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
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
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
于是麦克把查
理抱到洗碗池上。
查理马上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
这是在洗碗,同时也等于是在洗澡,衣服裤子全都湿了,碗不但没有洗干净,而且还摔碎了一个。
麦克没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查理的一举一动。
开始,查理还在笑,慢慢地,他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满身,凉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麦克,麦克把头转到了窗外……终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直到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换了干净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边,然后,在查理的注视下,一个个地把碗洗干净。
接着,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里。
查理这一次洗玩具碗筷,衣服只湿了一半。
第三次时,只有袖子湿了一点点。
麦克又教他怎样把碗洗干净的方法,查理做得也就越来越好了。
麦克的想法很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
:让孩子不断提问
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并不耻发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自然就越来越多。
美国人关注孩子的自尊,我们则认为孩子小,应该接受家长的管教,自尊是成年以后的事,所以我们训斥孩子像吃饭一样容易和平常,殊不知这样损害了多少孩子美好的心灵和愿望。
英国人允许孩子失败,而我们看到孩子失败就大发雷霆,大骂孩子笨,没出息,窝囊废,把孩子贬得一无是处,使孩子沮丧不已。
而我们看到垂头丧气的孩子会自鸣得意,认为自己教育成功,孩子认错听话了。
可是这恰恰是最大的失败,而后果则不堪设想。
注重发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学会提问,就是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我们总是让孩子记忆、计算,反复训练,但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学会思考。
这是孩子成长
的关键,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健的民族。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觉得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
●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
●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学
习费用,或支付保险费用。
●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在放假期间,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
●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
对于孩子我们真的做得够多吗,可能很多和我一样的家长会觉得我已经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说呕心沥血,但我们家长想过,你所做的一些或者说你付出的那些,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是有利的,这确实应该让我们反思一下,到底怎么能教育好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适合中国的孩子,在这里我不是想强调国外的教育如何如何的好,我们在教育孩子上比他们有多差,我只是以一个普通的家长的身份在反思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中确实有很多地方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我相信我现在已经有了这个认识,那就是在尝试着给我的孩子一个最好的教育,给他一个最适合的的教育,欢迎大家来讨论交流我们到底
怎么教育孩子?第一次发自己的一点感想,有的地方想的也不成熟,欢迎大家来指正。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
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
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
了。
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
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不吃饭就饿着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
托比会自己爬上凳
子,喝牛奶,吃面包片。
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
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
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
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
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
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
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
”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 es!”我在心里暗笑,这
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
我心领神会,托比告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
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
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
”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地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
”“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
”
苏珊毫不心软。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
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
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
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
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
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
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
”苏珊温柔地回答。
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况下,托比吃饭都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再受饿肚子的苦。
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的都是食物时,我就想起外孙女。
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买账,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苏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听说我来了,两人开车来探望我们。
家里来了客人,托比很兴奋,跑上跑下地乱窜。
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装满了水,提着小桶在屋里四处转悠。
苏珊警告了她好几次,不要把水洒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闻。
最后,托比还是把水桶弄倒了,水洒了一地。
兴奋的小托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光着脚丫踩水玩,把裤子全弄湿了。
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
苏珊从我手中抢过拖把交给托比,对他说:“把地拖干,把湿衣
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
”托比不愿意,又哭又闹。
苏珊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拉到贮藏室,关了禁闭。
听到托比在里面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我心疼坏了,想进去把他抱出来。
托比的外婆却拦住我,说:“这是苏珊的事。
”
过了一会儿,托比不哭了,他在贮藏室里大声喊:“妈妈,我错了。
”苏珊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知道。
”苏珊打开门,托比从贮藏室走出来,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
他拿起有他两个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
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我,意味深长地笑了。
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
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
后来,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时,提到这件事,托比的外公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虽然小,却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会很聪明地钻空子。
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
而且,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无论是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住了一周,准备回加利福尼亚了。
临走前两天,托比的外公郑重地问女儿:“托比想要一辆玩具挖掘机,我可以买给他吗?”苏珊想了想,说:“你们这次来,已经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作为礼物了,到圣诞节时,再买玩具挖掘机当礼物送给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么告诉小家伙的,后来我带托比去超市,他指着玩具挖掘机说:“外公说,圣诞节时,给我买这个当礼物。
”语气里满是欣喜和期待。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去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
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
小花或者他认为漂亮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
想到很多中国孩子对父母的漠视与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
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美国妈妈有很多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的地方。
美国: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
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是以商量的口气说,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
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
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
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
麦克的儿子查理今年10岁,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
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
于是麦克把查
理抱到洗碗池上。
查理马上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
这是在洗碗,同时也等于是在洗澡,衣
服裤子全都湿了,碗不但没有洗干净,而且还摔碎了一个。
麦克没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查理的一举一动。
开始,查理还在笑,慢慢地,
他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满身,凉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麦克,麦克把
头转到了窗外……终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直到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换了干净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边,然后,在查理的注
视下,一个个地把碗洗干净。
接着,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里。
查理这一次洗玩具碗筷,衣服只湿了一半。
第三次时,只有袖子湿了一点点。
麦克又教
他怎样把碗洗干净的方法,查理做得也就越来越好了。
麦克的想法很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
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
澳大利亚:教给孩子生存能力
澳大利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从小就被家长送去学开船,教练常常把船泊在浅滩上,
船底船身难免会沾满沙子。
猫头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它们清洗干净。
11岁那年,他趴
在船身上,在太阳下一天干上6个小时,整整干了一个暑假,他妈妈也不会因心疼而阻拦。
因为在她的观念里,猫头有权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时间。
鱼生那阵子上课时老打盹,问他原因,他自豪地说:“我每周四上午5点到7点在我家的
街区送报纸,一次可以挣14块钱!”班上其他男孩羡慕不已。
以中国家长的心态去考虑,我们是决不会允许这类事情发生的:让孩子到浅滩擦船,出
了意外怎么办?为了挣14块钱上课打盹,学不好功课怎么办?而澳大利亚的家长们却不这样想
,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能力最重要,而不是看重孩子学了多少具体知识。
澳大利亚的孩子们都特别能忍耐,他们从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诉家长去看医生
,但不可以没完没了地抱怨、呻吟,抱怨是没出息的表现。
冬天里女生们都清一色穿裙装校服,小男生则穿短裤西装。
即使是星期天,家长也不给孩子们穿厚衣服,他们仍是一副短装打扮在公园的草地上跑来跑去。
澳大利亚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敢做敢当,有能力,有创造力,同时还要有从小锻炼出来的、不怕寒冷饥饿劳累的健壮的身体。
以色列:让孩子不断提问
都说犹太人做生意很成功,教育孩子是不是也有一套?我不自觉地观察利娅和拉米尔。
利娅是以色列人,因老公在美国工作,她也带着儿子拉米尔在美国生活。
那天,拉米尔从幼儿园的接送车上回到家。
利娅就问拉米尔:“今天你提问了吗?”拉米尔连连点头。
“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利娅继续问。
拉米尔开始复述他一天中所提的问题: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为什么牛奶不能换你的饼干
……我略数了数,这小家伙一天问了十几个问题。
利娅满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每个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会被长辈提问。
利娅小时候,她爸爸就让她每
天都问别人十个她不懂的问题。
如果没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
“这没什么,”利娅说,“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的。
”
我忽然发现了我一直在探寻的秘密所在犹太人崇尚创新,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
要敢于怀疑,并不耻发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自然就越来越多。
读了上面的文章,心中感慨良多,每个事例都是针对中国父母而写。
美国人关注孩子的自尊,我们则认为孩子小,应该接受家长的管教,自尊是成年以后的事,所以我们训斥孩子像吃饭一样容易和平常,殊不知这样损害了多少孩子美好的心灵和愿
望。
英国人允许孩子失败,而我们看到孩子失败就大发雷霆,大骂孩子笨,没出息,窝囊废,把孩子贬得一无是处,使孩子沮丧不已。
而我们看到垂头丧气的孩子会自鸣得意,认为
自己教育成功,孩子认错听话了。
可是这恰恰是最大的失败,而后果则不堪设想。
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更无法为我们接受,不考大学就等于失去了与别人平等竞争的机
会,什么都能耽误,就是学习不能耽误,高考指挥棒使得家长们疲于奔命,孩子心力交瘁。
考上大学的孩子有很多缺乏生存能力,照样找不到工作,成为家庭的负担,有的不适应社会,自闭,抑郁,甚至轻生,象牙塔里的天子骄子跳楼身亡的事情何止一件?难道不能引起我
们的反思吗?
以色列注重发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学会提问,就是学会探究、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我们总是让孩子记忆、计算,反复训练,但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学会思考。
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健的民族。
孩子三岁前学做人三岁后学做事
过去有句话叫:“三岁看老。
”于是,很多家长秉承这样的观念,开始为自家宝宝在3 岁时呈现过人一面而费尽心机:管它什么才艺,一律多管齐下,越早越好。
对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科教授金星明提醒,3岁前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否则只会搅乱他们的正常发育。
金教授告诉记者,按照儿童的发育规律,3岁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
在这之前,是
孩子形成人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时期。
他们需要在这个阶段获得机会,去主动探索环境,但不是强迫性的学习。
也就是说,3岁以前应该更多地学做人,学做一个会吃、会睡、会走、会说的独立人,学做一个适应环境的社会人。
直到3岁以后,孩子们才会真正有意识地去接触更多知识,以及文化、艺术等技能,也就是所谓的“学做事”。
这是由其能力发展的循序渐进性决定的,万万违反不得。
英国有一项被称为“确保开端”的儿童健康管理计划,在这其中也专门设有“0―3岁
关键期计划”。
纵观这项计划中提出的育儿理念,其4大奋斗目标:意志坚强、善于表达、学习能力强、安全健康,就非常明确地将重点集中在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性格和人格的塑造上,而非具体才艺技能的获取。
而国内的儿童健康管理项目,也有着区分明确的0―3岁、3岁以后的培养计划。
比如,在前期的培养中,主要以音乐熏陶、习惯养成为主,而阅读、美学等实用技能则全部留到3岁之后。
当然,金教授表示,毕竟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培养的关键在于因人而异。
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请专业机构做一个发育评估,制订针对个人的培养计划。
1、孩子要尊重和热爱父母,每天早晨离家上学时,必须与父母相吻,说再见,放学回家时,必须向父母问好,再与父母相吻。
这样有利于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和爱心。
2、孩子必须让父母熟知在学校的学习、师生及同学关系等情况,以便家长有的放矢地与校方沟通,把握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3、孩子要学会待人接物。
家里来朋友或客人时,孩子必须上前打招呼,并且招待朋友或客人茶水或咖啡。
朋友或客人走后,孩子收拾并清洗杯具。
4、孩子必须学会理财和珍惜衣物。
家长每周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
孩子对零用钱要有计划地使用。
每笔开支都要有票据,周末交家长审查。
如有开支不合理情况,必须听取家长意见,保证在以后不出现类似情况。
否则,扣发下周零用钱。
放学后不得穿着校服下厨房,不得穿着校服或正装去遛狗。
要爱惜贵重衣物,遛狗或出门散步时,必须换上便装。
5、孩子要主动培养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早上,孩子自己听闹钟起床。
自己做早餐和准备午餐盒饭。
另外,留出足够的时间赶校车或公共汽车。
除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外,家长不接送孩子上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