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三笔
茶诗词大全100首
茶诗大全1、池边木笔花新吐,窗外芭蕉叶未齐。
正是欲书三五偈,煮茶香过竹林西。
释得祥《题诗经室》2、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小山《寒食》3、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曾巩《趵突泉》4、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
待立小童闲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
马臻《竹窗》5、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卢纶《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6、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吹花。
道人邀我煮新茶。
荡涤胸中潇洒。
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
凤停桥畔即吾家,管甚月明今夜。
吕岩《西江月》7、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皮日休《煮茶》8、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9、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瞿佑《茶烟》10、葵倾芹献亦真诚,蒙顶仙茶得气深。
飞辔上呈三百叶,清芳仰见圣人心。
闵钧《贡茶》11、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12、州西陶老制茶垆,赤日行天雨伞舒。
一至官场人送礼,陶垆名已传江湖。
康友祥《咏茶器》13、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14、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
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
人已老,欢犹昨。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15、西山烟火一千三,万树茶林绕翠岚。
村行王禹偁景物描写的特点
村行王禹偁景物描写的特点村行王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小说家,也是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他的诗文中,特别是景物描写部分,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他在描写景物时,细腻入微,栩栩如生,能将景物生动地表现出来。
例如他在《登太行》中描写山中的景色:“锦色暖,金烟淡,万壑山拔去,百川渖洒。
高峰树遮红尘,低处岩垄金沙。
江左仙丛更青,江右鸟鸣更远……”他把江左仙丛描绘的青青翠翠,江右的鸟叫描绘的清远可知,他把山景描写得那么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其次,他在景物描写中,能把景物和人的情感紧紧联系起来,使其具有情神意象。
例如他在《梦溪笔谈》中描写仙谷桃源:“仙谷桃源,情僻不浅。
宁知亭亭桃,皓月当空。
碧波浩淼,云锦沙洲。
烟柳翠翘,杨柳新愁。
岸柳婆娑,渔舟共流……”这句话,充满了仙境之感,令人倾倒,同时也把那种浪漫、唯美的情怀融入景物之中,把人与景物联系起来。
再者,他在景物描写中,具有朦胧虚幻色彩,流露出宁静禅意。
例如他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描写佛殿景观:“云灯照残烛,石缸发清香,晓钟悲夜长,暮鼓惊风起。
野老静思念,谷风吹细腻,空山松子落,深林鸣。
”这段文字不仅通过灯光、香熏、清钟鼓鼙等来表现佛殿的宁静禅意,还用语言的细腻、静谧来表达景物的宁静洒脱,使人闭目沉思,叹为观止。
此外,他还能结合历史、地理知识,将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
例如他在《竹窗四与》中,描写禹皇古庙景象:“禹皇古庙野,山林拥绿衣。
通河护昆地,隋朝碑落时。
两面石水江,四周竹林里。
行行绿水步,伏伏苍苔枝。
”这段文字既能把所描写的景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能将禹皇古庙的历史知识介绍给读者,寓意深远。
总之,从王禹的诗文中,可见他在景物描写上有着独特的特点:一是细腻入微,栩栩如生;二是能把景物和人的情感紧紧联系起来;三是具有朦胧虚幻色彩;四是结合历史、地理知识,使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倾倒、叹为观止。
竹窗随笔
竹窗随笔竹窗随笔序学诚莲池大师是明代四高僧之一。
师讳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
杭州仁和人,俗姓沈,父德鉴,号明斋先生,为当世名儒。
师生而颖异,幼承庭训,深明大义,以孝行著称。
十七岁入县学,德行文章鸣于一时,平素好佛理,淡于世味,戒杀生,祭必素,栖心净土,志在出世。
自云“三十不售,定超然长往。
”三十二岁时,投西山性天和尚座下出家为僧。
受具足戒后,云游四方,遍参名师知识,曾入京城参禅门耆宿辨融大师和笑岩禅师等。
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后过东昌,忽有所悟。
晚年至杭州五云山结茅而居,名其庵曰“云栖”,所以也有称师为“云栖大师”。
大师施设门庭,以净土念佛法门为主,倡导持名念佛,后世尊推他为莲宗第八祖。
同时主张禅、教并重。
在《重修云栖禅院记》中大师自述说:“大都主以净土,而冬专坐禅,余兼讲诵。
”表明了这种态度。
平素十分注重戒律,所订云栖寺僧约极为严谨,并制定了寺院的日常课诵仪式,为后世所遵循。
憨山大师在《莲池大师塔铭》中尊师为法门周孔,推崇备至,谓“师之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至若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广运六度,何莫而非妙行?!出世始终无一可议者,可谓法门得佛之全体大用者也。
夫非应身大士,朗末法之重昏者,何能至此哉?!”莲池大师著作颇多,尤其是《阿弥陀经疏钞》一书,阐发事理一心,至为渊奥,自莲宗建立以来所未曾有。
其它如:《楞严经摸象记》、《遗教经论疏节要》、《梵网经菩萨戒疏发隐》、《沙弥律仪要略》、《禅关策进》、《直道录》、《山房杂录》、《云栖遗稿》等,后来被门人汇编为《云栖法汇》,堪称度世之宝筏,法门之圭臬。
《竹窗随笔》及《二笔》、《三笔》,是莲池大师的随笔集。
明代笔记小说目录
明代笔记小说目录001《夜航船》(明)张岱002《万历野获编》上(明)沈德符著003《七修类稿》〔明〕仁和郎锳仁宝着004《夜航船》全集(明)张岱005《五杂俎》(明)谢肇淛006《四友斋丛说》(明)何良俊撰007《百可漫志》明·陈鼐008《半村野人闲谈》明•姜南009《北平錄》(明)不著撰人010《北使录》明·李实011《北巡私记》(明)刘佶012《北征记》(明)杨荣撰013《北征录》《北征后录》明·金幼孜014《北征事迹》(明)袁彬撰015《备倭记》(明)卜大同辑016《碧玉楼》(明)竹溪修正山人编次017《兵壘》(明)尹賓商著018《病逸漫记》明·陆釴019《朝鮮賦》(明)董越撰020《朝鮮紀事》(明)倪謙撰021《赤雅》明·邝露022《初仕錄》(明)吳遵著023《大驾北还录》明·陆深024《大书长语》(明)费瀛撰025《大同纪事》[明] 韩邦奇著026《大同平叛志》(明)尹耕撰027《滇载记》明·杨慎028《东朝纪》明·王泌029《东谷赘言》(明)敖英030《东西均》明·方以智031《東征紀行錄》(明)張瓚撰032《二酉委谭摘录》明·王世懋033《二酉綴遺》(明)胡應麟撰034《方山先生文錄》(明)薛應旂撰035《方洲杂言》(明)张宁撰036《防邊紀事》(明)高拱撰037《焚书》明李贽著038《楓山語録》(明)章懋撰039《奉使安南水程日記》(明)黃福撰040《奉天靖難記》(明)不著撰人041《否泰录》(明)刘定之撰042《伏戎紀事》(明)高拱撰043《撫安東夷記》(明)馬文昇撰044《撫黔紀略》(明)江東之撰045《复辟录》明·杨瑄046《革除遺事》(明)黃佐撰047《庚巳编》(明)陆粲撰048《耕樵问答》(明)颜钧049《古今风谣》明·杨慎050《古今奇闻类纪》明施显卿051《古穰杂录摘抄》明·李贤052《官箴集要》(明)汪天錫輯053《广客谈》(明)撰人不详054《广嗣纪要》(明)万全撰055《安南奏議》(明)不著撰人056《广嗣要语》(明)俞桥撰057《广右战功》(明)唐顺之撰058《广志绎》明·王士性059《归庐谭往录》[明] 徐宗亮著060《国初礼贤录》(明)不著撰人061《国初事迹》[明]刘辰062《國寶新編》(明)顧璘撰063《海槎余录》明·顾山介064《海棠闹春》(明)罗刹狂人撰065《洪武圣政记》(明)宋濂撰066《鴻猷錄》(明)高岱撰067《後鑒錄》(明)謝蕡撰068《花影集》明〕陶辅编撰069《華陽博議》(明)胡應麟撰070《華夷譯語》(明)火原潔等編071《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072《宦遊日記》(明)徐榜著073《皇朝本記》(明)撰人不詳074《皇朝平吳錄》(明)不著撰人075《皇明本纪》[明] 佚名著076《皇明典故纪闻》(明)余继登辑077《皇明纪略》[明] 皇甫录著078《皇明奇事述》[明] 王世贞079《皇明盛事述》[明] 王世贞080《皇明异典述》[明] 王世贞081《会仙女志》(明)郦琥著082《济南纪政》(明)徐榜撰083《继世纪闻》明·陈洪谟084《嘉靖东南平倭通录》(明)不著撰人085《蒹葭堂杂著摘抄》明·陆楫086《剪胜野闻》(明)徐祯卿撰087《謇齋瑣綴錄》(明)尹直撰088《見聞雜記》[明]吳興李樂彥和述著089《建文皇帝遺蹟(明)不著撰人090《今言》明郑晓091《金陵琐事》明·周晖092《金台答问录》(明)湛若水撰093《金台纪闻》明·陆深094《金小史》明·杨循吉095《錦衣志》(明)王世貞撰096《近峰纪略》(明)皇甫录097《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098《靖難功臣錄》(明)不著撰人099《靖夷紀事》(明)高拱撰100《旧京遗事》(明)史玄撰101《救命書》(明)呂坤撰102《居官必要為政便覽》(明)不著撰人103《居官格言》(明)不著撰人104《居官水鏡》(明)劉時俊著105《鐫宣城湯睡庵集》(明)湯賓尹著106《君子堂日詢手鏡》(明)不著撰人107《科塲條貫》(明)陸深撰108《客滇述》明顾山贞109《空同集》(明)李梦阳110《窥天外乘》明·王世懋111《困知記》(明)羅欽順112《琅琊漫抄》(明)不着撰人113《老乞大》《朴通事》明114《李侍郎使北錄》(明)李實撰115《李溫陵集》(明)李贄撰116《立斋闲录》明宋端仪117《练兵实纪》明·戚继光撰118《两湖麈谈录》(明)许浩撰119《辽小史》明·杨循吉120《遼紀》(明)田汝成撰121《刘生觅莲记》(明吴敬所著)122《留計東歸贈言》(明)畢自寅輯123《龙会兰池录》〔明〕吴敬所撰124《龍興慈記》(明)王文祿撰125《论气》明·宋应星126《罗织经》明来俊臣127《媚幽閣文娛》(明)鄭元勳輯128《觅灯因话》明)邵景詹著129《闽部疏》明·王世懋130《明朝小史》(明)吕毖撰131《明夷待访录》余姚黄宗羲梨洲著132《冥寥子游》(明)屠隆撰133《牧鑑》(明)楊昱輯134《牧民政要》(明)不著撰人135《莊嶽委談》(明)胡應麟撰136《南询录》(明)邓豁渠著137《南诏野史》明杨升庵辑138《偶谭》[明]李鼎139《彭文宪公笔记》明·彭时140《蓬轩类记》(明)佚名141《平定交南录》(明)丘浚撰142《平番始末》(明)许进撰143《平蛮录》明·王轼144《平夏录》(明)邓士龙辑145《苹野纂闻》明·伍余福146《徐霞客游记》(明)徐宏祖147《濯缨亭笔记》(明)戴冠148《奇闻类记》明·施显卿149《前闻记》(明)祝允明撰150《樵语》(明)湛若水151《青溪暇笔》明·姚福152《清暑笔谈》明陆树声著153《情史》明詹詹外史评辑154《丘隅意见》(明)乔世宁撰155《秋园杂佩》明·陈贞慧156《權謀殘卷》[明]張居正157《仁宗昭皇帝實錄》(明)蹇義等158《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159《任文逸稿》(明)任翰撰160《日本國考略》(明)薛俊撰161《三朝聖諭錄》(明)楊士奇撰162《三家世典》(明)郭勋撰163《山洋指迷原本》(明)周景一著164《少村漫稿》(明)黃廷用著165《涉异志》明·闵文振166《摄生总要》[明] 洪基著167《慎言》(明)王廷相168《智囊全集》明)冯梦龙169《食色绅言》[明] 龙遵170《識小錄》〔明〕徐樹丕171《使琉球录三种》明陈侃萧崇业夏子阳撰172《世说旧注》(明)杨慎輯173《世宗實錄》《穆宗實錄》(明)不著撰人174《殊域周咨录》(全)明·严从简175《菽园杂记》明·陆容176《蜀都杂抄》(明)陆深撰177《蜀王本纪》(明)郑朴辑178《竹窗三笔》(明)沙门株宏著179《双卿笔记》〔明〕吴敬所撰180《双溪杂记》(明)王琼撰181《巳疟编》明·刘玉182《搜神後记》明佚名183《苏谈》明·杨循吉184《綏廣紀事》(明)高拱撰185《損齋備忘錄》(明)梅純撰186《娑罗馆清言》[明] 屠隆187《撻虜紀事》(明)高拱撰188《泰泉乡礼》六卷(明)黄佐撰189《谈辂》(明)张凤翼撰190《谈天》明·宋应星191《谈艺录》(明)徐祯卿撰192《韜晦術》[明]楊慎193《钟情丽集》〔明〕吴敬所撰194《陶庵梦忆》明·张岱著195《天变邸抄》(明)撰人不详196《天工开物》明宋应星197《天潢玉牒》明·无名氏198《天順日錄》(明)李賢撰199《停骖录摘抄》明·陆深200《投瓮随笔》(明)姜南撰201《王氏綠野堂遺編》(明)王來撰202《王文恪公筆記》(明)王鏊撰203《王阳明靖乱录》(明)冯梦龙204《温氏母訓》(明)温璜述205《文摘》(明)何心隐206《倭变事略》(明)采九德撰207《巫娥志》(明)撰人不详208《吴中故语》(明)杨循吉撰209《西湖梦寻》张岱著210《西征日录》明·杨一清211《西征石城记》(明)马文升撰212《戏瑕》明·钱希言213《先拨志始》(明)文秉撰214《闲中今古录摘抄》明·黄溥215《贤识录》明·陆釴216《县笥琐探摘抄》明·刘昌217《香乘》明周嘉冑撰218《笑赞》明赵南星撰219《新官到任儀註》(明)不著撰人220《新倩籍》明·徐祯卿221《兴复哈密国王记》(明)马文升撰222《星變志》(明)抱甓外史撰223《星槎胜览》明·费信224《畜德录》明·陈沂225《懸笥瑣探》(明)劉昌撰226《寻芳雅集》〔明〕吴敬所撰227《遵聞錄》(明)梁億撰228《岩幽栖事》[明]陈继儒229《炎徼纪闻》明·田汝成230《颜乐堂记》明·杨士奇(转自:http 231《艳异编正集》〔明〕王世贞编集232《艳异编续集》〔明〕王世贞编集233《燕对录》(明)李东阳撰234《燕闲录》(明)陆深撰235《扬州屠城亲历》[明] 王秀楚236《尧山堂偶隽》明蒋一葵撰237《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238《野记》(明)祝允明239《野议》明·宋应星240《医闾漫记》明·贺钦241《沂阳日记》(明)不著撰人242《艺苑卮言》明·王世贞243《议处安南事宜》(明)不着撰人244《亦玉堂稿》(明)沈鯉撰245《萤窗清玩》[明]佚名246《瀛涯胜览》〔明〕马欢撰247《穎江漫稿》(明)符錫撰248《幼仪杂箴》(明)方孝孺撰249《玉堂丛语》明焦竑250《玉堂荟记》明杨士聪251《玉堂漫笔》明·陆深252《玉笑零音》(明)田艺衡撰253《寓圃杂记》明·王锜254《御製官箴》(明)朱瞻基撰255《御製周顛仙人傳》(明)朱元璋256《遇恩錄》(明)劉仲璟撰257《豫章漫抄》(明)陸深撰258《諭對錄》(明)張孚敬撰259《諭內閣》(明)張元輔260《元故宫遗录》明·萧洵编261《愿丰堂漫书》明·陆深262《岳游纪行录》(明)湛若水撰263《云蕉馆纪谈》[明] 孔迩述264《云南机务抄黄》明·张紞265《云中纪变》[明] 孙允中著266《云中事记》(明)苏祐267《云中事记》[明] 苏祐著268《張司馬定浙二亂志》(明)王世貞撰269《震澤長語摘抄》(明)王鏊撰270《正统北狩事迹》明·杨铭271《正统临戎录》(明)杨铭撰272《志怪錄》(明)祝允明273《制府杂录》明·杨一清274《治世余闻》明·陈洪谟275《资政新篇》洪仁玕276《杂纂七种》(明)黄允交等。
《竹窗随笔初笔(译文版)》明释祩宏
《竹窗随笔·初笔(译文版)》明·释祩宏竹窗随笔·初笔(译文版)明·释祩宏竹窗随笔三卷明释祩宏撰。
宏,云栖沙门。
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一说十年)刊行。
《大藏经补编》则收有金陵刻经处之刊本,内分《随笔》(即《初笔》)、《二笔》、《三笔》三部。
本书系云栖盐宏晚年的随笔文集。
其中,《初笔》一六一条、《二笔》一四一条、《三笔》一二五条,三笔合计共有四二七条。
内容所述为作者个人的见闻、求道过程、对宗教界的批判,以及论教义、禅净优劣、儒佛融合等方面。
不仅将本身的圆熟思想表露无遗,同时也彰显出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的思想动向。
此外,书中并有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自序,及钱养庶撰于崇祯十一年(1638)的后跋。
在日本则有承应二年(1653)的刊本。
●竹窗随笔序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
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
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
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世,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
虽东语西话,宾叩主酬,种种不一,要归于整饬行门、平治心地而已。
余如世谛中事,无关于法化,无补于修进者,则不暇及焉。
噫!吾耄矣,胡不囊括瓶守,而喋喋乃尔?噫!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苟有利于民物,他何恤为?因以付管城子。
万历乙卯春日后学云栖袾宏谨识竹窗随笔序译文古代的时候有《容斋随笔》(《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着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
)我效仿这本书与竹子做的窗子的下面。
在有所感受的时候,就用笔记下来;在有所见解、见闻的时候,,也用笔记下来。
从刚开始一直到现在,居然也成了两本书了!我已经度过了八十年的时光,很了解七十九年的是是非非,而自己仍然觉得心还没有达到非常寂静的地步,无奈的下坠在这个生灭的世间,不能随着赵州老和尚的脚步而行,于是拿着一个行脚用的卧具,行走于千山万水之间,以很短的时间神识游荡于百年的光阴,所见到的、所感触到,经过了那么多的岁月,突然间就成了书了。
【转载】墨竹百图附提竹诗词
【转载】墨竹百图附提竹诗词【转载】墨竹百图附提竹诗词[/url] 竹郑板桥(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题画(清)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郑板桥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郑板桥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题画竹画松亦是真松树,待我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有三株。
题画竹挥毫已写竹三竿,竹下还添几笔兰。
总为本源同七穆,欲修旧谱与君看。
题画竹画竹插天盖地来,翻云覆雨笔头栽。
《澉水志》常棠
澉水志〔宋〕常棠撰海盐澉水志序尝谓六典不作无以考周家风土之厚薄民物之耗丰图籍不收无以知秦人山川之扼塞户口之强弱此澉水之志不可无也澉水斗大一隅厥土斥卤凡邱源之流峙税赋之重轻道途之遐迩【刻本作远近】聚庐之众寡与夫选举名数先贤遗迹素乏图经茫无可考叔韶效官于兹甫及半祀正欲搜访舆理为纪载吏事鞅掌未暇也竹窗常棠字召仲寓居是镇一日告余曰郡有嘉禾志邑有武原志其载澉水之事则甚略焉使不讨论闻见缀缉成编则何以示一镇之指掌于是正订稽考集作一经名曰澉水志澉水者盖水经所载谷水流出为澉浦者是也召仲其容辞绍定三年重阳前一日修职郎监嘉兴府海盐县澉浦镇税兼烟火公事罗叔韶序常棠序绍定三年镇尹罗仪甫属余撰澉水志虽一时编集大略而仪甫满去竟勿遐问逾七八政粤岁既久订正尤详因日边孙君来此听讼优长遇事练熟虽镇场废坏非畴曩比然能公谨廉敏明烛隐幽才干有余趋办自足爰割已俸售募镌行水军袁统制闻而喟然曰是书不刊于镇税全盛之前而刊于镇税凋弊之后甚可嘉已锐捐梓料肃赞其成噫元和郡县志丞相李吉甫所制也后三百余年待制张公始刻于襄阳今余所编澉水志后二十七祀权镇孙君即镂于时阜则是书之遇知音又不大可庆耶竹窗常棠书澉水志上宋常棠撰总叙【刻本此下卷之一】按干道文书令诸犯圣祖名庙讳御名正字皆避若遇书籍及传录旧事则为字不成【此书从宋本录出提行空格均仍其旧下同】地理门沿革澉浦旧属会稽元和郡县志云禹贡扬州之地周时吴泰伯置城为越所并汉顺帝永建四年阳羡令周喜上书遂分浙江东为会稽郡西为吴郡舆地广记云秦置海盐县属会稽郡吴越时分境于檇李檇李今属嘉兴县界以此澉浦考之乃古越地石晋时吴越钱氏奏置秀州始随分隶又水经云东南有秦望山旁有谷水流出为澉浦秦望山在会稽及鲍郎场十灶九在秀而一在越是知澉浦古隶绍兴而今隶嘉兴风俗舆地广记云古扬州地人性轻扬尚鬼好淫祀此方不事田产无仓廪储蓄好侈靡喜楼阁惟招接海南诸货贩运浙西诸邦网罗海中诸物以养生水盐地湿俗僭形势镇南镇西诸山峻秀东与北多低矮白山不种林木东枕大海相望秦驻跸山实为崄要户口户口约五千余主户少而客户多往来不定口尤难记税赋隶县之德政乡田肥税重惟石帆秦山二村在镇东海边多致陷没镇名唐开元五年张廷珪奏置【按水经云秦望山谷水流出为澉浦因名】镇境东西一十五里南北五里【武原志云周回五里半绍兴闲人民稀少今烟火阜繁生齿日众故不至此】四至八到东至海岸边海界西至六里堰近潮村界南至筱山边海界北至官荡草新浦桥界东南到葛母山界西南到盐官灵泉乡界东北到秦驻山界西北到鲍郎浦界水陆路水路西去海盐县四十里北去嘉兴县九十里陆路东去海盐县三十六里南去盐官县八十里山门【刻本此下卷之二】长墙山在镇东三里高八十丈周围十九里山之阿有黄道祠山之下有造船场山之巅立烽燧山之外捍大海秦始皇东游登山望海以其孤耸遥望如堵墙因名葫芦山在镇西南四里四望绝在海中如葫芦出没之状潮生潮退葫芦自若筱山在镇东南六里秦驻山在镇东北一十五里有始皇庙下有聚落有荒草荡俗为秦驻坞始皇东游曾住此山沈氏山在镇东北五里半潮山在镇东北五里青山在镇东三里为镇市之主山下有屠怀智墓【刻本无此六字】庙山在镇西北三里地名(石赖)头上有(石赖)王土地庙泽山在镇西南五里黄毛山在镇西北四里【右十山不种林木官给亭户养草煎盐之所】惹山在镇西北五里上有普明院及朱令公庙陆墓山在镇西北五里因姓得名石屋山在镇西北五里上有石垒成屋旧传黄巢时民避兵处杨山在镇西北六里碧里山在镇西北九里吴家山在镇西四里【右六山不种林木百姓牧养牛羊处所先是亭民百姓互争柴山自五代至本朝有讼屡经御判人以石匣贮文以藏于地二百年初无定属每岁交锋山上杀死不已淳熙十一年仓使石检详起宗委干办公事常于公暇采舆论参酌予夺各分定界永为不易之论具奏上悦由是息争】谭家岭山在镇西南十里与临安府盐官县黄湾交界上有谭仙庙【刻本无此五字】泊橹山在镇西三里高冠诸山舆地志云始皇渡海泊橹此山因名旧传昔海舟泊此山下后沙涨接镇境荆山在镇西南五里占永安湖之胜山有悟空寺寺有五显灵官庙其感应通灵葛母山在镇南五里横山在镇西三里栅桥上扬山在镇西南五里永安湖之侧【刻本无之字】月山在镇西三里堰下窦家山在镇西南三里【刻本无南字】鸡笼山在镇西南三里【刻本在吴家山后】凤凰山在镇西南二里吴家山在镇西南三里马鞍山在镇西北五里金牛山在永安湖西北塘湾在镇东市中捍海岸也后聚居其上遂为市井棋子湾在镇东长墙山外罗汉山在镇东泊橹山侧慈竹湾在镇南二里细柳湾在镇西三里窦家山在镇西窦家山上张湾在镇西南六里堰上蔡湾在镇西南孙家堰南南姚湾在镇西北五里北姚湾在镇东北五里西陈湾在镇西北黄毛山背东陈湾在镇西北黄毛山背夏湾在镇东北八里陆吴湾在镇西北五里横山湾在泊橹山前徐湾在柳家桥南邵湾在六里堰下张塔【刻本作搭下同】在镇市塘上古捍海增岸后民旅聚居其上为市今俗呼白塘上陆塔在六里堰下沈塔在镇市南鸦鹊墓在陆塔客舟不上岸者多在于此泊舟为埠头水门【刻木此下卷之三】海在镇东五里达泉湖西通交广南对会稽北接江阴许浦中有苏州洋远彻化外西南一潮至浙江名曰上潭自浙江一潮归泊黄湾又一潮到镇岸名曰下潭东北十二里名曰白塔潭可泊舟帆亦险要处虽在澉浦金山两军之闲相去隔远夜暮缓急卒难应缓昔日朝廷欲立巡检寨今澉浦水军置铺于此招宝塘在镇市中海滨高峻易涸易盈淳熙九年奉御笔命守臣赵善悉相视重浚面阔三丈底阔二丈二尺深五丈市镇止有此一运渠永安湖在镇西南五里周围一十二里元以民田为湖储水灌溉均其税于湖侧田上税虽重而田少旱四围皆山中闲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东浦在镇东大海透入东北(石赖)头潮入汲煮盐鲍郎浦在镇西北十二里古老云昔盐场开基于此有姓鲍者凿浦煮盐因名曰鲍郎者吴俗女夫之通称也后沙涨移入东浦侧绍兴经界为田是浦接连招宝塘为河至今俗呼为鲍郎浦又按南史孙恩作乱海盐令鲍陋遣子嗣之追奔陷没于此放生池南渡以来本镇刱亭于海濒收税即今之弦风亭也亭之东凿小湫每遇圣节镇官率合镇见任寄居文武两班于此祝圣放生艮泽黄道山下枕龙眼潭泊舟处地势高峻客旅居民无井可汲山之腰有泉源先是庙僧善机用工峻凿以济汲用淳佑十一年统制刑子政开广立屋三闲因扁斯名六里堰在镇西六里高下相去数仞为惠商澉浦石帆三村灌田堤防之所缘舟船往来实为入镇门户因置车索今属本镇提督三里堰在镇西三里元无此堰淳佑九年六月大旱民居沿河私捺小堰至水通诸堰悉复毁去独此堰为居民私置车索邀求过往久为定例然军船之往来盐场之纲运酒库之上下与夫税务诸场之版解商旅搬载海岸南货别无他歧河流易涸实为不便况此方既有六里堰足以防闭水利此堰赘立委是为害淳佑十年茶院酒官朱南杰申县开掘济利一方但提督诸堰实隶镇官常宜觉察重捺邀求之弊孙家堰在镇西南四里沈家堰在镇西南半里北湖堰在镇西南蔡湾侧镇闸在镇市中今隶镇官司廨舍门【刻本此下卷之四】镇廨昔盐场兼职嘉定十四年察院罗君相请分专员绍定六年罗叔韶始买丁桥东民地以刱廨鲍郎盐场廨在通江桥侧巡检廨在安德桥侧坊巷门阜民坊在镇前街西张家衖在镇市北张塔【刻本作搭】街【刻本作衖下同】在镇市南义井巷在镇市南塘门街在镇市南广福坊在镇前街东马官人街在镇市南海盐街在镇北坊场门澉浦税场系镇官兼职嘉定十四年朱俯修盐场得旧额有骑都尉监澉浦镇税兼鲍郎盐场大观二年重修字朱俯以前却以鲍郎盐场兼澉浦镇税烟火公事系衔至是始分专员鲍郎盐场东亭元五灶南亭四灶缘东亭人贫额重南亭人多盘少嘉定十四年十二月申明仓台移东亭一盘过南亭添作五舍东亭减作四舍户部犒赏子库酒库昔在玙城后迁茶院去镇西一十二里绍兴初有鞠姓者抱倅厅缗钱继属漕司库官兼之因立子库于市淳佑八年增刱新楼市舶船在镇东海岸淳佑六年创市舶官十年置场抽解竹木旧系监镇提督抱纳漕司竹木钱淳佑四年漕使袁右司差专官下镇抽解自后为例镇官无预抽解抱纳钱如故雇发铁布军需场铁布旧属镇税淳佑九年浙西安抚司差官下镇置局军寨门水军寨在镇东海岸淳佑闲拨许浦水军百人于长墙山下岁易一戍开禧丙寅统制王复古置寨隶殿司巡检营在镇市浦东亭堂门弦风亭在海岸即镇官收税之地绍兴闲监镇叶樾创名曰观澜宝庆三年监镇赵潜夫改今名宣诏亭在镇前端平元年监镇张思齐立阅武亭在长墙山上王复古立时阜堂即镇廨之东厅监镇傅彭寿扁斯名秀野堂在鲍郎场西侧美固堂在水军寨淳佑九年统制邢子政立桥梁门跨浦桥在镇东浦上新桥在镇东五里闸桥在镇市中丁家桥在镇廨前通江桥在鲍郎场前鸿桥在镇市北浦上西石桥在镇市西犒赏子库侧过桥南为入永安湖路盐仓桥在镇西桥下水通(石赖)头盐仓舍安德桥在巡检廨侧栅桥在镇西三里本镇纂节发引收税之处望湖桥在镇西南五里地至澉墅西通永安湖东至海岸中分水脉至钱港入镇市戴家桥与望湖桥为八字桥下南至东王村通海岸北通孙家堰新浦桥在镇北二里入县路上张公桥在六里堰下本镇运河水脉至此始分为二由桥侧上西南王家庄到茶园通港由桥下入西北火烧泾到玄通港然皆浅狭易涸欠浚凿金家桥在镇西北六里客旅巨舟重贩者多于此泊入镇贸易复归解缆孙老桥在六里堰下或遇浅涸客货多以步担运于此发舟学校门【刻本此下卷之五】镇学昔时未有嘉定十一年镇官徐之纪绘夫子像就禅悦教院行舍菜礼自后岁节冬至于此序拜乡饮寺庙门禅悦教院在市中元佑二年僧惠林建施水院建炎元年请到院额实本镇祝圣行香处悟空寺在镇西南荆山建隆二年僧德升开山为永安寺治平元年赐额佑福禅庵在镇市浦东宝佑二年僧永固开山建观音殿及塑菩萨像为焚修所接延云水栖止安禅广慧禅院在金粟山下国初钱武肃王赐号施茶院祥符元年改今额永福教院在镇市浦东干道元年僧普澄建观音院为焚修所后为径山接待院普明院在镇西北五里若山周显德六年僧实强立观音院治平元年得额东岳行祠在镇市东北建炎闲有白猿出入神马驰驱毛巡检梦神曰何不刱岳祠毛乃于营侧立祠每岁暮春诸乡民社祈求丰稔感应如响张帝庙在镇南市嘉泰三年立绍定三年重建后泊户以庙门为酒肆宝佑二年监镇张焯与茶院陶监酒拆去酒店立李太尉小殿对庙门以免秽杂真武祠在澉市浦东淳佑五年镇守澉浦镇统领水军南京指挥尚景舍资塑真武像并龙虎君医灵祠在镇之东青山西南侧王家畹之西开禧三年里人孟毅梦神呼曰吾闽中吴真君当食此方福佑斯民晨见海中有一神主浮海至岸遂居于侧毅因舍基刱殿尊奉后闽商绘像传塑诸祈疗病者甚验四方咸集遂成丛林显应侯庙在长墙山后石帆村因海沸此村半陷为潮迁出山头建炎二年僧若中开山俗呼为黄道大王宝庆三年都运诸大卿请到庙额黄大王不知何所从始或谓楚黄歇封于吴其子隐海边修道石帆村既废为海岁久因循无所考究或谓古有姓黄人居山后山以人而得名故就称为黄道山神以山而得名故就称为黄道王尝观东坡载儋耳山云里人呼为山胳膊伪称其神为镇海王元丰五年七月始诏封山之神曰广德灵王初无姓名来历今里人俗呼为黄道大王至宝庆始敕封显应侯龟蒙云瓯粤山椒水滨多庙貌信夫庙中有神曰杨太尉尤为灵异几客舟渡海祈祷感应如响意其亦是石帆村聪明正直之人遵海而南无不尊敬广福庙在镇东市广福坊侧旧传建炎闲潮入东浦人于水际得木主题曰广福明王时人因祠为当界土地沈氏舍基为庙至今每岁以得木主日为生庆诞吴越王庙在镇西南三里地名澉浦墅崇宁闲立为土地祠今考吴越国王传钱俶字文明祖镠唐末据吴越地俶嗣位至我朝宋雍熙元年改封吴越国王今澉墅吴越地也意钱俶其神乎若以为吴王夫差越王句践考其本传吴王阖庐兴师伐越越击吴败于檇李射伤阖庐垂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及吴围越于会稽句践请为臣妾后越破吴吴退栖姑苏使公孙雍肉袒膝行请成于越越王曰吾置王甬东吴王曰臣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夫差以父阖庐之冤未报可谓不共戴天之仇九泉下恨不食其肉又肯共庙血食乎今俗讹而为吴越二大王兼塑二王像非也尝观武林图经论忠清庙事旧制以夫差为首祀与申胥并列特所未喻疑其神未必为夫差乃俗之传讹也今吴越祠亦类此古迹门龙眼潭在镇东海口旧传白龙窟于此今客舟舣泊以待潮石帆在灵潭右耸若帆挂有神现其上潮生帆不为减潮退帆不为增月霁则吐蚌珠阴晦则耀神火舟触必碎人莫能涉白龙母冢在镇东南长墙山后丛棘中每岁秋闲白龙来视母冢必然风雨大作隐马石在镇西南旧传有马隐入山中今石有人形马形队形等类穿山洞在长墙山外下临大海石岩如洞俗呼为穿山洞有神曰陈都监黄巢衖在六里堰左夹道阴翳古老云黄巢聚兵处金牛洞在黄巢衖南金牛山下据武原旧志云民人皋伯通兄弟逐金牛入洞忽不见因名据郡志与海昌图经皆云皋苏二将上有二大王庙高宗南渡后祭文云义气同禀刚毅莫俦胡为来此缘逐金牛牛没尾掉空回可羞拔剑自刎曾无怨尤人亡庙存英气横秋至今父老能道所由天子初郊典礼加优樽酒既设清酌庶羞尚飨又据盐官县志云按寰宇记昔吴楚闲有金牛自毘陵奔此而没因名洞深不可测当建炎初黄湾居民多避虏于此望夫石在永安湖仰天坞之右山巅有石盘盘侧有立石昔日有海商失期不返其妻登盘望夫泣殒化而为石因名石碑在六里堰西地名根竹有二石碑夹道而立高一丈五尺旧传汉戚姬葬碑岁久磨灭茶磨山在黄巢衖侧周回山下有港港外周回有城堑旧传唐末黄巢伏兵处秦王石桥柱在秦驻山背旧传沿海有三十六条沙岸九涂十八滩至黄盘山上岸去绍兴三十六里风清月白叫卖声相闻始皇欲作桥渡海后海变洗荡沙岸仅存其一黄盘山邈在海中桥柱犹存淳佑十年犹有于旁滩潮里得古井及小石桥大树根之类验井砖上字则知东晋时屯兵处王家(田亢)在长墙山下石帆村古田(田亢)也今田废为海尚存数家生聚于潮花鼓舞闲物产门【刻本此下卷之六】早稻名雀奥红莲黄箭子杷桠乌丝糯金州糯百日子金成六十日子杂谷大麦小麦荞麦豆油麻稗莺粟丝布绢(帛系)苎麻黄草货盐花芍药荼蘼蔷薇木香瑞香紫筴长春牡丹萱草月丹海棠石榴山茶水仙粉团凤仙芙蓉金沙鸡冠石竹佛手棠棣玉簪夜合木樨栀子聚仙雀梅婴粟金橙荔春白鹤葵梅桃真珠佩李芭蕉茶菊兰荷荇杏槿果桃梅李杏梨柿橘柚莲枣枇杷木檎榴栗葡萄银杏菜萝卜冬瓜甜瓜菠棱莴苣苦(艼去丁改买)山菰茄菘芥薤葱苋蒿蕈蕨韭蒜鸡头芋头枸杞胡萝卜竹笙(上竹下淡)紫斑筋金木松桑桧柏杉柳楮椿榆楝柘枫梧桂槐檀杨朴椒楠皁筴乌(木臼)药菖蒲连翘茴香韭子杏仁龙脑槐花半夏枳实瞿麦紫苏荆芥青蒿良姜牛膝桑皮赤小豆车前子枸杞子香附子天花粉桑螵蛸谷精草麦门冬黑牵牛白殭蚕香白芷白茅根密蒙花紫苏子羊蹄根淡竹叶马屁勃海浮石马鞭草白匾豆地锦草禽鹰雁鹳鸥鹭鸦鹊鸽燕雀鸠鹑鵰鹘雉鹜百舌啄木杜鹃竹鸡布谷野鸭畜牛羊犬马鹅鸭鸡猪猫狗驴骡海味鲻鲳(上敏下鱼)鲛(上勒下鱼)鲈梅蛎虾鳗鲨【依刻本补】蛤(鱼戋)鲚(鱼酋)蛏蚬银鱼(鱼扁)拳螺香螺淡菜带鱼(鱼鸟)(鱼则)蟛□白蟹黄(鱼夹)土铁沙蟹蚌蛤老婆蟹沙鱼海蛰望潮鱼河味鲫鲤(鱼占)鳜银鳖鳅鳝 蛙虾蟹黄颡吐哺白鲦黑鱼澉水志下碑记门【刻本此下卷之七】澉浦镇题名记一东南财用大抵资煮海之饶海滨斥卤牢盆相望而关市有征未能去也自郡邑外每因大聚落而置官司或至于兼二则其责弥重来者难之澉浦为镇隶秀之海盐鲍郎在焉自盐场兼镇税课额日广居官者救过不给宣城胡君应云之来会疆事适殷屯戍随增兵民杂居其难事异时数倍乃从容其闲庀事无阙经入有羡于以补偿旧政宿逋裕如也行且满考部内稚耋相帅上其治状于郡使者于台于省欲借留之而不可得君淳熙丁未进士一第二十年忧患屏居及是始筮仕未尝作滞淹之叹而以平时讲画者次第出之廉以律已勤以莅官事不付之吏手薄征以惠行旅与亭户期约不失信义宜其上下相孚彼此交举如此然则为政者岂不在人哉君受代有日询访昔之官守者得一十九人列其姓氏而刻之石碑余书其端惟褚与君共登慈恩且居是邦因纪所见以告来者云君名从龙应云其字也嘉定九年四月望日年末朝散郎宗正丞兼江淮制置大使司参谋官常褚记陈南美【左文林郎绍兴二十二年到任至二十五年满】李格【左从政郎绍兴二十五年到任至二十七年丁忧】林拯【右文林郎绍兴二十七年到任至三十年满】袁藻【右迪功郎绍兴三十年到任至三十一年满】姚廷襄【左迪功郎绍兴三十二年到任至干道二年满】沈大卿【左迪功郎干道二年二月到任至五年六月满】蔡兴世【右修职郎干道五年六月到任至八年八月满】魏衡【右迪功郎干道八年八月到任至淳熙二年六月替】林楠【迪功郎淳熙二年十月到任五年三月替】赵师名【迪功郎淳熙二年四月到任至九年八月满】吴仁表【修职郎淳熙九年八月到任至十一年满】高文庆【修职郎淳熙十一年八月到任至十五年满】王子洪【从事郎淳熙十五年到任绍兴二年八月满】叶樾【文林郎绍熙二年十二月到任至庆元元年二月满】周焯【迪功郎庆元元年二月到任至七月丁忧】吴华国【承直郎庆元元年十二月到任至五年十月满】王显世【迪功郎庆元六年到任至嘉泰二年十月满】曾晏【修职郎嘉泰二年十月到任至开禧元年四月满】胡从龙【从事郎开禧元年四月到任至嘉定元年四月满】詹(马甫)【修职郎嘉定元年闰四月到任四年满】刘三畏【迪功郎嘉定四年七月初三到任五年二月丁忧】葛挺之【迪功郎嘉定六年二月廿八到任九年满】徐之纪【儒林郎嘉定九年四月十七到任十一年七月丁忧】贾岳【迪功郎嘉定十一年六月初九到任十四年十月满】澉浦镇新刱廨舍记镇治旧是兼职元在定安桥西嘉定十二年内朝绅有请增置靡有定寓或借民庐或泊僧舍因循岁月已数政矣四明罗文林叔韶司镇于此绍定壬辰始置民产于丁家桥东旁有小港开而通之逼于垂满仅建正厅穿堂而已癸巳孟夏思齐实为之代亦僦氓廛以居慨念亲民之官司旅之职听讼征税瞻观系焉曾未两月亟广前规鸠工度财分毫不扰于民由是宣诏有亭戒石有铭榜示有房俱列于外廊庑吏舍翼乎左右厅之夹屋分为二塾扁以肃宾倒屣辟厅侧以为帑外严公祠恪奉锡晏添买邻以为东厅四时花卉杂植于前中辟一户以通东庑循披廊而趋则有看街之所由角门而入则有翫月之亭堂宇峻耸屋室得宜东西小阁寒暖随处以至庖湢之类纤悉备具申明前政郡守喜而给牓蠲其牙皁之资除其元输之赋自落成以来雨旸时若户口民繁民与军而相安商与贾而共悦俱曰澉川当由此而益盛矣若夫序沿革之详细述建造之始末纪到满之月日自有大手笔在何幸拭目以观之端平三年上已日儒林郎监嘉兴府海盐澉浦镇税烟火公事张思齐记澉浦镇题名记二宝佑二年宣城胡君用虎调尚书署澉浦司舶揖里人常棠曰先君子昔领是镇兼鲍郎盐场先大夫采访前任名氏目濡耳染经始记石兹辑旧记则在盐场碑阴累政莫纪半涂已税是大阙脱诠次幸今政尹张君焯政通人和振华扬德勉续窳坠嗣文替锐吾辈责也棠曰惟嘉定初元先正视镇事余先君考叙题名余叔祖实肇厥记十一年廷绅请分二共即镇廨为盐场翻碑阴以志岁月镇则或僦民庐或寓萧寺玩愒简陋绍定六祀四明罗叔韶始相基殖庭勤涂暨茨门厅宾堂鸾鹄停峙明年钱塘张思齐踵至外庭内庑扑斲丹(护去言改舟)东刱西阁跂翼寝奥微二君则爰处靡宁其所然齐瓜戍代犹乏纪勒越岁十九今张君甫克勇遂先是胡君下车摩挲旧记仅二十四人会省帅漕列局废置镇征艰重事力筑厎欲勉茂请继嗫嚅久之张君闻而叹曰余检余俸且不给伏腊琐细远取诸家必伺公帑以办此无而可为矣乃捐已售石捃摭未纪者十有二政前后附丽并镂新(王民)不肖幼稔胡君重建有幸今得相与继志述事张君赐也噫贤如张使君是镇之财赋弗减畴昔则于光斯耀必有可观岂止一题名而已是岁二月朔竹窗常棠记并书朱俊之【迪功郎嘉定十四年十月到任十五年五月岳祠】史潜【文林郎嘉定十六年四月到任宝庆二年九月满】赵潜夫【从事郎宝庆二年九月到任三年夏卒】张广年【承直郎宝庆三年十月到任绍定三年三月满】罗叔韶【修职郎绍定三年二月到任五年转文林郎六月四日满】张思齐【儒林郎绍定六年四月到任至端平三年六月满】赵(汀去丁改式)夫【文林郎端平三年六月到任嘉熙二年十一月满】曾群【文林郎嘉熙二年十一月到任三年□月满】傅朋寿【儒林郎淳佑三年三月到任六年四月满】朱嗣立【从事郎淳佑六年四月到任七年转承直郎九年四月满】赵汝洄【从事郎淳佑九年四月到任十二年八月满】张焯【承直郎淳佑十二年八月十二到任宝佑三年十月十五日满】周之纲【从事郎宝佑四年十二月到任】赵孟若【迪功郎开庆元年十月廿二到任】胡沬【修职郎景定五年五月到任】徐衍祖【承直郎咸淳三年四月廿九到任五年十月准吏部符不候替职离任】李兴宗【迪功郎咸淳六年八月二十到任】。
王维最有名的竹林诗
王维最有名的竹林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精致深远,备受后人推崇。
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就是关于竹林的诗篇,尤其是他的《竹里馆》、《竹坡》和《竹林》三首诗,被誉为王维最有名的竹林诗。
这些作品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超然意境,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竹里馆》是王维笔下最为著名的竹林诗之一,描绘了一个隐居在竹林中的居所。
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琴声和啸声的交融,以及明月的照耀,表现了一种与人世间纷扰无关的宁静和超凡脱俗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宁静和美好。
最为著名的一首竹林诗当属《竹林》了。
这首诗被誉为王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山高一泻瀑”“竹密四簇”等形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竹林清幽幽深的感受。
诗中写道:“林泉无老少,时合清人诵。
余亦能高咏,斯人共长逝。
”王维借助竹林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死和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深沉体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维独特的诗境和思想,还给世人留下了一份永恒的意蕴和启迪。
王维的竹林诗以其清新深邃的意境和超脱尘世的境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瑰宝。
通过对竹林的描写和对自然的表达,王维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境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些诗作不仅在形式和意境上具有超凡脱俗的魅力,更体现了王维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索和感悟,对后世诗人和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启发。
第二篇示例:王维最著名的竹林诗之一是《竹里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花白,莫负东篱采菱时。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宁静幽雅的竹林景象,描述桃花盛开、春江流淌、蒌蒿芦花白花纷飞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恬静淡泊的意境。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王维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思,体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
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
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
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 77岁。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健康中国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
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
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 2018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1.3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1.5亿元。
清代高士奇别墅园林——浙江杭州西溪高庄
清代高士奇别墅园林——浙江杭州西溪高庄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
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是清代高士奇在西溪的别墅。
高士奇,杭州人。
其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被清人比作李白、宋濂一流人物,所藏书画甚富。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曾临幸西溪山庄,并赐"竹窗"二字和诗一首。
现恢复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再现了当年康熙临幸高庄的历史场景。
西溪高庄宽幅西溪高庄园景由南向北俯拍杭州西溪高庄高宅墙高院深,门前倒是没有大户人家常见的石狮,用方砖雕刻成的“高宅”两字高高地镶嵌在花岗岩条石门框的上方。
进得门去,第一进是前厅,檐下挂着蓝底金字上书”西溪山庄“的匾额。
厅中堂是一幅”康熙驾临西溪图“,描绘了康熙在一六八九年驻跸高庄的盛事,宅外小石桥前有一座“高庄宸迹”碑,也记录了这件事情。
不过这幅画中的亭台楼阁同现在的高庄有点对不上号,从题词的口气看也不是清人之作,尽管如此,放在这里倒也能增添不少气氛。
穿过前厅到一个小庭院,左右两棵树,还有两缸绿油油的睡莲,迎面就是客厅了。
厅的正中挂着明王时敏八十岁时画的山水,画中主峰高耸,山谷幽静,意境深远而氛围闲适。
这符合古代读书人志存高远的理念,也透露着情归山野的淡泊。
高宅的第三进是一栋二层楼房,这是高士奇和家人的居所。
底楼居中照例是厅堂,廊檐下挂着“逸志不群”的匾额。
厅中用雕花木板分隔出一个雅致的暖阁,康熙就端坐在里面的紫檀木床榻上,而高士奇则笑容可掬地站在一旁,师生二人正在聊天。
这里再现的就是康熙二十八年,高士奇伴驾南巡到杭州,帝驻跸高庄的场景。
说来也希奇,高士奇作为帝王之师,却不是两榜进士出身,而且这个老师还是康熙自己找来的。
十八年前,身居北京的高士奇突然父母双亡,尽管他满腹经纶,才气纵横,却无奈屡试不第,生活无着,竟沦落到在关帝庙外卖文写字混日子的地步。
《竹窗随笔》白话译解(横排简体精美版)
PB竹窗随笔竹窗随笔1莲池大师??明代高僧??又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大师未出家前??邻家有一老婆婆??她的丈夫原先坚持念佛??临终自在往生??大师听说后深为感动??从此全心寄托净土念佛。
大师朴实简淡??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
文殊菩萨曾化为童子来参大师。
大师见到童子便问??“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
”童子说??“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
”大师一生精修广弘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往生时间??说??“我将到其他地方去。
”后来又用茶汤供养众僧??告诉大家明日将行。
弟子们哀请留下遗嘱??大师开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说完向西称佛名号而逝。
《竹窗随笔》是大师晚年的随笔文集??共分三册??形式效仿《容斋随笔》??语言简练??内容和含义却十分深刻而丰富。
全文总共四百二十七篇??每一篇都能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其中大师的思想、见解、议论及感受??读了使人感愧万分??获益无穷。
虽然已过数百年??言谈所指好像就是现在??大师好像就在身边。
但今天的人对古文越来越生疏??理解越来越困难??恐怕这样的瑰宝不能为更多的人分享??被真学子当面错过。
所以译者不顾冒昧浅陋??只凭敬仰之心??奋力译解??以期读者能够通达大师的深意??不负大师竹窗下的殷切厚望??就如大师所说??“只要能利于众生??其它还有什么顾及呢??” 常念弥陀2010年5月于京缘起2竹窗随笔竹窗随笔32竹窗随笔竹窗随笔3目录缘起····················································································································1竹窗随笔······························································································7僧无为·人命呼吸间·古今著述·儒释和会·楞严一·楞严二·礼忏功德·螯蛎充口·东门黄犬·为父母杀生·鹿祀求名·心喻·换骨·洪州不得珠体·坟墓·菩萨度生·悟后·孚遂二座主·实悟·出家父母反拜·生愚死智·庄子一·庄子二·庄子三·养老书·心得·祀神不用牲·好乐·世智当悟·时不可蹉·念佛鬼敬·鬼神·东坡一·东坡二·憎爱·静之益一·静之益二·华严不如艮卦·韩淮阴·诵经杂话·平心荐亡·对境·去障·以苦为乐·二客对弈·思惟修·诤友·鼓乐·道人重轻·佛经不可不读·萧妃·泰首座·睡着无梦时主人·布施·尚直尚理编·戒杀·建立丛林·僧俗信心·损己利人·良知·心之精神是谓圣·寂感·来生一·来生二·弃舍所长·二种鼠·僧习·古今人不相及·物不迁论驳·碧岩集·兜率悦张无尽·宗门问答·醉生梦死·真道人难·空所空尽·教外别传·发真归元·道话·楚失弓·汤厄一·汤厄二·汤厄三·汤厄四·经教·语录·闻谤·愚之愚·预了·广览·求人过·谋断·禅佛相争·武夷图·谈宗·念佛·僧性空·行脚·妙宗钞·出神一·出神二·闻讣·斋素·轮回根本·病者众生之良药·蛇成龙·名利·临终正念·花香·人虎传·六道互具·智慧·外学·灵裕法师·行脚住山·楞严房融所作·果报一·果报二·塞翁·神通·大豪贵人·天台清凉一·天台清凉二·栯堂山居诗·山色·见生梦·礼忏僧·南岳止观·韩昌黎·惺寂·道原·菩萨不现今时·如来不救杀业·增减古人文字·毒蛇喻·食肉一·食肉二·曹溪不断思想·四知·四大五行·世界·年劫ぱУ滥 戎恰さ莱》派狻に 揭俏摹ぜ ば牟辉谀凇ど 栏 尽て肴恕ぶ脸细腥恕で咨浦 丁つ罘鸩蛔ㄒ弧ぜ坷帧ど碚吒改敢盘濉こ龉扔饕弧こ龉扔鞫 ね璞 慷 び抢帧じ σ丁は爰 ヂ亍れ 嗫遮斜缥薄ぶ种址 ?竹窗随笔竹窗随笔54竹窗随笔竹窗随笔5竹窗二笔····························································································72般若咒·儒童菩萨·临济·雁荡山·悔不为僧·佛法作人情·黄梅衣钵·耳根圆通·极乐世界·一转语·法华要解一·法华要解二·朱学谕本身卢舍那·衣帛食肉·执著·好古一·好古二·立义难·不作佛事·鲍勔·门庭高峻·魔著·参方须具眼·人身难得·事怕有心人·老成然后出世·继祖传灯·杀罪·宗门语不可乱拟·看语录须求古人用心处·夜气佛印·学贵精专·菩萨慈胜声闻·宗乘不与教合·放参饭·僧堂·结社会·莲社·心胆·太牢祀孔子·儒佛交非·好名·梁武帝·王所花·此道·金色身出家休心难·蚕丝一·蚕丝二·吕文正公·学道无幸屈·著述宜在晚年·机缘·般若一·般若二·般若三·天台止观·看忙·辩融禅讲律·古玩入吾手·悟道难为善易·重许可·放生池·崔慎求子·无子不足忧·后身一·后身二·后身三·王介甫·喜怒哀乐未发一喜怒哀乐未发二·中峰示众·醮事谢将杀生·斋月戒杀·戒杀延寿·宋元悟道居士·无义味语·信施难消·知道不能造·远官字·念佛镜·参究念佛急参急悟·解禅省し毒?仁·习俗·厌喧求静·除日·净土难信之法一净土难信之法二·净土难信之法三·念佛不碍参禅·医戒杀生·勘验百法寺道者·出世间大孝·即心即佛·世智辩聪有失·好奇·无常信·参禅非人世中事·出家一·出家二·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参禅·印宗法师亲师·华严大藏一经·袁母·儒佛配合·立禅·论疏·净土不可言无·随处净土·阴阳·出胎隔阴之迷·刘道原不信佛法·传佛心印·传灯·金丹·四十二章经遗教经·大悟小悟·悯下·菩萨·愿力·不起念一·不起念二九品往生·千僧无一衲子·惜寸阴·万年寺·富贵留恋人·鹅道人·生日·因病食肉·人患各执所见·姚少师一·姚少师二4竹窗随笔竹窗随笔54竹窗随笔竹窗随笔5竹窗三笔··························································································135杀生人世大恶·昼夜弥陀十万声·己事办方可为人·自他二利·杀生非人所为祀天牛·伏羲氏网罟·浴水·僧宜节俭·僧拜父母·年少闭关·八旬行脚·讲宗·教人参禅·肇论·华严论疏·评议先贤·游名山不顾西方·非理募化·妄拈古德机缘一·妄拈古德机缘二·直言·心迹·僧务外学·僧务杂术一·僧务杂术二·周柳翁·沸汤施食·肉刑·心意识·制心·禅宗净土迟速·六祖坛经·居山·佛性·僧畜僮仆·文文山·出家四料简·时光不可空过一·时光不可空过二·蔬食上宾·李卓吾一·李卓吾二中庸性道教义·赵清献·经债·净土寿终·龙舒往生·直受菩萨戒·刑戒·不愿西方一·不愿西方二·平侍者·四果·遗教经·四十二章经一四十二章经二·五条衣·禅门口诀一·禅门口诀二·念佛不见悟人·为僧宜孝父母·雷霆·真友·学贵专精·传灯·刘公真菩萨人·续原教论三贤女·施食师·讲法师·一蹉百蹉·禁屠·畜鱼鹤·今日方闲·入胎·护法儒者辟佛·居士搭衣·宿命·龙眼·烧炼·南岳誓愿文·天台传佛心印·水陆仪文·师友·朝海·蔑视西方·颂古拈古一·颂古拈古二·续入藏诸贤著述·南岳天台自言·道讥释一·道讥释二·出家利益·世俗许愿出世间大孝·伪造父母恩重经·修行不在出家·不朽计·人不宜食众生肉·三难净土·念豆佛·真诰·现报一·现报二·念佛人惟务一心不乱·修福·勘试·六群僧·简藏炼磨·世梦·性相·大鉴大通一·大鉴大通二·斋僧钱作僧堂·楞严圆通·天说一·天说二·天说三·赵定宇作阎王·弟子为师服·百丈清规·刚鬣报·天说余竹窗附录··························································································202三皈依·西方发愿文·回向偈·忏悔文6竹窗随笔竹窗随笔76竹窗随笔竹窗随笔7莲池大师原著常念弥陀白话译解1.僧无为【原文】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
高二语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2018年3月,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设立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这就提出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理论命题。
文化与旅游,既有互补性也有差异性。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既不能是“文化+旅游”的简单连接,也不能是两个行业的“全体合并”。
如何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需要分析其融合的内在逻辑。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不能离开旅游者个体对于旅游资源的能动创造。
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旅游本质上是个体感情与旅游资源之间的交互过程。
旅游者个体借助于旅游资源,通过“沉浸”“凝视”和“认同”体验,深度参与文旅融合的过程。
沉浸体验是一种深度需求被挖掘与认知、人们全身心投入而产生愉悦的感觉。
如果旅游者目标明确,日程安排清晰;旅游者往往全神贯注于旅游活动,行动与意识相融合,对其他事情会无暇顾及,会出现暂时的自我意识的弱化或消失,自觉和不自觉地进入沉浸的状态且获得身心的愉悦。
在没有任何外部奖赏的情况下,旅游活动本身就能够提供内在激励,使旅游者个人得以身心满足。
旅游凝视。
“凝视”不仅指一种专注的、审慎的、长时间的观看,还包含着主客体关系的探察。
作为主体的旅游者,带着个体身份意识和思维定式,在与旅游资源之间,建构主客体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赞颂竹的诗句_赞美竹子品格的句子_赞美竹的诗词
赞颂竹的诗句.赞美竹子品格的句子.赞美竹的诗词第1段:1.竹【唐】李贺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2.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3.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4.京兆小斋宽,公庭半药阑。
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5.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6.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其六》7.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
《竹十一首•其九》8.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1.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其七》1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14.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土俗不可医。
15.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竹十一首•其八》16.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17.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18.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20.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脩脩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范公丛竹歌》21.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22.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心迹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心迹心迹包孝肃①公终日正色,人以其笑比黄河清;秦会之②亦罕有笑容,一破颜于溪水涸来之对。
外貌虽同,而中则天壤矣!神鼎諲禅师③门庭高峻,衲子非久参上士,无敢登其门,后之禅和亦有然者;临济德山动辄棒喝,如风如雷。
后之禅和亦有然者;黄龙妙喜升座,则诟骂诸方。
后之禅和亦有然者。
其同异何如哉?(云栖袾宏《竹窗三笔》)【注释】①包孝肃:即北宋包拯,字希仁。
安徽合肥人。
天圣进士。
仁宗时任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开封府,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
卒谥“孝肃”。
②秦会之:即南宋秦桧,字会之。
江苏江宁人。
政和进士。
绍兴年间两度出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为人阴险残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
力主与金国和议。
③神鼎諲禅师:宋朝神鼎寺洪諲禅师。
襄水(今湖北)人,俗姓扈。
嗣首山省念禅师法绪。
初隐南岳,一钵自足。
后应请住神鼎寺,师清苦自持,居之十载,道侣渐聚,诸方尊之如古赵州。
【译文】包孝肃公刚正不阿,平时总是正色凛然。
有人形容他的笑好比是黄河澄清;秦桧这个人阴险奸诈,平时也罕有笑容,偶尔露出笑颜,人们比喻为溪水干涸。
他们外在的表现虽同,但是内心世界却有天壤之别!神鼎寺洪諲禅师门庭高峻,若非久参上士,没有人敢登门谒见,其后参禅的人中也有效法洪諲禅师风范的;临济义玄禅师、德山宗鉴禅师动辄棒喝,如风如雷,其后禅门中的人也有效法他们施行棒喝的;黄龙慧南禅师、妙喜宗杲禅师,当他们升座说法时,往往诟骂诸方,其后参禅的人中也有像他们一样诟骂诸方的。
虽然从外在看来举动表现仿佛相似,而其间的同异差别不知到什么程度呢?。
竹窗随笔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作家
作品
三笔
随笔
竹窗
艺术家
广大读者
第章
人士
竹窗 序
内容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 权电子版权。
目录分析
第1章竹窗随笔 第2章竹窗二笔
第3章序 第4章竹窗三笔
作者介绍
这是《竹窗随笔》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竹窗随笔》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笔记
莲池大师的哲思深邃,识见非凡,絮絮话语中蕴藏着普渡众生的佛家至理,值得认真一读。
莲池大师普渡群迷宗门本与净土无二大师身兼二宗见地高深机锋转语任运自如行持谦卑老实念佛大师为普度 含识特收集见闻录之在大师西去时一僧人问:“谁可主丛林?”大师道:“解行双全者。
大师著作,力荐力荐!不敢妄语,分享几点愚见,抛砖引玉: 1、从出世的角度,大师力主念佛。浊世无如 念佛好! 3、宗门下的念佛,大师很多的开示,发人省醒。怎能不持戒?于在家人,五戒十善切记切记。
竹字头一个均是什么字
筠
筠Jūn〈名〉
1. 唐羁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连县。
2. 另见 yún。
筠yún〈名〉
(1)形声。
从竹,均声。
本义:竹子的青皮;竹皮。
(2)同本义。
筠,竹皮之美质也。
——《广韵》
手握青筠之杖。
——王嘉《拾遗记》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礼记》。
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
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筠为誓。
——《警世通言》(3)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筠床(竹床);筠纸扇(竹柄纸扇);筠帘(竹帘)。
(4)竹子的别称。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
——清·周煌《吴兴蚕词》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
——唐·钱起《赋得池上丁香树》
(5)又如:筠溪(竹丛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丛中的回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笔);筠笼(覆罩在香炉上的竹笼)。
(6)竹制的笛类管乐器。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北周·庾信《赵国公集序》
(7)人名用字,例:唐代诗人温庭筠。
(8)另见 jūn。
论百丈清规的僧团伦理思想及特色
论百丈清规的僧团伦理思想及特色王月清慧能禅宗越往后发展,以往戒律对于南宗门人就越丧失拘束作用。
传说石头希迁给丹霞天然剃发讲戒律,无然掩耳跑走。
禅门荡涤戒律的另一面,则是重新收拾自家戒规,这种重新收拾,隐含了摒弃往古戒律、重建禅门规戒的立意,体现了禅门戒律观一破一立、破立一体的格局,也标志着佛教戒律中国化的走向。
这种重新收拾工作,是由百丈怀海完成的。
百丈怀海(公元720—814年)别创禅律,号称《百丈清规》。
(1)百丈清规的创制,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作。
从东晋道安编定僧尼轨范到南山道宣以《四分律》会通大乘,从中土对菩萨戒法的青睐到天台、禅宗以心持戒、无相戒法的持戒理念,都体现了如何使佛教戒律与中国佛教僧团生活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百丈清规的创制则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僧团伦理规范与持戒理念的形成。
百丈清规亦称古清规,其原本在南宋之后全部失去,宋史官杨亿的《古清规序》是概括百丈创制清规的初衷及清规的基本内容、结构的可靠资料。
《古清规序》现存于元代百丈山德辉禅师依古清规为蓝本而汇编的《敕修百丈清规》中,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卷。
杨亿说: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菩提达磨,引者注),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列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故常尔介怀。
乃日:佛祖之道,欲诞布化元,冀来际不泯者,岂当与诸阿笈摩教为随行耶!或日: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随哉?师日: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
于是创意,别立禅居。
(2)百丈怀海根据菩提达磨至慧能以来禅门丛林(3)生活的实际,出于博约折中、随宜制律的内在动机,别立禅居,禅寺开始离律寺而独立,不立佛殿,只树法堂,法超言象;整顿威仪,依法而住,合院大众,朝参夕聚,宾主问酬,激扬宗要;斋粥随宜,务于节俭,法食双运;行普请法,上下均力;置十务寮舍,每用首领一人,管多人营事,各司其局,并设维那检举,规范僧行……(4)于是,“天竺传来的烦琐无比的大小乘律,被怀海推倒,这在反天竺宗派上是一个成就”(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窗三笔作者:祩宏著后学云栖寺沙门祩宏著1、杀生人世大恶或问:“人所造恶,何者最大?”应之者曰:“劫盗也,忤逆也,教唆也。
”予曰:“是则然。
更有大焉,大莫大于杀生也。
”或曰:“宰杀充庖,日用常事,何得名恶,而况最大。
”噫!劫盗虽恶,意在得财,苟欢喜而与之,未必戕人之命。
而杀生则剖腹剜心,肝脑鼎镬矣。
忤逆者,或弃不奉养,慢不恭敬,未必为阿阇杨广之举。
况阇广所害,一世父母。
而经言有生之属,或多夙世父母,杀生者自少至老,所杀无算,则害及多生父母矣。
教唆者,恶积名彰,多遭察访,漏网者稀。
彼杀生者谁得而诘之?则构讼之害有分限,而杀生之害无终尽也。
是故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间之大恶曰杀生。
2、昼夜弥陀十万声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
予尝试之,自今初日分,至明初日分,足十二时百刻,正得十万。
而所念止是四字名号,若六字则不及满数矣。
饮食抽解,皆无间断,少间则不及满数矣。
睡眠语言,皆悉断绝,少纵则不及满数矣。
而忙急迫促,如赶路人,无暇细心切念,细念则不及满数矣。
故如十万云者,大概极言须臾不离之意,而不必定限十万之数也。
吾恐信心念佛者或执之成病,因举吾所自试者以告。
或曰:“此大师禅定中事也。
”则非吾所知矣。
3、己事办方可为人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醭。
龙天推出,方乃为人。
故辞法席者,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
予出家时,笃奉此语,佩之胸襟。
后以病入山,久久不觉渐成丛林。
然至今不敢目所居为方丈,不敢开大口妄论宗乘,盖与众同修,非领众行道也。
忝一日之长,互相激劝而已。
诸仁者以友道待我而责善焉,幸甚。
4、自他二利古云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萨发心。
斯言甘露也,不善用之,则翻成毒药。
试反己而思之,我是菩萨否?况云发心。
非实已能也。
独不闻自觉已圆,复行觉他者,如来应世乎。
或谓必待己圆而后利他,则利他终无时矣。
然自疾不能救,而能救他人,无有是处。
是故当发菩萨广大之心,而复确守如来真切之训。
不然,以盲引盲,欲自附于菩萨,而人己双失,谓之何哉。
5、杀生非人所为虎豹之食群兽也,鹰鹯之食群鸟也,鳢獭鹭鹚之食鱼虾等诸水族也,物类之无知则然。
具人之形,禀人之性,乃杀诸众生而食其肉,可乎?是人中之虎豹鹰鹯鳢獭鹭鹚也。
虽然,虎之害不及空飞,鳢之害不及陆走,人则上而天,下而渊,中而散殊于林麓田野者,钓弋网罟,百计取之无遗余,是人之害甚于物也。
孔子曰:“仁者,人也。
”孟子曰:“仁,人心也。
”人而不仁,是尚得为人乎?既名为人,必无杀生食肉之理矣。
6、祀天牛燔牛祀天,世传事始于上古,而历代因之。
虽以梁武帝之奉佛,然面为牺牲,独行于太庙而不行于南郊。
史称正月上辛,以特牛祀于天皇大帝。
夫祀天配以祖,则牛亦在焉,安所称为用面?予不知其说也。
昔沛公以太牢祀孔子,予尝谓一太牢何足以报圣师之恩。
则其不足以报上帝之恩亦明矣。
而自古及今,为有国之大典,孰从而止之?悲矣哉,牛乎!何其业之深且长也一至是乎!7、伏羲氏网罟槐亭王先生谓网罟制于伏羲,盖因兽之伤稼,设为网罟者,御之也,非捕之也,故曰佃曰渔,皆有田字隐隐在中。
槐亭此说,发千古所未发,可谓大有功于世道矣。
或曰:“炎帝始为稼穑,故号神农氏。
伏羲时未有稼,而网罟将奚为?”予乃用前意而广之曰:古虽未稼,或食草木之实,犹稼也。
况人畜以强弱相胜,设为网罟,使兽畏而避之,但教民远其害,非教民食其肉也。
捕而食之,后世之流弊也,非圣人意也。
8、浴水京畿老辨融师尝言:“沐浴水澄之,可以渍米炊饭。
”或曰戏言也,或曰有激之言也。
予以为不然,盖实语耳。
予昔附粮舶至丹阳,连艘十余里,首尾相踵,而河狭水浅,浣衣者恒于斯,濯足者恒于斯,大小便利者恒于斯,秽且甚矣,然用之以煎煮炊爨者亦恒于斯,非大富贵人,罕有登崖觅井汲泉者。
河水浴水奚别焉?耿恭被围绝水,绞马粪汁而饮之。
而口外有炒米店四十里,候天雨为饮,穿井数十丈不得水。
嗟乎。
饿鬼之乡,积劫不闻水名。
为僧者,今处清溪流泉之所,茶汤灌浣,事事如意,更复一月八浴犹以为少,一月十五浴犹以为少,何不知惭愧乃至于是。
9、僧宜节俭张子韶自做秀才时,至状元及第,位登枢要,而粗衣菲食,无玩好器物,其笔亦用残秃者。
胡克仁居官,茹蔬终身,眠一纸帐。
彼乃现宰官身,行比丘行,况身是比丘者乎?佛制头陀比丘,行乞为食,粪扫为衣,冢间树下为宿。
今处于众中,檀越送供,衣足矣,食足矣,安居于兰若矣,更求佳丽,可乎?一钵四缀,一緉鞋三十年,古德之高风未坠也。
吾为是惭愧自责,而并以告夫同侣。
10、僧拜父母佛制出家比丘不拜父母,而王法有僧道拜父母之律。
或问:“依佛制则王法有违,遵王法则佛制不顺,当如之何。
”予谓此无难,可以并行而不悖者也。
为比丘者,遇父母必拜,曰:“此吾亲也,犹佛也。
”为父母者,当其拜,或引避,或答礼,曰:“此佛之弟子也,非吾子也。
”宁不两尽其道乎?11、年少闭关闭关之说,古未有也,后世乃有之。
所以养道,非所以造道也。
且夫已发菩提大心者,犹尚航海梯山,冒风霜于百郡。
不契随他一语者,方且挑包顶笠,蹈云水于千山。
八旬行脚,老更驱驰。
九上三登,不厌勤苦。
尔何人斯,安坐一室,人来参我,我弗求人耶?昔高峰坐死关于张公洞,依岩架屋,悬处虚空,如鸟在巢,人罕觏之者。
然大悟以后事耳。
如其图安逸而缄封自便,则断乎不可。
12、八旬行脚古有颂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家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
”今人不思其前二句,而执其末句,谓道在目前,行脚徒劳耳,而引不越岭不出关者为证。
噫。
幸自反观,已归家否?无一事否?有如尚滞半途,匆匆多事,则何但八旬,直饶百岁千岁,乃至万岁,正好多买草鞋,遍历天涯,未许驻足在。
13、讲宗宗门之坏,讲宗者坏之也。
或问:“讲以明宗,曷言乎坏之也?”予曰:经律论有义路,不讲则不明。
宗门无义路,讲之则反晦。
将使其参而自得之耳。
故曰:“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又曰:“我若与汝说破,汝向后骂我在。
”今讲者翻成套子话矣。
西来意不明,正坐此耳。
14、教人参禅参禅人之误,教参禅者误之也。
或问:“教人参禅,是欲起直指之道于残灯将烬之日,曷言乎误之也?”予曰:“道虽人人本具,而亦人人所难,苟非利根上智,卒莫边岸,奈何概以施之。
譬如募士者,得孱孱懦怯,仅可执旗司鼓。
而授之以朱亥之锤,云长之刀,典韦之戟,其不振掉而颠蹶者几希矣,安望其有斩将擒酋,攻城破垒之功乎?其或自亦才离上大人丘乙己,而教人以制科文字,亦舛矣!”或问于予何如?答曰:“老僧正读上大人未熟在。
”15、肇论空印驳肇公物不迁论,予昔为之解,今复思之:空印胡由而为此驳?其由有二:一者不察来意,二者太执常法。
不察来意者,若人问物何故不迁,则应答云:“以性空故。
”今彼以昔物不至今为物迁,而漫然折以性空。
性空虽是圣语,然施于此,则笼统之谈,非对机破的之论也,得无似作文者,辞句虽佳而不切于本题者乎?太执常法者,僧问大珠:“如何是大涅槃。
”珠云:“不造生死业。
”此常法也。
又问:“如何是生死业。
”珠云:“求大涅槃是生死业。
”在常法,必答以随妄而行是生死业矣,今乃即以求大涅槃为生死业,与肇公即以物不至今为不迁意正同也,故无以驳为也。
又空印谓圭峰不当以达磨直指之禅为六度之一。
圭峰何处有此语?其所著禅源诠云:“达磨未到,诸家所解,皆是四禅八定之禅。
南岳天台所立教义虽极圆妙,然其趋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
唯达磨所传,顿同佛体,迥异诸门。
”其说如此明显,而曰以直指禅为六度禅,则吾所未谙也。
虽然,空印驳肇公之论不迁,呵圭峰之议初祖,则诚过矣。
至其谓圭峰不当以荷泽为独绍曹溪,天台门下所论或多不出于大师之口,此二说者确论也。
16、华严论疏或问:“肇论已闻命矣,又一居士力诋清凉者何如?”予谓:“彼居士惟崇枣柏之论,其诋清凉者,言不当以信解行证分裂全经,大失经旨。
不思经开信住行向地等,其分裂也抑又甚矣。
然则佛亦非欤?夫行布圆融,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必去行布,则圆融何物?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则先后同归,首尾一贯,无缝无罅,何处觅其分裂也。
况论有论体,疏有疏体。
发明大意,莫尚乎论。
委曲发明,穷深极微,疏钞之功不可思议。
二大士者,皆羽翼华严之贤圣,不可得而轩轾者也。
”予尝有书达居士,居士不答,未知其允否,因记之。
17、评议先贤予既叙肇论、杂华二事,或曰:“先贤不可评议乎。
”予曰:非然也。
今人未必不如古人,昔有是言矣。
然吾尝思之,三百篇多出于郊野闾阎之歌咏,而后人以才华鸣世者不能及。
六群比丘,圣众所不齿,而贤于佛灭度后马鸣龙树。
则古人何可轻也。
空印之评,其太过者,止在物不迁及圭峰论达磨两处耳,非讥贬清凉者比也。
吾见有叱辱温陵者;骂詈长水者;崇尚天台,则尽毁诸家,无一可其意者;勘妙喜为未悟者;藐中峰为文字知识者;又其甚有谓六祖不及永嘉,而遭其挫折一上者,是安可以不辨也?嗟乎。
古人往矣,今人犹存。
吾何苦为过去者争闲气,而取见存者之不悦乎。
顾理有当言,不容终嘿者,余非所恤也。
18、游名山不顾西方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者曰观世音在。
独不曰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在乎?又不曰三大士者徒仰嘉名?阿弥陀佛现在说法,亲炙休光之为愈乎?又不曰跋涉三山,累年月而后到。
信心念佛,一弹指而往生乎?大可叹也。
19、非理募化云栖僧约,非理募化者出院。
一僧曰:“此不足禁,禁之则缺众生福田。
非理募化,虽其人自负过愆,而众生获破悭舍财之益。
世僧假佛为名以营生,佛何曾为此辈出一禁约乎?”予曰:“子言则诚善矣。
然知其一,未知其二。
非理募化者,瞒因昧果,施者知之,因而退心,后遂不施。
安在其能破悭也?佛世有诸弟子自远游归,所过聚落,望而闭户。
问故,则畏僧之募化也。
因以白佛,佛乃种种呵责。
何言其不禁约也?慎之哉。
”20、妄拈古德机缘云栖僧约,妄拈古德机缘者出院。
一僧云:“此不必禁,禁之则断般若缘。
彼谤法华者,地狱罪毕,还以谤故植缘法华,况妄拈者非谤乎?”予曰:“子言则诚善矣。
然知其一,未知其二。
谤法华者,出地狱而植善缘。
孰若信敬法华者,不入地狱而即植善缘乎?又谓妄拈非谤,而不思无知臆谈皆名谤大般若。
是故漫述师言者,被点简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
’彼尊师也,非谤也。
错答一转语者,堕野狐身。
彼错也,非谤也。
何二人皆成罪戾?古人一问一答,皆从真实了悟中来。
今人驰骋口头三昧,明眼人前,似药汞之入红炉,妖邪之遇白泽耳。
若不禁止,东竖一拳,西下一喝,此作一偈,彼说一颂,如风如狂,如戏如谑,虚头炽而实践亡,子以为宗门复兴,吾以为佛法大坏也。
”21、妄拈古德机缘二僧不悦曰:“审如是,古德机缘,更不可开口一评量乎?”曰:“止禁妄拈,未尝言不可拈也。
二僧同起卷帘,古德云一得一失。
子试评量,得失谁在?”僧无语。
予曰:“昔人有言:‘十回被师家问,九回答不得。
’未为害,但忌无知妄谈,则终无升进耳。
慎之哉。
”22、直言前僧欲除募化、妄拈二禁,予不允,僧去。
又一僧云:“云栖半月直言、逐日直言,适起争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