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造伞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班造伞教案
鲁班造伞教案(通用5篇)
鲁班造伞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
认识偏旁三框儿。
2、默读课文。
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学生把课前收集致电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3、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全班反馈
4、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
3、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六)说话练习: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创”字,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
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湖”字要注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高低。
(3)“亭”字,注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要写在秃宝盖里面。
3、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交流。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鲁班造伞教案篇2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传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造伞的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要求:
1、认识鲁、着、匠、创、亭、赏、遍、需、逐、脉、络、撑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珠、晒、奋、亭、匠8个辽及以下词语:创造、西湖、雨珠、日晒雨淋、兴奋、小亭子、木匠。
认识偏旁三柜儿匚。
2、默读课文。
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伞的。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月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生写8个字,认识匚部。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伞的挂图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伞,你们知道伞是谁发明的?(鲁班)鲁班是谁,他又是怎样发明伞的,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鲁班造伞》。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会认字卡片认读。
(1)借助生字表认读,读准字音。
翘舌音:着、创、赏、逐、撑
后鼻音:创、赏、撑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组词互相交流。
半包围结构:匠
上下结构:鲁、着、亭、赏
形近字比较:赏常嬉嘻脉泳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出示会写字卡片。
(1)、齐读,抽读。
(2)用前面的方法,记忆,识字,组词。
(3)认真观察字形。
(4)指导写字。
①匠字笔顺:共六笔。
创左边仓,下边是。
闹半包围结构,门是里一个市字。
②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要读正确)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月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怎么发明了伞。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木匠的先祖)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
(如锯子)
2、默读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观赏的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伞的念头。
3、鲁班最后是怎么造出伞的?请读
4、5自然段。
(1)鲁班在默默地想办法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嬉闹:游戏、玩耍
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2)鲁班是怎么造伞的?用先再最后将造伞经过说一说。
①小组说,派代表全班说。
②指名补充,纠正。
③最后师小结。
4、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动脑筋。
四、作业
1、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鲁班造伞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
(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
(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鲁班造伞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幼儿能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有表情的朗诵。
2、幼儿运用想象力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森林背景图、动物图片每人一幅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2、观察课件提问:
(1)上面有什么?它在什么地方?你还在哪里见过它?这么美丽的地方吸引了好多小动物,都有谁?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
(2)这是什么季节?夏天的天气怎么样?
(3)下雨时,你是怎样出去的?小动物怎么办呢?谁是它的伞?
3、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4、欣赏课件《动物的'伞》。
5、提问让幼儿理解诗歌。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地上的大树是谁的伞?山坡上的蘑菇是谁的伞?池塘里的荷叶是谁的伞?
6、请幼儿跟着课件加上动作完整的朗诵一遍。
7、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看课件仿编诗歌。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把谁当作伞?
8、游戏《帮动物找伞》。
小朋友表现的真好,老师奖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找一找,和你的同伴说一说是什么,我们做一个游戏:听到雨声,帮助小动物找到一个不会被雨淋到的地方当伞躲起来。
送的时候要想好,什么是这个小动物的伞?然后把图片贴在下面。
并用诗歌语言编诗歌。
9、听音乐到户外玩耍。
小朋友们帮小动物们都找到了伞,你们真是热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们,我们一起到外面跳个舞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是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演示来组织活动的,并运用课件演示法、启发提问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动一动、玩一玩中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他们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法、动手操作法进行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表现自己,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对诗歌美的感受力。
由于本次活动加入了课件教学及动手操作的环节,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使幼儿更直观的学习诗歌的内容。
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导,让幼儿的活动思路更加明确,学习效果会很好。
在动手操作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
能使幼儿在边玩边学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小组中相互关心、帮助、合作的情感。
由于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容易被周围事物影响,出现溜号现象。
我会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提问,将幼儿带入活动中,使全体幼儿都能很好的进行活动。
因此诗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鲁班造伞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任务形象特征。
2、激起幼儿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
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锯子实物一个,伞实物一件。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引导幼儿了解《鲁班造锯》的故事。
1、师出示锯子。
提问:你们见过这种工具吗?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师:“那你们知道这个锯子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吗?它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发明的。
他发明锯子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叫《鲁班造锯》,你们想听吗?”
3、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鲁班造锯》。
提问(1):鲁班怎么会想到把锯子做成这种摸样的?
提问(2):以前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怎么样?有了锯子以后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幼儿理解《鲁班造伞》的故事。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师讲述谜语:“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2、师:“是伞。
咦,我国的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
3、师讲述故事《鲁班造伞》。
4、提问(1):在我国伞最早是由谁发明的?没有伞,下雨时人们出门会怎么样?
提问(2):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提问(3):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他造出了怎样的伞?
三、简介鲁班及其发明,激励幼儿要向鲁班学习。
1、师:“听了鲁班的两个故事,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师:“你们知道吗,鲁班不止发明了锯子和伞,还有许多的东西呢!”
教师简介鲁班及其发明。
3、师“你们今天从鲁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本领?”
四、活动延伸。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还了解了他的许多发明,听了他的两个小故事,从故事中小朋友们学到了许多的本领。
你们还知道鲁班的其他发明吗?回家查阅资料,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吧!”
幼:见过,是锯子,用来切木头的……
幼:想听。
幼:因为小草的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所以割破了鲁班的手。
鲁班就受到启发,做成边缘有许多小齿的锯子。
幼: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很吃力,很累;有了锯子,就比较省力、方便了。
幼:是房子、伞、蘑菇……
幼儿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幼:是鲁班发明的。
会被雨淋湿,会生病的。
幼:鲁班想到了做一个跟荷叶差不多的东西顶在头上,就不会被雨淋湿了;回家做了……
幼:鲁班不满意,他想把它做得能收起来,就动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动的,能撑开,能收拢,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伞。
幼:我觉得鲁班是个爱动脑筋的人;是个仔细观察的人;是个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是个爱动手制作、爱尝试的人……
幼儿仔细倾听教师讲述,有疑问的举手回答。
幼:要学习鲁班,爱动脑筋,经常动手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