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总结提升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 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诞生。 ②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 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 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获 取 国公使进驻北京及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
政 特权 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

等;《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

《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 2 100 万银元;《北京
战 争 条约》赔偿英法各 80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
赔款 赔款白银二亿两;《辛丑条约》赔偿各国白银
解析:选 C。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 后列强侵华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但商品输出并未消失,A 项错 误;B 项表述错误,清政府只是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 “扶植”;D 项表述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学习的是西方的民主 政治思想而不是民主革命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前,领导中国革命 的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 登上政治舞台,故 C 项正确。
形势中依然昂然奋起的特征及典型事件。从发展演进的角度看,
下列对所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
时间
斗争纲领或
领导阶级
重大事件
指导思想
太平天国运 19 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兴民权、君
19 世纪末 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
主立宪
19 世纪末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 世纪初
20 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二、全面认识列强侵华
1.主要侵略方式
主要方式
表现举例
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侵华
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 军事侵略
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
争等
《南京条约》中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
割 占 中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中
土地 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
四、鸦片战争前夕(19 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国别 角度
中国
英国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Βιβλιοθήκη 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
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外交政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正当贸易,中国处于 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
中英贸易
出超地位
(3)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 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 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 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 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 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纵横归纳 学科素能 单元检测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概览】
一、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1.阶段特征
19 世纪 列强侵略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 40-60 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
年代 为英、法、美、俄
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 19 世纪
1.革命史观下的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1)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1927 年,八七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3)1935 初,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 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 志。

解放战争 共产党才能领导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胜利
2.中国近代各阶级抗争与探索的内在规律 (1)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紧密相连,也与当时中国社会 的自身变化及各阶级的阶级立场紧密相关,在挽救民族危机的同 时也在实现阶级主张。 (2)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转 变,探索的层面也经历了由浅入深,即从“器物—制度—思想文 化”的渐进过程,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渐进过程。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解析:选 B。本题考查 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材料关键信息是“外国渗透中国的 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表 明资本输出开始逐渐成为西方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马关条约》 的签订标志着资本输出开始逐渐成为西方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故 B 项正确。
共 4.5 亿两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 镇压革命
命 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思想渗透 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
2.基本认识 (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 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 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 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 化。
华”;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 末 20 世
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 纪初
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20 世纪 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制华”到独霸中国; 三四十 主要国家是美日;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
年代 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2.关系 (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 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 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的特点。

岛等
治 以 华 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如慈禧太后、袁世
侵 制华 凯等

《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开 埠 上海五处;《天津条约》中开放南京、汉口等
通商 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中开放天津;《马
关条约》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
《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及附近的
“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的目标 C.经历了由侵略到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解析:选 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救亡探索与抗争。从表格 中看出,世纪之交,资产阶级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 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反映当时民族矛盾的尖锐,出现反侵 略高潮,故选择 D 项。
(2)甲午中日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列强主要是以扩大资 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过渡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以及列强瓜分世界的要求。
(3)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成为侵华主 力。
[针对训练]1.(2017·湖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联考)“在此以后, 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 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 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 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典题例证 1922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在《先驱》发刊词中 提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 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 要务”是指( )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D.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1922 年在中国共产党 成立一年的时间里,解决中国问题的“第一要务”应该是结合中 国国情,制定反封建、反帝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 A 项。
史学素养 革命史观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阐释 革命史观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 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 观。从革命史观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共同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1935 年底,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 年底,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扭转了时局,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2.革命史观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①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无 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 阶级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 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由幼稚走向成熟,领导全国人 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
[针对训练]2.陈旭麓先生曾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 祸’……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可以说对于甲午战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此理解最 准确的是( )
A.列强侵华方式完全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B.晚清的经济政策由重农抑商转为扶植民族资本主义 C.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开始由地主和农民阶级转为资产阶级 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军事技术转向民主革命思想
三、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及内在规律
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阶级 纲领(主张) 实践活动
特点
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
《天朝田亩
命的主力军;同时也
农民
太平天国运
制度》《资政
具有落后性的一面,
阶级

新篇》
其阶级属性决定了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
革命取得胜利
地主 阶级
“自强” “求富”
资产 三民主义或 阶级 新三民主义
——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
观点二 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 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 100 万日本军队的事实 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
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 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中国实际上是最早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中国的抗日 战争牵制了大约 100 万日本军队,共发生了 137 次局部战事,这 一点的确令人惊异。
“中体西用”,引进
洋务运动 西方先进技术,维护
清朝统治
具有先进性,是民主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革命的动力;又具有 妥协性、软弱性的一 面,决定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
命的领导力量,具有
马克思主义、 北伐战争 革命性和彻底性;开
无产 民主革命纲 土地革命 创 “ 工 农 武 装 割
阶级 领、毛泽东思 抗日战争 据”道路;只有中国
(3)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国家近代化是近代中国 的两大基本任务,其中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从洋务派和资产阶 级改良派乃至革命派,其基本指导思想都是先富强后独立,而事 实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永无富 强的可能。
[针对训练]3.下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呈现出在内忧外患的
地位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针对训练]4.(2017·北京东城区联考)下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中 英战舰对比图,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 )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C.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 D.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背景的理解。观察图片蕴 含的信息,迁移所学知识可知,1840 年英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 命,是工业国,而中国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图片中的帆船 与铁甲舰象征着落后的农耕文明与先进的工业文明,答案为 B 项。 A、C、D 三项是中英两国的差异,但显然难以从图片中鲜明反映, 故排除。
答案:A
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抗日战争的评价
[史界观点] 观点一 中国的持久抗战,牵制和消耗了日军的主力,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发生着重大影响……中国的抗日战 争打破了日本“北进”苏联的企图,支援了苏军的对德作战…… 牵制了日本的主力,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援助了英、 美对日作战。……总之,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 出的贡献是重大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