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了_却_的语法化以及_了_却_的替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7-18.
 [作者简介]邹仁(1982- ),男,湖南新化人,福建师大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从事近代汉语研究;尹钟宏(1969- ),
男,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湖南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
邹仁1,尹钟宏
2
(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

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
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

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关键词]语法化;实词;虚词;语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07)05-0154-03
词汇的语法化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

实词一般是指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的词,虚词则意义比较空灵或者甚至说没有具体意义而只有语法意义,在语句中起一定的语法作用的词。

从汉语发展的历史来看,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

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

在语法中指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就称之
为“语法化”[1]。

本文试图对“却”、“了”的历时演变作较为详细的考察,来探讨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等句法因素对语法化的影响。

根据类推的原理对“了”的产生作理论的假设和“了”逐渐取代“却”等词汇做出肤浅的解释。

“却”的本意是“退”的意思,用于使动时有“使退”的意思。

秦将闻之,为却军伍十里。

(战国策・赵策)
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

(史记・淮阴侯列传)
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史记・留侯世家)
六朝时期“却”引申为“离去”,和“去”、“除”意义相同,都有“去除”之义。

三者可以自由替换。

如:
当作何方便,却此非法?……谁当共我,除此非法?
(《杂宝藏经》
)在同一书里还出现“却”被“去”代替。

唯愿大王,去此恶法……我于尔时,为彼一国,除去恶
法,成就孝顺之法。

(《杂宝藏经》
)除却侍卫,脱诸仪服。

(《过去现在因果经》
)当“却”与和它不完全同义的动词组合,并位于前一动
词后面时,提供了“却”虚化的可能,但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刘坚等指出,就多数情况而言,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实词句法位置改变而诱发的[2]
(5)。

动词通常的句法
位置是在“主—谓—宾”格式中充当谓语,充当谓语的动词一般只有一个,它是句子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如果某个动词不用于“主—谓—宾”组合格式,不是一个句子中唯一的动词,并且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时,该动词的动词性就会减弱。

当一个动词经常在句子中充当次要动词语法位置被固定下来之后,其词义就会慢慢抽象化,虚化,再进一步发展下去,其语法功能就会发生变化。

“却”位于第一动词之后,在受事主语句中作谓语。

如六朝时期的文献中“却”位于动词后不带宾语的:
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

(《北齐书・恩幸传》
)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我威名。

(《南史・贼臣
传》
)此妪须了却。

(《北史・崔挺传》
)十娘见诗,并不肯读,急欲烧却。

(《游仙窟》
)你富户役高,差科并用却。

(《王梵志诗》卷一)还有“却”位于动词后面并带有宾语的。

如:
王闻军至,末期国中,问“谁能攘却如此之敌”,都无有人能攘却者。

第二夫人来受募言:“我能却之”。

(《杂宝
藏经》
)既到家中,死人自解,堕在于地,作真金人。

是卖薪人,
即便截却金人之头,头寻还生。

(《杂宝藏经》
)燥曝, 去浮余,切却疆根。

(《齐民要术》卷三)截却头尾,暖汤净疏洗,去鳞讫,复以冷水浸。

(《齐民要术》卷八)
食时洗却盐、煮、蒸、炮任意,美于常鱼。

(《齐民要术》卷八)
第5期
2007年10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 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 ogy No .5Oct .,2007
其近盆底土恶之处不中用者,割却少许,然后十字拆破之(《齐民要术》卷八)
在上述例子中“却”处于连动结构,有“去掉”、“除去”之义,这时期的“V t+却+O”大多有连动结构的性质,有时“V却”的意义可以由一个单独的“却”来作谓语代替,同时“V却”前的动词本身有失去意义。

所以“V却”中“V”和“却”分别与宾语发生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到唐代及其以后“却”不再单独作动词用,而是附在动词后,形成“V却”后带宾语,词汇意义开始虚化,表示动作的完成和实现,近代汉语普遍使用的动态助词“却”就是从这种动补结构进一步虚化而来的。

如:
我今避头去,抛却空闲舍避头,逃避。

(《王梵志诗》卷二)
拾得物不欢喜,失却物不悲啼。

(《变文・降魔变文》)
急手出火,烧却前头草!(《变文・李陵变文》)
忽然大风起自院里,吹却其火,不烧彼堂。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
客曰:“添者,面上添肉渤沤子;减者,减却鼻孔。

”(《玉堂闲话》)
上述句子“却”前面的及物动词都带有“消灭,除掉”的语义特征,“却”跟在这些动词后面表示结果,意思可用“掉、去”代替。

“却”尽管是表示动作对象被“去除”的实词义虚化而来的,但“却”还保留了较为明显的实词义。

处于重新分析的阶段。

为“却”的进一步虚化创造了条件。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却”出现在没有“消灭,除掉”,“却”表示的语法意义也只是一种动作的“完成”、“了结”。

卷却诗书上钓船。

(《敦煌歌词总编・浣溪沙・厌伯贤》)
百丈收却面前席,师便下堂。

(《祖堂集・索引》)
寒疏卖却还沽吃,可有金貂换得来?(陆龟蒙《再和袭美韵》)
若令只在边上伺候,又缘卒无期程,下面如何收结却,回闕将来如何了当,预有定论。

(《乙卯入国奏请》)见尼须避道,莫入污却鞋。

(《王梵志诗》卷四)
后来萧禧已受却圣旨,更无可商量。

(《乙卯入国奏请》)
新近亡却丈人丈母,你怎敢饮酒?(《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随驾巡游去军吏官员人等,收拾行装,闹却咸阳。

(《前汉书平话》卷上)
上例中“却”表示动作的实现,相当于“了1”,这样的“却”在唐代大量出现,“却”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上都与“了”完全相同,“却”的实词意义完全失去,至此,“却”字完全语法化,成为一个指表完成状态意义的动态助词。

通过文献调查,表完成意义的“V却”在唐代出现频率相当高,但到宋代却逐渐减少,到明代已经基本消失。

通过大量的语料研究发现表完成意义的的“却”逐渐消亡与“了1”的出现和影响有关,随着“了1”的逐步发展,“了1”的语法意义包容了表完成意义的“却”的语法意义,同时“了1”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却”,“却”处于弱势地位,由于语言的发展也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却”逐渐被“了1”取代。

语法化理论认为,高使用频率是诱发一个词语语法化的必要条件,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说,使用频率是诱发一个词语语法化的必要条件,同表完成的“却”和“了1”,由于使用频率的悬殊,“却”于是被“了1”取代。

表完成的“却”虽然被“了1”最终取代,但是“却”是先于“了1”而存在的,“V+了+O”的形成就是在“V却+O”的格式的类推下而产生的。

不少语法学者认为“汉语的虚词大都是从实词演变而来的”。

这一观点确实符合汉语的实际情况。

实词的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历程,它们的虚化过程不是跳跃性的,而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

它们演变涉及到语义和句法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了”字和“却”字一样,最初都是作为一个动词出现的。

如下例:
官事未意了也。

(《晋书・傅咸传》)
事了拂衣去。

(李白《侠客行》)
布金既了情瞻仰,火急需造伽兰样。

(《降魔变文》)
二人辞了须好去,不用将心怨阿郎。

(《董永变文》)
见了师兄便入来。

(《难陀变文》)
直至三日复墓了,拜辞父母几田常。

(《董永变文》)
“了”在魏晋以前是个实意动词,做谓语表示“了结”、“完毕”的意思。

到中晚唐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仍是动词,在一些民间文学里也出现“了”不单独做谓语还是紧贴在另一个动词的后面或位于动词和宾语之间或位于宾语之后,位置也不固定。

这些“了”动词意义不是很实在,但多少还带有动词的意味,可以说是走向虚化的开始。

正如“V t+却+O”、“V t+罢+O”、“V t+讫+O”这几种动补格式演变一样。

当“Vw”虚化为补语和前面的V t构成动补结构以后,并不能马上带宾语,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逐渐形态化为动补式复合词之后,才能带宾语,上面V t+却+O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V+了+O”之前,也有两种形式:“V+了”和“V+了+O”。

以前大多数人认为“了”首先在“V+了+O”格式意义发生虚化,然后“了”前移便形成了“V+了+O”格式。

赵金铭(1979)、梅祖麟(1999)、曹广顺(1995)等人,对完成貌词尾“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紧密的描写。

吴福祥对上面的观点不太认可,他认为“了”字首先在“V+了”格式中虚化为动态助词,即完成貌词尾,然后带上宾语便形成了“V+了+O”格式。

它的虚化过程为:“V 了”—“V了动”和“V了”—“V+了助”,然后进一步变为

5
5
1

总第98期邹仁,尹钟宏:“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
“V +了+助+o ”。

但对“V +了+助+o ”产生之前出现的“V +了+动”格式,哪些“了”是完成动词,哪些“了”是动态助词,他认为应该从形式和语义两方面综合来考察,具体分为五种:“状态动词+了”;“瞬间动词+了”;“形容词+了”;“V +了”的否定形式“未V ”;“动补结构+了”;“V +了+宾”。

我认为作为完成貌的“了”字,它的虚化受到“V 却”、“V 毕”、“V 罢”、“V 讫”等相关词汇的同化影响,“了”具有它们几个词所代表的表示完成的意义。

因此在类推的作用下“了”出现在“V ”后,此时“了”还有动词的性质,当时用例不是很多,它的位置一般位于前一分句之后,一般不会处于句末。

如:
一人死了,何时再生?(《敦煌变文集》第180)悟了还同佛境界,迷时依旧却成魔。

(《敦煌变文集》第432)
直待男女安健了,阿娘方始不忧愁。

(《敦煌变文集》第691)
未降孩儿慈母怕,及乎生了似屠羊。

(《敦煌变文集》第680)各盏待君下次勾,见了抽身便却回。

(《敦煌变文集》第680)
上述的“了”字已经有表完成的意义了,“了”字已不再是主要动词,已经走向虚化,跟动词结合相当紧密。

“V +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V +了+O ”格式的出现是在“V 却+O ”、“V 毕+O ”、“V 罢+O ”、“V 讫+O ”的类推机制下产生的。

类推是语法化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类推是有方向性的,通常是语言中已经稳固建立的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化新出现的格式[2]
(8)。

“V +了”本来就有表示完成的意思,因此在相同
的语言环境下,“V +了+O ”开始形成。

得闲题取了一篇好。

(《五灯会元》卷一)
无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

(《二程全书》第75页)
如今日却要整顿介甫之学,坏了后生学者。

(《二程全书》第16)
所务于求理者,非道须尽穷了天下万物之理,又不道是
穷得理便到,只是要积累得多,自然见去。

(《二程全书》第
17)
今天下之新法害事处,便只消一日除了便没,其学化革了人心,危害最甚,其如之何?(《二程全书》第20)
后来又因河西兵家,契丹说谕,得教称臣,添了二十万。

(《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
)今日所患者,患在引取了众人以上者。

(《河南程氏遗
书》
)某意预先看了先生传集,却看诸家解。

(《朱子语类》
)却说那女子自北关失散了舜美,从二更直走到五更,方
至新马头。

(《熊龙峰四种小说・张生》
)我这月初一离了王京。

(《老乞大谚解》
)综上所述,“了”、“却”的现象是语言的不断发展的结果,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些新的词汇的用法的功能不断增
加,而一些已有的词汇的用法逐渐缩小它的使用范围,甚至退出了人们的使用范围走向消亡,而新出现的词汇由于它的多功能性,而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新词汇产生和已有词汇被取代的原因,这符合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
中国语文,1995(3):161-162.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要[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The Grammati cali zati on of “L iao ”,“Q ue ”
and the Substituti on of “L iao ”,“Q ue ”
ZOU R en 1
,YIN Zhong 2hong
2
(1.L iterature I nstitute,Fujian Nor 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2.Hunan I nstitute of Hu 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 ogy,Loudi,417000,China )
Abstract:The differentiati on of nati onal words and functi on words appears in Chinese vocabularies .The functi on word is mostly tranfor med thr ough the nati onalword .The evoluti on of word meaning is caused by a certain nati onalword or sentence struc 2ture l ocati on or the change of ass ociati on functi on,or its original significance is l ost finally because the change of word meaning causes the change of sentence structure l ocati on and ass ociati on functi on .The gra mmar of “L iao ”and “Que ”is described in de 2tail .And its evoluti on is exp lained fr om the lasted angle .
Key words:gra mmaticalizati on;nati onal word;functi on word;gra mmatical functi on

65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总第9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