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工作方案大纲
(不申请国家级训练计划)
一、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做支撑,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实践大学教育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学生创业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要素。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殷切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大学生应该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
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学课程之外,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以及开发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特点,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强调个性化的潜能开发,注重创新精神,强化动手能力,并有广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等特点,使其与学校课堂教学形成互补之势,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翼。通过学生自主的参与,个性兴趣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发挥,合作精神的形成,从而使科技创新活动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这项工作在“十二五”期望达到的目标
1.养成大学生具有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的时代。如此诸多的因素孕育着一个创新的时代。它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前瞻性,即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走向;一是创造性,即构思新的境界和设计新的技法。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确定人生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取向。
2.养成大学生自觉创新、创业意识,是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迫切需要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现成的技术,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知识直接进入生产过程为特征、以知识产业化为标志、以现代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主要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可是,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6%-8%,相比发达国家50%的转化率差距很大,能够形成产业规模的比例更低。
要顺应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要求,就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实现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来担负起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
然而,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的恰恰是全方位的能力、素质以及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可以增强大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创业不仅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趋势,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昌盛、民族复兴。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依据社会的需求及创新型人才的特性,为大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以及实现这种结构体系的总体运作方式,即在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而采用特定方式。
大学教育要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献身科学的原动力。我们应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形成以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彻底摈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提倡师生平等自由地研讨问题,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
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潜能,如何激发和挖掘这种潜能,使激发的潜能成为特质,如何使有这种特质的人成为创新人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为之努力的。创新人才的涌现需要有成长的合适土壤、被认可的评价体系、允许失败的宽容氛围和展示自我价值的舞台。
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养成呼唤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给与我们机会与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己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使我们有能力参与国际激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创业意识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个范畴,创业意识是创新意识的一种。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4.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