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答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解答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统治20多年间,人口大幅增长B.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2.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余杭、涿郡B.洛阳、大都C.洛阳、涿郡D.洛阳、余杭3.“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

”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B.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C.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D.创立行省制度,推行改革采用汉法4.下列选项中不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的是()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B.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C.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D.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6.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农耕情景?()A.汉朝B.唐朝C.隋朝D.五代7.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

“市”是指()A.商业区B.居民区C.政府办公区D.皇室住宅区8.“有容乃大”体现了唐朝超越前朝特有的文化气派。

以下能说明唐朝“有容乃大”的是()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三次征辽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如图是从7年级一名同学的笔记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你帮他把笔记内容补充完整()A.社会风气开放B.社会经济繁荣C.文化昌盛D.科举制完善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正确的是()A.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D.北方各族尊称唐玄宗为“天可汗”1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武则天12.文成公主入藏时的吐蕃首领是()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颉利可汗D.呼韩邪13.因诗作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浪漫情怀,而被誉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14.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A.韩愈B.白居易C.李白D.杜甫15.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叛乱后,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这主要说明唐太宗()A.注重减省刑罚B.重视发展生产C.善于虚心纳谏D.重视地方整治2.《百家讲坛》的“隋唐历史”系列节目,假如由你来主讲,下列题目中最适合的是()A.B.C.D.3.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4.唐太宗和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统治的相似之处是()①实行殿试制度②注重发展农业③爱惜人才④重视减轻人民负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隋朝的统一B.开通大运河C.隋朝的灭亡D.唐朝的建立6.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A.五代十国的更迭B.安史之乱的影响C.君主暴政的危害D.黄巢起义的破坏7.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局面。

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军费开支B.减少军队人数C.防止地方失控D.防止武将跋扈8.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南北重归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B.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设立进士科C.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推动教育发展D.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10.“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治国措施体现了这一执政理念的是()A.轻徭薄赋,发展生产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D.完善三省六部制2、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3、南宋仅占据半壁河山,却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

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辽夏向金称臣 B.金灭辽 C.宋金达成和议 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4、“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

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5、“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7、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②建立了张楚政权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诗词是对哪个朝代苟且偷安的反映?()A.东晋B.北宋C.南宋D.清9、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10、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11、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

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B.农业的发展状况D.开放的社会局面2、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3、XXX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这段材料体现了XXX的执政思想是()A.虚心纳谏B.以民为本C.无为而治D.勤于政事4、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5、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6、XXX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大概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B.长久统一的隋朝D.统一国家的建立7、东汉梁太后之兄XXX独揽朝政20余年。

XXX“前后七封候,三皇后,XXX,二大将军……XXX、将、XXX、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

这申明其时()A.官僚机构臃肿C.豪强地主横行B.宦官把持朝政D.外戚势力收缩8、两汉文化看徐州。

公元前202年,XXX,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C.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D.公元前3世纪末9、北宋施行重文轻武,削夺方镇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重用文臣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同时又重视武备,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XXX,使南北重归统一B、XXX的励精图治C、XXX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XXX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XXX,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XXX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XXX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A、XXXB、XXXC、XXXD、XXX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各国人称中国工钱“唐人”的缘故原由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6、下列人物,其汗青贡献与XXX相似的是A、XXXB、XXX、XXXD、XXX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边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太高大的雪山,那边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汗青人物是A、XXXB、XXXC、文成公主D、XXX8、下列佳句中,由XXX创作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可编纂点窜-。

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B、位于河西走廊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10、在本期历史研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

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A、XXX(jié)利可汗B、XXX(hào)C、XXX(dì)D、XXX(yìn)11、“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限”指的是之间的分界限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唐末农民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A.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B.占领长安,建立了政权C.瓦解了唐朝的统治D.起义军进行流动作战2、他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受到民众拥护,队伍发展迅速。

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元朝的建立者是()A.耶律阿保机 B.铁木真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4、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

这说明北宋()A.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5、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以推广使用。

唐代以来,耕犁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

下列农具与此变化有关的是()A.B.C.D.6、夏、商、西周灭亡的最大的共同点是:()A.诸侯的叛乱 B.统治者失去民心 C.人民暴动 D.少数民族的内侵7、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因素 B.农业发展状况 C.体质进化程度 D.生产力水平8、“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9、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

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A.对边疆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10、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A.专制统治的加强 B.特务统治的强化C.经济控制的嘉庆 D.思想控制的加强11、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A。

都出现了盛世B。

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

都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

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答案:B改写:秦朝和隋朝虽然是短命王朝,但它们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2.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代B。

隋代C。

唐代D。

宋代答案:C改写:根据“举子看榜”图可以得知,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唐代。

3.有人曾作诗称赞XXX:“XXX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中的“长策”是指什么?A。

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B。

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C。

善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服务到白头D。

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其首领乐为己用答案:A改写:有人曾作诗称赞XXX:“XXX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中的“长策”指的是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4.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例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A。

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B。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C。

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答案:A改写: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例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5.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

这个少数民族是什么?A。

突厥B。

匈奴C。

南诏D。

吐蕃答案:D改写: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

这个少数民族是吐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全文5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全文5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全文5篇)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洛阳C、涿郡D、余杭2、隋朝政权的基础是()A、北齐B、东魏C、西魏D、北周3、和右图人物无关的史实是()A、建立唐朝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C、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D、注意“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契丹萧太后B、慈禧太后C、武则天D、吕后5、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A、坊B、市C、瓦肆D、勾栏6、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B、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C、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D、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首诗反映了()A、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B、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C、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发D、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8、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A、回鹘B、匈奴C、吐蕃 D、突厥9、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北庭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新疆行省10、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11、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1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 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历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

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
被后人称为()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5、唐朝是我国历最繁荣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7、“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

”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
A、辽
B、金
C、蒙古
D、唐朝
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笔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0、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
①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南朝
C、隋朝
D、南宋
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
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的史学著作。

以下哪一项内容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
B、明朝入股取土
C、汉武帝泒张骞出使西域
D、清朝的
13、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
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彊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14、张择端是历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作属于()
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二、材料解析题
15、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三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3分)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1分)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1分)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1分)
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
(1分)
(3)材料二中的“武后”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1分)
(4)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
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1分)
(5 )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
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唐朝
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2分)
(6 )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
的国家。

(1分)
16、材料: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3分)
(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东汉发明的什么合称为四大发明?(1分)(3)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
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2分)如何评价它?(1分)
(4)四大发明由中国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谁的贡献?(1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发明。

(1分)
17、材料:“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

在我国历,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彊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

请回答:
(1 )大元王朝(即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建元时把
都城定在了哪里?(1分)
(2)元朝是中国历少有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例子,请问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和时间分别是什么?(2分)
(3)元世祖时开凿漕运和海运,其目的是什么?(1分)其中漕运和海运的起点分别在哪里?(2分)无论漕运还是海运都必须经过哪个地方,最后才能
到达终点?(1分)
(4)元朝彊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采用“行省”制度,其中专设宣政院,管辖一个地区,请问宣政院管辖的是哪个地区?(1分)并使该地区成为了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5)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
民族融合,请问在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什么民族?(1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DBADDDBABDCCDC
二、材料分析题
15、(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科学制;隋炀帝
(2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 )开元盛世
(5)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6)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16、(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造纸术
(3)战国;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3)元世祖时开凿漕运和海运,其目的是什么?(1分)其中漕运和海运(4)阿拉伯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17、( 1)大都
(2)1276,南宋灭亡
(3)为了便于南粮北运;漕运起点:杭州;海运起点:刘家港;直沽
(4)x藏地区
(5)回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