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一
2020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单元提升课(十五)
单元提升课(十五)1宏观知识再构建2常考问题再加强视角1历史趋势——世界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程【知识点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又一次伟大综合,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成“地球村”,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社会生活。
【考题例证1】(2017·江苏单科,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
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是以数学为表达形式,材料中“17世纪一位科学家”说的就是牛顿,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A项正确;经典力学属于近代物理学,B项错误;“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的理论,C 项错误;相对论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D项错误。
答案 A视角2文明史观——辉煌璀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知识点拨】中国古代科技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长期受到政府的重视,成就辉煌;文学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各具时代特色的成就,逐渐走向通俗化、平民化;古代书画、戏曲艺术多姿多彩,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科技、文学、绘画、戏曲艺术等成就辉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题例证2】(2016·课标全国Ⅱ,24)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2022《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9-32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32讲走向整体的世界1.(2021·湖南长沙模拟)内燃机的制造,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制造,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进展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国际关系更简洁,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峻污染环境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依据所学,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解。
答案 D2.(2021·江苏海门模拟)“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
”《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制造,最早毁灭于()A.19世纪60年月B.19世纪70年月C.19世纪80年月D.19世纪90年月解析由“火树千株照水明”“真个销魂不夜城”可知为电灯,这是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爱迪生制造世界上第一盏有有用价值的电灯,故选B项。
答案 B3.(2021·河南平顶山模拟)某个历史时期开头毁灭这样的现象:“创新的源泉发生了变化……创新的来源更为多样:工业部门建立争辩和开发机构,使寻求技术变化机会的拿薪俸的工程师、科学家阶层的人数增加,而使个体制造家、小企业家人数削减。
”从材料可以看出() A.西欧开头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B.科学争辩完全受控于垄断组织C.科技成为推动工业进展的因素D.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个体制造家解析依据题干“创新来源更为多样”“个体制造家、小企业家人数削减”可知B、D两项与题干不符,排解;A项与史实及题干均不符合。
故选C项。
答案 C4.(2021·浙江杭州质检)从19世纪90年月起,德国毁灭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
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
2020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人教版)必修1word单元提升练(三)
单元提升练(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陕西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说,自己的著作之所以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
”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解析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
答案 B2.(2018·河南漯河模拟)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
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解析材料中“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旨在强调纲领具有空想性的原因,故A项错误;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表明时代的局限,故C项正确;阶级的局限性与材料中“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的时代局限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3.(2018·广东深圳调研)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说:“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
”此后,列强发动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义和团民众将华北地区的外国人予以包围和攻击,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纠集八国军队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并以天津为前沿阵地,最终攻陷了北京,故D项正确。
《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共37份打包)
2.评价 (1)积极影响 ①雅典的民主政治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调 动了雅典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了雅典的管理水
平,为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
②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 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知识导图 整体
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
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 民获得 参 与国家 政 权的权 利 ( 或为雅 典 民主政 治 奠定基 础 )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 ( 或贵族政
治没有彻底改变)。
的监督和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
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等。 (4) 法律至上。雅典实行严格的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 (5)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 人皆可以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 政治、轮番而治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情,城邦至上、 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知识导图 整体
线索归纳 体验 学会解题 思维
1.该类题考查方式一般分为两类 (1)在题干引文中直接给出本题意在考查的核心主题,相比 较而言,这种方式更普遍。
(2)在题干引文中不明显或没有直接显示题目主题,而是将
主题隐含在设问中。 2 .此类题型就某一主题设置情境,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 样,覆盖面广,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主题洞察能力和对材 料合理而充分的整合能力,一般属于难度偏上题目。
知识导图 整体
线索归纳 体验 学会解题 思维
第二步
抓关键
第(1)问,根据材料“现在在公民大会中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配套课件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 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 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明朝的内阁制度。由题干材料中“其官 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可知殿阁大学士并无实权,与宰相并不一样。 答案:A )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1.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 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 1. ①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②汉至元君主专 制的演变;③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考点搜索
2.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 2.①宰相制度废除的过程及影响;②内阁出 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 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现的原因、过程及评价;③军机处的设立。
(浙江湖州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 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C
考点综合
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异同
(1)不同点
(2)相同点 作用 地位 目的 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巩固封建统治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阶段特征:
归纳小结:
4.明朝内阁制与西方近代内阁制有何区别? 提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内阁的职责是 只备顾问,无决策权,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近代西方内阁以议会为基础 产生,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它是 中央立法、决策机构,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发展的重要成果。 5.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提示: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宰 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 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 持。内阁只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配套课件
郡县制的建立 (2010· 新课标全国)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 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 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题思考: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 到卿大夫、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 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 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答 案为D项。 答案:D ( )
研判
宗法制、郡县制、分封制和科举制的比较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2009· 山东文综)在《红梦楼》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 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解题思考:林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被贾母视为“外人”,贾宝玉是贾母的孙 子,是“自己人”。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的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故 答案为 C 项。 答案:C ( )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封建帝国为西周,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答案:C
(南京模拟)《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 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又 《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 《孔子家语· 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上述材料涉及的政治 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监察制度 ( )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历史概 念的理解要准确。如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了选项中的皇帝制 度、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即D项包含A、B、C三项。 答案:D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6-2祖国统一大业配套课件
撒切尔夫人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 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A.英国实力下降,霸权地位丧失 .英国实力下降,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 . C.综合国力与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成正比 .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 解析: 、 、 三项只是指出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涉及其本质, 解析:A、B、D 三项只是指出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涉及其本质,只有 C 项才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答案: 答案:C ( )
Hale Waihona Puke 考向1 考向历史与现实
从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立意
日电“ 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25日电“张灯结彩喜洋洋,胜 华网北京 年 月 日电 张灯结彩喜洋洋, 立意 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 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 ……”由 余名小学生演唱的 台湾光复纪念歌》 余名小学生演唱的《 ……”由20余名小学生演唱的《台湾光复纪念歌》, 25日在 年前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的台北中 日在65年前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的台北中 日在 山堂(原称工会堂 响起 山堂 原称工会堂)响起。 原称工会堂 响起。 研判 全面系统认识台湾问题
香港、 香港、澳门的回归
2.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 提示:(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提示: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设取得巨大成就,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 设取得巨大成就,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 国际地位的提高。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及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力的增强, (2)国际地位的提高。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 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3)“一国两制”构想是关键,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是关键,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4)港澳同胞期盼回归。 港澳同胞期盼回归。 港澳同胞期盼回归 (5)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回归提供了法律依据。 两个《联合声明》 两个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回归提供了法律依据。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配套课件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 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民 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
①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是借 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 ③是对《天朝 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④反映了太
生活方式
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本质
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 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它符合了中国 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反映了中国 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解答组合式选择题的一般方法——“筛选法”及案例
(大连调研)1866年,曾参加太平军的英国人呤在其著作中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纵横: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 有何联系?,鸦片战争导致太平天国 运动的爆发。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 赔款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使 中国阶级矛盾激化,是起义的重要原 因。),发展:1853~1856 北伐 西征,太平军打破了江南、 江北大营,进入全盛时期
归纳小结:
归纳提示:太平天国与旧式的农民起义相比,从理论基础、组 织领导、革命纲领到施政方案、革命任务、与西方交往和向西 方学习等方面都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
类别
背景
内容
评价
《天朝田 亩制度》
《资政 新篇》
《天朝田亩制 度》与《资政 新篇》产生的 背景不同,分 别在盛、衰两
个不同时期
突出地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 主张消灭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私有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
积极性
发展 私有 制
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实践的产 物,也与农民的要求不相符 合,也就无法调动农民的革 命积极性
【创新设计】2022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题型突破练题型1 Word版含答案
高考题型突破练题型1材料主旨类选择题(限时15分钟)1.(2021·山东青岛模拟)《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解析由题干中“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等关键词可推断其体现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A项只提到了分封制而没有提到宗法制,B项只提到宗法制而没有提到分封制,都不能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故A、B项错误;C项两种制度都提到,故C项正确;礼乐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2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连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
”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解析题干表述的是“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没有涉及二者在需求上有何差异,故A项错误;B、C项材料没有提及,故B、C项错误;解读材料可知,游牧和商业进展是由于所处地区不能满足自身进展需要,所以才向外进展,具有流淌性,而农耕经济能在一地自给自足,不用向外进展,故形成安土重迁思想,所以作者认为文化形成的根源是自然环境,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21·湖南雅礼中学月考)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中指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确定尺度。
2020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二部分 选考内容选考三 第1讲
第1讲 基础过关课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2)柏拉图。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
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 1.秦统一六国(1)条件⎩⎨⎧①嬴政除嫪毐,免除吕不韦相权,大权在握。
②用人唯才,广招天下英才。
③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等。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建立集权统一的国家(1)军事上:北击匈奴,南伐百越。
(2)政治上: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①中央: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郡县制。
(3)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4)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实行“焚书坑儒”等。
3.残暴统治(1)沉重的兵役、徭役和赋税。
(2)刑法严酷。
4.评价(1)功: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灭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
②北击匈奴,南伐百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多为后世承袭。
(2)过: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暴君。
①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赋役负担。
②刑法严酷。
③“焚书坑儒”毁坏大批文化典籍。
总之,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又有大过的封建皇帝。
(二)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1.主要措施(1)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2)善于用人,重视纳谏,使名相名将辈出。
(3)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合并州县。
(4)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8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情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情况,第(1)问主要考查的是清朝乾隆年间 问主要考查的是清朝乾隆年间 对外国的态度,分析时主要结合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和认识回答。 对外国的态度,分析时主要结合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和认识回答。第(2)问主 问主 要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分析,清政府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打击,赔款割地,影响了 要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分析,清政府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打击,赔款割地, 人们对西方的态度。 问在回答时分析三个时期的外交特点, 人们对西方的态度。第(3)问在回答时分析三个时期的外交特点,主要从社会性质、 问在回答时分析三个时期的外交特点 主要从社会性质、 国家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分析原因。 国家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 以天朝上国自居 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 以天朝上国自居、 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 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清政府在鸦片战 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畏惧西方列强 争中战败, 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 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 争中战败, 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 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 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 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朝贡外交 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 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 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自信心增强, 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高考历史创新试题三个专题
高考历史创新试题一“和谐社会”试题最新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这种管制(国家和君主干预经济生活)几乎毫无例外地必定是无用的或有害的。
”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
它的职能是:“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
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1)材料一中,亚当·斯密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认为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根据材料,指出“守夜人”的主要职能。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的思想主张产生的社会根源。
材料二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是19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
他在1803年写的《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并在临终时说“一切社会设施的目的都应该是从道德上、智力上和体力上改善人数最多的和最贫穷的阶级的状况。
”英国的欧文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付诸行动,他到美洲进行“和谐制度”的实验,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工作和生活真正和谐的社会。
他把自己的实验称作“新和谐公社”,并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来到这个国家是为了介绍一个崭新的社会,把愚昧而自私的社会制度改变为一种开朗的社会制度,这一种制度将逐渐把一切利益结合起来,并消除引起个人之间一切纷争的原因。
我已买下了这片产业,并且亲自来到这里实行这种办法。
”但是“新和谐公社”并不是与世隔绝的。
它处在整个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引自《世界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3)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主张有哪些共同点?(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和谐”思想若隐若现。
创新设计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1-6-2
(邢台模拟)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D.李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答案:C ( )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 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A.英国实力下降,霸权地位丧失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 C.综合国力与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成正比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解析:A、B、D 三项只是指出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涉及其本质,只有 C 项才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答案:C ( )
有的学者认为: “一国两制”构想突破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建立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 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政府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C.统一后允许台湾保留军队 D.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解析:A 项只体现和平统一但不能体现“一国两制”,C 项是对台的特殊政策与材 料无关,D 项也没有直接关系,B 项体现材料“一国两制”的本质含义。另外,本 题所考内容与当今社会热点紧密相关,新的问题情境层出不穷,特别是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言论与“台独”言论都可能成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本题学生 易错选 D,原因是解题方法欠缺,脱离材料或把握不住材料的实质内容,所以易选 择正确的但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因此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以及此 类题型的练习。 答案:B ( )
【创新设计】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1.1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训练
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河南信阳二模)下面诗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该诗句( )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C.为宗法制增添了神秘色彩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解析观察图文,根据材料信息“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宗族内部的团结,故选B项。
《诗经》是春秋时期孔子编订,而西周时期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A项错误;“神秘色彩”“对抗诸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D 两项。
答案 B2.(2014·辽宁大连质检)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题干反映了宗法制强调以血缘亲疏形成等级,区分大宗和小宗,故“赐姓”成为大宗—天子的特权,战国时期豪强随意赐姓,表明宗法等级遭到破坏,B项正确。
题干未涉及到分封爵位、土地和人口,A项错误;材料所述不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C项错误;题干材料列举的也非经济领域问题,D项错误。
答案 B3.(2014·江苏盐城质检)“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解析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世卿世禄,世世代代做官,享有俸禄,体现血缘关系在政治上的支配作用,这是贵族政治;而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郡守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这被称之为封建官僚政治。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4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解析:考查辛亥革命。 问从“ 年春” 解析:考查辛亥革命。第(1)问从“1911 年秋至 1912 年春”这个时间发生的一系列 问从 重要事件,如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重要事件,如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可以 《 得出其视角是政治革命。 世纪初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得出其视角是政治革命。第 (2)问 19 世纪初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问 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这是从社会革命角度认识辛亥革 问从政治革命角度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命。第 (3)问从政治革命角度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社会革命角度 问从政治革命角度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看五四运动可得出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和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 看五四运动可得出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革产生重大影响。 革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 政治革命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政治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风初开。 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新文化对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9·天津,13)(16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 . 天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 天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 对战后世界发展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设计】(教师用书)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
【创新设计】(教师用书)2015年二轮专题复习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含2014年最新模拟试题,含解析)【专题考纲·重点解读】(教师用书独具)——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一、政治上:从周代“天下共主”到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商周的政治制度(1)商周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局面。
(2)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上: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1)先秦时期的耕作技术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2)汉代牛耕普及,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耧车和代田法;兴修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1)西周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技艺高超;春秋战国时期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2)汉代开始用煤炭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1)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周朝时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2)秦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交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4.经济政策(1)商周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这成为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汉代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推行盐铁专卖制度。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一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教案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表达。
它经验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开展过程。
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其次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历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详细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别性。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开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
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心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逐步开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减弱;中心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开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心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听从专制王权的须要;废行省,设三司,干脆隶属中心,中心对地方限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学法指导1、要留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根本概念,并结合详细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
2、要留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3、要留意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开展演化的整体线索。
(4)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居于统治地位。
3、西周时期特点:国家政权和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的父系家长制演化为严格的宗法制度,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
《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共37份打包)29
2.对外关系上:推行闭关锁国
(1)目的: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2)表现 传教士 出 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驱逐外国商人和 ________ 中国 、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境,只允许同______
②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
3.经济上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 。 ______________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4.社会关系上
(1)农民起义不断。
(2)工商业者不满。 (3)中下级武士产生反抗思想。 (4)封建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归纳比较] 策的相同点
日本“闭关锁国”政策和清政府“闭关锁国”政
(1)根源:都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目的:都是防止外来势力的入侵,维护封建统治。 (3)内容:都是严禁本国人民和外国进行交往和贸易。 (4) 结果:都造成国家的与世隔绝,成为落后的主要原因之 一。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二
1.原因
黑船事件
(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
(2) 日本幕府统治腐朽,封建落后,给西方列强以可乘之 机。 2.概况 (1)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来到日本,美国要求 外交关系 和进行贸易。 与日本建立__________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课前自主导学
教材问题解答 课堂互动探究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 状况及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三个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1)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
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 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 会民主制(禅让制)到夏商西 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 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
历史特征 血缘关系同政治隶 属关系相结合,
先秦时期
(约170万
年前~公 元前221 年)
“家国一体”;等
级森严,带有浓厚 的宗族色彩;中央 尚未建立起对地方 的绝对集权
心的皇族分封。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史料印证】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重难点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形成了 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 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 彩。
导读: 史料说明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帝至尊、 皇权至上的特点。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史料 “ 法令出一 ” 、 “ 别黑白而定一尊 ” 、 “ 天下事
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导读: 从史料关键词句 “ 一尊 ” 、 “ 主独制而天下无所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由秦代开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败了传统的
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 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 地方的控制,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 重要影响。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②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
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1.识图
图1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思考1:从图1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秦朝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由皇
帝任免;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4)夏商周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史料印证】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重难点三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僚机构
1.皇帝制度
史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太平御览》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1.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前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宗法制可归纳为“一、一、二”
一个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两对关系: 内部,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与分封 制的表里关系。
嬴政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①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实行“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 ②中央官制:中央实行 三公九卿 制度,各级官员既相互 配合又相互制约, 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2)内容 ③地方官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中 央任免,不能世袭。 ④用人制度: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员的制度。 ⑤法律制度: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2)对象: 同姓亲族 是分封的主体。还包括功臣、姻亲及 原来的附属国。 (3)内容:周王分封 土地 和 人民 ,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
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4)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较
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 夫—士”的等级序列。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封建”与“封建主义” 西周的“封建”是指周王对王族、功臣及古代帝王的后 代进行分封。即“封邦建国”、“封建亲戚”。古代的封建
主义制度是一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
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归纳为“一、二、三”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体验高考1】 (2012·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
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 ( 故称两姓联姻为
“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 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可以通婚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 )。
明清(公 期继承和发展、
1840年) 宋元时期的加
被废除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第1课时 商周的政治制度与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山东考纲】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 【课标提示】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重难点一 分封制的概念及影响 1.封建的概念 史料一 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史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导读:史料中的封邦建国充分说明了“封建”的含义。西 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由周天 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对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 建立诸侯国。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4.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
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秦朝的统一
(1) 春秋:宗法分封的原则被破坏,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 尊王 位。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 战争。 (2) 战国: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兼并 战争不断。 (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221年,秦王 ”的旗号进行争霸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图2 玉玺
思考2:《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
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
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 提示:反映了中央集权下皇帝独尊。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读表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类别 建立基础 分封制 血缘关系 郡县制 按地域划分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 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3.宗法制度 目的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 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以 嫡长子继承制 为核心,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 内容 宗体系。两者的关系是 相对 的,不仅是家族等级 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特点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保障各级贵族“ 世卿世禄 ”的特权;有利于凝聚 作用 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强化了以大宗为 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2) 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关系,形
成“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权结构。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宗法制的影响
(1) 对西周:确立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
制度,保证了贵族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了贵 族间权力的争夺,稳定了统治。 (2)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 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秦朝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正式确立, 秦汉至 元前 221~ 经历了两汉时 魏晋隋唐时期 的完善巩固、 强、明清时期 空前强化的演 变历程
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 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彩;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 一,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 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 盾是中央政府内部一对基本 矛盾,斗争的趋势是皇权不 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
制也 ” 可看出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皇帝专制独裁的特
点,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创立。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规范训练
(2)影响
①积极:随着中央集权的建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促进封建经济 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 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