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县2020届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各区县2020届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
汇编综合运用专题
三、综合运用(10分)全文结束》》年3月16日20时30分,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在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4岁。

为悼念和追忆贺爷爷,初三(3)班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

24、活动一:请从下列材料提取信息,简要介绍贺爷爷。

(3分)①说起中国当代美术史,就绕不开贺友直这个人,在20世纪60年代,贺友直的连环画与齐白石的变法丹青,李可染的长江写生等,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

②贺友直为连环画尽心尽力了一辈子,八多岁时,仍孜孜以求,耕耘不息,黄永玉说他有一种类似宗教的虔诚,贺老用他那富有生命力的白描形式把现实生活与中国传统画手法结合得尽善尽美,也使通俗的连环画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

25、活动二:
由于人们阅读方式改变以及动漫业竞争之诸多因素,作为一个画种,曾红极一时的连环画已濒临消亡。

为宣传和传承连环画这门艺术,请你提出两个建议。

(4分)宣传方面的建议:传承方面的建议:
26、2000年,79岁的贺友直受邀去法国某学院讲课。

开讲前,贺老在黑板上几笔画了个自画像,镇住了满堂的学生。

此画
后来被制成地砖,铺在昂古莱姆市法国国家连环画和图像中心的广场上。

请仔细观察左边的贺老自画像,抓住一点,探究其寓意。

(3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4、他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很难绕开的人物,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

他一辈子执着于连环画的创作并在创作方面开拓了新境界。

(3分)
25、例如:
宣传方面的建议:板报宣传、主题班会等。

传承方面的建议:建议学校开设连环画赏析拓展课;积极参加连环画绘画技艺学习班等(4分)
26、观察点:谢顶的形象以及脸部特写上未画嘴,却突出了耳朵和镜片背后清澈、犀利的目光。

感受点:(1)尽管年事已高,仍要孜孜以求。

(2)作为艺术家,重在要冷静地倾听和明锐地观察。

(3)做人做事不在于说,而在于行。

(以上任意答一点即可)(3分)普陀区
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5-27题(10分)
【材料一】
《辞海》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科幻小说”的定义如下: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
迹的新型小说。

《辞海》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小说以真实或想象的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材料二】
有不少科幻迷将科幻小说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

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未来技术、未来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小说;软科幻则是将自然科学作为故事背景,其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科幻小说。

年8月,我国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雨果奖,美国作家乔治马丁说:“如果你喜欢科幻小说中出现更多的科学元素,《三体》应该是你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你喜欢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的话。

中国背景很令人着迷,而且小说很干净、紧凑。


【材料三】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某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幻小说,开展了一次语文综合活动,请完成相关任务。

25、阅读材料一,你可以发现《辞海》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都将“ ”、“ ”和“小说”作为定义“科幻小说”的关键要素。

(每个空格填一个序号,4分)
A、科学
B、哲学
C、物理学
D、幻想
E、真实
F、逻辑
26、阅读材料二,依据乔治马丁的发言,你认为《三体》会被读者归为小说。

(填序号,2分)
A 、硬科幻
B、软科幻
27、阅读材料三,分析将这段文字视作科幻小说的理由。

(4分)(1)人物、情节、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据此,将这段文字视作小说的理由是:
(2分)(2)结合材料一,将这篇小说看作“科幻类”的理由是:
(2分)
25、
A、D
26、A
27、(1)这段文字中有人物:一个人;有情节: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坐在房间里,听到敲门声;有环境:地球,房间,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符合小说三要素。

(2)“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这是幻想,不是现实;从目前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来看,人类是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徐汇区
三、综合运用(10分)文化徐汇三五期间,徐汇区希望在城市更新中,实现文化元素与城区功能的有机融合,还原一个有记
忆,有故事,有文化气息的历史区域。

链接一:徐汇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名人汇聚,目前已公布名人故居84处,未来,这一区域将重点开发故居文化,在当前已经开放的宋庆龄故居和巴金故居的基础上,张乐平、夏衍等名人故居所,都将打开大门。

链接二:徐汇区将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加以完善,加快历史建筑修缮和风貌道路治理,打造海派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验区。

在幽静的街巷、有着老上海气息的石库门里弄和花园洋房之间,植入雕塑、绘画、摄影等公共艺术形式;在广场、街角、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引入集市艺术、街道表演等形式吸引普通居民参与。

23、徐汇区的名人故居众多,我们可以推荐“故居游览”的主题活动,请结合学习过的相关内容给故居游拟一个主题名称。

示例:永远的三毛张乐平故居游。

一切为了孩子宋庆龄故居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张乐平故居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景保护区内,以下举措中不符合该区域文化建设的一项是()
A、在故居外的弄堂墙壁上雕刻“三毛”壁画。

B、在故居内不定期举办儿童讲故事比赛。

C、在故居外张贴知名商品广告提高人气。

D 、在故居内举办少年儿童漫画创作大赛。

25、徐汇区希望将“文化徐汇”的理念加以推广,以下更能体现推广“文化徐汇”这一宗旨的标语是()
A、治道路建公园修洋房
B、修老街辟幽巷扬时尚
C、聚名流彰历史显传承
D、开故居建雕塑招商机
三、综合运用(10分)
23、(4分)主题部分需突出该名人的功绩或为人特点。

如巴金在文学创作(《家》、《随想录》等)及创作理念(真与善)等方面的成就;夏衍的成就可从课文《夏衍的魅力》中提炼,如“清清白白”等。

24、(3 分)C
25、(3 分)C(3 分)A(1 分)黄浦区
三、综合运用(10分)
26、阅读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

美沐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
商品名:美林
【性状】
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适应症】
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

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首先考虑体重因素):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毫升)次数1-3102157-9223210 【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

【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
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

(3)1岁以下儿童务必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5)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6 )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
体质者慎用。

(7)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药物相互作用】
美林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
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生活用药请参看药品包装)(1)
【注意事项】
第(7)条要求“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请阅读整篇说明书,说说这样做的原因是:。

(3分)(2)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明已经连续4天高烧39C,妈妈一直让他服用美林,可症状并没减轻。

B、芳芳感冒发热,吃了复方抗感冒颗粒,为了快点好,她又加服了美林。

C、小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二点回家又喝了一次,下午五点放学到家服用第三次,点睡觉前又喝了最后一次。

D、毛毛八个月大,体重就有21斤了。

有天发热了,妈妈立刻喂了他4毫升美林。

(3)请根据情境及所提供的说明书,补全对话:(4分)傍晚六点,邻居王奶奶抱着5岁的贝贝敲开了小明家的门,原来贝贝发烧了,奶奶看不清药物说明书,想请小明帮忙。

小明:“奶奶,贝贝有什么用药禁忌吗?
”奶奶:“没有,没有。

“小明:“贝贝有多重啊?
”奶奶:“哦,贝贝14公斤了。

” 小明:“奶奶您该给贝贝一次服用毫升的美林。

”奶奶松了一口气,刚要走,贝贝特意又关照奶奶:“您千万记得”。

三、综合运用(10分)
26、(1)
(3分,每点1分,没有要求一定要分条列述,概括说明白这三点也可)①因为本药味甜,有芳香,可能会吸引儿童误食;②本药儿童服用在用量上有限定,服用不当会造成伤害;③本药还有较多禁忌和副作用,为避免孩子误喝,所以要放到儿童不能接触
到的地方。

(2)(3 分)C(3)(4分,每空2分)4①间隔4一6小时才能服用第二次;②不能再吃其他解热镇痛的药物;③如有不良反应要去看医生。

(写出任意一点即可,要符合情境)闵行区
三、综合运用能力(10分)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4-25题(10分)材料一:蹴鞠所用之“鞠”,最早用石球,是原始时期的狩猎工具。

传说等到了黄帝时,开始使用装满毛发的皮球,并用于军事训练。

汉代(前202年至220年)蹴鞠用练兵,并制定完备体制:球场两端各有六个“鞠室”,各有一人把守,两队以踢进对方鞠室次数定胜负。

唐宋时(618年1279年)蹴鞠活动达到高潮,已出现按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且出现充气皮球,球门减少到两个。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筑球三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这是历史上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

元朝(1271年1368年)蹴鞠成为朝廷节庆节目之一,关汉卿在《一枝花不服老》中说:“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甚至男女对踢在当时也屡见不鲜。

材料二:现代足球源于英国。

曾在闹市举行,但由于扰民而遭政府禁止,后辟专门球场。

19世纪初期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国家相当盛行。

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一人制比赛开始实行。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
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每两年才审批一次。

24、阅读材料,梳理中国蹴鞠的发展演变过程(6分) 蹴鞠开展目的:从最早用于狩猎,后来用于军事,娱乐,最终成为一项现代体育运动。

鞠球制作材料:
比赛形式和规则:
25、如果推荐蹴鞠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你认为是否能当选?理由是:。

(4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4、(6分)②从最早的石材,到装满毛发的皮球,最终成为充气皮球。

③从最初的六个鞠室,六个守门员,到后来减少到两个球门;比赛人数从32人到最后22人。

25、(4分)结合材料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虹口区
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

(10分)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熟悉程度,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我区计划开展“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活动,现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
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24、根据材料
一、
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4分)(1)
(2)TTTT TTTT⑵
2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充满趣味性,请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4分)(1)(2)(3)(4)
26、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2分)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三、综合运用(10分)
24、(4分)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5、(1)恩重如山(1分)(2)才高八斗(1分)(3)气壮山河(1分)(4)隔岸观火(1分)
26、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使用比喻修辞手法且恰当1分,体现成语的特点1分。

)闸北区
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金山区
三、综合运用(1l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11分)
初中四年,我们在语文教材里邂逅一位位作家,走进一篇篇经
典。

这些经典作品给予我们精神的养料,滋润了我们的心灵。


近毕业,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开展了一个“珍藏教材中的经典”为
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根据活动的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24、
【经典作品回顾】
(5分)以下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要求:不得使用本试卷中出现的篇名) 回首四年的语文学习,我们阅读了不少中外经典文学作品。

你是否还记得“四文大钱,可怜悲剧人生的《孔乙己》?你是否
还记得“ ”的《我的叔叔于勒》?
?……正是这些作品促进了我们的精神成长,给我们留下了
难以磨灭的印象。

25、
【经典形象评点】
(3分)
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不少父亲形象,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中的“父亲”、《背影》中的“父亲”、《爸爸的花儿落了》中
的“父亲”、《伤仲永》中的“父”……小张同学对以下作品中
的父亲形象进行了评点,请你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走一步,再走一步》塑造了一个理性、深知教育的父亲形象。

B、《背影》塑造了一个慈爱、困顿又带点迂的父亲形象。

C、《爸爸的花儿落了》塑造了一个严苛、不近人情的父亲形象。

D、《伤仲永》塑造了一个见识短浅、愚昧爱财的父亲形象。

26、
【经典文句赏读】
(3分)
语言表达,要重视词语的运用。

一词传神,是很多作家追求的境界。

以下文句都出自我们学过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

请你阅读下面的句子,试从词语运用的角度,选择一例加以赏析。

A、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孔乙己》
B、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秋天的怀念》
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2分)答案列举:你是否还记得“卖发卖表,尽显无
私爱情”的《麦琪的礼物》。

(句式1分,篇名1分,与内容契合2分,共3分)
25、C(3 分)
26、
A、动词“排”字传神地刻画出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炫耀的心理,表现出孔乙己的虚荣和穷酸气。

(3分)
B、可选择“悄悄地”或“偷偷地”、“红红的”一处加以分析。

(3分)①文中用“悄悄地”修饰“躲出去”、“进来”,强调母亲动作的轻,写出母亲既理解儿子又担心儿子的心理,突出了母爱的深沉隐忍。

(3分)②用“偷偷地”修饰“听”,写出了母亲怕儿子想不开而不放心儿子,时刻关注着儿子,表现了母亲的小心和细心,突出了母爱的深沉细腻。

(3分)③用“红红的”修饰“眼边”,写出了母亲为儿子承受的苦难而痛心,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突出了母爱的深沉隐忍。

(3分)静安嘉定区
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5-26题(10分)
【材料一】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厉害,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材料二】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摘自“360百科‘对联’目录条”
【材料三】
对对子是文人雅士的游戏,题写对联是古代重要的文化活动。

常见的题写方式有:
A、拆字:用拆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B 、谐音:用语音相谐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C、回文:用顺读或逆读均可的对联。

D 、叠字:用重叠其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E、歇后:用歇后语格式写成的对联。

F 、集句:用集取名句方式写成的对联。

选自《高中文史拓展阅读语言科技分册》
25、从上述三段材料中,我们可以从中提炼有关“对联”的信息各不相同。

(4分)
【材料一】
反映出少年时代的鲁迅要在私塾里学习“对课”。

【材料二】
简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下列两组对联,依次分别运用了
【材料三】
中所说的______、_____题写方式(2分)
第一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第二组:“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2)根据上述材料中的相关介绍,与“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对应的,可以用《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作为下联。

(2分)(3)简单分析“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这则联语的题写方式以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5、(4分,每空2分)对联的名称、艺术形式、历史和价值常见题写对联的方式
26、(6分)(1)(2分每空1分)B C (2)(2分)醉翁之意不在酒(3)(2分)用了叠字法(1分),生动写出了山中美景,读来令人感到愉悦。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