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记念刘和珍君》的表达方式
写作手法异同分析——《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
写作手法异同分析——《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学习目标1.通过圈点勾画,找出两篇散文记叙、抒情、议论方面的内容,体会散文写作的特点。
2.分析两篇散文各自写作手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探究、挖掘作者抒情方式不同的深层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的两篇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学习完了以后,我们会有很多思考,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鲁迅先生在散文写作中手法的运用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学习、探究一下这两篇散文写作手法运用的问题。
二、文本探究问题之一:这是两篇记人叙事散文。
在记叙、议论和抒情三种表达方式上文章没有平均笔墨,而是各个部分各有侧重,请大家通过读书找出来。
活动之一: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两篇散文各个组成部分侧重记叙、抒情、议论的有关内容。
大约5 分钟。
互动:学生交流课文中有关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成果,大家一起补充、修正。
参考:《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第一、三、四、五部分侧重记叙,第二、六、七部分侧重议论和抒情;整篇散文的记叙、议论和抒情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有机交融在一起,浑然一体。
《为了忘却的记念》:文章一、二、三部分以记叙为主,第四节记叙和抒情并重,第五部分则是侧重议论和抒情。
小结:鲁迅先生的这两篇记人叙事散文因为篇幅较长,所以,这几种表达方式交叉运用,首先是先记叙,在记叙完成后随时进行议论和抒情,做到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有机融合,这是两篇散文的突出特点。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一环节完成学习目标1。
问题之二:两篇散文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请同学们填写多媒体呈现的表格。
活动之二: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梳理和概括两篇散文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并参考多媒体上的表格,填写表格,要求分条表述。
互动:学生填写完成后,可以小组交流,然后分享成果。
提示:要给学生足够时间,不要急于求成。
这个环节大约需要15 分钟。
参考: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需要给学生更多读书时间,通过大家的思考和交流以及成果分享,完成学习目标2;重在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做到动手、动脑、动嘴。
《记念刘和珍君》内容与写作思路及文体归属
《记念刘和珍君》内容与写作思路及文体归属作者:周岳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12期关于《记念刘和珍君》的文体归属问题,先暂不讨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关于“三一八”惨案,课文已有注释①说明。
本文主要评述的并不是惨案之本身,而是社会各方对待“三一八”惨案及其人事的言论和态度,进而以揭示“三一八”惨案的应有意义,所以,要真正理解本文,首先须在阅读文本中,梳理出当时社会各方对“三一八”惨案的言论、态度。
一.社会各方的言论、态度1.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残酷镇压。
——命令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见课文注释①)。
2.以陈西滢为代表的“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散布流言。
——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把杀人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见课文注释⑨)。
3.爱国青年(如“程君”):心情悲痛。
——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
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见课文第一节)4.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之淡漠。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偷生”。
(见课文第二部分第1节)二.鲁迅先生对上述社会各方包括刘和珍等人的态度1.对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愤怒至极。
——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见课文第一部分第3节)——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见课文第四部分第1节)——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比较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两篇关于纪念的文章,它们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人而写的。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悼念已故同事的文章,作者回忆了与刘和珍的合作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而《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关于二战中死难者的纪念文章,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祖父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表达了对那些牺牲者的敬意和纪念之情。
其次,它们的角度略有不同。
《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强调的是对逝去同事的怀念和缅怀,从个人经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刘和珍的人格品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展现了一位优秀同事的风采;而《为了忘却的记念》则更侧重于对历史事件和牺牲者的纪念,作者通过对祖父和那个时代的回忆,反思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和破坏,从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对那些遭受战争摧残的人们的同情和敬意。
最后,它们的情感表达也不同。
《记念刘和珍君》在表达对刘和珍的怀念之情时,采用了一种亲切、感人的语言,如“我们的好同事,永记心间”,“你们的离去,让我们感到难以承受”,体现了作者对逝去同事的真挚感情;而《为了忘却的记念》则更多地采用了一种庄重、沉静的语调,如“这是一片寂静的墓地,埋葬着无数无名的死难者”,“他们没有遗体,只有一个永远的名字”,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和牺牲者的凝重敬意。
总的来说,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人而写,但它们的角度和情感表达略有不同,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作者不同的情感世界和文学风格。
用比较阅读法教学《记念刘和珍君》
用比较阅读法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周玲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4年第12期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情感异常丰富、意义十分深远的散文。
为了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历史,认识刘和珍等青年,真正读懂这篇课文的情感与意义,我在教学时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即将课文与鲁迅先生学生之一的石评梅的《痛哭和珍》、当代北大学者余杰的《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七十二周年祭》放在一起对照阅读,比较三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互为补充,互为印证,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比较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揭示主题张本写作意图和创作的时代有关,让学生了解《记念刘和珍君》的写作意图,显然是困难的。
但通过三篇文章的同步阅读,学生就能在相互对照、相互补充的材料中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缘由、写作意图。
1926年3月18日,在中国现代史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参加“死难烈士追悼会”归来之时,鲁迅“愤”笔疾书,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而刘和珍的好朋友石评梅也于追悼会后写下《痛哭和珍》。
鲁迅的文章中,并没有具体描写追悼会的场景,而石评梅的文章里有了补充。
这就自然引起思考,鲁迅为何不写追悼会场景?通过对比,我们明确了两者的写作意图(主题倾向)不同。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除了表达哀痛、愤懑之外,主要是思考死难的意义的,即痛定思痛。
鲁迅站在“珍惜人(年轻人)的生命”的立场,捍卫牺牲者的生命价值,为他们洗清官方强加的罪名与泼来的污水;出于同一立场,对运动本身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而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一文侧重于对烈士表达哀痛之情。
她写道:“天愁地惨,风雪交作的黄昏时候,和珍的棺材由那泥泞的道路里抬进了女师大。
多少同学都哭声震天地迎着到了大礼堂。
”石评梅目睹刘和珍胸前、背后的枪洞,鲜血正一滴滴地流出,她从烈士的血尸上看到:“正面写着光荣,背面刻着凄惨!”“这是我们现时的环境,这便是我们的世界!”刘和珍的死,唤醒了软弱的石评梅,她鼓起了勇气,用血泪写道:“和珍,你放心的归去吧!我们将踏上你的尸身,执着你赠给我们的火把,去完成你的志愿,洗涤你的怨恨,创造未来的光明!和珍,你放心的归去吧!”这撼天动地的悲壮呼声,是石评梅对烈士的心血之祭。
(记念刘和珍君)的多角度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的多角度解读安徽省庐江中学孙家来课堂连线:鉴赏知识ABC——《记念刘和珍君》的知识预备1白描手法及特点:什么是白描呢?即用最朴素最简炼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一种表现手法。
白描手法,不仅能够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能够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
②它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③它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本文记叙人物,采纳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2叙事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叙事散文往往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叙是文章的主体,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记叙内容的深化,三者互为一体,相互交融来表达主题。
名师杏坛:找准文眼巧解文意——《记念刘和珍君》思想内容的把握安徽孙家来本文的思想厚重,关于初读者往往难以把握,只是在分析本文思想内容时,能够借助抓“文眼”这一手段来把握全文的思想情感。
何为“文眼”?它确实是“揭全文之旨”的关键句子。
抓住“文眼”,细读“文眼”所在的段落,能使我们准确把握文章重点,深刻理解主题思想,并能较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何找“文眼”呢?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它一般或出现在标题,或出现在篇首,或出现在篇末,有时出现在篇中。
本文要紧是评述“三一八”惨案,鲁迅在文章末节中指出,“三一八”惨案使他看到:“一是当局者竟会如此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记念刘和珍君》文章切入角度
《记念刘和珍君》文章切入角度
鲁迅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切入的角度选得好。
这个角度就是记念刘和珍。
写一个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反反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就以一当十,塑造了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可见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
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污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更不攻自破。
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特写镜头,枪弹的攒射,大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
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细致,又能使人想见发生在段祺瑞执政府前这场惨案的全景。
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作者纪念一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这篇课文,就应该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记念刘和珍君》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记念刘和珍君》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通过各种表达方式来纪念和追忆过去的故事与人物。
《记念刘和珍君》这一题目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历史痕迹。
本文将通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探讨这一主题在不同形式中的效果。
二、文学作品的表达1. 《记念刘和珍君》这个题目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运用。
在诗歌中,作者可以借助鲜艳的词藻和抒情的语言来表达对刘和珍君的思念之情,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小说中,则可以通过塑造细腻的人物形象和展现生动的情节,使读者对刘和珍君的故事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
2. 在戏剧和影视作品中,也可以通过舞台表演和影像语言来呈现刘和珍君的形象,将他们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不同声音、动作和情绪的表达,赋予刘和珍君更为丰富的内涵,令观众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共鸣。
三、美术作品的表达1. 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和雕塑的形式,将刘和珍君的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从而让人们通过视觉感受到他们的风采和形象。
通过不同的绘画风格和雕塑手法,艺术家能够表达出对刘和珍君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也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缅怀。
2. 在摄影作品中,通过镜头的捕捉和艺术的构图,摄影师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诠释刘和珍君的形象和精神。
从不同的角度和光线出发,展现出刘和珍君的坚毅与柔情,使观者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和感受到他们。
四、音乐作品的表达1. 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可以创作交响乐曲、歌曲或器乐等形式的音乐作品,来表达对刘和珍君的情感。
通过音符的编织和旋律的流淌,作曲家能够将自己对刘和珍君的祝福和赞美通过音乐的方式传达出来,使听众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刘和珍君的崇高与永恒。
2. 在舞蹈作品中,编舞者可以通过舞姿和舞步的设计,将刘和珍君的形象和事迹融入到舞蹈的表演之中。
通过优美的舞姿和精妙的编排,演员能够将刘和珍君的人格特质和情感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观赏舞蹈的也能够领略到刘和珍君的风采与魅力。
“鲁迅式长句”言语形式解码——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体的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多要素,对状语起到了精确 表达和补充说明的作用,将“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 十五日”表达得更加具体明白,从而强化了接受者对 “那一天”的特殊记忆,省略后将直接影响句意表达。 这一插入语还构成了作品的写作背景, “放在文章的 开头,给人一种压抑得无法喘息的沉重之感,奠定了 全文的情感基调”, “展现了一种沉重、低徊之美”[3]。
语部分的长定语是由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构成,强调 了“中国女子的勇毅精神历经数千年的压抑而没有消 亡”的语意。主语部分的长定语是一个让步关系的复 句,只是这个复句改变了从属分句在前、主要分句在 后的汉语语序传统,将从属分句放在了后面,突出了 进步青年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勇毅精神。
重形合的印欧语,较之重意合的汉语,语序相对 灵活。主从复合句语序的变化,也是汉语欧化的一种 典型表现。 “鲁迅式长句”就是作者践行欧化主张的创 造性实践。鲁迅不仅支持欧化,更主张“欧化得合语言 的自然”,追求与汉语的本土化融合,从而创造了自己 独到的语言风格。 “这种将欧化句法结构与白话语言 相互交织渗透到了难以分解,出神入化境界的语言,
2019.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中 51
阅读
本版编辑/海 浪
才真正代表了鲁迅在文学语言方面所达到的无与伦 比的高度。”[4]
二、杂糅多种句式,臻至“声情并茂” “鲁迅是那样自如地驱遣着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 或口语与文言句式交杂;或排比、对偶、重复句式的交 叉运用;或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 沿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和气势,真可谓‘声情并 茂’,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5],钱理 群先生曾如是评价。比如:
关键词:鲁迅 长句 句式 修辞
且看下面一个句子: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 往的。 这个并不算长的句子,作者却使用了三个逗号, 不仅强化了刘和珍“欣然前往”的语意,还收到了“字 字哽咽、如泣如诉的声韵效果”[1]。 在鲁迅先生笔下,标点符号也成了一种修辞手 段,主动参与了表情达意。非但如此,他还善于融通中 西,博采众长,将文言、方言、外语等内容元素与长短 句、整散句等形式元素巧妙糅合,又借助比喻、反语、 反复等修辞手段,创造了具有独特表达效果的言语作 品。 “鲁迅式长句”便是其中的典型。这种长句具有结 构复杂、句法灵活,内蕴丰富、意义深刻,效果独特、韵 味悠长的特点。其建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移植“欧化句法”,表意精密细腻 所谓“欧化句法”,是指仿造印欧语语法格式而创 造的句子结构形式。相较汉语句法,欧化句法表现在 插入语使用的变化、语序的变化、句子长度的变化、标 志词使用的变化等方面[2]。比如: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 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 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 …… 这个长句的主语是“我”,状语是“中华民国十五 年三月二十五日”,在主语和状语之间有一个插入语 “就是……那一天”。插入语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主谓 句。 这一插入语的运用,并非可有可无,它涵盖了具
探究文段 赏读悟写——以教《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正 有 写 一 点东 西 的 必要 了” 句等 ; 四 , 会 炼 字 。 如 第 学 例 本 文 中 “ 也 早觉 得 ‘ 有 ” 的 “ 觉得 …正 ” 我 正 中 早 ‘
第 五部 分 : 我 没有 亲见 … … 不 知 道 个 个脸 上有 着 “
血 污 … … ” 个 自然 段 。 三
“ 于 直 面 ”敢 于 正 视 ” 猛 士 进 行 了 高 度 赞 扬 . 敢 “ 对 然后 用 一 反 问 句 “ 是 怎 样 的 哀 痛 者 和 幸 福 者 ?进 一 步 表 这 ”
达 浓 烈 的赞 颂 之 情 一层 用 “ 而 ” 转 以 与 猛 士 们 下 然 一 的精 神 对 比 . 表达 对 这 “ 漠 ” 深 深遗 憾 。 二 自然 段 微 的 第
‘ ’包 含 哪 些深 意 ? ( 挖 , ” 答案 略 , 同 ) 下
悟 写 : 一 , 会创 造 深 刻 而 简 洁 的 警 句 。 真 的猛 第 学 “ 士 . 于 直面 惨 淡 的 人 生 . 于 正 视 淋 漓 的鲜 血 。 一 敢 敢 ”
个 主语 两 个 形 式大 致 相 同的 谓 语 句 , 得 整 齐 铿 锵 。 显 两
庸 人 设 计 ” 把 淡 忘 说 成 “ 涤 旧 迹 ” 形 象 、 动 。 句 , 洗 , 生 上 说 写 一 点 东 西 “ 要 ” 下 旬 说 “ 有 ” 必 要 ” 下 旬 的 必 . 正 “ .
我 正 有 写 一点 东西 的必 要 了” 个 自然 段 两 赏读 : 是 两 个 紧接 前 文讲 写作 本 文 缘 由 的段 落 。 这
一
赏 , 路清 晰 、 文 简洁 。 思 行 第一 自然 段 赞 扬 真 的猛 士 ,
的形 象 、 感 句 感染 人 , 励 人 : 情 激 第三 , 会 用 不 同 句式 学
《记念刘和珍君》情感表达的方法
《记念刘和珍君》情感表达的方法作者:郭家海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4年第31期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至情真文。
文中作者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卑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表达他的悲哀和尊敬。
作者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了“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这些情感的表达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方法:一、对比。
文章重点是要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述。
最典型的是“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同指中国军阀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制造“三一八”惨案。
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下劣凶残。
作者用笔于“始终微笑着”“从容转辗”“干练坚决”的刘和珍与杨德群们,展示中国女性的勇毅和温和,“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的形象;还着眼于罪恶的段政府、下劣的无耻文人以及那些庸人与“闲人”,文中虽没有勾画他们的“尊容”,但强烈的对比与暗示使那些在阴暗角落里的卑劣者们显得多么的丑陋!这种对比与暗示极具战斗性与鼓动性。
二、反复。
鲁迅用还原那荒诞的历史来“还丑恶以丑恶,还荒谬以荒谬,让所有的真相裸呈”。
他一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却又感觉到“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现实的黑暗又使他出离愤怒。
在说到这次惨案所引起的反响和意义时,他沉痛地说:“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然而在文章的结尾,他又说:“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浅谈《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风格
浅谈《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风格作者:刘文贤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年第05期鲁迅先生撰写《记念刘和珍君》,旨在纪念刘和珍君以及跟刘和珍君一样被残忍杀害的青年学生们。
文章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着鲁迅先生内心汹涌的情感矛盾。
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维持着文章字句间隐形的热度。
叙述和议论的语言颇为冷静,但抒情的地方又热烈而深沉。
一、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情感矛盾如果按照文学阅读的常规方式对《记念刘和珍君》进行层意划分的话,可以将《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八个部分都有着各自“言而不言”的逻辑矛盾。
第一部分,作者大致说明了写作的目的和背景,表示“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二部分描述了自己内心悲痛愤慨的心情,所以“我实在无话可说”。
第三部分叙述了刘和珍君牺牲的事件,一句“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将作者的绝望展露无遗。
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鲁迅先生的自勉之词。
第六部分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第七部分的“我还有要说的话”之间的逻辑矛盾,正是作者希望能够为逝去学生们写点什么的心情和对国家沦陷、政府腐朽的绝望之情相互拉锯着的具体表现。
第八部分则是作者最终的情感宣泄,“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这八个部分反复地纠结徘徊于“无话可说”和“有话要说”这两种状态。
逻辑上的矛盾,表面上是因为鲁迅先生的优柔寡断而犹豫不决,却恰恰暗含着作者冷静的理性和热烈的情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在思维变化上并不存在问题。
迫切需要宣泄的浓烈情感占据着作者身体中的每个器官,尤其是握笔的手指和思考运转的大脑。
但理性却在努力地压抑这种情感,让这一纪念性的文章不至于成为一篇纯粹为了抨击时事而写的政治议论文。
鲁迅先生在文中用理性的逻辑矛盾展现感性的情感矛盾,以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感染每一位读者,对牺牲的进步学生们进行沉痛的哀悼,进而唤醒更多良知未泯的中国人。
二、使用转折句维持文本的隐形热度《记念刘和珍君》里一共有69个完整的句子,而使用了转折句式或是转折联词的句子就有26句。
浅析《记念刘和珍君》的修辞
浅析《记念刘和珍君》的修辞
《记念刘和珍君》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以以刘和珍君为主线,描绘了一位刚离开人世的母亲和一位哀恸沉郁于她死去的女儿之间的情感纠葛,朴实细腻地揭示了一个悲惨人性的命运。
《记念刘和珍君》写出了一个深情抚慰的情景,以其修辞特点,唤起了读者的深沉思考。
《记念刘和珍君》的修辞可以分为比喻、对比、借代和自然景物等写作手法。
首先,比喻:“箐箐葡萄乳金黄,揉成一串,像小珍君那样横臂环肩夹着一订铜钱”;“珍头上的九百个秋霜竟聚成一个香烟灰色圆球”;“铜钱是刘太太做工人最宝贝的财富,只能装在缝衣心里”等表达。
对比修辞也是张爱玲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刘太太昂起头,忽然叹息,像把一杯热茶从死冰泼出来;反把珍君的悲痛一下子沉沉坠落,又像冰块把热茶冰封了一般”;借代也是表达情感的有力方式:“那把三合铁锤拍在石头上,就像在他们俩心里砧声一样激动”;自然,张爱玲充分运用大自然的景观和声音,表达人物情绪:太阳低沉,倒把一片浅淡玉绿铺上母亲头上;小河“褪去碧绿衣衫,换上一件灰蓝色”。
《记念刘和珍君》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些情感细节,深刻折射出对母女两人悲惨遭遇的深沉感慨。
这些看似婉转细微的比喻、对比、借代和自然元素的景物,都使读者弥漫在悲伤的气氛中,沉沉地哀怨,把读者从生活的平凡中拉出来,仿佛让母女两人的痛苦情怀萦绕耳边。
浅析《记念刘和珍君》的修辞
浅析《记念刘和珍君》的修辞
手法
《记念刘和珍君》是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民国反贪科恩文学名著,主
要讲述了抗日同志刘和珍决心勠力抗击日本侵略,胜利了上后,不幸
把自己生命献给了国家奋斗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全文采用了抒情记叙、写实分析、表明主旨等多种写作手法,笔力自然、简洁、到位,用故
事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民中朝野的温情与传承的民族精神,运用的修辞
手法也是十分出色的。
首先是对故事人物的描写,这充分彰显出作者对故事中的形象的准确
把握,并着力抒发作者对这些民族英雄的怀念之情,而且作者还刻意
营造出一种以善良正义来行动的温情空气。
其次,运用了反复描写的
修辞手法,如“在他心头萦绕一种雄心壮志”“一种英雄气概强烈地抵消
着旷野”等,很好地揭示出民族英雄本色;此外,还使用了对比抒写,
以较深刻的语言强调英雄决心抗击,国家统一的国家大义,更能激发
人们为实现国家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最后,如“弥天宏愿、一代英雄”、“实现这条理想,也许牺牲了更多的人的血与生命”等动情的句子,不
仅表达了作者认可民众对国家复兴的崇高精神,也激起人们为实现这
条理想付出不懈努力的勇气。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风格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风格《探寻〈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风格》《记念刘和珍君》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就像一首悲愤交织的挽歌。
它的语言是犀利的,如同锐利的剑刃,直刺向那黑暗的社会。
鲁迅在文中表达愤怒时,没有丝毫的含蓄,那是一种压抑到极致后的爆发。
他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愤怒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炽热而汹涌。
这种直白地表达强烈情感的方式,在我们自己的写作或者表达中,是很值得借鉴的。
有时候我们心中有愤懑,就不要遮遮掩掩,要像鲁迅这般痛快地抒发出来。
这篇文章的语言又是深沉的,好似幽邃的古井,深不见底。
字里行间蕴含着无尽的悲痛与对牺牲者的敬重。
我们看他写那些遇害的青年,写刘和珍,就像是在黑暗中勾勒出一抹明亮又脆弱的光影。
那种深沉的情感不是浮于表面的悲叹,而是扎根于内心深处,深入骨髓的痛惜。
我们在描述自己珍视的事物或者人物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深沉。
比如说我们怀念一位逝去的长辈,不要只是简单地说难过,要去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像鲁迅写刘和珍那样,写出那些独属于你们之间的回忆和情感的分量。
文中还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好比一把软刀子,看着不那么锋芒毕露,却能割得人心里生疼。
鲁迅对反动势力的批判,没有破口大骂,而是用一种看似平静的叙述,把那些丑恶的嘴脸揭露出来。
这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人做了坏事,我们不直接说他坏透了,而是把他做的坏事一件一件地摆出来,让大家自己去评判。
这样的讽刺效果,往往比直接的辱骂更有力量。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或者看不惯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把事情的真相呈现出来,让那些不合理之处自己暴露在阳光下。
《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也有着一种凝重感。
就像沉重的铅块,压在读者的心头。
每一个字仿佛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我们写作时,想要表达重要的事情或者庄重的情感,也可以营造这样的凝重感。
不要让文字轻飘飘的,要让读者能感受到事情的严肃性。
这就好比我们讲述一场大灾难,不能用讲述日常趣事的那种轻松口吻,要让文字有沉甸甸的质感。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色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色
作者运用最精炼、最有力而又蕴藏着深沉意义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达最丰富、最凝炼的思想,透辟地阐发一个道理,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简直如诗一般,让人永世不忘。
本文语言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反复修辞手法:
1、“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文中两次强调“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这里反复强调“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说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还活着,就要用行为(“写一点东西”)来悼念逝者;第二层是说庸人们已快忘记了三月十八日的鲜血,所以“写一点东西”来提醒他们。
这个反复手法强调了写作此文的重要性。
2、文中第三节两次出现对刘和珍的描写:“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作者反复写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有两个目的:一是表明对年轻美丽生命消殒的无比痛惜,这“微笑”与“温和”是刘和珍留给作者永远的印象。
二是揭露执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无耻,执政府诬蔑她们是“暴徒”,流言家说她们是“受人利用”,有了“微笑”和“温和”,谎言便不攻自破,而执政府和流言家丑恶嘴脸更暴露无遗。
《记念刘和珍君》文本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文本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杂文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传统篇目。
本文在思想主题、艺术转化、曲笔抒情与对比阅读等方面提出深解与新解,力求对本文做出合理的还原性解读。
标签:《记念刘和珍君》;主题;艺术;抒情;对比阅读《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具有强烈战斗性和高度艺术性的杂文,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时间最长的传统篇目。
如今,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鲁人版等多种中学语文教材仍将其收录其中。
长久以来,《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教师与学生普遍反映难教和难学的课文,且关于这篇课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参考方面的文章良莠不齐。
本文旨在对文本内容进行还原性的解读以供商榷。
一、思想主题《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为纪念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被执政府枪杀的女师大学生刘和珍而作的,“是悼文,亦是檄文”,“作者以极度悲愤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严辞声讨施暴的政府”[1]P347这一主题是当今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主流观点,但这种观点也体现出了太过于强调政治色彩的倾向,在教学中容易太过于注重历史背景的介绍和分析,而对于文本本身却缺少应有的关注。
比如,张西存就认为,《记念刘和珍君》“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强烈的责任心、道义感和忧愤、深切、痛楚的思想感情。
具体体现在:对黑暗社会现状的痛感压抑和切齿诅咒,对反动统治者及其帮凶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对刘和珍等死难青年的由衷钦敬和沉痛悼念。
”[2]这一看法就是从现实政治的视角出发的。
对于本文思想主题的理解,不能仅仅囿于当时的现实层面,更要超越时空的距离,挖掘其背后的哲学的、人类学层面的更深含义。
正如钱理群指出:“人们对鲁迅作品(杂文)意义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
一般说来,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常常是作品的现实层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距离鲁迅的时代越远,对鲁迅作品针对的人与事逐渐陌生,而同时,作品中隐藏于具体时空背后的超时空的意义却逐渐显露出来,人们对鲁迅作品的接受也就进入了哲学的、人类学的更深层面。
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
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记念性散文,不仅寄托着作者对死难青年的沉痛哀悼,而且燃烧着作者对凶残当局的强烈抨击。
作品中作者的这两种悲愤的情感,主要是对通过以下几种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一、运用反语,揭露敌人的反动罪行。
用反语来讽刺和揭露敌人的罪行,是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
本文就多次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如文章开头以“中华民国”来纪年,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对段褀瑞执政府的极大愤慨和讽刺。
既然是“中华民国”,就应是中国人民的政府。
可这样的政府,竟然公然开枪射击请愿的学生,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可见这样的政府根本就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伪政府。
讽刺之余,作者以犀利的笔调,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
又如在六部分中,作者说到:“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众所周知,“太平”本义是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这里显然是指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和可悲的局面。
“太平”一词的运用,可见蕴涵了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同时又饱含作者多少辛酸与无奈。
二、通过对比,展现猛士的勇毅形象。
本文中,作者拿两种人与刘和珍这样的猛士进行了对比,从中彰显猛士的勇毅和干练。
如第二部分中,作者拿“庸人”与“猛士”进行了对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们而言的。
作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
可见,这三句话虽然在字面几乎完全相同,但在反复的运用中,意义却在逐层加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感。
倘缺少了反复这一手法,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写赏析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绘赏析《纪念刘和珍君》通篇焚烧着悲与愤的火焰──悲爱国青年之惨死,而愤杀人者及其帮凶的残暴无耻。
怎样将这两种感情最充足地传达出来,并拨动读者的心弦,应当是鲁迅先生构想本文时侧重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有两处细节描绘为这团火焰的激烈焚烧起了添柴加油的作用,足以烛照出先生的匠心。
一处是“频频细节”在“三”“四”“五”部分中,一直字斟句酌的鲁迅先生竟然四次用几近相同的笔法写道:“但她却经常浅笑着,态度很平和”、“也仍是一直浅笑着,态度很平和”、“何况一直浅笑着的平和的刘和珍君”、“一直浅笑的平和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浅笑、平和、平和”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恶徒?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频频细节好像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迟缓地转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忿之情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
倘缺乏了这一处频频细节,艺术表现力必然减少大部分。
另一处是“再现细节”在“五”中作者极尽细腻刻画之能事,生动而又仔细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
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经是致命的创伤”,“(张静淑)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此中加点词语读来真如先生是现场的目睹者,刽子手杀人的全过程乃至每一个动作,先生都依据以后的尸检再现得毫发毕现,精准之至。
自然也能够防止麻烦,只用简笔,片言只语一笔代过,但那样又怎样能突出杀人者的残暴,怎样能激烈地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涛呢?此一处”再现细节”虽是”血淋淋的残酷”,但却将作者心中的万丈怒火熊熊地址燃起来,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和感情,令人如梗在喉,不由得义愤填膺,横眉冷对直斥杀人者。
以上两处细节描绘,绝非偶但是为之,明显是鲁迅先生独抒机杼精思傅会的结晶。
尤令人赞美不已的是作者虽有这样高超的好手点染,却了无斧凿印迹,正堪称“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非大家莫能为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练的叙事。
课文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深刻的议论。
3.强烈真挚的抒情。
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
“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
“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
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⑵“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明确: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
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