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重点知识整合到位,详尽,适合高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下,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建立市场规则: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健全信用制度: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B、国家:加快社会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
C、企业:正确经营、守法经营。
D、消费者:要从大局出发,自觉提高自身的市场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根本目标——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内在要求——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2、科学的宏观调控(1)必要性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要求)(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
)(3)手段:经济法律为主,行政为辅。
经济手段:财政政策(税收、国债等);货币政策(利率、汇率、信贷等);价格;规划计划法律手段:立法规范、司法打击行政手段:指令、指示、下令规定等,辅助手段,用得比较少。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讲的是力与运动的内容,学生学好这节课就要掌握重点知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伽利略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见P76、77,以及单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受力、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见B书P93) 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思路: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a⇋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情况第六节超重与失重超重和失重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视重)。
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方法和技巧。
要想学好政治,须要奇妙记忆课本重点内容。
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学问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驾驭重要内容。
以下我整理了人教版必修1的学问点,欢送阅读!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整(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①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冲突确定的。
②人的须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必须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假如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削减。
为了尽量满意多方面的须要,社会必需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资源配置的根本手段:打算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根本手段。
(2)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根底性作用的经济。
②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改变,由市场来支配和调整的。
③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昂贵,供给惊慌,人们就削减这种要素的运用。
市场中就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整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
价格涨落比拟刚好、精确、敏捷地反映出市场供求改变,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踊跃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4)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①市场调整不是万能的:并非全部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整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应问题。
枪支弹药及危急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整。
因为假如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紧要危害公民的身心安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②市场调整存在固有的弊端:A、市场调整的自发性。
高一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一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1.rightaway毫不迟疑,立刻2.ltseemedasiftheworldwasatanend.世界似乎到了末日。
从句表示&Idquo;(在某人)看来好像;似乎”①Itseems/looks/appearsasif/though&hellip看起来好像…②Sb./Sth.looksasif/though…③Thereseems/appears(tobe)…Thereappearstohavebeenamistake.2.inruins.变为废墟3.Two-thirds4.Workersbuiltsheltersforsurvivorswhosehomeshadbeendestroyed.5.undertheweightof在……重压下,迫于6.intheopenair在户外,在野外,露天7.taketurnstodosth依次,轮流做某事inturn依次地,轮流地8.beshockedat对……感到震惊9.beproudof以……为自豪10.expressone’sthankstosb/forsth&hellip对/因……表示感谢11.withoutwarning毫无预兆12.nextto紧接着,相邻,次于13.getawayfrom…避免,摆脱,离开14.disaster-hitareas灾区15.ListeningtoEnglishisaveryimportantskillbecauseitisonlywhenweunderstandwhatissaidto usthatwecanhaveaconversationwithsomebody.听英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因为只有当我们懂得别人给我们说什么我们才能与他交谈16.ltisbelievedthat人们认为…17.holdup举起;托住;支撑列举,推举18.makeup弥补,虚构,整理,和解,化妆,拼凑19.betrappedin被困于…20.Itissaidthat…据说…21.befixedto…被固定到……22.betiedto…被绑在……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Unit51.devotes…todoing奉于2.fightagainst对抗,反对,与……作斗争3.selflessly无私地4.befreefrom免于,不受5.beinprison入狱,在狱中服刑6.thefirstmantodo第一个…的人7.ThetimewhenIfirstmethimwasaverydifficultperiodofmylife.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我一生中非常艰难的时期。
高中语文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章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概念:指古代汉民族语言文字体系所表达的文学作品。
2. 文言文的特点:采用古代汉字和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较为庄重、简练。
3. 鉴赏文言文的方法: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理解古代用词、用典和典故的意义。
4. 阅读文言文的技巧:注重语句结构的分析和理解,辅助工具的运用(如辞典和注释),多进行背诵和默写练。
第二节: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概念:指古代汉民族创作的文学作品。
2. 古代文学的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和人民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3. 古代文学的分类:包括古代诗歌、古代散文、古代戏曲等等。
4. 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史记》等等。
第三节: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的概念:指当代汉民族创作的文学作品。
2. 现代文的特点:采用现代汉字和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样化。
3. 鉴赏现代文的方法:关注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思想背景,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表达。
4. 阅读现代文的技巧:注重语段结构和逻辑的理解,注重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四节: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概念:指当代汉民族创作的文学作品。
2. 现代文学的特点:多样化、个性化,反映了现代社会和人民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3. 现代文学的分类:包括现代诗歌、现代小说、现代散文等等。
4.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余华的《活着》、钱钟书的《围城》等等。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章的知识点总结。
总字数:{字数} 字。
高中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提纲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市场配置资源(p78-81)一、市场调节p79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有限性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3、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②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二、市场秩序p79-801、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2、市场规则:(1)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2)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3、社会信用制度建设:(1)必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内容和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p81※1、市场调节局限性的表现:①公共物品的供给市场解决不了②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③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2、仅有市场调节的危害: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82-84)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82-83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二、加强宏观调控p83-841、原因: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学生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第10课两次鸦片战争考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1、背景:(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
◆鸦片走私目的:2、经过: (1)时间:(2)地点:(3)重大事件:a爆发: ,到达天津白河口,道光帝改派琦善为钦差去议和。
b扩大:1841年初扩大战争,强占,攻占c结束:1842年,抵 ,清政府求和,双方签约。
◆战败根本原因:;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内容和危害:内容危害割地——;赔款——开口——协定关税——(2)其他条约------《》4、影响:(1)给中国人民带来(2)中国社会发生巨变:①社会性质变:→表现:政治上:→;经济上:→②主要矛盾变:→、。
③革命任务变:→。
④历史时期变: →。
⑤思想观念变: 天朝大国→◆注意: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背景: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
2、经过:(1)地点: (2)双方:中-- ( 为帮凶)(3)阶段:第一阶段: ---进逼第二阶段: --- — (1860烧毁 )3、结果:战败,签订(内容);4、影响:政治: (如: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如:列强派公使进京,更方便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经济: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了;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了。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考点: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一、定都天京1、时间:1853年(南京);2、意义: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同清朝对峙◆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中国面临的和矛盾空前激化。
(1)(2)(3)(4)◆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年。
二、《天朝田亩制度》(年)1、内容:⑴、分配原则:土地分配原则——。
产品分配原则——。
⑵、分配方法:土地分配——。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篇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应用】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求函数的零点: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篇2(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篇3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九课 每个社会都需要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为什么配置资源?资源的有限性和人 们需求的无限性 之间的矛盾决定怎样配置资源? 市场 方式(机制): 优点:局限性:计划我国怎样配置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宏观调控) 基本特征基本标志 _______________共同目标 _______________内在要求 _______________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宏观调控的目标: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宏观调控的手段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如何评价总体小康?第十课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阶段:(三步走战略)1980 19902000 2010 2020 2050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第一要义A 指导思想:___________ 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经济目标:经济建设新要求:B 重大战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引进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国内产业的发展,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走出去:✧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形式,参与经济技术合作.✧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充分研究和运用反倾销策略,强化防范意识,维护国家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内外联动机制、互利共赢,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爱情的多重表达爱情是人类最基本、最本质的情感之一,它承载了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种种愿望、期待和渴望。
在高一的必修一第四单元中,我们将探索爱情的多重表达,从文学、音乐、电影等多个角度去感知和领悟这个永恒的主题。
一、文学中的爱情文学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文字的交织与叙述,可以将情感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接触到浓郁的爱情氛围。
首先是浪漫主义的爱情。
如英国诗人拜伦所写的《唐璜》中,诗人笔下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他以美丽的诗句将爱情描绘得如此绚烂多彩。
这种浪漫的爱情形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幻想。
而在现实主义作品中,爱情往往承载了更多的现实压力和矛盾。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深爱李娃,然而社会的不公正使得他无法与李娃长久在一起。
这种表达了现实主义对于爱情的理性审视和真情流露。
其次是传统文化中的爱情。
中国古代文学中,多以焦虑、纠结等情感为主题,例如《红楼梦》中的宝黛情缘。
宝黛的爱情蜿蜒曲折,既有心灵的追求,又有家族的纠葛。
这种类型的爱情常常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情感体现。
二、音乐中的爱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语言,它可以快速撞击人们的内心,引发情感的共鸣。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探索音乐中爱情的多面性。
首先是流行音乐中的爱情。
流行音乐作为当代青年最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其中蕴含着大量关于爱情的歌曲。
例如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里,讲述了一个跨越阶级和家庭的爱情故事。
这类歌曲常常充满梦幻与浪漫,寄托着年轻人的情感和希望。
而在古典音乐中,我们也可以找到无数精致的爱情作品。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是其中之一。
这首钢琴曲以悠扬而深情的旋律,展现了对深爱的人的怀念和思念之情,将爱情的柔情融入到琴键之间。
三、电影中的爱情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代表,通过动态影像的展现,能够更直观地呈现爱情。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探索电影中爱情的多样性。
首先是爱情喜剧。
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高考知识点梳理
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高考知识点梳理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共几次呢?他们都经历了什么?你都知道他们的起因、经过吗?学习历史,归纳总结很重要!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高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高考知识点梳理一、两次鸦片战争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
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蹲收缕罚菏窍冉闹泄耸状翁岢隽嗽谥泄⒄棺时局饕宓纳柘�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框架总结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结构】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可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抗争史和探索史)。
本专题主要涉及:列强侵略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屈辱史)的内容。
而探索史主要在专题三中讲。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鸦片战争经过:时间:_________结果: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结果:《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占中国150多万Km2外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国①原因:日本既定侵略中国国策;根本原因:日本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侵概况﹡﹡(3)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危害(注意设工厂)略(1894—1895)③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史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内容、危害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拓展(1)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形成的阶段(《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5)抗日战争: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历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局部侵华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端日本侵华史实全面侵华:扩大侵略:先后占领天津、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中国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形成原因、形成标志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战场失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目的:入缅作战全(1942-1945 战况:民族抗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敌后战场史实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知识:1、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罪行:2、两个战场的区别和联系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专题三近代中国求民主潮流【知识结构】近代民主革命是实现近代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社会性质的不同,因此民主革命的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指寻求民族独立(反侵略)和社会进步(反封建)而进行的斗争。
【实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知识网络结构】: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及性质),因领导阶级不同,又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者的分水岭1919 年的五四运动。
2、基本线索:①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1901):包括四次战争及五个不平等条约。
②中国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③图示旧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1840 1842 1851 1856 1858 1860 18641894 1895 1900 19011911 1919侵略战争鸦片第二次甲午八国联战争鸦片战争战争军侵华不平等条约《南京》《天津》《北京》《马关》《辛丑》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1919 192119241927 193119341936 19371945 1946 1948 1949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四中共成立第一次南昌红军七七日本三大运动(一大)国共合作起义九一八长征事变投降战役【专题总结】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背景知识与单元线索】面侵华战争。
1、“ 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简表(1)名称时间发动者影响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起止时间及标志)在这个时期,中国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英国、法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日本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年英美俄日法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德意奥境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 年日本2、强签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一、文化常识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宽。
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填沟壑:死后没人埋葬,尸体扔在山沟里,能够用作谦称,指自己死。
三世:三代。
父子相继为一世。
山陵崩:古代用来比喻国王或王后死,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二、通假字(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明其义)《烛之武退秦师》无能为也已()秦伯说()失其所与,不知()共其乏困()《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
()《触龙说赵太后》少益耆食。
()必勿使反。
()《勾践灭吴》虽悔之,亦无及已。
()南至于句无()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将免者以告()三年释其政()令壮者无取老妇()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也()三、古今异义敢以烦执事。
(古: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截了当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
今:掌管某项情况(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古:象爪和牙一样,指关心者或得力助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夫君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夫君。
)今齐地点千里。
(古:土地点圆;今:田地或疆域。
)四、一词多义《烛之武退秦师》若:山有小口,看起来若有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秦伯说,与郑人盟(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停数日,辞去( )不辞劳累( )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微:则名微而众寡(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之:辍耕之垄上( )子犯请击之( )是寡人之过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因此入朝见威王()朝济而夕设版焉( )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五、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与郑人盟( )宦士三百人于吴( )四方之土来者,必庙礼之( )赵王之子孙侯者( )质于齐( )2.名词活用作状语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 )必庙礼之( )朝服衣冠( )暮寝而思之( )能面刺寡人之过也( )日饮食得无衰乎( )3.动词活用作名词其继有在者乎( )4.动词使动用法若不阙秦(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 5.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 )6.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洁其居,美其服( )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 七、专门句式1.介宾短语后置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③是故败吴于囿④赵氏求救于齐⑤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a.“以何”,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b.“托于赵”,介宾短语后置;2.判定句①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语文综合知识凝重掩映瞩目婆娑噩梦颠倒嬉笑纳粹凋谢废墟窒息第11课《包身工》一、课内字词蠕动汗臭褴褛游说水门汀执拗吆喝籼米莴苣揩地板怜悯蹒跚瞌睡殴打谄媚懒惰譬如贿赂滋养冤魂骷髅噩梦焦灼嚷骂娼妓胆怯拎着弄堂搽粉锭子怔住二、课内成语1、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2、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3、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第12课《飞向天空的航程》一、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二、成语1、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2、不同凡响: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3、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其他文学知识一、新闻:新闻[消息(狭义的新闻)、通讯、特写等]新闻“六要素”:WHENWHEREWHATWHOWHYHOW新闻结构: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第一段或开头第一句话)、主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结尾(结语)(有的新闻还有背景,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新闻类语段压缩题比较好的解题流程一般如下1.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准确地筛选出符合文题要求的重要信息。
(陈述对象、事件、行为等)3.整合取舍信息,注意“留用”“完整”。
(“留用”意为尽可能选用原材料中筛选出来的负载着主要信息的原词。
“完整”指组合后的答案必须涵盖所给材料的整体意思,完整地体现题目要求)4.拟定答案,力求“简洁”“连贯”。
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
(2005年河南)[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
”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物。
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
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
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
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陈述对象(who)为“联合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知识整理山东黄山中学 米静静【宏观建构】1、中国近代史(1840—1949)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涵义:国家主权受到破坏,但本国政权依然存在。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涵义: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近代化发展(历史的进步)2、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 (主导地位);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包括农民、城市平民、民资、小资、工人3、主要线索:侵略-抗争 探索-近代化4、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富强(近代化)7、重要朝代:1840—1912:清朝—1916:袁世凯统治 1912—1928—1928:军阀割据 1912—1949 1927—1949: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主干知识梳理】2、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主干知识整合提升】一、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认识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从原因来看,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强的侵略本性、扩张性、掠夺性决定的),侵华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的,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为列强侵华提供了可能性。
(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3)从发动者来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
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
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
(5)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
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冲击并瓦解了中国酒的经济和政治格局,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对于列强的侵华战争,在复习中要注意加强比较。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二、近代列强侵华方式1. 政治上:(1)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2)割占领土:割占了中国的香港、东北、西北、台湾等地区的大片领土。
(3)侵犯中国主权:如开辟租界、控制关税、破坏司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等(4)干涉革命、扶植代理人、直接殖民统治: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阻挠北伐战争、支持反革命政变、帮助蒋介石进攻解放区等。
控制北洋军阀政府、扶植蒋介石等。
2、经济上:如勒索赔款、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资本输出及掠夺土地、劳力、资源等。
3.精神文化上:如传教、实行奴化教育等4、军事上:发动侵华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法西斯侵华三、近代列强侵华的表现、阶段特征及影响1、主要表现(1)政治侵略:主要变现在对华主权的破坏和侵犯。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控制中国海关;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破坏外贸自主权;干涉中国内政,以华治华。
(2)经济侵略: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
近代前期,以甲午战争为界:前一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一时期以资本输出为主。
在商品输出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攫取商业特权;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开设工厂,设立银行、修建铁路等。
(3)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教、报刊书籍等途径,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还包括强制性的进行文化移植、推行奴化教育等。
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
2.阶段特征:(1)19世纪40~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①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其次是美、俄。
②目的:满足工业革命的要求,以满足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
③侵略方式(手段):主要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④侵略范围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结果与影响: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丧失主权,经济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西学东渐;对外关系方面,闭关锁国政策逐步破产。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①国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除外,新添日、美、德、意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②目的:目的: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政治上瓜分世界;③手段:军事征服、划分租借地与势力范围、签订不平等的条约;结果与影响:列强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以前:①美日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
先是日本独霸中国,后是美国逐步确立在中国的优势地位。
②侵华的主要手段都是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
3、主要影响(优化探究45页)(1)对西方:(2)对中国: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剥夺了中国无数人的基本生存权,疯狂地掠夺中国人民和国家的财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的中国贫穷和落后。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设性(客观影响):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使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文化客观上传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中国社会各阶级主张及实践及各派政治力量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地位和作用1.农民阶级(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扶清灭洋”。
(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得胜利,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性决定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制义的斗争的失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
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其阶级属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同时利用西方宗教)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所属范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国际背景新——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
②从政治上看,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
③从思想上看,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义和团的分散斗争都说明了这一点。
⑤时代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2.地主阶级(1)实践: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
(2)主张: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
(3)特点:“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资产阶级(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抗战胜利后,同中共一道,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中,民主党派公开与国民党决裂,与中国并肩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恢复发展生产,踊跃参加社会主义的改造等。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利用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4.无产阶级(1)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3)特点:集革命性、先进性于一身,决定其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重任并领导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
中国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五、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主要特征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的抗争与探索是和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紧密相联的,也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自身变化及各阶级的阶级立场紧密相关,在挽救民族危机的同时也在实现阶级主张。
(1)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