、作者、创作背景、旋律特点和意境等内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情况和实践表现。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包括古筝的起源、发展、构造和演奏技巧。

2. 使学生掌握《渔舟唱晚》的曲谱,学会演奏这首古筝名曲。

3. 通过学习《渔舟唱晚》,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知识介绍:古筝的起源、发展、构造和演奏技巧。

2. 《渔舟唱晚》曲谱学习:旋律、节奏、指法等。

3. 《渔舟唱晚》演奏技巧讲解:右手弹拨、左手滑音、颤音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古筝基本知识,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

2. 课堂讲解:讲解古筝基本知识,分析《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

3. 曲谱学习: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学唱《渔舟唱晚》的曲谱,注意指法和节奏。

4. 演奏技巧讲解:讲解《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示范演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渔舟唱晚》,老师巡回指导。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古筝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准确演奏《渔舟唱晚》。

3. 学生能理解并欣赏《渔舟唱晚》的音乐魅力。

五、教学资源1. 古筝教材:《渔舟唱晚》曲谱及演奏指导。

2. 教学视频:古筝演奏《渔舟唱晚》的视频。

3. 音频素材:《渔舟唱晚》的音频文件。

4. 教学PPT:古筝基本知识、渔舟唱晚曲谱、演奏技巧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筝基本知识和《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

2. 运用示范法展示《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并进行模仿练习。

3. 利用视听法让学生观看古筝演奏视频,增强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4.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和手型,避免演奏过程中出现错误。

2. 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练习方法,避免过度疲劳。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筝音乐。

小学音乐_《渔舟唱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渔舟唱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欣赏乐曲《渔舟唱晚》,了解古筝,能听辨出古筝的音色,体会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动人画面。

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2. 在哼唱指挥、动作表现、竖笛演奏等活动中,感受各段主题音乐要素的变化。

3. 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能够选择合适的表情术语描绘乐曲三部分的情绪变化。

【教学重点】分辨出乐曲的段落,熟记各段主题,增强学生用语言描绘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音乐要素变化入手,感受各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有一首乐曲,是十三亿中国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是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我们来听一听。

它就是CCTV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这首曲子是由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古筝曲《渔舟唱晚》改编的,也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2.认识古筝a.“说说你对古筝有什么了解?”b.介绍古筝。

(设计意图:以熟悉的旋律导入新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欣赏乐曲做铺垫。

)二、寓教于乐1.完整地无标题欣赏乐曲。

“今天,老师为大家大家欣演奏一首非常美妙的乐曲,请你用心去感受,说说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介绍《渔舟唱晚》名字的由来。

3、分段欣赏乐曲:(1).聆听A段:a.“请欣赏A段,乐曲在速度、力度等方面是怎样表现的?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场面?表现了怎样的情绪?”b.哼唱A段旋律,(注意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柔和)。

(2).聆听B段a.“与A段相比,乐曲在旋律等方面有什么变化?”(旋律的大跳和紧凑的节奏)b. 在本段开始出现了(fa)音,出现了暂时的离调感觉。

c. 接着,随着音乐的发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来表现一下你的感受吧。

(描绘了远处的船越来越近,表现了渔民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

)生模仿划船动作。

(3).聆听C段a.“听听C段,什么音乐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速度和力度)从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c.用拍手来表现C段,注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包括古筝的历史、结构、演奏技巧等。

2. 学习并掌握《渔舟唱晚》的曲调、节奏和音乐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筝简介:介绍古筝的历史、结构、演奏技巧等。

2. 《渔舟唱晚》曲调分析:学习曲调、节奏,理解音乐情感。

3. 演奏技巧训练:左右手配合、指法练习、音阶练习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古筝,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渔舟唱晚》曲调:分析曲调、节奏,讲解音乐情感。

3. 示范演奏:老师或学生示范演奏《渔舟唱晚》。

4.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纠正指法和节奏错误。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演奏经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渔舟唱晚》的曲调、节奏。

2. 示范法:老师或学生示范演奏,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演奏经验。

4. 反馈评价法:老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资源1. 古筝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3. 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4. 教室内的古筝设备。

六、教学计划1. 课程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时分配:第1-2课时:古筝简介及《渔舟唱晚》曲调分析。

第3-4课时:演奏技巧训练(左右手配合、指法练习)。

第5-6课时:演奏技巧训练(音阶练习、音乐情感表达)。

第7-8课时:分组讨论与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进步情况。

2. 表演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奏展示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和演奏技巧,给予综合评价。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古筝音乐会或比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优质课教案D002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优质课教案D002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三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二)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教学过程中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能用律动表现出
来。

2. 通过此曲的学习了解俄罗斯的音乐文化。

3. 通过和渔舟唱晚选段的对比教学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美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俄罗斯的美景,并讲解俄罗斯的文化特色。

进而引入俄罗斯舞曲。

二、聆听《俄罗斯舞曲》,感受体验美
1.初次聆听管弦乐曲《俄罗斯舞曲》,让学生思考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聆听时引导学生随音乐拍手。

2.再次聆听乐曲,让学生听辨此曲的节拍,教师在聆听的过程中同样引导学生拍手,拍出乐曲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3.又一次的聆听,请同学们听一听有没有速度有变化的地方,教师在黑板画出图形谱。

4、让学生跟着图形谱,再一次的聆听,边听边哼唱,听听有没有那个乐句时重复的,进而引入主题乐句。

5,、学唱主题乐句。

6、给此乐曲加入律动。

三、聆听《渔舟唱晚》,感受体验美
1、简介古筝
2、讲解古筝的演奏姿势。

3、让学生听渔舟唱晚选段,听听这段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4、教师简介此曲。

5、再次聆听,听听这首乐曲的速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6、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做划船的律动,体验音乐速度的变化。

四、对比教学,体验不同风格
1、这两首乐曲有什么相同之处?
2、整体曲风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教师总结
五、踏着优美的音乐结束本课的教学。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一:渔舟唱晚音乐教案4、渔舟唱晚备课日期:XX、8、27上课日期:XX、9、49、5备课人:高燕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二、复习歌曲《晚风》1、聆听歌曲《晚风》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5、根据歌曲表演三、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四、教师小结:通过此课学习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反思:同学们能够安静地欣赏歌曲《渔舟唱晚》听得特别认真听辨活动时听得也不错但划拍时有的同学划得不标准练习后同学们做得不错了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二:《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教案姓名:冯蕊单位:宁河县芦台一中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能认识筝和筝的音色特点2、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融入到乐曲的情境中3、欣赏乐曲表达情感(文字或绘画)从而了解音乐与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的联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景上的不同之处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的作用教具:古筝、多媒体教学模式:启发、互动、体验式教学教材分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船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和《渔舟唱晚》意境相符的图片启发学生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发挥内心听觉从静止的画面上能听到什么对于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用语言去描绘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他同样能够抒发我们的内心情感我们的先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创作了一首古筝曲叫做《渔舟唱晚》2、引出古筝曲《渔舟唱晚》a介绍筝的外形:琴弦、雁柱、前岳山、后岳山等等(使学生了解各部位的作用)b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流派以及音色c让学生尝试弹一弹古筝感受乐器的音色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教师解答:简介中国民族五声音阶二、欣赏《渔舟唱晚》:带问题欣赏: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划分依据(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或画面展示在纸上)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引导学生唱主旋律并模仿教师的演奏动作感受乐段的优美)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乐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隐形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走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凑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教师再次完整欣赏乐曲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展示(展示有图画和文字作品)三、由《渔舟唱晚》曲名的由来引出音乐与文学的联系音乐和文学虽然是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可以表现着共同的主题、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一句话说音乐是流动的文字文学是凝固的音乐在教师的古筝演奏和学生的散文诗朗诵中结束本课《渔舟唱晚》教学反思《渔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编而成意境悠远对于中学生而言欣赏这种古典的乐曲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精心组织和设计了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图片用语言导入课堂创设教学意境吸引学生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引出本课主题——古筝曲《渔舟唱晚》随后让学生尝试弹拨古筝聆听古筝的音色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就这一问题我为学生介绍古筝的历史知识并且介绍五声音阶我亲自演奏《渔舟唱晚》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如: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特点在分段欣赏时每一段我都采取不同的体验方式第一段我让学生随着音乐声模仿我的演奏动作感受这一部分的诗情画意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部分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了想、想了说、说了动、动了画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通过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完整欣赏时我请同学配上诗朗诵帮助学生想象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我觉得整节课的层次清楚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从孩子随堂创作的文学随笔和绘画中看出他们读懂了音乐受到了感染进入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三:《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渔舟唱晚》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音乐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从学情出发挖掘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结合原有知识基础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体现音乐教学的系统性与发展性(二)理论依据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标》中相关课程理念作为理论依据重点凸显以下两项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该理念对什么是“音乐审美”进行了解读音乐审美指的是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本课教学活动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根据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该项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1.对整首作品的分析本课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乐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即现在的鄱阳湖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渔人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曲为三段体具体呈现为A+B+C+尾声2.对乐段的分析A.第一乐段谱例1第一乐段是全曲的“起始”部分(见谱例1)全段节拍较为自由共运用了三种节拍(4/4、5/4、2/4)为交替节拍它们所占的比例为4/4拍13小节5/4拍2小节2/4拍1小节呈现出4/4+5/4+4/4+5/4+2/4的交替顺序富于变化的节拍使得旋律行进更加自由流畅第一乐段的旋律非常具有歌唱性前两乐句为变化重复较为自由的节拍、平稳流畅的曲调、相对舒缓的节奏加上古筝委婉高洁的音色和运用慢板奏出的韵致悠扬的旋律造就了第一乐段宁静幽雅、意韵深远的听觉感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碧波万顷、帆影点点的“唱晚”景象B.第二乐段谱例2第二乐段共分为三个乐句(见谱例2)采用2/4与3/4交替的节拍主要节拍为2/4拍是乐曲“承”的段落这段旋律从第一段旋律发展而来用按、揉两种指法相配合奏出的清角音“fa”增添了调性色彩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花指”(*)奏法增加了音乐的韵味随后(bc)两乐句旋律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中层下落但两个乐句节奏律动形态有所不同b乐句采用c乐句采用的节奏形态的节奏形态、两个乐句在进行中打破了原有节拍的强弱规律运用弱起以乐汇为动机不断下行模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满载而归的喜悦情景C.第三乐段的分析谱例3第三乐段(见谱例3)是乐曲的“转折”段落2/4拍运用了一连串的动机模进旋律采用复式递升递降的发展手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本乐段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按、滑、叠揉的催板奏法形象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D.尾声尾声为乐曲的“合”部分音乐在达到高潮后突然切住速度徐缓下行的旋律出人意料地落在宫音上(全曲是徵调式)具有耐人寻味的效果乐曲也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二)学生情况分析表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本首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分析:经过调查了解到在本班43个孩子中喜欢通俗歌曲的43人占调查人数的100%;喜欢民族歌曲的有13人喜欢民族器乐曲的只有8人仅占调查总数的18.6%当前由于受多种媒介的充斥加之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主动接受范围大多局限于结构短小内容通俗、生活气息浓郁且音域不宽、曲调顺口易于传唱的“流行音乐”对于器乐曲的主动接触十分有限因此本课对器乐曲《渔舟唱晚》的赏析要充分激发学生听觉兴趣调动多种感官进一步帮助他们了解我国民族音乐体会古曲音乐的雅致韵味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主动接受意愿提升音乐审美能力2.对本首作品表达主题内容的分析:该首作品从标题上理解表现的是长江中下游江西鄱阳湖一带渔民荡桨归舟的情景对于江南水乡、渔民生活等内容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美丽富饶的南国》一单元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于音乐标题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了解由此也会帮助他们更准确的体验与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与方法:在以往音乐欣赏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聆听习惯且喜欢以亲身体验和自主思考的方式学习新知孩子思维较为活跃常常能够就某一知识点延伸畅谈和讨论因此本节课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特点及具体学情设计音乐探究话题同时会有意识的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加以提炼、展开、体验知识技能:。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渔舟唱晚》范文篇1一、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二、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五、教学过程: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小结: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

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表演《晚风》: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写在歌谱左上角的是拍号,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渔舟唱晚古筝教案

渔舟唱晚古筝教案

渔舟唱晚古筝教案教案标题:渔舟唱晚古筝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手法。

2. 理解古筝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 掌握《渔舟唱晚》这首古筝曲目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演奏技巧的介绍:包括手指的按弦、撮弦、拨弦等动作。

2. 古筝的音域和音色特点的讲解。

3. 《渔舟唱晚》曲目的分析和解读。

4. 曲目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要点的指导。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古筝的基本知识,如古筝的起源、特点等,并播放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古筝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介绍古筝基本演奏技巧(10分钟)详细介绍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的按弦、撮弦、拨弦等动作,并示范演奏。

鼓励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纠正姿势和手势。

第三步:讲解古筝的音域和音色特点(10分钟)通过播放不同音域和音色的古筝演奏示范,让学生听出古筝的音域范围和音色特点。

解释不同音色的产生原理,加深学生对古筝音乐的理解。

第四步:分析《渔舟唱晚》曲目(10分钟)介绍《渔舟唱晚》这首古筝曲目的背景和意境,分析曲目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通过播放范例演奏,让学生感受曲目的美妙之处。

第五步:指导演奏技巧和表现要点(15分钟)逐段指导学生演奏《渔舟唱晚》的技巧和表现要点,包括正确的手指位置、音符的准确演奏、音符间的连贯性等。

鼓励学生多次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第六步:练习与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练习《渔舟唱晚》的演奏,教师逐个巡视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个人情感。

第七步:总结与展示(5分钟)请几位学生上台演奏《渔舟唱晚》,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古筝演奏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指导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演奏练习,评估其演奏技巧和表现力的提高情况。

3.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古筝演奏家来校进行演奏和讲座。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适用对象:古筝初学者或中级水平学生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筝曲《渔舟唱晚》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渔舟唱晚》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古筝演奏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指法的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1. 古筝乐器。

2. 乐谱和教材。

3. 教学音频或视频资料。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筝音乐的美妙。

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和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旋律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渔舟唱晚》的基本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可以分段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整个旋律。

3. 演奏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渔舟唱晚》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色、音量等方面的运用。

教师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技巧的运用。

4. 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技巧,进行实践练习。

教师可以分段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演奏水平。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演奏技巧。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

2. 演奏技巧: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指法、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成果,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音乐素养: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古筝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古筝音乐会或比赛,让他们欣赏高水平演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这首古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2)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欣赏能力;(3)教授学生基本的古筝演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渔舟唱晚》的音乐魅力;(2)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演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结合讲解、示范,教授古筝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通过学习《渔舟唱晚》,使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二、教学内容1. 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2. 分析《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及演奏技巧;3. 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方法,如指法、弦法、音色控制等;4. 分组讨论、合作演奏《渔舟唱晚》片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进行演奏实践,让学生独立演奏《渔舟唱晚》整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2)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3)能够独立演奏《渔舟唱晚》整曲。

2. 教学难点:(1)古筝演奏技巧的掌握,如指法、弦法、音色控制等;(2)理解并演奏《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分析《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及演奏技巧,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3. 示范:教师演奏《渔舟唱晚》整曲,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演奏效果;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古筝演奏技巧,分组讨论、合作演奏《渔舟唱晚》片段;5. 演奏:学生独立演奏《渔舟唱晚》整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渔舟唱晚》整曲,加强演奏技巧的掌握;2. 观看其他古筝演奏家的演奏视频,对比学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3. 深入了解中国古筝音乐文化,了解更多经典古筝曲目,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及艺术魅力。

2.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3. 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渔舟唱晚》是一首改编自古曲《夕阳箫鼓》的古筝独奏曲,由著名古筝演奏家魏子太小传入。

2. 作品结构: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夕阳西下”、“渔夫归家”和“晚霞余晖”。

3. 音乐特点:乐曲运用了大量的滑音、颤音等技巧,表现出渔舟在晚风中摇曳、渔夫捕鱼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及艺术魅力,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对乐曲中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渔舟唱晚》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讲解:分析乐曲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讲解乐曲中的滑音、颤音等技巧。

3. 欣赏: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引导他们关注乐曲中的细节,如节奏、音色等。

4.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尝试运用所学技巧演奏简单曲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对乐曲中所学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曲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

2. 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展示技巧。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所学技巧演奏简单曲目。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乐曲结构、音乐特点等图文并茂的资料。

2. 古筝乐器: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乐曲和录音。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渔舟唱晚》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美感。

2. 讲解:分析乐曲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讲解滑音、颤音等技巧。

3. 示范:教师演奏乐曲,展示技巧。

4. 欣赏: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引导他们关注乐曲中的细节。

古筝演奏渔舟唱晚说课稿

古筝演奏渔舟唱晚说课稿

古筝演奏渔舟唱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古筝曲《渔舟唱晚》的演奏教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经典的古筝曲,它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改编而成。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描绘了夕阳西下,渔舟归港的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教材中,《渔舟唱晚》被安排在中级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的指法技巧、音乐表现力以及对音乐情感的理解都有一定的要求。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古筝演奏水平,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已经有一定古筝基础的学生。

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指法,如托、劈、勾、抹等,也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和节奏感。

但是,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处理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包括滑音、按音、颤音等。

准确把握曲子的节奏、速度和力度,能够流畅地演奏全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段练习、示范演奏、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来表达音乐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掌握滑音、按音、颤音等演奏技巧,并能够在曲子中灵活运用。

把握曲子的节奏和速度变化,表现出渔舟归港时的喜悦心情。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演奏技巧的运用,生动地展现出曲子中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感。

处理好曲子中强弱对比和旋律的连贯性,使演奏富有感染力。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以及音乐的表现力。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4课欣赏1.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4课欣赏1.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4课欣赏1.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筝名曲,花城版音乐教材中选取了该曲的片段进行欣赏。

本节课通过欣赏《渔舟唱晚》片段,旨在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了解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古筝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古筝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演奏技巧。

但对于《渔舟唱晚》这首曲子的背景、意境以及演奏技巧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意境以及演奏技巧。

3.增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渔舟唱晚》片段的欣赏和理解。

2.难点:《渔舟唱晚》片段中演奏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

2.讲解法: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意境以及演奏技巧。

3.互动法:学生分享对《渔舟唱晚》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渔舟唱晚》的图片、文字介绍、演奏视频等。

2.古筝演奏乐器:用于现场演示或播放演奏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渔舟唱晚》的图片,让学生对这首曲子产生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播放《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曲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渔舟唱晚》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筝的演奏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跟随演奏,体会古筝的演奏乐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渔舟唱晚》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曲子的意境和演奏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介绍《渔舟唱晚》的演奏家及古筝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欣赏 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 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筝乐器的基本组成结构与演奏特点;2.通过欣赏古筝曲目《渔舟唱晚》片段,领略优美的古筝琴声,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华山论剑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2.教学工具:音频播放器,古筝模型。

三、教学流程1. 课前热身(5分钟)老师通过询问与幼儿有关音乐的经验和爱好,让幼儿们进入愉悦的心境。

2. 引入新课(10分钟)老师通过幻灯片或手绘简单的古筝图案,介绍古筝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演奏特点,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图片来认识古筝。

3. 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30分钟)1.老师通过音频播放器播放《渔舟唱晚》片段,让孩子们先欣赏古筝美妙的琴音。

2.借助幻灯片或口头讲解,让孩子们了解这首曲子的来源、曲目的特点和古筝演奏的技巧。

3.老师让孩子们再次听一遍这首曲子,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叙述古筝音乐让他们感到了哪些情感和意境,并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演奏古筝模型(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古筝模型,简要介绍它的演奏方式和技巧,并邀请对古筝感兴趣的孩子上来尝试演奏一下。

5. 教学小结(5分钟)老师简单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的成果,并鼓励孩子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多多探索和发掘自己的音乐天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对古筝乐器的产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通过欣赏《渔舟唱晚》片段,对优美的古筝琴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中,老师通过简单的游戏和互动方式,增强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表等方式,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同时,在教学中,老师还注意到孩子们有不同的音乐爱好和天赋,通过演奏古筝模型,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鼓励孩子们在音乐方面寻找自己的潜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 《渔舟唱晚》 教案 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 《渔舟唱晚》 教案 教学设计

《渔舟唱晚》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音乐(欣赏课)一、教材分析:《渔舟唱晚》选自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

这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创作而成的古筝曲,描绘了夕阳西下,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情景。

乐曲共分三个部分,本课主要欣赏其中第三部分。

在欣赏乐曲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音乐速度快与慢,本课主要是感受渐快和渐慢。

二、教学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从而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社会生活和其他音乐文化艺术的联系,。

通过学习,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通过对《渔舟唱晚》(片段)的欣赏,使学生认识并喜爱民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玩一玩(感受速度)、画一画(分析作品)、动一动(表达音乐感受)来认识速度对音乐的影响;3、知识与技能:认识到速度对刻画音乐形象的重要性,能通过对比来分析音乐作品的速度;了解“递升递降”创作方法。

四、重难点:1、感受音乐的渐快和渐慢2、在《渔舟唱晚》片段中听辨出渐快和渐慢,并能感受其表现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玩一玩课前律动,第一次和老师一起用肢体动作感受慢、快。

第二次律动感受渐快、渐慢。

2、什么是“渐快”“渐慢”,它们适用于表现怎样的音乐情绪和场景。

3、说说生活中渐快、渐慢的例子,在音乐中,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渐快和渐慢。

(二)乐曲学习1、欣赏《渔舟唱晚》第三段。

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分辨出音乐的速度变化。

2、打手号视唱主旋律。

3、通过乐谱学习,了解递升递降的音乐创作手法,了解它对乐曲表现的作用。

4、画一画。

一边听音乐,一边画图形谱,通过图形谱来分析主题结构以及速度变化。

5、动一动。

音乐速度变化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如:渔舟飞快前进,撸桨声、流水声、渔歌声交织在一起,音乐速度(渐快)、力度(渐强)有变化。

最后,渔舟走远,渐渐恢复平静,速度(渐慢)和力度(减弱)又产生了变化。

聆听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渔舟唱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古筝曲渔舟唱晚,并欣赏不同版本的渔舟唱晚(片段)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体会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体会渔舟唱晚的意境。

教学过程:
壱、导入:
1、以民族乐器引出古筝。

2、感受,认知,体验古筝。

介绍古筝的背景,引出古筝曲《渔
舟唱晚》。

弐、寓教于乐
1、初步感知《渔舟唱晚》。

问: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分段赏析《渔舟唱晚》的三大段落。

1)简介《渔舟唱晚》的来历
2)第一乐段第一部分。

让学生学会利用音乐要素产生丰富想
象来欣赏和感受音乐3)第一乐段第二部分。

引导孩子将看到的景象唱出来。

4)第二乐段。

引导孩子说出节奏、速度、力度等。

引出古筝的演奏技巧(花指),用动作,节奏,引领着,让
孩子们伴着音乐划着桨回家。

(适当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利用
身体的律动,随着音乐划动船桨)
3、带着整曲的感受和体验,观看视频,完整感知《渔舟唱晚》
全曲。

参、拓展延伸
引出小提琴演奏家黎国荃,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渔舟唱晚》,
引出天气预报版本《渔舟唱晚》,并简单介绍。

四、完美结课
1、谈谈收获。

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2、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 体会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3. 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筝。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正确地描述。

2. 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

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

其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用慢板奏出了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赞美。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是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的。

从全曲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在这段中用了清角音(fa),出现了暂时的离调。

转入下属调,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运用了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

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缓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的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色之中,湖边只留下一片幽静,意境深远。

《渔舟唱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曲。

被改编成许多不同的演奏形式,如长笛独奏、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管弦乐合奏等,特别是小提琴独奏《渔舟唱晚》,更加突出了音乐的歌唱性,其中的慢板主题优美流畅,成为广为流传的旋律之一。

中央电视台在“天气预报”中也运用了这段主题,使它的影响更加广泛。

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这首乐曲之后非常赞赏,称它为一首“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感受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它的音色古朴、浑厚而悠远。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同认识和了解我国另一件民族乐器──古筝。

2. 介绍筝。

师: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

它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

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

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弦为主,其中筝的划奏是构成其旋律特色的一个重要演奏方法。

二、辨别结构
1. 初听:画旋律线。

师:大家对筝这种民族弹拨乐器有了初步了解,一定还想仔细地品味它所表现的音乐吧!那么,我们就一起欣赏一首筝曲。

请大家拿出纸、笔,边听边画旋律线。

(初听音频。

学生准备纸、笔,边听边画旋律线。


2. 描绘音乐。

师:请你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所画旋律线,想象一下音乐描绘的画面。

3. 出示曲名。

师:这首乐曲的曲名是《渔舟唱晚》,是表现江南水乡傍晚的美景和渔民充满乐趣的捕鱼生活。

4. 介绍曲名的由来。

师:这是近代筝演奏家娄树华在1936年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并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