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1~13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1~13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1~13课隋唐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一、隋的统一与大运河(P2—7)1.隋的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大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之治)。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实现统一。

这是继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

【思考】隋完成统一的原因:客观上:①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陈朝 ... ,不得人心。

主观上:①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准备充分,战略方针恰当。

3)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的暴政。

短暂而亡,与秦相似,都被农民起义推翻。

4)隋统一的历史作用: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统治期间。

3.概况:关注P5图Δ全长:2000多千米——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Δ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诼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Δ四段:从北往南“永、通、邗、江”四段。

Δ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4.作用: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发挥着促进南北交流的作用。

5.评价隋大运河:1)利: ①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②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弊:开凿大运河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8—11)1.唐的建立①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②626年唐太宗( ... )继位,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 ... 经历过隋末农民大起义,注意吸收隋亡教训。

2)能正确认识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虚心纳谏和选贤用能。

魏征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一)对外友好往来(隋唐的对外交往)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唐朝实行的是开放的对外政策。

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陆交通。

3.日本:三种交流形式:遣唐使、留学、留学。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唐朝使节回国后,在唐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

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出使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主持修建了唐朝的赵体寺。

新罗:很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产品在唐朝的进口中排名第一。

5、印度:玄奘西游天竺交流佛学,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政治和经济、民族关系)1.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会议,推选铁木真为可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

2.元朝的建立: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3、农业: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交通:为了方便南粮北运,开凿了两条新运河(通惠河、汇通河)与原有运河相连,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大都。

商业:元朝既是政治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商业大都市。

外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行省制度:目的: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内容: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汉人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内迁;契丹、女真等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6、回族的形成:唐朝以来,不少定居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1-11)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1-11)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1、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文帝采取的巩固措施和作用:(“开皇之治”)(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隋炀帝。

3、开凿时间:从605年起。

4、路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三点:中心、起始点;五河:连接五条河流)四段:(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科举制确立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2、创立(隋朝):①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

4、评价(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多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重建统一的人物(隋朝的建立者):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隋朝统一的时间:589年。

3、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中心:洛阳;起止点: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3)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1)时间:唐太宗。

(2)措施:①虚心纳谏,重用人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②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③经济: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女皇武则天4、唐朝进入鼎盛(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1、唐朝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灌溉工具)。

2、陶瓷业有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3、唐朝都城长安既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商业繁荣,城内坊市分离(坊是居民区,市为商业区)。

4、唐朝的民族交往(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3)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的事例:文成公主入藏。

(4)意义(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5)启示:民族之间应该平等友好往来。

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朝中外交流的事例:(1)中日交往: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

(2)中印交往:玄奘西行。

2、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3、唐朝时期记录中亚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大唐西域记》。

4、启示: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2、唐朝灭亡的标志:朱温建立后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填空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填空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1)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3、隋朝大运河开通意义:4、隋朝大运河分四段,连接了五大河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年号。

他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

二、“贞观之治”:①思想:★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②经济:③政治:2、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宰相有和,最著名的谏臣是。

3、“贞观之治”的形成:贞观年间,唐朝的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逐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2、武则天的开明统治: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唐朝农业的发展:①唐朝共修建了处大型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栽培,产量大大增加,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传入的。

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

②唐朝新型的农具有,灌溉工具。

2、唐朝手工业的发展:①唐朝丝织品的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和最为有名。

3、唐朝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和。

长安城内分为和,分别为区和区三、唐朝的衰亡:1、唐朝的衰落:唐玄宗统治后期,事件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唐朝的灭亡: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瓦解。

年,唐朝灭亡。

★唐朝形成了哪两个盛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两个皇帝时期?★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期中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期中复习提纲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1隋的统一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巩固: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成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开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1300年。

知识点4隋朝的灭亡背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贞观: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②善于纳谏(魏征--知得失的镜子),用人(如房玄龄、杜如晦)。

③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复习是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的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一)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地位)4、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意义)隋朝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7、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8、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历史上称“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9、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才。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任命姚崇为相)11、唐朝饮茶风俗流行,唐朝陶瓷业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1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13、唐都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内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

14、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复习历史学问活动既要求我们集中留意力踊跃思索,也要求我们努力记住复习内容,这有利于开展我们的留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实力,增加我们的理解力。

这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提纲,盼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一)经济重心的南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展)1、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缘由:从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很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改变,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展较快,渐渐超过了北方。

2、宋代南方经济的开展:农业: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

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开展。

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开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特地管理海外贸易的部门“市舶司”。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魏晋南北朝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根底;从唐朝中后期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清朝的民族关系)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__五世,赐予“__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从今,历代__和班禅,都必需经过中心政府的册封。

2、1737年,清朝起先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心政府,与__、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__和班禅的继承,必需报请中心政府批准。

3、乾隆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维吾尔族)的叛乱,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5、土尔扈特回来祖国:乾隆帝时,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来祖国新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复习提纲期中考试将至,那么七年级的同学应该怎样进行历史的复习准备呢?教师应该好好指导学生。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第13课历史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1.光武中兴(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二、重难讲解“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第14课历史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1.张骞通西域(1)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复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巩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进展我们能力的过程。

这是整理的人教版七班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人教版七班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原因:大兴土木(修建洛阳),数次对外战争(三征高丽),酷虐残暴2、概况: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原因:表格3、内容:政治上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也可以用实物代替)文化上完善科举制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法民族关系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龄、杜如晦2、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省审核,尚书省执行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4、《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5、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表格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人教版七班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特点:繁荣却短命)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分裂,顺应统一。

3.灭亡:618年,隋朝灭亡。

原因:隋炀帝暴政。

(个人好大喜功、贪图享乐,奢侈无度)二、开通大运河:(605年,隋炀帝)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

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制(隋炀帝)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2、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权力;③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得以参政;④推动教育的发展。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特点:繁荣且开放)(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1、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2、治国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考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3、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武则天1、地位: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治国措施: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创立殿试;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3、作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1、治国措施: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重用贤能(姚崇、宋璟)2、影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大秦帝国1. 大秦帝国的形成和发展- 大秦帝国的建立- 大秦帝国的疆域扩张- 大秦帝国的统一管理2. 西北夷的抵抗和影响- 西北夷抵抗大秦帝国- 西北夷对大秦帝国的影响3. 大秦帝国的文化和统一帝国的特点- 大秦帝国的文化成就- 统一帝国的特点和影响第二单元:大汉江山1. 沿用秦制的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的建立- 大汉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2. 东汉末年的动荡和灭亡-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 东汉末年的政治灭亡3. 东汉文化和科技的繁荣- 东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东汉科技的进步和贡献第三单元:三国鼎立1. 三国时期的政权形成- 魏、蜀、吴三国的形成- 三国政权的对峙与斗争2. 三国鼎立的局势与演变- 三国鼎立的格局- 三国鼎立的演变和结果3. 三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国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三国文化的融合和发展第四单元:南北朝时期1. 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政权的兴起-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原因2. 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结构- 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特点3. 南北朝时期文化繁荣与转折- 南北朝文化的繁荣- 南北朝文化的转折及影响第五单元:隋唐王朝1. 隋朝统一中国-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改革2.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唐朝的盛世和文化成就- 唐朝的政治衰落和内外原因3. 隋唐王朝的对比与联系- 隋唐王朝的相似之处及原因- 隋唐王朝的联系与影响第六单元:辽金元时期1. 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 辽与金的建立- 辽与金的政权特点2. 南方宋朝的政治与经济- 宋朝的建立与发展-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的兴起与建立- 元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第七单元:明清王朝1. 明朝的建立与政权巩固- 明朝的建立和政权夺取-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2. 明清两大王朝的对比- 明清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明清两个王朝对中国的影响3. 清朝的政治与文化- 清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 清朝的文化传承和变革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复习和回顾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原因:大兴土木(修建洛阳),数次对外战争(三征高丽),酷虐残暴2、概况: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原因:表格3、内容: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龄、杜如晦2、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省审核,尚书省执行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4、《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5、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表格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一、公元纪年:1、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

在此之前称为公元前××年(如公元前509年,),公元前这三个字不能省略;在此之后称为公元××年(如公元1912年或1912年),公元两个字可以省略。

公元前表示年代的数字越大,表示的时间越早;公元前表示年代的数字越小,表示的时间越晚(如公元前50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晚期;公元前58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早期)2、中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时间是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

3.、一个世纪为100年,一个年代为10年。

一个世纪的头20年为该世纪的初期,后10年为末期。

1949年为20世纪40年代。

二、计算年代:1、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之差,如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年),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

2、跨元年的等于二者之和减去1,如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57年),他的年龄应该是6+57-1=62。

三、历史分期问题:1、中国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①古代史时间范围(远古---------1840年鸦片战争前)②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中国现代史时间范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在)2、中国历史社会形态的更替: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夏朝------公元前476春秋末期)、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战国-----1840年鸦片战争)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地点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1课:1.完成下列表格2.简述隋统一的时间、条件及意义。

3.简述隋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4.简述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5.简述隋朝大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第2课:1. 隋朝灭亡有什么启示?2. 唐太宗纳谏与用人的特点是什么?(或唐太宗的统治特点)3. 简要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4. 何为“三省六部制”?(可有图标的形式展示)“三省六部制”有何优越性?第3课:1.简述武则天的统治措施的主要内容。

2.简述唐玄宗前期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3. 简述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

第4课:1.简述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实质及选材标准。

2.简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主要科目及考查内容。

3.简述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或意义)。

4.简述唐朝的社会习俗(可从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加以阐述)。

5.简述盛唐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概括其形成原因。

第5课:1.列举唐初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及与当今相关民族的对应关系。

2.简要概括唐代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举例说明)3.简述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相关史实及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第6课:1.何为“遣唐使”?“遣唐使”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2.完成下列表格3.从鉴真和玄奘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宝贵的精神品质?4.简要概括唐长安城的城市功能和布局特点。

5.简要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主要原因。

第7课:1.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印刷中心、代表分别是什么?2.简述火药的发明、记载时间及应用。

3.简介赵州桥的基本概况(设计者、时代、位置、历史地位)。

第8课:1.简述唐诗繁荣的原因。

2.简述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作品及风格特点。

3.唐代乐舞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4.敦煌艺术的代表、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第10课、第11课:1.完成下表2、简述辽、西夏学习汉族的主要内容。

3、简述金学习汉族的主要内容、背景及影响。

第12课:1.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大概过程。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全套课件全套知识点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581年隋文帝杨坚长安2.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人物、评价?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①积极: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②消极:劳民伤财,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隋朝大运河的概况(三点、四段、五河)三点: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4.科举制创立的时间、标志、影响(①②③④)?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①政治上: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②教育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文化上: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

5.隋朝灭亡的原因、时间?隋炀帝的残暴统治618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618年唐高祖李渊长安2.唐太宗在用人上的政策?名臣有哪些?治国效果?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魏征—“镜子”,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治国效果?武则天经济继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评价武则天4.唐玄宗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措施?效果?“开元盛世” 措施: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重用姚崇、宋璟;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效果: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励精图治③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④重用人才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人教部编版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夺取了政权,建立,定都长安,杨坚就是。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2、时开通凿了一条贯通的,开凿的目的是,。

大运河的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年,唐朝建立,建立者,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

3、年号,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1)重视(2)注意:(3)整顿(4)任用和虚心。

4、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位宰相:。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

6、左边这段话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好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1、前朝年号,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重视,重视,注意。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1)水利事业发达,(2)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3)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

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4)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发达;(2)陶瓷业发达(越窑,自瓷和最为有名)。

(5)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成都。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1、科举制的产生:(1)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2)设进士科,科兴制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1)南北重归统一:581年,外戚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初经济的繁荣: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

2、表现: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激增,仓库丰足。

2.纵贯南北的大运河(1)开凿时间:605年起(2)运河三地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大运河的开通作用: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歌诀记忆本课内容:1、南北重归统一:五八一年隋朝建,外戚杨坚都长安。

五八九年灭掉陈,南北统一治世现。

文帝励精图治改制度,重视吏治减负担。

2、大运河的开通:隋朝开通大运河,古代世界它最长。

全长两千多千米,路线中心是洛阳。

三点四段接五河,北至涿郡南余杭。

北通南达靠运河,永济通济邗江南。

★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就是唐高祖。

3.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一)唐太宗具有开明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二)开明的治国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5.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玄宗的改革措施:(1)重用贤才,励精图治;(2)重视地方吏治;(3)提倡节俭。

2、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3、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修建四十多处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从西域传人许多蔬菜新品种;茶树种植扩大,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农业生产工具有改进,如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包括丝织业和陶瓷业。

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

(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长安城街道整齐,人口上百万。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唐朝的衰亡:唐玄宗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任用奸佞,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907年唐朝灭亡。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使许多出身低微而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担任高官。

2、过程: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炀帝。

3、作用: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真才实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4.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5.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6.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7.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1.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人尊称他的为“天可汗”。

2.唐朝加强西域地区管辖: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3.唐与吐蕃关系:(1)7世纪前期,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拉萨)。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影响: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回纥的勃兴: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政权瓦解后,西迁到今甘肃、新疆等地。

5、车书本一家:靺鞨族生活在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关系,唐玄宗在那里设州,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有“海东圣国”之称。

6、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1.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与日本的交往(1)日本人东来:隋朝时已经有日本遣使者到来,到唐朝时(唐太宗贞观年间),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

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参照7 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他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玄奘西游:唐朝时(贞观年间)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携带大量的佛经回到长安。

意义:架起中印友谊的桥梁;为世界文化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与新罗交往:派遣使节、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传人中国。

★第七、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二)1.建筑: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700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2.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诗史)、白居易。

4.李白被称为“诗仙”生活在盛唐时期,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作品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代表作:“三吏”“三别”;作品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

作品特点: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5.颜真卿创立“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创“柳体”,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美名。

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6.绘画: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笔力刚健,神形兼备。

代表作:《歩辇图》、《历代帝王像》。

吴道子,开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代表作:《送子天王图》7.莫高窟: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石窟里有大量精美的笔画和无数彩色塑像、佛经、文书等。

8.乐舞: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是著名歌舞大曲。

《胡旋舞》从西域传人。

舞蹈家:公孙大娘★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契丹的兴起:(1)时间:10世纪初(2)人物: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3)都城:在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西夏的建立:(1)时间:11世纪前期(2)人物: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3)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3.北宋的建立:(1)时间:960年(2)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4.北宋与辽之间订立著名的澶渊之盟。

结束战争,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5.金政权的建立:(1)时间:12世纪初(2)人物:女真族首领阿骨打(金太祖)(3)都城:会宁、中都(4)发展:金先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

6.南宋建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7.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劳动力(3)自然条件优越。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2.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南宋时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栽培主要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3.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5.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6.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超北宋时的开封,出现早市和夜市。

7.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8.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10.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第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1.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多吃鱼肉。

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宋代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

达官贵人乘轿出行。

那时交通比较发达,“邸店如云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