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邓亮邓情情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4年第03期
*该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及支持体系研究”(23JY11)、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SZUSDZH2023-1218)的研究成果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数字化与乡村教育深度融合,满足乡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探索多样课后服务。教师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为:乡村地区教师数字素养政策支持不足,乡村学校数字化教育能量和资源不足,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整体偏弱。为有效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三条应对路径: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优化数字教育环境,保障教师数字化教学开展;树立智慧教育理念,学习数字教育知识和技能。
乡村教师;教育数字化;乡村教育;高质量
邓亮,邓情情.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4(07):26-30.
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发布《数字乡村发展计划(2022-2023)》,明确提出要深化乡村“互联网+教育”,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用于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变革教育教学[1]。所谓教育数字化,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各项数字技术、数字设施等,通过“互联网+教育、物联网+教育”的模式实现教育要素与数字技术的深度交互,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而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行动的关键力量,其数字素养对教学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出发,探讨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寻找有效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路径,以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推动乡村教育与数字化融合,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探索多样课后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必须聚焦于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加大数字技术与乡村教育的融合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推动教育向着优质均衡化与育人性方向发展。
1.国家价值取向:推动实现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縮小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数字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互“联网+教育”模式。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与城市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乡村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智能技术能为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与优化提供智能处理系统,对乡村教育资源信息进行精准化处理,从而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程度,解决乡村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促进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和乡村教育公平[2]。一方面,教育数字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促进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学校文化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更深层次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共享。通过一体化的数字教学模式实现城乡课堂教学一体化,乡村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改善乡村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学习环境。例如2022年宁夏推动“1+1”双学堂建设,通过实时同步、在线互动的数字平台,实现了名师课堂和同步课堂在城市优秀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全覆盖。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地区教育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具体而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保障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实质性或内在的教育公平,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新乡村教育。此外,教育数字化是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能够优化乡村教师职前职后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弥补乡村师资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缺口。教师跨区域流动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如乡村地区薪资福利待遇低、对乡村生活习惯和环境不适应等,且城市发达地区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更大,导致乡村地区教师队伍一直难以获得优秀教师。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实现了人才的“云流动”,城市发达地区的教师可以通过同步课堂、直播课、录课等形式,为乡村课堂和学生学习提供多样选择。教师是教育数字化的实施者,要利用好上述数字教育资源,就必须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为乡村教育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的师资队伍。
2.社会价值取向:促进数字化与乡村教育深度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教育的优质发展要求数字化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乡村教育深度融合,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课程体系建设、师生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教育数字化不是简单地将数字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上,而是用数字赋能教育,深入挖掘数字教育在课堂教学、学校治理、教师培训、学生自学等方面中的潜在价值力量。只有数字化与教育在多方面实现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师课堂教学。乡村教师通过互“联网+数字设备”开展可视化教学,将原本书本上静态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乡村教师还可以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联合开办“云同步”课堂和师生实时互动交流,让知识传播不再局限于教室的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实现双校、双师、双生异地协同教学模
式。其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针对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一体化数字资源平台汇聚了全国各地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在线上开展各类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例如在2022年3月,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作为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和服务平台,为全国1844万教师提供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数字资源,有效支持了校内教学提质[3]。另一方面,对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考核与评价丰富了教师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培养满足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新型人才,能够让更多的乡村教师获得高水平的数字教育。
3.育人价值取向:满足乡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探索多样课后服务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的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在线直播、远程辅导、录播回放等数字化教学模式因其多样的特点激发了乡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乡村地区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得到明显提升,教师能获取到国内外最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个性且全面的课后服务。教师依托数字课堂等平台,管理学生课后服务作业更加方便,也能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做到实时掌握,针对性布置课后作业。同时,联合不同学校建设名师课堂,实现异地同步教学,线上交流教研心得,师生在数字环境下共同提升。数字化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从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帮助乡村学生自主提高综合素质,利用数字技术获得相关学习信息,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数字化教育满足乡村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育数字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的学习资源,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平武县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巧借智慧教育平台,为助推乡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再突破,在旧堡村中心小学内所有班级教室配置班班通多媒体触摸一体机,学生可以在上面下载英语短剧、古诗文朗诵等学习视频、资料,开展智慧化学习,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4]。另一方面,数字化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随着数字化课堂的建立,传统班级授课的集体学习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数字课堂以其形象化、可视化的教学优势,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此外,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依托数字资源平台、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挖掘乡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也有利于丰富乡土文化的时代内涵。
二、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
教师为“教育第一资源”,持续提升我国乡村学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数字化轉型要求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
1.乡村地区教师数字素养政策支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