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学反思15篇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电路教学反思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在这节课中主要是使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
并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地建立电路的经验。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设计组装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电路,掌握电池盒、小灯座和导线的安装和连接方法,画出简单的线路图,形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概念。
但是由于学具袋中的学具质量不是很好,导致很多学生在安装小灯座和电池盒时,时间用去了一大半,而且个别小组没有成功安装好,因为有些材料被折断了。
后来让学生点亮一个小灯泡,并画出简单电路图时,大部分学生显得很是困难,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玩上面,根本没有按着教师的要求去做。
个别画出来的电路图也是不准确的,导线没有画直,小灯泡画得不准确,电池盒也画出来。
没有真正形成简单电路的概念,所以我只好临时改变教学流程,将下面的内容安排在下节课。
今天我承接上节课留下来的内容又上了一堂课,指导老师也来听我的课。
总感觉整个教学流程不是很好,学生方应慢、交流部积极;而且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
存在的主要问题:1、指导组装用电器时,注意点强调未到位,使个别实验组在安装电路时小灯泡没有亮,未找出原因。
2、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使多个小灯泡发亮的实验操作后,才展示其中一组连接的实物图,这并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做法,太过局限。
学生的电路图画的不规范,没能及时的纠正。
所以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时,他们实验的很慢,显得交流的时间很紧迫。
后来指导老师给了我一些意见:1、不要让一个小组中的一个学生来画电路图,让他们先都画着实是看,在让他们动手做实验;或者是让完成好的小组立刻上黑板画出电路图,接着跟大家一起交流画出来的那些连接方法是相同的,哪些方法是不同的,并指出不同在哪里,让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个初步的了解。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 掌握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
- 理解电流与电压的概念。
- 能够安全地完成组装简单电路。
b.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细心、耐心的态度,注重细节。
- 引导学生爱护电器、电源等用电设备,高度重视电气安全。
2. 教学内容- 简单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 电气安全知识3. 教学方法- 教师问答法- 情景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4. 教学步骤(1)导入利用电影片段等事例,介绍电气安全问题,引导学生从小事开始关注电气安全,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2)学习与讲解a. 学习简单电路的构成及组成要素b. 理解电流与电压的概念c. 讲解基本电气安全知识(3)配合实验操作完成简单电路的组装在教学过程中以制作简单电路为主线,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逐一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结果。
(4)总结与应用透过实验过程,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的概念,并激发学生对电气安全的强烈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和安全。
5. 检查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线上考试形式检查学生对于简单电路、电流、电压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电气安全意识方面能否得到初步提升。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方式创新不足,语言表达也有些生硬,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
2.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很难完全理解电气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建议在此类教学中着重强调电气安全。
3. 教学过程的内容需要精简,有些内容可以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渐进式地讲解和引导。
4. 实验教学在本次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操作指导。
三、总结科学是一门极富感受性、实验性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创新,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灵活、有效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领悟其中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以及必要的安全知识。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电路教学反思1我所设计的简单电路一课,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日常的霓虹灯引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研究其中的奥秘,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学生大多知道是由哪些东西组装的,但对组装方法和灯泡为什么会亮等问题并不很清楚,由此引入教材的研究重点。
学生利用基本的电路元件组装简单的电路并画出实物电路图,使学生由实物图向抽象电路图过度。
老师选择几个连亮的连接图找连接方法的共同点,即导线接在哪里才能使小电珠亮起来,学生基本不知道原理是什么,此时再让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电池有正负两极、小电珠的结构等,从而明白其中的原理,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电珠才会发亮。
在了解了基本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拓展,在电路里加上开关(开关作为简单电路的控制器件,在电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个人合作把开关加入电路中,并画出电路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电路是否工作取决于电路是否连通,而开关则是一个由人为控制电路电流的器件。
学生制作红绿灯这部分我做了些处理,交给学生一个双向开关,把它连进电路里,让它分别控制两个小电珠的亮与灭,这样,就形成了整节课一步一步的递进,有了一定的层次感,学生思维达到了连贯性。
四人小组合作,通过亲手做,增强对电路的认识,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本课内容呈阶梯状分布,逐步递进,使学生在由浅到深的活动中逐渐认识简单电路,了解简单电路,学生从一个人动手做实验,到两个人合作动手实验,到四人合作动手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使学生的共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样设计符合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实验中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
这一课很适合开展探究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教学中,我把注意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才能成功连接电路,学生预设猜测、思考的时间少了一点,所以学生在乎的就是电路有没有连接,至于为什么连接成功了,或者没有连接成功问题在哪里,不少学生都没有思考,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电路教学反思15篇
电路教学反思15篇电路教学反思1众所周知,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设计得好,教师真正做到艺术性地﹑巧妙地引入新课,就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这样以来,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考方向了。
大多数比较好的引课,一般都渗透有情景性、趣味性、感染性、启发性、知识性、贴近性、参与性、等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
今年10月的初中物理学科会上,市教研中心组织我们观摩了两节公开课,一节是《光的反射》,一节是《电流和电路》。
看了以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特别是对两位老师的精采引课,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都知道,新课引入环节中选用的材料,应是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应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
邢老师的引课就非常贴近生活。
她用大家非常熟悉的,而且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手电筒把同学们带入了神密的电学世界。
因为选用的材料是学生熟悉的手电筒,所以他们感到亲切。
这有助于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同时也消除了他们对电的恐惧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发动、强化和支配的作用。
于老师以爱迪生用平面镜救母的故事开篇。
在于老师的引课中,学生们深深地被爱迪生的故事打动了。
爱迪生是那样地爱自己的母亲。
同时,他又是那样的聪明可爱。
说实话,坐在观众席上的我,当时都有些身临其境,为爱迪生着急,为他担心呢。
可想而知,当时的同学们也一定有同感了:原来,这节课要学习的平面镜作用这样大,还可以帮助人们挽救生命呢!为什么它有这样的作用呢?它还有别的应用吗……我敢保证,学生当时也一定是有些迫不急待了。
从后面他们课堂上表现出的极大的热情,实际上我们早就找出答案了。
两位老师的引课真是太精采了!我暗暗对她们竖起大母指,真是太佩服她们了。
爱迪生的故事我们也非常熟悉,为什么在以前的教学中自己没有想到呢?我也深深地自责起来。
真得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再向优秀的同行们请教和学习。
电路教学设计15篇
电路教学设计15篇电路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电流和电路知识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
本节内容包括电路的构成、三种基本的电路、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电路图,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粗浅的。
但对于电路的状态,学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发生短路的情况。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演示,用事实说话,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路图,学生画图时往往缺少规范性,所以教学时做好示范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要分配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规范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画电路图的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3、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4、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短路及其危害【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1、电路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电功率》教学反思(15篇)
《电功率》教学反思(15篇)《电功率》教学反思1五月十七日,我对初二物理《电功率》这一章的内容进展了复习。
在听完我的课后,听课教师给了我很多改良意见,结合我自己讲课的感受,我写了这篇反思。
目的是查找自己存在的缺乏,鼓舞并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1、物理课件的制作存在一些缺乏。
主要表现在:(1)物理教学中,公式中的字母应当用斜体,而单位则要用常规字体。
公式中字符的应用不标准,例如:电功率公式应为“”而不是“P=W/t”。
(2)课件中练习题的设计有些繁琐。
由于是复习课而不是教授新课,所以不用有太多的变式训练。
太多变式训练一是没有太多必要,二是影响复习讲课进度,显得繁冗拖沓。
(3)物理学中的计算题,解题过程中可以存在分数,但最终结果必需是小数,而且不要写“≈”,直接写成“=”。
2讲课过程中的一些缺乏。
(1)上课缺乏激情,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忱。
(2)学生自主争论、探究时间还是过少,没有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3)与学生的互动活动虽然有,但是太少。
而且活动的组织比拟混乱,效果不是非常良好。
(4)语言不够精炼,常常有一些重复性的语言。
语言不够精确,对疑难问题的启发点拨,不能言简意赅一步到位,有啰嗦的感觉。
而且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问点的疑问更多,思维更加混乱了。
所以,精确的语言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5 应加强对学生的治理,上课过程中秩序有一些混乱。
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6)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丰富的感情颜色,而且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应有起伏、有高潮、有亮点。
《电功率》教学反思2一、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反思:通过上节教学,学生已经知道用伏案法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并且已经对伏案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方法特别熟识,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并不存在问题。
但是由于本节的试验设计以及试验操作教科书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试验目的、原理,试验步骤、结论,所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还是有肯定难度,不过使得教师对学生试验力量的培育和提高也是个难得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让学生体会:目的--原理--设计电路图--实物连结--试验表格--数据分析--反思等完整的过程。
电路教学反思(集锦15篇)
电路教学反思(集锦15篇)电路教学反思1本节《电流和电路》是电学的开篇,是学生学习电路的基础。
因而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重点落在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和学会画规范的简单的电路图。
本节课,本人认为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比较高,课堂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
然而,对于最后一个重点(简单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的不够熟练,需在后继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经过反思和探讨:本节的这部分内容属于学生初步接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应该在教师的示范下,引导学生从模仿学习到独立完成,逐步熟练掌握。
一、教学思路清晰从电路的连接到电流的认识再到电路的组成最后到电路图。
整个过程各个环节过渡自然。
物理就是在说万物之理,它不一定需要华丽的措辞,但一定需要清晰的思路。
教学思路清晰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物理思想。
二、让物理通俗易懂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从生活走向物理,并通过让学生经历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活动,目的在与让学生感知、领略电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同时也达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效果:1.探究中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关于“电流”“自由电子”“电能”等过去需要两三节课才能讲清楚的知识,教材中只是简略带过,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用一个简单的动画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所以不必要做进一步解析。
学习画电路图的`时候,画电路图的规范要求比较复杂,编易记的口诀:“导线横平竖直,图形呈矩形。
元件分布均匀,不画拐角处。
”学生觉得念得顺口,相应的画图要点也记住了。
三、物理联系生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电路教学反思2《简单电路》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共15篇)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共15篇〕第1篇:教学反思心得体会老师成长=经历+反思。
假如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历而不对经历进展深化的考虑,那么,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学经历,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擅长从经历反思中汲取教益,否那么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良。
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老师的水准上。
教学反思对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反思在教学中对进一步改良和进步教育教学程度起着太大的作用。
在教学理论中,我作了不少的教学反思,积累了不少心得体会,现归纳成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反思。
老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
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
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
第二得的反思。
我们反思并不全是反思错的,有成功的经历。
只有认真的及时的总结每个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用高层次和程度来考虑我们才有针对性的进展改良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表现为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等等。
第三教学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中的重中之重。
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进步、增强人的活动才能,老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查,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构造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
老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老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讨论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理论的合理性,不断进步教学效益和教科研才能,促进老师专业化的过程。
也是老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请教学理论合理性,全面开展的过程。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5篇)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5篇)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5篇)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 本节内容是在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的根底,学生在电学局部的第一次探究,为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根底。
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程度和学习才能,将本节内容设计为老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
通过情景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到达一定的知识和才能目的;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把这节普通的实验课改为探究课,既可以落实教学目的,又丰富了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
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决定了探究内容选取角度,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根据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和学____征,通过问题引导,程序的调整,降低了探究内容的难度系数,能进步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2 本节课从实验和理论推导两个方面研究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
在研究方法上,突出了等效替代法,虽然很好领会,但在详细操作方面还是不容易理解,集中表达在理论推导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
从而兴致不高,有个别同学打瞌睡。
在进展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教学过程( )中,我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教学教学。
而是先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教学推理,得出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总电阻和各个分电阻的定量的关系式。
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出教材中的较为粗浅的定性的理论。
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才能,还可以培养出如今的学生所普遍缺乏的理论推导的才能。
让他们体会到实验与理论推导都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而,还可以稳固过去所学习的知识和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的才能。
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方法。
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才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3 物理是一门定量的精细科学,一门带有技能性和方法论性质的科学,一门以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科学。
电路教学反思集锦15篇
电路教学反思集锦15篇电路教学反思1(一)优点1、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究,体现科学学科特点,突出学生的地位。
如要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课本上是直接给出一个电路图,是一种被动的实验方式。
在设计中,没有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而是启发学生怎样去研究串联?可以研究哪些物理量?用什么仪表去测量这些量?应该怎样设计电路图来做实验?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为主动。
探究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本节课的重点不在实验的操作,而是掌握实验的方法。
为了增强可见性和节约时间,本人利用“电路实物图连接仿镇软件”,通过投影仪,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整个连接的过程。
3、重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提出研究串、并联电路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活化重组,有机组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尝试用数学语言和文字语言概括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4、注重课堂的及时反馈,做到一个知识点一个小练习,切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遗憾1、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关注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过程的顺畅而往往把回答和讨论问题的机会给成绩较好的同学,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没有完全参与到课堂中,导致他们知识上的漏洞。
今后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同学。
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这样就能极大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真正做到全员发展,落实新课改精神。
2、课堂中,有一偶发事件处理不够恰当。
在提问学生串联电路中的三处电流I1,I2,I3时,有一同学电流数据明显比别人偏大很多。
《电路连接》教学反思
《电路连接》教学反思引言在教学《电路连接》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意识到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一、学生主动参与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电路连接》这门课程的时候存在着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
他们对于电路连接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地理解它们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采用了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
首先,我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到电路连接的原理和特点。
在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连线,并观察不同连线方式对电路工作的影响。
经过一次次的实验,学生逐渐意识到电路连接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
在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研究电路连接的问题。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题目,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观点。
这种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例和案例分析为了加深学生对电路连接的理解,我引入了一些具体的实例和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实例和案例,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路连接的原理和方法。
例如,我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电路连接实例,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连接电路。
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连线方式对电路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连线方式。
同时,我还介绍了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如电路连接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电路连接在家庭电器中的应用等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电路连接的理解。
此外,我还引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例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给定一种电路连接方式,如何通过对电路参数的调整来改变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求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电路改造教案及反思
高中物理电路改造教案及反思
课题:电路改造实验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和改变对电流的影响
2. 学习如何改变电路中的元件以改变电流大小
3. 掌握用电阻、电容等元件改变电路特性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电路基础知识复习
2. 电阻、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
3. 电路改造实验
教学步骤:
1. 复习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2. 讲解电阻、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3. 进行电路改造实验,学生尝试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来观察电流变化
教学反思范本: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和改变对电流的影响,通过实验学习如
何改变电路中的元件以改变电流大小。
在课堂上,我通过复习电路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
解电阻、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电路改造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来
感受电路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电路中的概念时存在一些困惑,有些学生对电阻、电流
的关系还不够清晰。
因此,我在课后准备了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
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组织实验环节,我发现一些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导致实
验结果不够准确,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对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和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教学方法和实验操作上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希望通过反思和
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15篇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15篇)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1 每一次教学只要精心打算、专心执教,总会有着令人回味的片段。
1、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的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爱好,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本着这一目的,我提供分层次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2、环节间的奇妙过渡、紧密的连接。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老师“引导者、促进者和参加者”的作用,从问题的引入、探究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活动时的调控都能够自然、奇妙、精密,让学生不会感觉到紧紧被牵引,而是自然跟着去做,期待着继续前行。
这节课上完,感觉仍有一些不足,期待继续改进。
1、没有充分发挥实物展台的作用。
只是就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进行展现,其实完全可以将学生所连接的实物图作品展现,既可以起到相互学习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展现学生作品时方法欠妥当。
假如能够先展现正确的连接方法,让连接错误的学生“自行发现”、“自行纠错”效果会更好,同时还可以保护学生探究的欲望。
3、拓展活动应留充足的时间。
尝试“用一节电池点亮两个灯泡”因时间已下课,所以只是匆忙做了一下,很多小组甚至没有没做出来,所以活动既然已经安排,就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尝试,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活动也不会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潜心专研,尽心尽力去备课、上课,乐观做出深刻的反思,总会让课堂多一分精彩、多一分惊喜,少一分遗憾。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2 20xx年9月,我又担任了八班级两个班物理课的教学。
教学伊始,为了让他们更加喜欢物理,我便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爱好和热忱,让他们带着对新学科的奇怪,保持着对物理的爱好,进行物理课的学习,由此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通用15篇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通用15篇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1一、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但教师不必一一演示,而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
二、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
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三、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分析实验,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
四、演示实验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
教师应当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提问学生,让学生边思考,边通过演示实验来分析,以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边演示边启发,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较好地掌握和理解连通器的特点。
下面再谈学生演示实验: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习惯。
初中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实验基础,有的甚至认为实验只是玩玩而已,学生实验较难组织效果也不理想。
为此我们一开始做学生实验就强调实验室规则并制定合理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2)必须按分好的实验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3)实验时不能大声喧哗;(4)实验完后将器材摆放整齐,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5)不能随意将器材带出实验室,如有损坏及时说明。
二、制订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学生实验教学应制订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实验教学和考核有章可循,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依据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认知目标、操作技能目标、实验素养目标,使实验教学目标明确、可测性强。
电路教学反思15篇_5
电路教学反思15篇电路教学反思1《简单电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解除电,也有一些同学连接过简单电路,但学生对怎么画电路图基本都不清楚。
我先带领学生认识了简单电路里的各部分,然后将这些部分的画法展示给学生,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导线将灯泡、电池连接起来,让灯泡发光。
学生分组进行尝试,最快连接好的3个小组将他们连接的方法画到黑板上。
有基础的同学很快就能做好,有些没有基础的同学却始终都连不亮,我和大家来一起解决在分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就短路和断路进行了对比分析。
然后看着黑板上的电路图,对如何画电路图进一步学习。
接着,我向同学展示了开关,让学生把开关加到电路图中去,并根据自己画的图进行连接,看是否能起到开关的作用。
最后我向学生展示了自制红绿灯,激发了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当我回顾这节课时,我深深感到,我们经常说,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实上往往我们认为很简单的、学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有较大的困难。
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的引导就会越明确。
电路教学反思2在电流和电路教学中,自己课堂并不算很好,内容太多,都不知道怎样处理更好了。
有一些做法和想法需要记录一下,以免自己忘记。
1、电流教学中,书中用两个验电器(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自己的体会是书本想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传导电荷,有些不可以传导电荷。
不需要提出电流概念和方向问题。
2、书中的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有时我们教学时只是关注了单向导电性,而未体会,发光二极管可以说明电流中的电流有方向性的问题。
3、电路状态中,最难的是短路问题。
我让学生连接电路,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再三种电路中体会理论上导线对电流无任务阻碍作用,认识各种情景下的短路现象。
4、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画法,没有在本节课重点练习,主要是等到学完串并联电路后再练习,显得较为容易些。
课文《电路》教学反思
课文《电路》教学反思引言在教学《电路》这一课程中,我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篇文档将对这门教学进行详细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中,我明确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2. 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如串并联法则、基尔霍夫定律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感受电路的真实运作; 4. 引导学生进行电路故障检测和故障排除,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具:通过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呈现电路图、电路模拟动画等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电路的原理; 2.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3. 讨论和互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辅助材料:提供教材配套的习题和参考答案,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和考试的评价,以及课堂参与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估,我得出以下几个教学效果的评价: 1. 多媒体教具的使用收到良好效果,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入。
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电路中电流的流动、电压的分布等现象,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操作的设计和安排合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自进行电路搭建和测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路原理; 3. 讨论和互动的氛围良好,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通过讨论和互动,学生能够更灵活地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便利,学生能够通过习题练习和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教学反思15篇电路教学反思1我在本节课中的最大收获有两点:1、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我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像在操场上百米赛跑的学生来类比电流,这样学生较易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2、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达到了一下效果(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3).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在本节课上,我需要以后注意的是:在电流和电路的基础知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教师黑板演示连接代替了学生,当学生自己动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会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标准,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电路教学反思21、传统物理教学的反思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如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如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独立判断;(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如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如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们具有改造和发展现存社会及现存自我的能力。
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
2、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
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
物理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________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
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3、投影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一、静态变动态,提高学习兴趣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是静止的,若用动态投影辅助教学,效果较好。
如在讲杠杆的力臂概念时,老师在黑板上怎么画都是静止的,学生印象不深。
用可动的投影片,力臂会随力的作用方向改变而改变,学生看起来十分鲜明,兴趣高涨。
在较短的时间内绝大多数学生都理解了力臂的概念。
二、师生共同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利用投影进行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处在主导地位,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如在投影片上题目的展示下,教师让学生轮流在投影仪上将答案打出来,答对了的学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错了,其他学生给予纠正。
形成了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
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教师在学生有误区时便于及时点拨。
知识传输畅通,反馈及时。
三、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事实证明,学生在消化知识时,只有不断地向大脑中传输信息才能引起记忆和理解的连续发展,利用投仪教学,贮存信息多、传输信息快、直观连续,使学生得到不断练习、消化、理解知识的机会,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做练习时采用手写题目或小黑板展示,也不过7~8道,用投影展示可达10~20道,教学效率提高明显。
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已不适应大面积、快速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用投影教学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且也是教学思想的转变。
4、培养差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差生转化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以为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
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起始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
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为了巩固差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差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差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
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优生们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差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
所以,转化差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
教师本人是否热爱物理、对物理学教学是否投入、教师对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否信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是否能从物理知识及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等,这些对差生学好物理课程,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5、听课评课教学反思1、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
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
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
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3把家庭电路的课堂参与定为学习本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讨论、思考、观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策划者。
一言堂变成百家鸣。
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任务分配到小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学生参与体验。
此外,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主动的调查和参与,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如何认识、对待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的实施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着眼于使学生获取系统知识,不是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它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交流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
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熟悉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合作意识加强了。
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学习兴趣较浓。
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各种资料及课堂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指导和引申的作用。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气氛融洽。
恰当的视频引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电路教学反思3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在这节课中主要是使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
并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地建立电路的经验。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设计组装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电路,掌握电池盒、小灯座和导线的安装和连接方法,画出简单的线路图,形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概念。
但是由于学具袋中的学具质量不是很好,导致很多学生在安装小灯座和电池盒时,时间用去了一大半,而且个别小组没有成功安装好,因为有些材料被折断了。
后来让学生点亮一个小灯泡,并画出简单电路图时,大部分学生显得很是困难,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玩上面,根本没有按着教师的要求去做。
个别画出来的电路图也是不准确的,导线没有画直,小灯泡画得不准确,电池盒也画出来。
没有真正形成简单电路的概念,所以我只好临时改变教学流程,将下面的内容安排在下节课。
今天我承接上节课留下来的内容又上了一堂课,指导老师也来听我的课。
总感觉整个教学流程不是很好,学生方应慢、交流部积极;而且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
存在的主要问题:1、指导组装用电器时,注意点强调未到位,使个别实验组在安装电路时小灯泡没有亮,未找出原因。
2、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使多个小灯泡发亮的实验操作后,才展示其中一组连接的实物图,这并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做法,太过局限。
学生的电路图画的不规范,没能及时的纠正。
所以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时,他们实验的很慢,显得交流的时间很紧迫。
后来指导老师给了我一些意见:1、不要让一个小组中的一个学生来画电路图,让他们先都画着实是看,在让他们动手做实验;或者是让完成好的小组立刻上黑板画出电路图,接着跟大家一起交流画出来的那些连接方法是相同的,哪些方法是不同的,并指出不同在哪里,让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个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