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徽省县级名称全收录(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安徽省县级名称全收录(7)
安徽,简称皖,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
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合肥市,《尔雅》释义:“归异出同”曰肥,这是肥水得名的依据。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
又称庐州、庐阳、合淝。
瑶海区,以瑶海公园而得名。
庐阳区,合肥庐阳区是历史上的古庐州城,故名。
蜀山区,以蜀山湖而得名。
包河区,因辖区内的包河景区而得名。
肥东县,1949年以原合肥县东部地区置肥东县。
因在合肥之东,故名。
肥西县,1948年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
长丰县,在合肥市北。
1964年置长丰县,因此县大部分原系寿县东部地区,历史上曾是寿县的长丰乡,故名。
庐江县,在合肥市南。
隋置庐江县。
据《读史方舆纪要》:“庐江盖因旧郡而名。
”又称舒县、潜川、昆乡。
巢湖市,在合肥市东南。
唐置巢县。
因古巢国为名。
1983年改为巢湖市,因巢湖得名。
又称巢县。
芜湖市,在合肥东南。
汉初置芜湖县。
1949年设芜湖市。
据《太平寰宇记》:芜湖:“在芜湖侧,以其地卑,蓄水泞深,而生芜藻,故曰芜湖,因此名县。
”又称祝兹、祝松、皋夷、勾慈、中江、鸠江。
镜湖区,以镜湖风景区在区内,定今名。
弋江区,以青弋江得名。
鸠江区,成立于1990年,沿用芜湖古称“鸠兹”、“长江”之意而得名。
三山区,以驻地三山镇而得名。
无为县,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
又称濡须。
芜湖县,据《太平寰宇记》卷105太平州芜湖县;在芜湖侧,以其地卑,畜水泞深,而生芜藻,故曰芜湖,因此名县。
繁昌县,据《帝王世纪》载:魏文帝登禅于曲蠡之繁阳亭,为县曰繁昌。
是繁昌因繁昌亭而得名。
南陵县,据《三辅黄图》卷6《陵墓》:“文帝母薄姬南陵,在霸陵南,故曰南陵。
”县在南陵侧,故以南陵为名。
蚌埠市,1947年设蚌埠市。
据李诚《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尚书·禹贡》'淮夷蠙珠’蠙系蚌的别名,此蚌出珠,淮夷贡之。
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蚌埠。
船舶聚集之处曰埠头,亦曰步头,蚌埠旧属凤阳县,称蚌埠集,亦曰蚌步集。
”市因蚌埠集而得名。
龙子湖区,以境内龙子湖而得名。
蚌山区,蚌山区因辖区内“南山”得名。
禹会区,因西邻大禹治水“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涂山,而得名。
淮上区,“淮上”系沿用历史上淮河之滨的地域名称。
五河县,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34泗州《古迹》:五河故城“在今县南……咸淳七年始置县。
以淮、泗、浍、沱、潼五河合流而名”。
又称古虹。
固镇县,以县治所在地固镇为名。
又称谷阳县、固镇桥、洨县。
怀远县,据《大明一统名胜志·南直隶凤阳府志胜》卷14:“宋宝佑五年贾似道奏涡口上环荆山,下连淮岸,险要可据。
理宗御答云,
荆山为城,义在怀远,绘图来上,殊用嘉叹。
于是改军名怀远。
”今县沿怀远军为名。
淮南市,1951年设淮南市。
因在淮河南岸,故名。
大通区,1953年设大通、九龙岗2区。
1955年合并为大通区。
田家庵区,田家庵原为淮河岸边荒无人烟的渡口,有田姓夫妇在此搭庵(草棚)卖茶摆渡,故名。
谢家集区,以矿区命名。
八公山区,以八公山为名设区。
潘集区,以区内潘集镇而得名。
凤台县,在安徽西北部,清雍正11年(1733年)设县。
据《凤台县志》:“以县北之凤凰山,名县曰风台。
”据《清一统志》:凤凰台“在寿州城南门之左,相传尝有凤凰至,因名”。
又称州来、下蔡。
寿县,前身系春申君封地因考烈王送黄歇寿礼得名。
又称寿春、寿州。
马鞍山市,1956年设市,因西侧沿江有马鞍山,故名。
花山区,1964年设花山街道办事处。
1976年置区,区名由此而来。
雨山区,以境内雨山得名。
博望区,博望之得名,实来源于西汉之博望侯国,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县东北七十里。
东汉、三国曹魏以及西晋,博望均为县制。
南阳郡的博望县成为江南的博望镇,动因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含山县,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
含山,又名横山。
《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
”《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
”
和县,北齐天保六年(555年)置和州,明置和县。
据《舆地纪胜》:“北齐图霸功,拥正阳侯渊明以归,王僧辩来迎,会于兹地,二国协和,故更名为和州”。
当涂县,本汉县,属九江郡,故城在今蚌埠市西郊涂山。
据《元和郡县志》:“以涂山为邑,故以名焉。
”晋成帝时,以江北当涂流民纷纷渡江南下,乃于江南侨立当涂县。
隋移今治,沿用侨置县名。
又称丹阳、太平府。
淮北市,1971年改濉溪市为淮北市。
因地处淮河北,与淮南相对,故名。
又称相城。
相山区,以相山为名。
又称曲阳镇。
杜集区,因杜集得名。
烈山区,以烈山矿区为名。
濉溪县,《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828《凤阳府山川考》:濉溪口“汴水入睢之口”。
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
又称铚。
铜陵市,南唐保大九年(951年)置铜陵县。
因铜官山为名。
1956年设铜官山市,1958年改铜陵市。
说因县境有山产铜,故名铜陵。
又称定陵、义安。
铜官区,《明一统志》卷16池州府《山川》:铜官山“在铜陵县南一十里,故名。
郊区,以位于城郊而得名。
义安区,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析南陵之工山、安定、凤台、丰资、归化五乡置义安县,县治设于顺安,寻废,置铜官冶。
又称定陵、临津。
枞(Zōng)阳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枞阳县。
从古宗子国,《左传·文公十二年》中日:“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
”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汉武帝在旧邑设县,以古国为名。
”又称蒲城、蒲州、吕蒙城、宗子国。
安庆市,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置安庆军。
庆元元年(1195年)置安庆府。
1949年设安庆市。
因安庆军为名。
又称宜、宜城。
迎江区,以区内迎江寺定今名。
大观区,以大观亭为名。
宜秀区,2005年5月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含安庆别称宜城之意。
怀宁县,晋置怀宁县。
据《资治通鉴》注:“盖以怀宁蛮左名也”。
另据《名胜志》:“晋安帝以永嘉荒乱之后立县,以怀宁兹土也。
”
桐城市,春秋时为桐国。
唐置桐城县。
据《太干寰宇记》:桐城县“取桐乡为名。
”1996年设市。
又称同安、文都。
潜山县,元至治三年(1323年)置潜山县。
因潜山在县西北,故名。
又称古皖国,舒州。
太湖县,南朝宋置太湖左县。
齐改太湖县。
据《太平寰宇记》:太湖县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因为县名。
”又称左县、晋熙。
宿松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宿松县。
据《太平寰宇记》:宿松县“本汉皖县地,元始中为松兹县,属庐江。
晋武平吴,以荆州有松兹县,逐改为宿松县。
”一说“宿,旧也;谓系旧日的松兹。
”
望江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望江县。
因县临长江,故名。
又称雷池。
岳西县,因县在潜岳之西,故名。
又称储县。
黄山市,唐天宝年间设太平县。
1983年改黄山市,因在黄山之北,故名。
1987年屯溪市并入,市府迁驻屯溪。
据《方舆胜览》:黄山“在太平县南三十里。
旧经:黄帝栖真之地。
”又称称新安、歙州、徽州。
屯溪区,名源于水名,“屯”字据《广雅》解释为“聚也”,诸溪聚合,谓之屯溪。
又称昱城。
黄山区,以黄山得名。
徽州区,以古徽州为名。
歙县,秦置歙县。
据《旧唐书·地理志》:“县南有歙浦,因为名。
”《新安志》:“或曰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
因境内高山环抱,峰峦起伏,河流纵横,萦回曲折,故以为名。
又称徽州府、歙州。
休宁县,东汉末置休阳县。
晋改海宁县。
隋改休宁县。
休宁,乃合休阳、海宁为名。
黟(yī)县,秦置黟县。
据《水经注》:“浙江又北历黟山。
县
居山之阳,故县氏之。
”据《清史稿》:“县以黟山名,即今黄山也。
祁门县,唐永泰二年(766年)置祁门县。
据《续文献通考》:唐永泰初,方清伪置阊门县,后因其垒置县,以其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
”
阜阳市,清置阜阳县。
1975年设市。
小山为阜,县在山南,故曰阜阳。
又称颍州、汝阴、顺昌。
颍州区,以古颍州得名。
颍州东魏置,治长社,在今河南长葛县西一里,后移治颍阴,改称郑州,即今河南许昌市治,北周又改为许州。
唐朝的时候重新设置,改名为汝阴郡,到了宋初的时候称为颍州,升为顺昌府。
金得为颍州,治汝阴。
到今天属安徽阜阳市管辖。
颍泉区,因处在颍河、泉河之间而得名。
颍东区,因处在颍州以东而得名。
颍上县,隋大业二年(606年)设颖上县。
据《太平寰宇记》:“以地枕颖水上游为名。
”
界首市,1948年设界首市。
1953年撤,并置界首县。
因西与河南省交界,而安徽省自此始,所以名界首。
县因界首集而得名。
1989
年设市。
又称慎城。
临泉县,1935年设临泉县。
以临颍河支流泉河之上,故名。
阜南县,1950年由阜阳县南部地区析置阜南县,因在阜阳之南,故名。
太和县,金章宗泰和年间改陈留县为泰和县,以年号命名。
元改为太和县。
又称细阳、鹿上、邢丘、廪丘。
宿州市,唐置宿州。
据《史记》:“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
”据《元和郡县志》:宿州“取古宿国为名”。
1979年设市。
又称蕲城、云都、宿城。
埇桥区,系由原县级宿州演变而来。
区境位于古汴河南岸,古称埇桥镇。
萧县,春秋时为萧国地。
秦置萧县。
以古萧国为名。
又称龙城、萧城。
砀山县,秦置砀县,隋置砀山县。
据《水经注》:“应劭曰,县有砀山,山在东,出文石。
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也。
又称下邑。
灵璧县,宋元祐元二年(938年)以零璧镇置零壁县。
据《名胜志》:“以县产磐石,珍之如壁,故名。
”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为灵壁县。
泗县,北周设泗州。
因泗水得名。
1912年改泗县。
又称泗州、虹
县。
滁州市,隋开皇初置滁州。
因滁水为名。
1912年改县,1989年设市。
又称涂中、清流、新昌、永阳。
琅琊区,因琅琊山得名。
南谯区,因三国魏曾侨置南谯州得名。
天长市,唐天宝七年(748年)置天长县。
据《太平寰宇记》:“唐玄宗开元中以诞辰为长秋节,逐改为天长县。
”《舆地纪胜》:“按《会稽志》云,玄宗初以诞节为千秋节,后改天长地久节。
”天长县以天长节为名。
1993年设市。
又称千秋、石梁、永福。
明光市,1932年置嘉山县。
以境内有嘉山,故名。
1994年改设明光市,寓意吉祥。
又称嘉山、睢陵。
全椒县,全椒县古名椒邑,初建于西汉,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
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内)建立古椒国。
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汉在故椒邑置县设治,故名“全椒县”。
又称椒陵、山桑。
来安县,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来安县.据《太平寰宇记》:“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岑山,东流至来安村为名。
”又称建阳、
永阳、顿邱。
凤阳县,《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又称钟离、濠州、凤阳府。
定远县,南朝梁置定远县。
据《太平寰宇记》:“梁天监三年,土人祭丰据东城,自魏归。
武帝嘉之,改曰丰城,立为定远郡,又改为广安郡定远县。
”县之得名以此。
又称曲阳、东城、临濠、荫陵。
六安市,奉置六县。
西汉置六安国,东汉置六安县。
以古六国为名。
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历史悠久。
因舜封陶于皋,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
1979年设市。
又称皋城、皖西。
金安区,设立于1999年9月,属六安市主城区。
裕安区,1999年9月2日,设立裕安区。
叶集区,明弘治至万历年间,始有叶姓商贾定居形成集镇,初名叶家店。
清乾隆二年,叶家店已逐步兴盛,遂取代开顺街(今金寨县城)为巡检司治,定名为叶家集。
霍邱县,南朝梁置霍邱戌。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霍邱县。
据《读史方舆纪要》:“志云:周成王时,霍叔迁于此,县因以名。
霍山县,在合肥市西南。
南朝梁置霍州,又置岳安县。
隋改岳安县为霍山县。
按《安徽通志》:霍山在“霍山县西北五里,县以此名”。
按,霍山“在县西北”误。
据《读史方舆纪要》:霍山在“县南五里,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岳山,又名衡山。
”
金寨县,1949年设金寨县,以县治金家寨为名。
舒城县,春秋时为群舒地,汉置龙舒县。
唐改舒城县,据《旧唐书·地理志》:“取古龙舒县为名。
”又称龙舒、舒县、庐江郡、舒州、舒鸠。
宣州市,晋置宣城郡。
隋置宣城县,为宣州治。
1987年改为宣州市。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
又称爰[yuán]陵、宛陵、宣州。
宣州区,以古宣城得名。
郎溪县,1914年置郎溪县。
据《桐川志》:“建平县前有郎溪,以居民郎姓得名。
其地为郎埠镇。
”“郎埠”,又作“郎步”。
又称建平。
广德县,东汉中平二年(185年)置广德县。
据《旧唐书·地理志》:“至德二年九月,(绥安县)改为广德,以县界广德故城为名”。
宁国市,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置宁国县。
取安宁定国之意。
又称宁阳、宁川、宁城。
泾县,汉置泾县。
据《后汉书·明帝纪》:泾县“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
”又称猷(yóu)州。
绩溪县,唐大历元年(766年)置绩溪县。
据《元和郡县志》:“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
”
旌德县,唐永泰中置旌德县。
据《元和郡县志》:旌德县“本太平之地,以县界阔远,永泰初'土贼’王方据险作叛,诏讨平之,奏分太平置旌德县”。
据《太平寰宇记》:“冀其邑人从此被化,故以旌德为县名。
”
池州市,五代置贵池县。
贵池水在县西而得名。
1988年设市。
又称贵池、秋浦。
贵池区,以古贵池得名。
青阳县,唐置青阳县。
据《元和郡县志》:“以在青山之阳为名”。
石台县,梁大同二年置石棣县。
据《元和郡县志》:“石埭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有两横石壅江,有如埭焉,因为名”。
据《太平寰宇记》:“因贵池原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
”又称石埭县。
东至县,地处长江南岸。
1959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为名。
又称尧城、至德、建德。
亳州,后周置毫州。
据《续通典》,“遥取古南毫之名以名州”。
1912年改县。
据《后汉书》:“簿,汤所都”。
杜豫曰:“蒙城西北有簿城,中有汤彖”。
以古簿地而得名。
“簿”与“亳”同音。
1986年设市。
又称焦邑、谯城、谯县、亳县。
谯城区,以古谯城得名。
蒙城县,唐天宝元年年)置蒙城县。
据《太平寰宇记》:“南蒙城、北蒙城并在县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步,皆自后魏孝文太和七年为之”。
唐因以名县。
又称山桑、涡阳、淝水县。
涡阳县,北魏置涡阳县。
据《水经注》:涡水“又东南迳涡阳城北”。
可见涡阳在设县之初即在涡水之南。
应名涡阴,取名“涡阳”名实不符。
又称道源县、肥水县。
利辛县,1964年置利辛县。
因县治在利辛集,故名。
又称黄湖、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