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本核算与分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成本核算与分担
作者:赵凤萍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4期
高校成本核算与分担
赵凤萍宁夏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了其内部成本分担机
制现状,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以期为高等学校最大限度减少教育资源耗费,
争取最佳办学效益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成本核算;成本分担;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6-0-01
一、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一)与教育特点及运行规律高度契合。
教育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从整体上看,其不仅是劳动力生产的产物,也是智力活动的结晶,所以其特点及运行规律同样包括了产业模
式下的有价性和生产性。
其中,有价性是指在经高等教育培训后,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从事
生产活动,并在不同领域创造财富,由此体现出教育的实体价值;而生产性则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运用教学资源资源完成专业教育和训练,由此体现出的教育的产
出价值。
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作为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财务管理
有效性的基础条件,不仅能够检验教育资源有否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也能够为高等学校教育
实现有价性和生产性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保障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前提。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主要
目标之一,教育资源作为庞大社会资源体系中的核心组成,同样不容忽视。
因此,科学、合理
的利用和调配教育资源,打造“节约型”校园成为时下高等教育实现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
内
部成本核算既是对教育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及其对象化的过程,又是对教育活动中各种耗费进
行信息反馈和控制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预防资产流失。
因此可以说,加大对教育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严格把控高等学校财政收支,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持续发
展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提升办学效益的有力之举。
二、高等学校内部成本分担机制现状
(一)教育投入总量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一年度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36129.19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亿元。
须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是国际公认的“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率”的主要指标,其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教
育支出的优先程度,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可知,
近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近170%,而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的增长率仅为
4.14%。
相较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93%而言,我国的教育投入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费收取情况分析。
学费的收取不仅能够缓解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压力,同时也能够
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是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社会各界对于学费收取问题,仍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同时,高等学校内部对于学费收取也有着各种问题,使得高等学校长
期在收入不足抵扣成本的风险形式下运营,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分担机制的若干建议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成本核算与分担机制。
随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理
念的提出,各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式逐渐趋向多元化发展,各种办学形式并存,因此,教育成本
核算与分担机制必须符合这些不同类型的办学模式,着眼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以此为
标准制定成本计算和分担方法。
比如,可选用“分批法核算成本”等方法,分批计算培养人才
的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
除此之外,还可有目的性地对本校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进行相应调整
和优化,将“现收现付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将成本会计报表列入其中,采取“应收应
付标准”来确定“当期成本费用”,并按需增设成本类会计科目,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等。
其次,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计和制定内部成本报告制度。
具体地说,即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来
分别编制内部成本报告,并将报告作为制定财务预算和进行财务决策、确定消耗定额的参考依据。
(二)遵循成本分担基础原则,加大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
即,要求高等学校严格遵循成本
分担中的公平与效益结合原则、收益与承受能力结合原则,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成本核算与分担
机制。
具体地说,首先要保障教育规则的公平性,教育的机会均等性,保障要素投入与收入的
对称性,既要专业课程设置讲究科学性,也要教学水平和效率满足学生要求、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力争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推行和落实高质量的教育。
其次要实行教育成本由教育得益方分
担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得益者并不只是学生本人,还包括社会企业、政府等在学生毕业
后就业创造出的财富和价值方面的获益,因而按照“谁得益谁负担”的公平理念,上述得益方
应当按照各自承受能力来对教育成本进行合理分担。
此外,由于教育成本的多元性和我国国情
特殊性,在成本分担方面还要强调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全面考虑地方财政状况、居民收入
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和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高等学校资金来源渠道,探索校办产业、集资办学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成本补偿方式。
四、结语
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分担是以高等学校教研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为主要核算对象,运
用专业的技术方法对其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按成本对象加以归集和分配,并进行
核实记录、统计计算,从而分离成本与支出,得出详细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的一种会
计行为。
因此,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当下,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教学品质和效率,
还应重视教育教学的成本管理,以促进高等教育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国伟.政府公共财政须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提供资助——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5):12-14.
[2]崔来廷,张澄.我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5(1):158-160.
[3]潘松剑.难以跨越的困境——“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定价高校学费评议[J].教育财会研究,2016,27(5):18-20.
[4]李传霞.新会计制度框架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5(2):84-87.
[5]喻颖.加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6):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