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南洋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在“互联网+”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层出不穷。
而对于广大的大学本科和大中专毕业生来说,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非常重要的。
在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分析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究完善在此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5-0124-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经济十分繁荣,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互联网经济的参与者。
在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人依托着电商运营增加了个人的收入,增长了公司的财富,走上了成功的巅峰道路。
与此同时,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则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整个年度的经济下滑,都极大地影响了就业。
因此,根据大学生的创新特点,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地对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详细探讨。
以便于在“互联网+”的经济背景下,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1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
大学生代表着年轻,他们是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群体,敢于探索和尝试新鲜的事物,这是他们年轻人年龄阶段自带的优质特点和受到高等教育后眼界开阔的重要特质,也是大学生群体相比较于中老年人群的优势。
因此,要利用好大学生的这个创新创业的能力,就要更好地顺水推舟去谋划,积极努力培养。
大学生能够在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和民族自豪感,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
设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将会影响创新的进程和整体效果,这也突显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以后,往往会在社会上出现十分迷茫的现象,在择业过程中就不如自己有一种创业创新的能力,凭自己的专长自己做老板,形成自己打工的主动工作局面,从而走上一个成功的人生巅峰。
比如,饿了么平台的创始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几名研究生,他们虽然有着非常好的教育背景,本可以去世界500强的企业进行工作,但是他们毅然决然选择了创业,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也走上了人生的成功道路,这就是创业成功的典范。
其实还有很多成功的创业者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大学生的毕业后拓展就业的方向,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品牌。
增加年轻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参与度,正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伟业。
所以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大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这是必须要做到的重点课题,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未来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而深刻的。
2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对许多大型的国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很多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进行了实地调研,尤其通过对工作在一线的负责学生创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开展具体走访和调研,发现很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工作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
在目前许多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相关工作的具体开展和管理中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创新和创业的热情。
具体而言,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表现出对就业领域的选择倾向。
很多学生持较为被动的态度来面对毕业后的就业,认为这是毕业之后应当考虑的问题,尤其在职业选择当中更应该考虑妥当。
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当下就业难的现状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又体现在自己缺乏必要的努力。
毕业后较少考虑到互联网经济中自主创业和创新,而是要
收稿日期:2021-03-05
基金项目: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课题编号:SJGZ20200067)“以创业带动就业”背景下培育大学生“一核五能”创新创业能力路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南洋(1977—),女(朝鲜族),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方向、电子商务方向。
秉持着一定的理念,并且热衷于努力考试进入体制内工作。
比如,广大学生毕业后热衷于考公务员和事业编,还有很多学生考研读博,用提高学历来延缓就业的压力,这也不失为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一种方式。
这种存在于广大学生中的普遍心理显而易见。
笔者对此走访了几个高校,并对几个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和调研。
相关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在毕业生中进行创业创新的学生占比很低,有的学校甚至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的比例低于5%以下,这是一个比例较低的数据,说明了我们的学生的创业创新热情度不高,所以这是政府工作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及其下属各院系,对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相应的规范。
展开来讲,在政策支持和具体的经费和人员指导上,还需要很多有待提高之处。
通过笔者的调研和走访,发现了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停留在理论和纸面上。
比如,多数学生仅仅认为做展板宣传以及座谈会的形式,就是完成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这种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真正需求,使创业创新的培养只是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上,而缺乏实质的作用,这就使得学生对创业创新能力的认知不足,感受不深。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采访了解到,部分高校的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概念不清,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甚至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在创业创新的培养过程中学校的职能和参与度究竟如何。
这也暴露了部分高校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工作的欠缺之处。
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仅是在宣传口号和理论研究上做足文章,更应该注重具体的实践培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感受到就业指导部门对其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视和指导。
所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十分紧迫。
第三个问题就是部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导致很多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创业支持。
对部分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人员,尤其是在互联网商务行业创业的毕业生来说,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对部分相关电子商务行业的创业毕业生进行了采访,很多毕业生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在帮扶力度上与更大的支持,尤其是在贷款的数额,还有协调相关部门、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工作配合上再做更多的支持。
互联网经济创业者中很多要依赖当地的产业优势,部分地方政府在协调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相关行业传统从业人员的压力,以及来自其他地域的同类产业的竞争。
这使得很多电子商务创业者遇到了物流、当地产品收购以及对外销售渠道拓展的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大学毕业生在互联网经济中发挥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例如,东北地区某县城的毕业生小刘就遇到了上述问题,小刘之前在北京求学,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又辅修了市场营销专业,在校期间就是学校的创业明星,曾带领团队获得过全国性的创业赛一等奖。
她在大学毕业后抱着一腔热情回到了家乡,本以为能够再创辉煌,却苦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政府服务条件的制约,使其缺乏施展才华的土壤。
因此,再优秀的创业者也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才能够积极创业。
3完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问题的发现和产生并不是我们调查研究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找到相应的对策,解决相应的问题,避免以后再次出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中所遇到的类似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3.1加大相关教育培训力度,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针对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对创新和创业活动参与度和热情度不高的问题,应当采取加大相关的创业创新教育的培训力度的措施。
具体而言,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各院系的辅导员老师应当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创业创新的项目宣传和实践着手,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度,有效吸引学生的创业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的活力。
比如,可以通过组织不同院系的学生推选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代表的方式,通过参加从院系的比赛,到校级的比赛,甚至国家级的比赛的有效路径,分别评选出学校的校级创业创新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和优秀奖等奖励等级。
对创业创新比赛名列前茅的取得优秀业绩的学生予以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充分树立创新创业的标杆形象,让其他的学生看到认真创新和努力创业的好处。
还要积极地宣传和引导学生,提高对创业创新的关注度,用生动形象的创业创新的典型案例影响学生,可以邀请创业创新成功的知名校友来校,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商务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演讲,或者评选在校期间就创新创业成功的学生代表,用正面积极的形象来提高学生对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去发自内心的真正通过自身努力去学习创新和创业的技能,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只有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各院系的指导教师对在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真正让他们将创业创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学生对创业创新有更新的认识,对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有更加正确的前进方向。
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3.2完善学校创业培养政策制度,促进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为了积极促进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设,作为负有主要教育培训责任的各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各院系相关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当树立严格的创业培养政策完善意识。
尤其是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更应当通过积极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请示和汇报等方式协调各方面资源,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
对上而言,在不违背相关现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基础上,积极与上级沟通协调,反映现阶段学校在创新创业培养的政策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取得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从而使学校更有能力制定出较为完善有效的学生创业培养政策制度。
要争取上级给予更大的人财物的支持。
比如可以请示教育局、教育厅等相关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通过专项资金拨付和协调校企合作协议签订等方式,完善学校的创业管理规章制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有效的政策和规定,为学校的行为提供有效的依据。
对内而言,各个院系领导和学校领导需要积极走访调研,发现学校内部在关于学生创业创新培养当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对阻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切障碍,应当积极予以消除。
特别是对个别工作人员对学生创业创新培养的消极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对做出不利于学生创业创新培养的相关责任人员应当严肃处理。
这样才能真正地为学生的创业培养扫清障碍,提供对上级和对内部有效的政策和规定的支持。
(下转第135页)
学模式下,学生也就不会存在侥幸心理。
在学习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时,专业课教师既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要考核他们的项目开发能力,结合这些考核内容对教学方案展开针对性的优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5]。
在项目开发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规范化的设计,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借助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结合学校的教学发展实际,搭建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平台,引导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展开自主学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现代化信息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单一化的程序员,还是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结束语
对于高职院校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来说,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实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说,需要明确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和企业之间的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晟.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贵阳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5(4):90-91,94.
[2]蒲晓妮.“1+X”证书要求下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重构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4):177-178. [3]李贞.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
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5):123,125.
[4]秦争艳.基于校企合作需求的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0(4):162-163. [5]孙小华.高职院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综合实
践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7):79-80.
【通联编辑:谢媛媛】
(上接第123页)
待程序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老师也要自己的教学方式,多多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去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逐渐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为国家的科技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穆俊.基于计算思维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究[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7(2):48-51. [2]童波,杨丹,季康.融入计算思维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
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1):166-167. [3]李涛.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
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11):14-16.
【通联编辑:梁书】
(上接第125页)
4结论
如何在“互联网+”的经济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也是当今学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
只要我们深刻地剖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就能够通过对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学生热情度的提高的路径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继宇,金添.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1):170-172.
[2]周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10):134-137.
[3]王志军,武毅英.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实证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5):105-114,120.
[4]王翠,王建平.基于“互联网+”的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
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7):140-141.
[5]王学森.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方式[J].长江丛刊,2020(27):58,60.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