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人均 GDP (元/人) 33375.00 27367 73297 70251 39518 70402 83495 18315 34467 85993 91822 19057 33462 23906 56367 25529 32071 34018 13715 65016 68340 46369 33412 38280 13377 13895 51656 43855 61891 31463 62593 43893 67394 9474 58980 15484 46931 31215 14597 78555 19889 30880 43121 17041 10327 64551 20059 62548 57394 77097 27027
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地级以上市人口排名 城市或 人口 人口排名 省市代号 地区 (万人) 总和 132344.72 1 渝00 重庆市 2884.62 2 沪00 上海市 2301.91 3 京00 北京市 1961.24 4 川01 成都市 1404.76 5 津00 天津市 1293.82 6 粤01 广州市 1270.08 7 冀06 保定市 1119.44 8 黑01 哈尔滨市 1063.60 9 苏05 苏州市 1046.60 10 粤02 深圳市 1035.79 11 豫13 南阳市 1026.30 12 冀01 石家庄市 1016.38 13 鲁13 临沂市 1003.94 14 鄂01 武汉市 978.54 15 冀04 邯郸市 917.47 16 浙03 温州市 912.21 17 鲁07 潍坊市 908.62 18 豫16 周口市 895.32 19 鲁02 青岛市 871.51 20 浙01 杭州市 870.04 21 豫01 郑州市 862.65 22 苏03 徐州市 858.05 23 陕01 西安市 846.78 24 赣07 赣州市 836.84 25 鲁17 菏泽市 828.78 26 粤11 东莞市 822.02 27 闽05 泉州市 812.85 28 辽01 沈阳市 810.62 29 鲁08 济宁市 808.19 30 苏01 南京市 800.47 31 吉01 长春市 767.71 32 浙02 宁波市 760.57 33 皖06 阜阳市 760.00 34 冀02 唐山市 757.73 35 豫14 商丘市 736.25 36 苏06 南通市 728.28 37 苏09 盐城市 726.02 38 豫17 驻马店市 723.07 39 粤05 佛山市 719.43 40 湘04 衡阳市 714.15 41 冀09 沧州市 713.41 42 闽01 福州市 711.54 43 冀05 邢台市 710.41 44 湘05 邵阳市 707.18 45 湘01 长沙市 704.41 46 粤15 湛江市 699.33 47 鲁06 烟台市 696.82 48 鲁01 济南市 681.40 49 辽02 大连市 669.04 50 桂01 南宁市 666.1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苏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苏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苏州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市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全市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市共登记到总人口[3]11769113人,其中,户籍人口(含户口待定人口)6377730人,外来人口5391383人。
在全部登记人口中,常住人口[4]为1046599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以下简称“五普”)的691677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549221人,增长51.31%,年平均增长率为4.23%。
在全部登记人口中,户籍人口(含户口待定人口)6377730人,同“五普”的578476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92967人,增长10.25%,年均增长0.98%。
在全部登记人口中,居住在苏州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291496人,同“五普”的117542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116067人,增长265.10%,年均增长13.83%。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5]2924189户,家庭户人口为830528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4人,比“五普”的3.15人减少0.31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338124人,占51.00%;女性人口为5127870人,占49.0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五普”的98.13上升为104.10。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63411人,占9.21%;15-64岁人口为8611713人,占82.2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0870人,占8.51%。
同“五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2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2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1.07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新京报讯中国十年来人口持续低增长,增速远低于上一个十年,预计到2032年人口会达到零增长。
国家统计局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普查,加上港澳台的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
这个数字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马建堂分析,这表明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
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1.3亿,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表明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发布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中国的人口增长将继续下降,预计中国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
此外,此次人口普查发现有1370万人没有户籍,原因涉及多方面。
焦点1 出生人口仍男多女少总人口的性别比呈下降趋势,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但出生人口的男多女少问题依然存在,根据普查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这个数据比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
尽管如此,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高于正常范围。
淮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淮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淮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淮安市统计局2011年5月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479988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13060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30716人,下降6.45%。
年平均降低率0.66%。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391345[4]户,家庭户人口为456085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5人减少0.47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86802人,占49.73%;女性人口为2413087人,占50.2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66下降为98.9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6508人,占16.8%;15-64岁人口为3494273人,占72.8%;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9108人,占10.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9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注释:[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省辖市及各县(市、区)的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江苏南通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江苏省南通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2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南通市统计局2011年5月9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7282835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 2589631户,家庭户人口为68497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7人减少0.22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43066人,占47.28%;女性人口为3839769人,占52.7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1.71下降为89.67。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74003人,占10.63%;15-64岁人口为5306345人,占72.8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02487人,占16.5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6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0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58309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8364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3003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2600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全国人口601,912,371 人。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国人口694,580,000 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国人口1,008,180,000 人。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国人口1,133,680,000 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国人口1,242,600,000 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 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201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就特别直辖市来说,人口数据依此是: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除重庆市,其他三城市均呈现增加趋势;四个城市人口总数达8440余万人。
第二,人口在8000万以上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而2000时居于第一位的河南现在退居第三位,这种情况显然和广东为输入性流动人口,而河南为输出性流动人口有关。
第三,沿海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江苏省78659903 5.88 5.87河北省71854202 5.33 5.36浙江省54426891 3.69 4.06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福建省36894216 2.74 2.7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海南省8671518 0.62 0.65以上11个沿海省市区占有整个大陆地区人口比例为43.03%第四,内陆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湖南省65683722 5.09 4.90安徽省59500510 4.73 4.44湖北省57237740 4.76 4.27江西省44567475 3.27 3.33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山西省35712111 2.60 2.67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 青海省5626722 0.41 0.42第五,与邻国有边界的省市区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 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黑龙江省38312224 2.91 2.86吉林省27462297 2.16 2.05内蒙古自治区24706321 1.88 1.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第六,西部地区省市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青海省5626722 0.41 0.42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以上10个省市区的人口仅占大陆全部人口比例的21.61%。
201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语文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9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xx人口为552300人。
xx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9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1009-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盐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盐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办公室盐城市统计局2011年5月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昨天下午,市统计局公布的盐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一.全市户籍人口全市户籍人口(含户口待定)为820372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952 59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51131人,增加3.16%,年平均增加0.31%。
二.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726024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946544人相比,十年共减少686304人,减少8.64%,年平均增加0.9%。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401920户,家庭户人口为697654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50255人,占50.28%;女性人口为3609985人,占49.7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12:100,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4 6降为101.12。
五. 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42107人,占14.35 %;15-64岁人口为5349041人,占73.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69092人,占11.9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5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04个百分点。
六.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45671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12745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83085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95424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339市数据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3417.88 2266.26 1055.45 5651.52 1420.34 2203.00 3068.21 1210.62 730.33 4547.06 1402.77 4358.46 3910.80 5158.10 1800.43 901.00 2321.20 600.85 2120.37 5758.00 827.82 862.30 908.76 1092.23 2415.12 1008.99 1005.50 1492.09 1606.51 1491.60 1181.45 2702.50 837.10 676.10 1657.82 1538.30 2051.70 835.82 1539.36
人口排 城市或 省市代号 名 地区 总和 渝00 重庆市 1 沪00 上海市 2 京00 北京市 3 川01 成都市 4 津00 天津市 5 粤01 广州市 6 冀06 保定市 7 黑01 哈尔滨市 8 苏05 苏州市 9 深圳市 10 粤02 南阳市 11 豫13 石家庄市 12 冀01 临沂市 13 鲁13 武汉市 14 鄂01 邯郸市 15 冀04 温州市 16 浙03 潍坊市 17 鲁07 周口市 18 豫16 青岛市 19 鲁02 杭州市 20 浙01 郑州市 21 豫01 徐州市 22 苏03 西安市 23 陕01 赣州市 24 赣07 菏泽市 25 鲁17 东莞市 26 粤11 泉州市 27 闽05 沈阳市 28 辽01 济宁市 29 鲁08 南京市 30 苏01 长春市 31 吉01 宁波市 32 浙02 阜阳市 33 皖06 唐山市 34 冀02 商丘市 35 豫14
-江苏常州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江苏省常州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2常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常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3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459197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4550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46465人,增长19.41%,年平均增长率为1.79%。
常州户籍人口为360.8万人,与常住人口之比为1:1.3;十年间常州户籍人口共增加19.3万人,增长5.7%,年平均增长0.6%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1554247户,家庭户人口为421044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9人减少了0.28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41102人,占50.98%;女性人口为2250870人,占49.0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76上升为104.0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28607人,占11.51%;15-64岁人口为3614296人,占78.71%;65岁及以上人口为449069人,占9.7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0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03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9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9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淮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淮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淮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淮安市统计局2011年5月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479988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13060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30716 人,下降6.45%。
年平均降低率0.66%。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391345[4]户,家庭户人口为456085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5人减少0.47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86802人,占49.73 %;女性人口为2413087人,占50.27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66 下降为98.91 。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6508人,占16.8 %;15-64岁人口为3494273人,占72.8 %;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9108人,占10.4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9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4004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7997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86871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8185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242人上升为708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552人上升为1416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8421人上升为3893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4443人下降为26706人。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3]为78659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3828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277094人,增长5.75%,年平均增长率为0.56%。
二、家庭户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24393386户,家庭户人口为7168009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3人减少0.29人。
三、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630233人,占50.38%;女性人口为39029670人,占49.6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8下降为101.54。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 8567807人,占10.8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06817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69779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41750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0168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917人上升为1081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39人上升为 1614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372人上升为3867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881人下降为24176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9953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98203人,文盲率[5]由6.31%下降为3.81%,下降2.50个百分点。
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市统计局2011年5月3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8004680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23848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66194人,增长28.31%。
年平均增长率为2.52%。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2370274户,家庭户人口为65541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2人减少了0.15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143402人,占51.76%;女性人口为3861278人,占48.2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21下降为107.3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61408人,占9.51%;15—64岁人口为6507221人,占81.29%;65岁及以上人口为736051人,占9.20%。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1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9074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6685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7261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8196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江苏省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江苏省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次⼈⼝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泰州常住⼈⼝超461.8万⼈泰州市常住⼈⼝为461万⼈,城镇⼈⼝257万⼈占总⼈⼝的55.64%昨天,市统计局、市第六次全国⼈⼝普查领导⼩组办公室联合发布我市第六次全国⼈⼝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以2010年11⽉1⽇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市常住⼈⼝为4618558⼈,每10万⼈中具有⼤学程度的有7009⼈,⽐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增加了4630⼈,⼈⼝素质明显提⾼。
市统计局有关⼈⼠介绍,过去常说的泰州有500万⼈⼝,指的是户籍⼈⼝。
上世纪末,随着企业改制,⼈⼝流动频繁,导致⼈⼝与户籍分离的现象⼗分突出。
因此,从第五次全国⼈⼝普查开始就统计的是常住⼈⼝,⽽⾮户籍⼈⼝。
据了解,此次⼈⼝普查⼯作从2009年11⽉开始启动,历时⼀年半时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领导下,近4万名普查⼯作者主动登门⼊户,详细登记⼈⼝情况。
建市以来,我市已在2000年成功开展了第五次全国⼈⼝普查。
此次⼈⼝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市⼈⼝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量基础数据,为今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及⽬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六次⼈⼝普查显⽰,我市常住⼈⼝素质明显提⾼。
”市统计局有关⼈⼠介绍,全市常住⼈⼝中,具有⼤学(指⼤专以上)⽂化程度的⼈⼝为323704⼈;具有⾼中(含中专)⽂化程度的⼈⼝为650817⼈;具有初中⽂化程度的⼈⼝为1793888⼈;具有⼩学⽂化程度的⼈⼝为1339773⼈。
各种受教育程度的⼈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肄业⽣和在校⽣。
与第五次全国⼈⼝普查相⽐,每10万⼈中具有⼤学程度的由2379⼈上升为7009⼈,也就是说,每百⼈当中就有7名⼤学⽣,是2000年的近3倍。
全市常住⼈⼝中,⽂盲⼈⼝(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为25493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相⽐,⽂盲⼈⼝减少75305⼈,⽂盲率由8.51%下降为5.52%,下降2.99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一、全省常住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3]为78659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
日零时的743828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277094人,增长5.75%,年平均增长率为0.56%。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家庭户[4]24393386户,家庭户人口为7168009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3人减少0.29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630233人,占50.38%;女性人口为39029670人,占49.6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8下降为101.54。
四、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 8567807人,占10.8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06817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69779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41750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0168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917人上升为1081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39人上升为 1614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372人上升为3867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881
人下降为24176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995352人,同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98203人,文盲率[5]由6.31%下降为3.81%,下降2.5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