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复习资料~~简化记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复习资料~~简化记忆
第一篇:近代史复习资料~~简化记忆
1.中英《南京》第一个,中法《黄埔》,中美《望厦条约》。

2.鸦片战争是起点,原因,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变成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三,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发生变化,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新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4.近代中华民族两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5.觉醒(甲午后):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

”学军事和科学技术。

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进行商战;设议院;“君民共主”制度。

严复《救亡决论》“救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6.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起义的纲领性文件。

《资政新篇》—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7.意义:一,打击封建统治阶级;二,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三,冲击孔儒权威;第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五,对亚洲,时间久、规模大、影响深。

8.失败原因;一根本)农民的阶级局限性。

二,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第三,未正确地对待儒学。

四,对于资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9.洋务运动
10.目的:维护统治
11.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主张/口号:自强、求富(冯桂芬
13.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4.失败原因:指导思想的封建性,对外有依赖性,企业管理腐朽
15.作用:促进早期工业和民族资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有
利资的发展和社会风气改变。

16.戊戌维新(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7.论战:要不要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18.论战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9.意义:一:是爱国救亡运动;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三,思想启蒙运动。

20.失败原因:自身的局限性;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21.辛亥革命: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破产;资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22.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3.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选择武装起义。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邹容“中华共和国”)24.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民报》为机关报,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它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阶段。

25.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26.民族:民族革命,包括“驱,恢”:一要以革命推翻清政府,;二是追求独立,建民族独立的国家。

27.民权:政治革命,内容是“创”:推翻封建专制,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派的民权主义与维修派的“兴民权”相比,其进步体现在国家的政治体制上,前者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是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28.民生:社会革命,内容是“平”
29.1924年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突出反帝,强调民族独立,国内各民族平等;民权中强调了民族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要改善工农生活。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0.辛亥革命的成功
31.第一次武装起义——苹浏醴起义
32.辛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1组建
较完备的政党同盟会,较系统的纲领三民,建资阶共和国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阶共和性质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3.意义——是资阶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建立资阶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较完全意义上的资阶民主革命。

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了历史巨变,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推翻清王朝(2)推翻封建专制(3)给人们思想解放(4)促使经济、思想、风俗的积极变化(5)推动亚洲民族解放34.失败(指没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袁世凯复辟帝制。

两次复辟帝制——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

失败原因在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5.革命派挽救共和:二次革命(国民党领导)、护法运动;
36.失败原因——根本:在半殖半封中国,资的建国方案行不通;客观:帝主义与旧势力内外绞杀;主观:资阶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表现在:(1)没彻底反帝反封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依靠群众3无坚强政党为核心 37.新文化运动
38.背景——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39.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40.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意义:空前深刻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为马的广泛传播准备思想文化条件。

55 在五四后的发展——赋予科学和民主以新的含义(民主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是指马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 56 五四运动原因: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58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火索。

59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60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61 意义:反帝反封彻底性;斗争提升到新水平;促进马在中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62 中共产生 63 产生条件: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
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马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帮助;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党的领导机构
中共二大的内容——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纲领是: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提出联合一切革命党派、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41.中共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里程碑,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力量、崭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2.中共成立的特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在半殖半封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资和封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43.国民大革命
44.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45.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46.失败的原因:客观:反革命力量的强大;资阶的动摇、统一战线分化;主观:中共领导机关犯右倾错误,放弃领导权,没有经验,不善于将马原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共产国际不切实际的指导
47.教训: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推进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48.大革命作用——打击帝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反帝反封的口号成为共同呼声;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土地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提高中共政治威望 49.土地革命的兴起
50.1927年八七会议——清算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毛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思想。

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三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开辟以农包围城、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广州起义 6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相关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该理论提出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化的马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68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四个土地法大纲——井冈山土地法(中共第一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国土地法大纲、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三次左倾错误——原因:“左”倾情绪未清理;共产国际错误瞎指挥;党理论准备不足,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主要原因)不善于把马思列与中国实际正确结合。

遵义会议——内容: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71 意义: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中共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1935.10陕北吴起镇会师,长征结束;1936.10在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1937.9.22,国民党《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5 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76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措施——政治上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思想文化上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

78 24.抗日战争的经过、结果和意义
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是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共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抗争;同爱好和平主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81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供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又不惧怕战争;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82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近百年以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
4第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要百倍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人民历尽艰辛共同努力建立起来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第三,我们要居安思危,保持高度警惕。

记住历史教训,警惕军国主义的残余死灰复燃,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85 25.人民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蒋集团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国共两党的矛盾,而国共两党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矛盾。

87 1945年重庆谈判,10月10日签《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1月10日,双方下达停战令。

88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1947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主要依据是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帝国主义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第二,本国封、官僚资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第三,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第四,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党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基本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93 27.新向社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9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新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工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改造,其主要特点
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一化三改)。

97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99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是限制富农,解放战争时期是打击富农,新中国成立后是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100 性质: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我国延续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废除了;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为什么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第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

说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任务。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反共反人民政策,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被人民所抛弃。

第三,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下,也根本无法实现。

第四,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立场,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08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制度全面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 115 2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1956年——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探索本国社建设道路的开始;117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规定了党的主要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本国社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118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19 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12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有:两步走:(一,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六又”的政治局面;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坚持马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12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a.经济建设方面: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b.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活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目标,坚持人民民主,民族团结。

1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又一场马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04 全会的内容—(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一些问题。

全会的意义——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105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马列宁主义128 《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顺利完成。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0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三者相互促进。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答:一方面,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

另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33(党的十三大提出)现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34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35 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

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核心是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和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主义社会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1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家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5月,成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思想。

31.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不全面”的小康是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147 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148 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150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51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了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产生了三位伟大人物(孙、毛、邓),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52 128 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把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53 中共十七大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概括
154 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