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温克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比例。

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由此可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音乐在我们音乐教育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地方乡土音乐的校本课程的开展,对于小学音乐课程地方性资源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扩充。

标签:地方民族音乐、校本课程、鄂温克民歌
地方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凸显出它的优势,尤其是我们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幅员广大,地域辽阔,文化悠久,艺术气息浓厚,是学生培养艺术修养的天然土壤。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鄂温克民族音乐在青少年中受到普遍的漠视,这是十分悲哀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用鄂温克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感染、熏陶青少年,让独具特色的鄂温克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因此,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把散落在生活中带有乡土气息的地方鄂温克民族音乐、器乐、舞蹈等整理并开发出来,整合到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中,使学生在原有音乐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了解、领会地方鄂温克民族音乐的特点、风格。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整理校本教材:
(1)、传统的鄂温克民族民间音乐
1)歌曲——“扎恩达勒格”、“鲁克该勒” 、鄂温克民歌
2)器乐方面——鹿哨
3)舞蹈——篝火舞、阿很拜
(2)、现代创编的鄂温克民族音乐
(3)、创作歌曲(原生态)
以哪种音乐形式作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让学生最易接受呢?几经思虑,我选择了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

这是一首鄂温克族民间流传的歌曲,2/4拍,欢快、活泼的,主要表现了鄂温克人快乐的劳动,快乐的生活。

也是作为鄂温克本土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音乐作品,我想也是最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作品。

环节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歌曲教
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搜集了很多反映鄂温克民族文化的资料,但是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的更全面呢,多媒体帮了我很大的忙,我用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出示了鄂温克族的服饰、手工艺品等等,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画面了解鄂温克民族的生活、风土人情及民族的服装和舞蹈等等。

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时候我让学生欣赏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鄂温克歌曲。

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多熟悉《鄂呼兰德呼兰》其旋律,我为学生安排三次聆听,每次聆听都带着问题听,听后按照旋律节奏读歌词,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音乐体验和感受,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利用多种形式学习、表现歌曲
有了兴趣,课堂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很高,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演唱歌曲、欣赏富有鄂温克民族文化底蕴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唤起了学生学习和表现的欲望。

使学生能从中感受浓郁的鄂温克民歌风格,尽管学生对鄂温克族了解的比较少,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环节三:特色创编,加深理解
通过创编歌词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来进行演唱,进一步加深对民族歌曲的兴趣,使学生在音乐表现实践中直接触摸到歌曲的思想,感受到鄂温克民族的热情、好客。

伴随着思想情感的升华,学生对作品也有了一个更为深刻地理性认识。

而且我们这儿的孩子虽然少数民族孩子居多,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说民族语言了,用鄂温克语演唱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所以就没试着让学生用鄂温克语演唱歌曲。

【反思与感悟】
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的教学任务圆满的落幕,然而对于鄂温克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却是翻开了新的篇章,从实践——反思——成功的喜悦,这一系列心理变化伴随着的是课堂在改进与修饰中的升华。

而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鄂温克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样的升华中我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一、选择地方风格最为明显的鄂温克民族歌曲
民歌的特色在于它浓郁的风格性,当今中小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流行文化,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意味,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他們学习的欲望。

所以,我们选择了能够代表一个地区音乐风格,具有明显音乐和民族特色的鄂温克民歌作为补充教学。

我校选择的鄂温克民歌曲目
《喜鹊》、《歌唱海兰察》、《阿拉日德给》、《鄂温克祝酒歌》、《驯鹿》、《彩虹》、《勇敢坚强的鄂温克》、《我们是山林里的人》、《猎乡——敖鲁古雅》、《鄂呼兰德呼兰》、《毛敖吉坎》、《大雁湖》、《太阳姑娘》、《鄂温克牧民的家乡》、《家乡美》、《鄂温克人》等。

二、明确教学目的
民歌教学是为了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引导他们关注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学习之情。

所以,在进行民歌教学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部分地区的民歌特点,并尽可能有“味道”地演唱歌曲。

教学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把歌曲演唱得完美,只要能够演唱出民歌的风味就可以了。

三、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授
民歌教学承载更多的是有关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知识的教学。

通过民歌这一载体,让学生建立民族意识。

因此,在民歌教学中,我们大力利用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当今科技手段相结合。

运用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民歌。

例如:制作FLASH民歌动画、剪裁电影情节和场景做民歌配乐等等,最终达到传授民族、民俗文化,并让学生把音乐形象化、具体化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我们学校课题组深入扎实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课题研究成果。

1、教学上的收获
(1)通过教学学生感受和了解了呼伦贝尔鄂温克地区、鄂温克民族的音乐特色,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欣赏水平;每位学生每学期都学唱2首鄂温克歌曲,通过制作手抄报、民歌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鄂温克民族音乐的兴趣。

培养和树立了民族音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思想感情。

(2)课堂教学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艺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

因此,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水平,首先必须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我们在实验研究中,重视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每学期进行一次鄂温克民族歌曲教学公开展示课活动。

同时,每位音乐教师平时自己抽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提倡学习并记录。

并要求每位老师学唱鄂温克民族歌曲、学习鄂温克民族舞蹈。

建立一种学习型文化,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学习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营造一种浓厚的研修氛围。

为了大力推进鄂温克歌曲在校内传唱,在2009年10月开展了师生的三少民族歌曲比赛,评出一、二、三等來鼓励学生。

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组织教师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用现代技术提高教育效率的观念。

2、师资建设上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使“教书匠”逐渐转变为“学者型”、“反思型”的教师。

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2009年5月我校的课题实验教师单颖老师执教的校本课程《五样热情的歌》一课,在全国首届新课程创新课例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12月我校课题实验教师涂秀梅老师撰写的论文《鄂温克音乐走进课堂》获呼伦贝尔市教育学会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二等奖;2010年11月我校课题实验教师苏亚晖老师执教的校本课程《猎乡——敖鲁古雅》一课,在呼伦贝尔市音乐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通过开发校本教材,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改变教学与生活化分离的状况,使教学、科研、生活融为一体。

每位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搜集整理鄂温克民族典型的歌曲,通过整理、改编成为我校的音乐校本教材,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更加丰富了我校的音乐课堂教学。

实验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校本教材,根据教材设计、编写教案。

总之,通过让学生在真实与感性的体验中,去主动的寻找鄂温克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浓浓的乡情。

通过三年的课题实验,使鄂温克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鄂温克民族歌曲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生对鄂温克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怎样让学生学好鄂温克民族歌曲,使鄂温克民族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将是我们课题实验教师们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年02期
[2]《呼伦贝尔市三少民族音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题开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