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深圳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深圳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 99 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验装置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虽然水中溶解了一些其它气体,但在水沸腾时,这些气体基本上都逸出了。

[3]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所以是液态。

(3)[4][5]由实验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9℃,则此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2.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 50g 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c 水=4.2×103J/(kg·℃)](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_____。

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

【答案】竖立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远离不变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解析】【分析】(1)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析此题。

【详解】(1)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立放置,如果不竖立,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B,是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 的像.国乙〔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纸而上往返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棋子A 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2〕解决上方的问题后,棋子B与棋子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而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管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A 口•〔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拟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详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所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管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拟像与物的大小.〔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拟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而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而是否垂直,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而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中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腌.⑴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 ⑵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而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而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上.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填“A〞或"B" 〕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点〔如图丁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而镜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答案】A减小水的质量B在【解析】【分析】⑴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减少水的质量、加盖或者提升水的初温.⑵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详解】⑴田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产生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所以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A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2]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举措是减小水的质量.⑵⑶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而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B绕OV向前或向后弯折,观察纸板 B上有没有反射光线.⑷任何反射现象都要遵循反射定律,所以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而内.3.小科同学在学习了平面镜的知识后,回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支铅笔和平面镜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而上,平而镜PN高30厘米,铅笔长20厘米,它们之间相距20厘米.⑴倘假设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那么小科可将铅笔转过__ 度.⑵如果铅笔不动,小科把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他发现8点在平而镜中的像8"与之前的像〕相距 ________ 厘米.【答案】45 40【解析】【分析】【详解】⑴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对称的,所以当铅笔的物和像垂直时,铅笔与镜成45度夹角.⑵⑵原来铅笔的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8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都是20cm:假设铅笔不动,平而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 ,那么相当于平面镜中的像转过180度,此时铅笔尖底部8与镜面在同一平面上,所以8的像关于镜而对称,即都在镜而上,即8"与8 点重合,所以8"与之前的像8 ’的距离是20cm+20cm=40cm.4.小东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小东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由于这样:实验时,小东在玻璃板交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2〕实验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如果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东在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m.他用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便于确定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玻璃板与桌而不垂直4.6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析】〔1〕平面镜是不透明的,只能在平而镜中看到平面镜前物体的像,不能看到平面镜后而的物体,所以实验时不采用不透明的平面镜.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楚,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探究实验中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主要是便于比拟像与物体的大小;〔2〕如果玻璃板与桌而不垂直,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而B蜡烛在桌而上,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 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的距离为2.5m+2.5m = 5m,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0.4m,所以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4m=4.6m,即人离视力表的像距离为4.6m.点睛: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而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下图.〔1〕现有厚度分别为5曲和2s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3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防止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3〕实验所用刻度尺是为了〔4〕玻璃板要和水平桌面〔5〕假设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加,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刖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6〕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和A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探究〔8〕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下图,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B〕处.【答案】2mm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测量物距和像距垂直30不能虚像不变前比拟物与像大小的关系A【解析】【详解】〔1〕由于厚玻璃板的两个而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防止出现两个像.〔2〕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能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 又能透光看到后面的蜡烛,所以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为了证实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实验中要使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体到镜而和像到镜而的距离,即测量物距和像距.〔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对称,只能当镜而与水平桌面垂直时,成像的位置才在水而桌面上,否那么会偏高或偏低,影响实验的进行,所以玻璃板一定要和水平桌而垂直.〔5〕由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故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5cm处,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cm,故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15cm+15cm = 30cm:由于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用白纸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6〕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不变.〔7〕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和A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由于是点燃蜡烛A的反射成像,只能在A的一侧看到此像,所以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那么可以说明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这个步骤为了探究:比拟物与像大小的关系.〔8〕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而垂直,所以像和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由图知,像A与物体是对称的,符合成像规律,所以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处.【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除了熟练掌握成像规律外,还有很多细行问题要注意,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腐板与桌而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那么手到擒来.6.如下图,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 然后在中间画一横线,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沿此直线放好,取两段等长的蜡烛,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然后用另外一根蜡烛B在玻璃板的前方往返移动.⑴该实验采用半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的目的是:.〔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侧观察.⑶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结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平而相,两段蜡烛等长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关系.⑷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往返移动,发现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⑸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假设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 那么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⑹图乙是某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O【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垂直:大小;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成像:靠近:不变: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实验具有偶然性.【解析】【详解】用玻璃板代替平而镜,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⑵⑵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⑶[3]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且对应点的连线被镜而垂直平分:[4]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拟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⑷⑸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也可能是玻璃板太厚,两个而都能反射成像,题干中已经说明玻璃板竖直放置,故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⑸⑹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高相等,假设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那么像将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⑺平而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而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⑹⑻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进行屡次实验是为了寻找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7.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忆和思考:〔1〕如图A是“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装置.两支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①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适宜.②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李红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①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B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而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假设要在地而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填“靠近〞或“远离〞〕地而:前者光斑是由于—〔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______ 〔选填“太阳〞或“孔〞〕的像.②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李红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C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李红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D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李红所画光斑中不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序号〕.【答案】相同2mm虚远离直接传播太阳乙【解析】【详解】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以及便于判断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我们应该取大小相同的两支蜡烛,一支作为成像物体,一支用来靠近像与像重合:⑵为了能够判断像与物之间的关系,我们选用透明的玻璃板做实验.玻璃板的两个而都会成像,为了使像不会出现重影,我们选择比拟薄的玻璃板,所以选用2mm厚的玻璃板:⑶光屏能够承接的是实像,承接不到的是虚像,李红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不能用光屏接收到燃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4]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时,当孔足够靠近光屏时,光屏上成的是与孔形状一样的光斑,而孔离光屏足够远时,成的是成像物体的像,所以假设要在地而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远离地面;[5]前者跟方形孔形状一样的方形光斑是由于孔离地面足够近,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的方形光斑:⑹后者是方形孔离地而足够远时,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孔形成的像:⑺在卡片到地而〔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时,当孔较大时,在地面上形成的是孔的像,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当孔小到一定程度时,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孔成的像〔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是圆形的,随孔的减小,光斑而积减小,圆形光斑减小,由图可知,不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是乙.8.如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2〕实验放在〔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3〕为了比拟像和物的大小关系,该实验选择两个外形〔“相同〞或“不同〞〕的蜡烛A和B做实验.〔4〕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将〔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5〕如果将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为了研究实验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较暗相同不点燃完全重合不变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看看屏幕上是不是有蜡烛A的像【解析】【分析】【详解】〔1〕[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在察到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另一侧的蜡烛,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2]蜡烛点燃时比拟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比照度比拟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⑶网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物像大小关系;⑷⑷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前后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A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⑸⑸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故将蜡烛向靠近镜而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⑹⑹为了区分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可以拿白色的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平而镜成虚像.【点睛】〔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楚,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拟物像大小关系.〔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比照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楚.〔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而的燃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拟物像大小关系:〔4〕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而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5〕平而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6〕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9.小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面是他其中的几个实验操作:a.移去蜡烛8,在8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b.点燃一支小蜡烛人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没有点燃的同样的始烛8放到玻璃板后而,移动至与燃烛八的像完全重合c.记下蜡烛4和8及玻璃板的位置d.移去玻璃板、蜡烛4及光屏,用直线连接八和8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1 〕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2 〕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3)小童在某次改变蜡烛位置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的位置都无法与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4 )小童将显示时间为10:21的电子手表放在平面镜前,那么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5 )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列图乙: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蜡烛的位置屡次实验:【答案】bead探究平而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15:01为了屡次实验防止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解析】【分析】【详解】(1)由于实验目的: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因此合理的顺序是: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另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而,移动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c.记下蜡烛A和B以及玻璃板的位置;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2)由于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所以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 这样做的目的是看是实像还是虚像.(3)当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即玻璃板与桌而不垂直时,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在改变蜡烛位置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始烛B的位置都无法与A的像重合:(4)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10:21 ,与“15 : 01〞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15 : 01 .(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要得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因此不能只进行一次实验,而应多次实验,防止偶然性,即为了屡次实验防止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要屡次实验.1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窕“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而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销而上.甲乙丙〔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0方向射向镜而,反射光沿0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屡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一条即可〕.〔2〕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那么反射角是____ o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上,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假设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纸板沿A0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上的反射情况与图丙中相符的是〔选填序号〕.【答案】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显示光的传播路径0°可逆的不在③ 【解析】【详解】〔1〕①入射光线A.和反射光线.见屡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拟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而,入射角是0.,那么反射角是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而内,因此假设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而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假设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由于物像关于镜面对称,那么看到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③.。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 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棋子B与棋子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答案】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详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所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选较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物理光现象实验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物理光现象实验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直接观察白纸,可发现_____________,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__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答案】竖直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移去棋子B,在B处放置一白纸像不能成在白纸上虚不转向自己【解析】【分析】(1)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玻璃板的摆放角度要能够使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让A棋子与B棋子完全相同,B又与A的像完全重合,结果就可以得出A的像与A大小相同的结论;(3)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而,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接收不到,只能用眼睛观察;(4)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判断像的变化。

【详解】(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则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所以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实验时玻璃板应该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处,移开蜡烛B,观察像能否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没有像);若像不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没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若像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4)当镜子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时,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镜子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当镜子绕OO′向人转动时,像也向人的方向转动,如图:2.如图所示,小明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深圳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光的折射 透镜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深圳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光的折射 透镜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1)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图示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______;若用课本挡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蜡焰的像会________;(2)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____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3)将蜡烛、凸透镜分别放在图中45cm、50cm的位置,蜡焰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这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___侧观察蜡焰的像。

【答案】放大投影仪变暗右放大凸透镜右侧【解析】【分析】【详解】(1)[1][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15cm,物距与焦距的关系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3]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2)[4]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右移动,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根据光的可逆性,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3)[5][6]将蜡烛、凸透镜分别放在图中45cm、50cm的位置,此时物距为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眼睛应该在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____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若放上镜片后,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更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也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未点燃的蜡烛B 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 B .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 .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 .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解析:AA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可以用光屏来判断蜡烛像的虚实,若在光屏上承接到像,说明成实像,若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虚像,故A 正确;B .玻璃板必须要与纸面垂直,若不垂直则代替像的蜡烛不会跟点燃蜡烛像重合,无法验证像与物大小关系,故B 错误;C .像的大小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无论怎样移动物体,像和物体始终等大,故C 错误;D .做多组数据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而是得到普遍性规律,故D 错误。

故选A 。

2.(0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光在真空中2s 内传播的距离大约是 86.010mB .全新的初三物理课本宽约18 dm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 000 Hz解析:A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那么在2s 内传播的距离s =ct =3×108m/s×2s=6.0×108m故A 符合题意;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故B 不符合题意;C .人体正常温度约为37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6℃,故C 不符合题意;D .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0分)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解析:DA.小孔成像中小孔的形状是任意的,故A错误;B.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故C 错误;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2.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3.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4.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5.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6.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7.如图所示,长30cm的物体AB斜放在平面镜前,会在镜中成像A B''(未画出)。

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深圳市滨河中学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大约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1)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____.(2)小华实验中,移动滑片P 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3V ,为了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将滑片P 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3)小华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________,它两端电压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消耗的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呢____?【答案】 左 0.4A 1.52W 变小 变大 先增大在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灯泡的额定电流: 3.8=0.3810P V I A U W==,因此电流表选择0~0.6A 的量程;用线把电流表0.6A 的接线柱、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上面任一接线柱连起来即可:(2)电压表测灯泡电压,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3.8V,使电压表的示数由3V增大到3.8V,要使灯泡电压增大,需要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滑片向左端移动.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3.80.4 1.52P UI V A W==⨯=;(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电路总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规律可知,它两端的电压变大,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R,电路电流=UIR R+,则根据P滑=I2可知:22222000()100220U U R URR R R R R R RR⨯==Ω+++++Ω;又因为R的变化范围是0~20Ω,所以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它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R滑=10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点睛】点评:本题涉及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电功率的计算,要认真审题,注意隐含条件,虽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适中.2.“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_____(相同/不同)的小灯泡.(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_____.(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答:_____(正确/不正确).(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答:_____(合理/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实验小组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串联总电压/V1 1.6 2.9 4.52 2.1 2.4 4.43 2.5 2.0 4.44 1.8 2.7 4.5【答案】不同断开开关,更换电压表的量程不正确合理因为在测量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差,总体上串联总电压约等于L1两端电压和L2两端电压之和【解析】【详解】(1)[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不同的灯泡,避免两灯泡的电压相同,得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相同的结论;(2)[2]从图乙可以看到,电压表的量程是0到15V,读数是2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更换电压表的量程,改为0到3V;(3)[3]小聪的办法不正确,因为电压表与B点接触那端是正接线柱,当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时,电流将会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所以小聪的办法不正确;(4)[4][5]这些数据是合理的,因为在测量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差,总体上串联总电压约等于L1两端电压和L2两端电压之和。

深圳市滨河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像距,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减小像距,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踩影子B.铅笔弯折了C.照镜子D.日食3.将一张报纸的一半压在厚玻璃板底下,一半露在外面。

压在玻璃板下的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升高了,下列能反映这个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 .4.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异同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平和剧烈相同点汽化、吸热区别实像虚像概念真实光线会聚而成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倒正一般倒立一般正立举例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固体熔化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温度是否升高有无熔点晶体吸热不变无非晶体吸热升高有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举例液化气态变成液态放热冰棒冒“白气”升华气态变成固态吸热冰冻衣服变干A.A B.B C.C D.D 5.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日食时,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雨后,空中出现的漂亮彩虹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6.关于声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光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是3.0×108m/sC.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D.分辨出不同老师上课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7.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B.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 108km/s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D.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一定增大10°8.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了以下的现象。

深圳市滨河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一第四章《光》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一第四章《光》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同学想用以下方法测液体的折射率,取一个半径 1.2cmr=的薄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液面上,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它露在外面的长度 1.1cmh=,这时从液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液体看,恰好看不到大头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折射率 1.1n=B.光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是82.210m/s⨯C.液体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满足sinh Cr =D.恰好看不到大头针的原因是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2.彩虹是由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形成。

彩虹形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束白光L由左侧射入水滴,a、b是白光射入水滴后经过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后的两条出射光线(a、b是单色光)。

下列关于a光与b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滴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B.a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C.用同一台双缝干涉仪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a光相邻的亮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D.a、b光在水滴中传播的波长都比各自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要长3.如图所示为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截面,O点为玻璃砖的圆心,AB为玻璃砖的直径。

B固定一点光源,向玻璃砖内各个方向发出单色光,只有弧面AD上有光线射出。

已知弦AD的23(R为玻璃砖的半径),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A.2B.3C.233D.624.如图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AB表示端面,某单色平行光束照射到端面,要使光线不从玻璃丝的侧面透射出来,已知玻璃丝对该光的折射率为n,则入射角的正弦值sin i应满足的条件是()A.2sin1i n>-B.2sin1i n≤-C.221sinnin-≥D.221sinnin-<5.光线以45°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恰好没有光线射到空气中,则光线在该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A.81.73210m/s⨯B.83.00010m/s⨯C.82.12110m/s⨯D.83.46410m/s⨯6.如图所示,OO'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平行于OO'轴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a、b到OO'的距离相等,光屏MN与OO'垂直,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在该玻璃体中的折射率比b的小B.a通过该玻璃体的时间比b短C.由该玻璃体进入空气时,a的临界角比b小D.a比b更容易发生衍射7.如图,用一个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做成的四棱柱的横截面图,其中∠A=∠C=90°,∠B=60°。

深圳市滨河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一第四章《光》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一第四章《光》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27981]一种“光开关”的“核心区”如图虚框区域所示,其中1、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直角边与虚框平行,两斜面平行,略拉开一小段距离,在两棱镜之间可充入不同介质以实现开关功能。

单色光a从1的左侧垂直于棱镜表面射入,若能通过2,则为“开”,否则为“关”,已知棱镜对a的折射率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a在棱镜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1.5倍B.若不充入介质,则实现“开”功能C.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疏介质,有可能实现“开”功能D.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密介质,有可能实现“关”功能2.(0分)[ID:127964]如图所示,在水面下同一深度并排紧挨着放置分别能发出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的四个灯泡,一人站在这四盏灯斜上方离水面有一定距离处观察,他感觉离水面最近的那盏灯发出的光是()A.红光B.黄光C.蓝光D.紫光3.(0分)[ID:127955]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D.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4.(0分)[ID :127953]如图,用一个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做成的四棱柱的横截面图,其中∠A =∠C =90°,∠B =60°。

现有一条光线从AB 面上图示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内,若不考虑原入射光在AB 面上的反射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介质的折射率n <2,一定有光从CD 边斜射出B .若介质的折射率n =2,一定有光从AD 边射出C .若介质的折射率n =2,一定有光从BC 边射出D .若介质的折射率n >23,一定有光从AB 边斜射出 5.(0分)[ID :127940]光纤主要由折射率较大的纤芯与折射率较小的外套组成。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A的像与蜡烛B不再重合2.某科幻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太空中,神鹰号飞船发出一枚炮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只见天狼号火焰滚滚,显然已被炸毁,得意地笑了。

下列关于该场景的评述正确的是()A.神鹰号宇航员能听到巨响,也能看到火焰滚滚B.神鹰号宇航员既不能听到巨响,也不能看到火焰滚滚C.神鹰号宇航员只能听到巨响,不能看到火焰滚滚D.神鹰号宇航员只能看到火焰滚滚,不能听到巨响3.下图中,用光的反射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B.照镜子C.射击瞄准D.小孔成像4.关于超市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光下的绿叶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是因为蔬菜吸收了绿光B.打开紫外灯消毒,能看见淡蓝色的紫外线C.红外探头是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识别体温高的顾客D.多盏灯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几乎看不见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绕过了人体传播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D.光和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湖光倒影B.狗的影子C.筷子“弯折”D.雨后彩虹7.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如图所示,公路边有一块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的行驶路径是()A.向南行驶,向右拐弯B.向西行驶,向左拐弯C.向北行驶,向左拐弯D.向北行驶,向右拐弯9.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0cmC.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镜面垂直D.若铅笔顺时针转过90︒,铅笔的像则逆时针转动90︒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像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小孔成像C.桥在水中的倒影D.直的花茎“错位”了1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2.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是白色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

深圳市滨河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百米赛跑比赛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4.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树叶影子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6.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7.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8.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景象,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

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A.长虹饮涧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凿壁偷光9.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镜子前方打算用相机拍摄自己在镜子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有反射光进入镜头C.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虚像光屏承接不到D.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也能成实像3.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李老师是近视眼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4.如图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C.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5.纺织工人在检查纺织品的质量时,要观看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该使用()A.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与二倍焦距点之间C.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二倍焦距点之外D.凹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A 和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车身的外表很亮,因为车身是光源C.由照片 A、B 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行驶D.监控摄像头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相同7.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2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处,如图所示,移动蜡烛和光屏,能得到下列哪种实验结果()A.将蜡烛移动位置,发现蜡烛越靠近35cm处时,像就越大B.将蜡烛移到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30cm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将蜡烛移到4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9.如图甲、乙所示是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图丁是一款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改变的镜片。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重点易错题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重点易错题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以下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的形成B.笔被水“折断”C.水中的倒影D.夜空中的光柱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B.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D.墙上的手影3、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选择硬纸板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粗糙的B.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如果将F纸板往后折,将不发生反射D.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4、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映明月”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5、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A.B.C.D.6、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A.B.C.D.7、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映明月”和“水浅”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8、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红纸上,则纸是A.黑色B.红色C.蓝色D.绿色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甲: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乙: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C.丙:手影D.丁:三棱镜分解白光10、下语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与光的反射无关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楼台倒影”的形成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通过酒看到月亮的形成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D.“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的“水月在手”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形成原因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面倒影B.日食C.水中“折筷”D.有趣的手影12、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碗中“折筷”B.幕上“手影”C.湖面“塔影”D.雨后彩虹1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15、以下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的形成B.笔被水“折断”C.水中的倒影D.夜空中的光柱多选题16、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B.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的位置也上移,则蜡烛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C.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34D.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和平面镜大小一样的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17、太原古县城始建于1375年的明代,在历经九年修复后于今年“五一”正式开放。

【单元练】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深圳市滨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 .小明在50m 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 .百米赛跑比赛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D .1000m 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 、小亮的成绩是240s ,小明更快D解析:DA .测量跳远成绩时精确到1cm 已经足够了,可以选用分度值为1cm 的刻度尺来测量,故A 错误;B .小明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故B 错误;C .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百米赛跑比赛中,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更准确,故C 错误;D .1000m 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 ,小亮的成绩是240s ,则小亮的平均速度为 1000m == 4.17m/s 240ss v t 则小明速度更快,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平面镜不动),则入射光线应( )A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B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C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C解析:C 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45°,即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45°,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说明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增大10°时,可知,入射角为45°+10°=55°因此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为90°-55°=35°入射光线应逆时针方向转动10°。

故选C 。

3.如图所示,把透明塑料薄膜粘贴在玻璃水槽侧壁,向薄膜内吹气使薄膜膨胀,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深圳市滨河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百米赛跑比赛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4.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5.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发生在万州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C.鸟巢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7.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8.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树叶影子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9.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深圳市滨河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视及应用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滨河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视及应用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把光能量聚集的点就是焦点B.在成像实验中,若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凸透镜不能成像C.2倍焦点处是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小3.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4.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A.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向光屏方向移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向蜡烛方向移7.如图所示,手机扫描物品上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需将手机远离二维码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8.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物理书上一定距离时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9.如图所示,图甲是“测凸透镜焦距”的装置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_____。

(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____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6不变【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验操作的要求;(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详解】(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3)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远离3cm,蜡烛A的像也向玻璃板远离3cm;因此,再将蜡烛B 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此过程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1). 确定像的位置 (2). 像和物大小相等 (3). 6 (4). 不变2.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Ⅰ” 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________;(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_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色;(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_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________光.【答案】色散Ⅲ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蓝黑绿不能白【解析】【详解】(1)实验一: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色光的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的折射较小,紫光的折射较大,所以图中Ⅲ区是红外线,且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所以将灵敏温度计放在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即白上衣反射蓝光,所以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蓝色;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所以蓝光照在红裙子上,洋娃娃身上裙子呈黑色.(3)实验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自身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白光.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mm.(5)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茶色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B 不能虚玻璃板太厚 6 C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为竖直放置)【解析】(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研究平面镜的成像实验时,因为用平面镜不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不能用,为了减小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干扰,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应选茶色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实验时像和物体可以完全重合,所以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根据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可知像的位置在B处;因为平面镜成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不能承接到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面都能成像,即会成两个像,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后面的像物距和像距都大了3mm,所以两个像会相距6mm.(5)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如图中的字母:ATV都是左右对称的,所以不能达到目的,C字母左右不对称,所以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C图;(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此时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能重合.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4.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境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甲所示)。

(1)除了图甲中画出的器材,本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这样选择,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3)小强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人眼在M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看起来那支蜡烛也被点燃了一样。

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答案】刻度尺玻璃板位置前面相等【解析】【分析】【详解】略5.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纸板A、B的作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让入射光线沿FO方向射入,则发现反射光线沿______方向射出;(3)实验结束后,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装置如图乙,却发现点燃蜡烛A,在平面镜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根本无法透过平面镜看到蜡烛B。

小明可用______代替平面镜,让实验顺利完成;(4)实验结束时,小华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如图丙。

现将平面镜移至图丁位置,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答案】显示光路(或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径迹或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OE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A【解析】【分析】【详解】(1)[1]实验中纸板A、B上可以显示出光路。

(2)[2]让入射光线沿FO方向射入,则反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3)[3]实验中直接用平面镜探究,无法观察到点燃蜡烛所成的像是否与未点燃的重合,因为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通过平面镜来观察其成像情况,所以实验中可用薄琉璃板来代替平面镜。

(4)[4]先将硬币放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在a处,然后移动平面镜至丁位置处,则硬币的像仍然在a处,因为硬币的位置没有变化,则其像的位置也不变,故A选项正确。

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2)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比较_____;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____;(3)小明完成实验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他将右侧贴有半透膜的玻璃板用夹子固定在量角器上,把形如“7”的未点燃的生日蜡烛C、D分别插在铺有方格纸的泡沫板的a、b处,透过普通玻璃看不到蜡烛C清晰的像,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他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是因为__________;(4)请你说出实验改进后的优点(至少说出两点)∶_______________。【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完全相同像与物的大小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贴膜玻璃前光线暗一些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解析】【分析】【详解】(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以及方便观察像,用透明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完成实验。

(2)[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的两支蜡烛完全相同。

[4]实验中点燃蜡烛A后比较亮,黑暗的环境和蜡烛的对比度大,使蜡烛A成的像更清晰。

(3)[5]普通玻璃比贴膜玻璃对光的反射要好一些,反射的光线多一些,导致贴膜玻璃比普通玻璃前光线要暗一些,所以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

(4)[6]铺上方格纸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用形如“7”的未点燃的生日蜡烛做物体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7.小东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小东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______;实验时,小东在玻璃板交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2)实验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如果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3)小东在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______m.他用到的规律是______.【答案】便于确定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4.6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析】(1)平面镜是不透明的,只能在平面镜中看到平面镜前物体的像,不能看到平面镜后面的物体,所以实验时不采用不透明的平面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