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五个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五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19T11:36:40.8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作者:吉宜红
[导读]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和掌控力,语感的形成非一日之功,
吉宜红
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 226600
摘要: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和掌控力,语感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平时加强对语感的训练。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地注重学习具体的语文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语感的训练,造成了学生语感的缺失。

笔者凭借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中学生语感的几种策略方法,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语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方法
一、引言
语感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更强调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

一般来说语感强的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要更好,更容易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写作打好基础。

语感的培养来源于课堂的阅读教学环节,阅读是语感的前期和基础,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学生的语感就无法形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常见的阅读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

常见的阅读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精读、略读、浏览。

精读就是仔细的读,反复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认真品读,好的作品都是耐人寻味的,不仅要熟读,还要加强记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采用背诵的形式,只有熟才能生巧;略读指的是粗略地阅读,对书本或者知识有一个大体的印象,掌握文章大概的内容,从而获得某种认识或者知识上的增长;[1]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不论是书籍还是报纸我们都可以采用浏览的方式,浏览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了解式浏览,对书籍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另一种是涉猎式浏览,在浏览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浏览不是要字字珠玑,而是一目十行,以默读为主。

不管是运用哪种阅读方法,都要注意在阅读的时候要全身心地投入,全神贯注地去阅读,才能获得良好的语言体验感,增强语感。

三、培养学生语感的五个方法
(一)加强朗读训练,渗透语感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朗读是全身心投入地读,读的过程中结合我们的手、眼、脑等多种器官,能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不断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意图和所运用的语言,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们把自己代入到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去,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充分去感受语言文字所带来的丰富体验感,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此外,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引导,不同题材的文章朗读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朗读《黄河颂》歌词的时候,可以配合背景音乐的播放,让朗读更加有气势;在朗读关于春天或者秋天的课文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播放春天或者秋天的相关画面,增强朗读的视觉效果;也可以结合一些话剧的表演形式,加深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提升朗读效果,更好的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分析字句,品悟语感
对于文章内容的品读,除了通读,还要对文章中描写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精读,理解其中关键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的内涵和丰富的意义,在对词句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中,获得启发,形成独特的语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孔乙己》这篇文章内容时,“孔乙己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的走了”,刚看到这句话,同学们可能都很疑惑,手怎么能走路呢?应该是用爬字更好一些。

教师此时可以向同学们解释爬字是要手脚并用,才能称作爬,而孔乙己此时腿已经被打断了,爬不了,只有两只手可以走路,因此这里作者用了“走”这个字。

说到这里,学生们就明白了,对于文中丁举人的恶性更加痛恨,同情读书人的遭遇,进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分析,让学生们掌握个别的词句在不同情境下的特殊用法,能帮助学生增强语感。

(三)角色扮演,体会语感
针对一些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文章,角色扮演是比较好的形式,通过不同的人物分角色扮演,能让学生直观体会到人物的个性和情绪,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一文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法,课堂开始老师可以邀请4-6名擅长表演的同学上台来进行分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皇帝,两个扮演骗子,还有一个学生扮演说真话的小孩子,其余可以扮演观众,表演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对以上几位同学的表演进行打分,并娓娓道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通过一个简单的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既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清晰直观的掌握课本知识所表达的内容,同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独到体验,生成语感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已经逐渐形成,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视角。

由于个体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在看待同一个问题上,也会有不同的角度,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尊重学生的多元性,给学生们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女娲补天》一文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给同学们来思考,比如:“女娲补天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还是通过合作完成的?”,“如果你是女娲,你会想出什么办法去补天呢?”开放式的提问,给学生们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发挥自己聪明的头脑,组织语言去进行表达沟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生成独特的语感,给学生们多了一些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养成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组织活动,提升语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教学的内容,对教材的理解要透彻到位,并且按照教学的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创新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教学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于一些散文的文章,老师要让学生们掌握文章的节奏感,运用联想和想象去感同身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朗诵比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3]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狼》这篇文章时,说到狼大部分人的直观印象都是凶狠残忍的,但是通过引导学生们去阅读相关的狼的资料时,大部分学生对于狼的印象有所转变,狼凶狠的一面下,隐藏着关于爱的另一面,狼是有灵性的动物,它懂得知恩图报,懂得爱自己的孩
子,作为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对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对狼这个动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关于狼的辩论会,正方认为应该猎杀狼,而反方认为应该保护狼,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对狼这种动物认识更加全面,意识到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结论:语感的形成是漫长复杂的过程,非一日之功。

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从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采用朗读、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语言体验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品读阅读教材时,学生们的想法也是多元化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同时鼓励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来,从日常点滴做起,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扩大阅读的知识面,更好地促进语感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孙晓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J].教育研究.小学时代,2016(01).
[2]吴心颜.浅谈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J].灰黯圣泉州市鲤城区教育科学研究所,2014,09.
[3] 于英岚. 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1):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