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案优秀5篇-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鹬蚌相争》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鹬蚌相争》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一一、设想与设计
新一轮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能力是一种交际能力,语文学科是涉及听、说、读、写的一门应用科学,讲究的是方法的掌握。
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思考。
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从语文教学实践看,教师任务在于凭借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智力活动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
教师只要指点得法,“人脑就能把它的创造才能发展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布鲁纳)。
而如今好多学生的学与用是完全脱离开的,他们学了却不知如何去用,也就是说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少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过不了多久,一些学生就将这些知识淡忘。
还有一些同学虽然将所学的内容熟记于心,至于如何去运用,可能要在他们成年之后。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在教完《塞翁失马》这篇课文后,我只记住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
至于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哲学道理,我一直懵懵懂懂。
直至踏上了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才知“塞翁失马”的故事常常在生活中发生。
然后引起了我对这个道理更深的思考: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白天和黑夜,它们围绕着它不停息地运转。
但是人类,由于他的目光短浅,记忆力弱,只能看到事件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部分。
因此我们要从连续性而不是从静止状态上去看待各种事物。
我们常将“哲学”看得既深奥又繁复,认为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懂的,殊不知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曾有一位国外的教育专家在回答“国外的学生从几岁开始学哲学?”时说:“可能在妈妈的肚子里!”我简直匪夷所思,这怎么可能?但细细想来可见哲学教育在国外是深入人心的。
它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其实这些简短的语言中藏着深深的哲理。
《鹬蚌相争》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在我还没有结束这课时同学们就已经得出了。
他们还归纳为:双方相争,获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
其实学完了一则寓言故事,学生能总结出道理,并将这个道理熟记于心就可以顺利地结束教学了。
这时我想:我的学生会不会也像我当初学《塞翁失马》一样,许多年后才会有所悟,甚至只记得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句话,而根本不知如何去体会这句话中深刻的道理。
当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不会想到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呢?他又会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方案实施及效果
方案(1)
当学生得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后,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鹬、蚌或者渔翁的话,你希望自己是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渔翁”。
这个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
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鹬’或者‘蚌’的话,你又会怎么样呢?”然后我让学生进行讨论。
由于小班的缘故,教室空间和学生人数有着很大的优势,我将讨论分两部分进行:
(一)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效果:各小组都能得出统一观点:如果我是“鹬”或“蚌”的话,我肯定会放了对方。
因为只有放了对方我才能逃命。
为了让每个同学知道其他同学的想法我安排了第二次的讨论:
(二)自由组合小组进行讨论:“当双方都放了对方后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结果怎样呢?”
学生还可以提出其它问题,然后共同解决。
效果:由于自由组合,每个人又听到了许多新的见解。
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几种不同的见解:
1、当鹬和蚌都放了对方后,它们感到为时已晚了,虽然后悔莫及但还是成了渔翁的晚餐。
2、渔翁把它们带回家后,蚌没有翅膀不会飞成了渔翁的晚餐,而鹬因为蚌放了它,展开翅膀飞走了。
3、当它们放了对方后,乘渔翁不注意,齐心协力、互相帮助逃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这些语言组成文字写下来,旨在让他们对本文有更深的理解。
第二天我就将学生的文章浏览了一番。
他们未能摆脱原先思维定势,基本围绕这三种结果写出了文章。
以下就列举三位同学的文章。
渔翁兴高采烈地提着鹬和蚌回到家,他看见它们都已松开了嘴,就对它们说:“你们现在才醒悟,为时已完了。
哈哈哈……”它们听到渔翁的“霍霍”磨刀声,后悔极了,异口同声地说:“都怪我,早松口的话,就不会便宜了那个老渔翁。
”
——李韵龙
鹬和蚌彼此相持不下,老渔翁将它们关在矮棚里。
它们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谁也逃不了,蚌松开了嘴,对鹬说:“你走吧!告诉我的孩子,以后不要再干这样的傻事了。
”鹬乘渔翁不注意张开翅膀飞走了。
——刘宇琪
蚌哀求着:“你放了我吧,外面在磨刀呢!”鹬松开了嘴,喃喃地说:“我们怎么办呢?”蚌说:“如今我们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逃生!”门突然打开了,老渔翁持刀走了进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刻,鹬昂起头,长嘴巴对准渔翁啄去。
渔翁大吃一惊,紧闭双眼,手忙脚乱,刀也掉了。
等他定一定神,睁大眼睛看时,鹬早已飞远了,蚌也挂在鹬的脚上一块儿飞走了。
——黄子茵
效果
学生们都懂得了,当鹬、蚌相争的时候,它们并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只要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互相帮助,就能化险为夷。
三、问题的思考
学习不可能一次就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因而到了一个阶段后需要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予以总结、提高。
以后又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在提高了的基础上再总结,再提高。
学习是一种不断地思索,而且渐进的过程。
可以由清晰——模糊——清晰。
只有这样反复地思考,学生才能真正地从中受益,领会学习的真谛。
本篇课文的学习就到此为止的话,学生可能对这则寓言有深一层次的理解,但如果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将它内化,指导我们的行为呢?
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深刻,深藏智慧、富有哲理,我想:只要指导方法得当,通过学习一定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一个层次。
这种思考是可以无限制延伸的,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并能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其它问题。
四、进一步的设想和设计
综上所述,同时我也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有许多知识是得益于课外的。
我决定将此次学习向课外延伸。
我将他们分成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有好、中、差生各2名。
选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安排分工,筛选材料。
),上网浏览或查看书籍、报纸寻找与这则寓言有联系的内容。
方案(二)
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他们找来了许多非常好的小文章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有一组的学生读了一则新闻,谈了感想,我的印象颇深,现摘录如下:
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
由于坑道口太小,把
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
而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
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部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接着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因为后一位煤矿队长先想到了别人,救了矿工们,其实也救了自己。
而先前的矿工们谁也不肯让谁,结果把洞口给堵死了,就像鹬和蚌一样,自断生路。
”——组长吉东明
效果
虽然孩子回答的语言还停留在表面、不够精炼,但能找出这样的材料,而且能针对材料的内容发表见解实属不易。
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显而易见,学习后再不断地思考对每一个人都是何等的重要。
五、问题的再思考
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几个模式,然后硬往千差万别的学生身上套。
从小吉同学的发言来看,他已能将学到的知识经过更深一层次的思考来分析问题。
但是不是大部分同学都能像他一样呢?事实告诉我还有一些同学可能只是旁听生。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方案(三)
主旨:我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再思考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实施:
1、小班化为师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条件,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优势群体编排在第一组,弱势群体编排在第二组。
)然后围成一圈,团团围坐起来。
(这样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可以面对每一个人,使大家能听清他的发言)
2、我将同学们找来的又一篇短文发给大家,短文的内容是:
死路与活路
一天,我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
我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
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
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也跑不了。
”
3、我请学生们看完短文后围绕这篇短文进行讨论。
由于我将学生分层排列,所以就避免了发言都由好学生唱主角。
效果(一)第一组的同学很快地切入了主题提出:这些螃蟹只要放了对方自己也获救了。
有的同学还谈到了螃蟹的想法:我没有逃出去,谁也甭想出去,要死大家一起死。
有的同学接下去谈道:“它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害了自己,原先还能逃出去,现在只有死路一条。
事情的结果与它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组的同学发言积极,还谈到了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会怎么做。
效果(二)第二组的同学由于摆脱了好同学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不得不动脑筋主动思考。
有的提出:这个故事与矿工的故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有的说:“它们只有放了对方才能逃出去。
”有的说:“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就像矿工队长那样,先让它们有秩序地逃走,我也可以逃走了。
”在组内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发言质量也越来越高。
效果(三)经过了讨论——思考——讨论我将他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我觉得学生潜意识已经对这个道理有所领悟,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几乎已经说出这个道理,而他们欠缺的是人生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束手无策,甚至会用今天学到的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六、反思与讨论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的确如此,学生们虽然在这次学习中获益匪浅,但是这样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空间、时间。
有时教学者会因组织不当而导致课堂纪律有所松散。
学生家长会认为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宝贵的没有必要将时间花在寻找资料上。
而我们每个人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这样教学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
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的工作。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应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去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鹬蚌相争》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片、对比记忆等方法自主学会5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义,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5、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赵、燕、齐。
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
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
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
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
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
(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
(4)比较:“豪”与“毫”的区别,同音字组词练习。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板书:互不相让)
有感情朗读。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
四、创编故事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五、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鹬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
渔夫得利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三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
今天教学《鹬蚌相争》,当我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说说假如你就是那只鹬或者是那只蚌,你会怎么办时,我从学生口中获得三句精彩而经典的语言。
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让我惊喜,同时也带给我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思考。
这三句话是这样的:
之一:握手言和,和平共处。
之二:车到山前必有路。
之三:退一步海阔天空。
观点之一是大部分学生认同的。
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相持下去,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为了共同的利益着想,老兄,我们还是握手言和,和平共处吧,你也不要来啄我的肉,我也不会来夹你的嘴。
双方都做出适当的让步,谁也不亏谁。
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大
家都清楚,你给他一阵“飓风”,
他还你一排“冰雹”;硝烟就会此起彼伏,
战争就会没完没了。
这样的相争换来的必定是声声悲号。
所以和平和睦和气,化干戈为玉帛,这是上上策。
提出观点之二的是班级中的另类。
他们的大脑中盘踞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战略思想。
这样的人往往是执着的,自信的。
他们坚信,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迈不过的沟。
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选择,一条路走到底,一条路走到黑,永不回头。
我想他们是绝不会赞同像水那样遇到挡路的石块善于迂回,善于绕道而行的策略的。
他们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不过有的时候这种自信显得有点盲目而不切实际,就像此刻,鹬和蚌面临两败俱伤的境地,却还要对垒相持,等待着车到山前而出现转机。
结果等来的却是渔翁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一齐捉住。
可悲可叹!
持第三种观点的是胸襟开阔者,是大智慧者。
能做出如此选择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想得太多。
常言道:先小人后君子。
万一我先做出退让,对方还是穷追猛打,那我不是亏大了吗?所以,先做出退让是需要勇气需要胸襟的。
能首先退一步的人,是值得佩服的。
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道理却显得更为重要。
如此不肯退让一步,结局不得而知。
如果事事能忍让三分,能够转念“你有理,我有过失”,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方式向前,也许就更加完美了。
若如此,世界一定更为宽广,待人处世也更加圆融了。
俗语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粉身碎骨。
”所以,低头的人生,转身的人生,回头的人生,退让的人生,都蕴含着无限微妙的道理。
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这实在是一句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话。
有时退一步的真正目的是向前,而世间却有不少人不懂得“退一步”的哲理。
人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若能开阔心胸,谦让容忍,退后一步,将使紧张关系转为和睦。
退,常使人生道路变得海阔天空。
退,不是懦弱,不是逃避,是为了给前进留出一方道路。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篇四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寓言更是这样。
古人创造出的寓言故事,内容虽然浅显,但其中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本课引导学生溯本求源,解读寓言故事的出处,力图帮助他们较为深刻的理解寓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表演、想象、练笔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鹬蚌相争》是北京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26课《寓言二则》中的其中一则寓言,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因为完成本则寓言教学任务只用一课时,所以,指导书写难字“鹬”,理解重点词语“互不相让”,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要融入其中。
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
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溯本求源,在创设情境中理解寓意。
以历史故事导入,抓住问题的生成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并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融入历史故事当中,通过体会历史人物思想,理解寓意。
(2)抓住重点词语,帮助理解寓意
抓住重点词语“互不相让”,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词语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鹬蚌相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真正原因,从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想象,体验情感。
(3)片段练笔,落实情感目标
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通过叙说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寓意。
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情感目标的渗透不落痕迹。
技术准备:由“鹬”、“蚌”图片各一张和战国七雄分布图制作成的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师环节学生
故事导入
自读课文
激发兴趣
熟读概括
了解内容
初读指导
合作表演
指导朗读
体会角色
回归历史
角色换位
理解寓意
想象交流
创编故事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
(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
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
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
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
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教学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