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1所示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并发出“啊”的声音,这是利用了 ()
图1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 m/s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
B.“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
D.“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4.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禁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5.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过程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得越远
C.“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高
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名同学在唱歌
6.下列实例中,利用了次声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定位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预测地震和台风
7.如图2所示,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8.关于如图3所示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3
A.图甲: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9.如图4所示,用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A
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
图4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10.如图5①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三种不同声音信号输入同一示波器中,显示的三种不同波形如图②所示。
下列对这三种波形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图5
A.甲和乙比较,甲对应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比乙短
B.甲和乙比较,甲对应拨动钢尺的力度比乙大
C.乙和丙比较,乙对应声音的音调比丙低
D.乙和丙比较,乙对应声音的响度比丙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如图6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
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
此声音是由纽扣周围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传入人耳。
图6
12.一名同学轻敲桌子,如图7所示,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这说明可以传声。
“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图7
13.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动物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发出声音的比较大的缘故。
14.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8所示),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
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越高。
图8
15.如图9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
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而发出声音。
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不同。
(后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图9
16.蜜蜂1 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Hz,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7.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10所示)。
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
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图10
18.在失事飞机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
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则测位仪发出的信号传播的路程是m,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35分)
19.(5分)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静止悬挂的乒乓球,当两者接触时,观察到如图11所示的现象。
图11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如图12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图12
(1)实验中通过改变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_________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力大小与刻度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3)该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
(4)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传入人的耳朵,引起鼓膜,人便听到声音。
(5)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连接广口瓶进行抽气(如图13所示)。
图13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铃声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手机铃声的响度太大
B.手机铃声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的导管不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铃声的响度,音色。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该实验不把手机直接放在瓶里面而是悬挂在广口瓶内,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弦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丽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琴弦的编号及规格如下表所示:
(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2)如果想探究弦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3)通过查阅资料,小丽知道了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如果小丽的实验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的琴弦振动时发声的音调高。
图14
四、综合应用题(共17分)
23.(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到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在10 s后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那么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收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1 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24.(10分)一辆汽车在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4 s后听到从前方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
请你根据所给条件计算下列小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 m/s)
(1)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2)如果汽车以20 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故A选项错误。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故B选项错误。
月球和地球之间存在真空,因此不能用回声测距原理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故C选项正确。
当振动频率不在20~20000 Hz以内时我们听不到声音,故D选项错误。
3.B [解析] “尖锐刺耳”表示声音的音调高,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C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进行辨别的,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4.D
5.C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则歌声传得越远,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歌声嘹亮”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名同学在唱歌,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 A、B、C利用的都是超声;D利用的是次声。
7.B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
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则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由于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是不是由声源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且不能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是否属于噪声,故D错误。
8.D [解析] 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A选项正确。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选项正确。
当乒乓球接触到发声的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选项正确。
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振动频率不同,发声音调不同,D选项错误。
9.A [解析]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题目所说的高音和低音就是指声音的音调,A在近处能录到高、低音,B在远处只能录到低音,说明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远,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低的声音传播的距离远。
10.C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甲的振动频率比乙快,说明甲的音调比乙高,故甲和乙比较,甲对应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比乙短,故A选项正确。
由波形图可知,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说明甲的响度比乙大,由此可知,甲和乙比较,甲对应拨动钢尺的力度比乙大,故B选项正确。
乙和丙比较,振动频率相同,即音调相同,故C选项错误。
乙和丙比较,丙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说明乙对应声音的响度比丙小,故D选项正确。
11.振动空气
12.桌子(固体) 产生传播
13.音色响度[解析] 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发声时的音色不同;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发出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
14.音调
15.振动响度音调
[解析] 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的质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16.440 能[解析] 蜜蜂1 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的振动频率:f=26400次
60s
=440 Hz;人类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440 Hz在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能听到这种声音。
17.音调响度[解析] 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声音的振动幅度不同,响度不同。
18.液体 1.35×1049 [解析] 在海水中使用超声测位仪时,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测位仪发出的信号传播的路程:s=2×6.75 km=13.5 km=1.35×104 m,则测位仪发出信号
至接收到信号所用的时间:t=s
v =1.35×10
4m
1500m/s
=9 s。
19.(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易于观察
(3)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解析] (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用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使现象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说明振幅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
20.(1)拨动刻度尺的力度 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2)音色 (3)控制变量 (4)空气 振动
(5)刻度尺振动得太慢,频率低于20 Hz,产生的是次声,人耳无法听到
21.(1)C (2)变小 不变
(3)消除广口瓶传声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听到的手机铃声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广口瓶中的空气没有明显减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2)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听到的手机铃声的响度变小,但音色不变。
(3)实验中将手机悬挂起来,而不是直接放在瓶中,其目的是消除广口瓶传声对实验的影响。
22.(1)④⑤ (2)①② (3)③ ⑤
23.(1)10 20 (2)①7500 m ②8700 m
(3)不能,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 (1)该声呐能够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10 kHz 到30 kHz,而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0.02 kHz 到20 kHz,所以人耳能听到该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 kHz 到20 kHz 。
(2)①潜艇B 与潜艇A 的距离:s 1=12vt =12×1500 m/s×10 s=7500 m;②根据题意可知,潜艇B 是远离潜艇A 运动的,1 min 后潜艇B 运动的距离:s=v B t B =20 m/s×60 s=1200 m,所以此时两潜艇的距离:s 2=s 1+s =7500 m+1200 m=8700 m 。
24.(1)鸣笛声从汽车传播到峭壁的时间:
t 0=12t =12×4 s=2 s,
如果汽车静止不动,由v=s t 可得,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s=v 声t 0=340 m/s×2 s=680 m 。
(2)如果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
由v=s t 可得,在t =4 s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 车=v 车t =20 m/s×4 s=80 m,
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s 声=v 声t =340 m/s×4 s=1360 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 则:2s'=s 车+s 声,
s'= 12×(s 车+s 声)=12×(80 m+1360 m)=72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