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秦淮名妓与清初遗民文化——樊圻、吴宏《校书寇白门湄小影》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17世纪中叶,中国正处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动荡之中。
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这座中国历史上南方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此时作为朱明南都和东南交通枢纽,经济发达,文坛艺林人物荟萃。
朝代更替,社会激烈动荡,饱经战乱,诸多明朝遗民文人与书画艺术家纷纷聚集到明朝故都南京,绝意仕途,隐居山林,潜心书画,雅集酬唱,以此寄托深
深的故国之思。
金陵画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兴起。
以“金陵八家”即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等为代表的金陵画派逐渐形成,成为独立于清初“四王”正统画派外的
晚明秦淮名妓与清初遗民文化
□ 黄阳兴
·
美术史论¬——樊圻、吴宏《校书寇白门湄小影》解读
另一大地域艺术群体①。
金陵八家多隐居以书画为生,具有强烈的遗民意识。
作品主张师法自然,注重写生,极具江南山水特色。
南京博物院藏樊圻、吴宏合作《校书寇白门湄小影》正是清初遗民意识与文人酬唱影响下的产物。
《校书寇白门湄小影》轴(图1、图2),纸本水墨,纵79.2厘米,横60.6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樊圻、吴宏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辛卯秋作于南京。
画中题识:“校书寇白门湄小影。
钟山圻、金溪宏合作。
时辛卯秋杪,寓石城龙潭朱园碧天无际之堂。
”其下钤“樊圻之印”(白文方印)、“会公”(朱文方印)、“吴宏”(朱文方印)、“远度”(白文方印)。
“校书”本是古代校勘典籍或掌管校勘书籍的官员,以“校书”称妓女始自唐代,晚唐胡曾《赠薛涛》诗云:“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薛涛为蜀中能诗文的名妓,故时又称“女校书”,后世因以“女校书”作为妓女之雅称,亦省称“校书”。
金陵又别称白门,寇氏取名于此。
此画作者樊圻、吴宏都是金陵八家的代表人物。
樊圻(1616-约1694),字会公,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工山水、人物、花卉。
山水师宋赵令穰、刘松年等。
得礼部尚书王铎和御史周亮工之赞赏,与其兄樊沂有“双丁二陆”之名。
吴宏(1615-1680),字远度,号西江外史、竹史等。
原籍江西临川人,寓居金陵,与周亮工同居金陵茅山附近,又迁居青溪谷。
秉高节,有侠气,笔墨师法北宋与南宋院体,纵横恣意,代表作《燕矶晓望图》《莫愁旷览图》展现了其独特的山水画风②。
此作由樊圻写像,吴宏补景,时樊圻36岁、吴宏37岁。
画中题识“石城龙潭朱园”或即寇白门所筑之园,“碧天无际之堂”即户外之意,樊圻、吴宏当为寇白门的座上
客而为之画像写景。
樊圻人物笔墨简练,图写寇白门浓妆安坐貌,将秦淮名妓的娟娟静美、穆然恬静、跌宕风流的优雅神态呈现出来;吴宏配以树石竹草溪水,一派幽逸景致,静穆中又寓勃勃生机,师法宋人笔法,缜密严谨,代表了明末清初金陵画派肖像与山水画的较高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这幅肖像不仅是对清初寇白门的写照,更是明亡后遗民士人心中一曲凄美的挽歌,流露出对故国明朝的无限伤感和眷恋之情。
寇白门这样一位教坊名妓画像流传于文人士大夫之手,且屡为清代文坛名流所赏鉴歌咏题跋,其中表达情感之复杂尤为学界关注。
那么,寇白门究竟有何魅力令无数名流士大夫为之倾倒并歌咏呢?这幅特殊的画像又经历了怎样的流传经历?笔者试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③,以求教于方家。
一、寇白门生平事迹考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
明天启四年(1624)生于金陵。
善鼓琴歌舞,能度曲,工画兰竹,色艺俱佳,与明末清初的马湘兰、顾横波、李香君、董小宛、卞玉京、柳如是、陈圆圆等被后世同称为“秦淮八艳”,是明末清初风流一时的金陵教坊名妓。
作为明朝政权的南方都城(简称“南都”),晚明的金陵充满了纸醉金迷的气息:政治腐败,党争激烈,然商品经济相对发达,个性解放思潮大兴。
文人与歌姬都追求自由与性情,才子佳人饮酒赋诗,歌舞琴箫,戏曲连台,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
明朝遗民余怀本是秦淮青楼的座上客,又曾是复明运动的亲历者,因此对历史兴亡、朝代鼎革有切肤之痛,在
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总第 期
2016 05 .
79图1 [清]樊圻、吴宏 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局部)
. All Rights Reserved.
其《板桥杂记》中忆明朝金陵云:
金陵为帝王建都之地,公侯戚畹,甲第连云,宗室王孙,翩翩裘马,以及乌衣子弟、
湖海游滨,靡不挟弹吹箫,经过赵李。
每开
筵宴,则传呼乐籍,罗绮芬芳,行酒纠觞,留
髡送客。
酒阑棋罢,堕珥遗簪,真欲界之仙
都、升平之乐国也。
④
钱谦益《金陵社集诗序》亦云晚明“仕宦者夸为仙都,游谈者据为乐土”⑤。
余怀《板桥杂记》首次收录了秦淮名妓如马湘兰、李十娘、葛嫩、顾媚、董小宛、李香君、寇白门等35人的风流故事。
兹将其中寇白门事迹全文抄录如下:
寇湄,字白门。
钱虞山诗云:“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违。
今日秦淮恐相
值,防他红泪一沾衣。
”则寇家多佳丽,白门
其一也。
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
善画兰,粗知拈韵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十八九时,为保国公购之,贮以金屋,如李掌
武之谢秋娘也。
甲申三月,京师陷,保国公生
降,家口没入官。
白门以千金予保国赎身,匹
马短衣,从一婢而归。
归为女侠,筑园亭,结
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以往,或
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暮,嗟红豆之飘零
也。
既从扬州某孝廉,不得志,复还金陵。
老矣,犹日与诸少年伍。
卧病时,召所欢韩生
来,绸缪悲泣,欲留之同寝,韩生以他故辞,
犹执手不忍别。
至夜,闻韩生在婢房笑语,奋
身起唤婢,自棰数十,咄咄骂韩生负心禽兽
行,欲啮其肉。
病逾剧,医药罔效,遂以死。
虞山《金陵杂题》有云:“丛残红粉念君恩,
女侠谁知寇白门。
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
缕是芳魂。
”⑥
这是目前看到的最早记载寇白门事迹的文献,约在顺治末年,即寇白门病逝后不久。
另据清初陈维崧《妇人集》载:
寇白门,南院教坊中女也。
朱保国公娶姬时,令甲士五十,俱执绛纱灯,照耀如同白
昼。
国初籍没诸勋卫,朱尽室入燕都,次第
卖歌姬自给,姬度亦在所遣中。
一日谓朱曰:
“公若卖妾,计所得不过数百金,徒令妾死
沙吒利之手。
且妾固未暇即死,尚能持我公
阴事。
不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
报。
”公度无可奈何,纵之归。
越一月,果得
万金。
按:姬出后复流落乐籍中,吴祭酒作诗
赠之,有江州白傅之叹。
⑦
结合两段记载,大致可知寇白门人生经历:一是其自幼身为教坊乐籍,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及歌舞等才艺,由于色艺超群,
深受图2 [清]樊圻、吴宏 校书寇白门湄小影 79.2×60.6cm 纸本水墨 南京博物院藏
. All Rights Reserved.
123
124
教坊及晚明名士胜流所追捧。
十八九岁时嫁给了金陵声名显赫的勋臣保国公朱国弼,轰动整个金陵,这在当时是令所有秦淮歌姬艳羡的姻缘。
二是明亡后随朱国弼被清廷作为人质押往北京,由于寇白门不愿屈服于满清的压迫,后只身携婢千里返回南京,并为朱国弼筹集万金赎身救主。
寇白门于动荡之际千里返回南京的举动颇为志士胜流赞叹。
三是归金陵后复流落乐籍,多与明朝遗民相往来。
病终时约在顺治十三年(1656)前后,终年32岁左右。
余怀敬重那些操守高洁、临难不屈的秦淮名妓,称寇白门归金陵后为“女侠”,对其与明朝文人往来事迹颇为隐晦,盖鉴于清初政治环境无法直抒胸臆。
正是这段与明朝遗民文人歌舞酬唱的经历最受文人褒扬。
清初大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寄寇诗有序》云:“(前略)张荀仲先生曰:寇非无知者,语及故侯家事辄恸哭。
王双白曰:江以南遥情似寇亦罕。
予时寓广陵,寇将来,或曰寇复不来。
拟寄之。
”其诗云:“莫愁艇子载琵琶,慢向青溪摘藕花。
旧日侯门君记否,广陵城下邵平家。
”⑧毛诗序中提及的“张荀仲”即明末清初戏曲家张淑(1607-1680或稍后),字荀仲,号陆舟。
浙江绍兴人,著有《文犀柜》传奇⑨。
王双白也是明末清初吴中士人,顺治三年(1646)曾与黄宗羲、徐枋、邹文江、文秉等名士到灵岩山谈论时局与政事。
从毛氏记载可知,当时名士欣赏寇白门重情重义的高贵品节,其对保国公朱国弼曾经的恩情念之甚深,实则同时隐喻其心系前朝的情感,正是这种对前朝的眷恋与遗民文人精神相通。
明亡后寇白门与“文人骚客相往还”的事迹极为重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江南遗民与秦
淮歌姬相往来的历史。
清初遗民文人与寇姬相逢、相聚、相感慨的场景屡有上演,“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吴伟业与寇白门秦淮再度相遇便是其中一幕。
此事约发生在顺治九年至顺治十年间(1652-1653),即樊圻、吴宏合作《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后两年左右。
吴伟业明亡后委身清朝,境遇甚苦,心迹哀痛,其《赠寇白门》六首诗注云:“白门,故保国朱公所畜姬也。
保国北行,白门被放,仍返南中。
秦淮相遇,殊有沦落之感,口占赠之。
”兹录如下:
南内无人吹洞箫,莫愁湖畔马蹄骄。
殿前伐尽灵和柳,谁与萧娘斗舞腰。
朱公转徙致千金,一舸西施计自深。
今日只因勾践死,难将红粉结同心。
同时姊妹入奚官,挏酒黄羊去住难。
细马驮来纱罩眼,鲈鱼时节到长干。
重点卢家薄薄妆,夜深羞过大功坊。
中山内宴香车入,宝髻云鬟列几行。
曾见通侯退直迟,县官今日选蛾眉。
窈娘何处雷塘火,漂泊杨家有雪儿。
旧宫门外落花飞,侠少同游并马归。
此地故人驺唱入,沉香火暖护朝衣。
⑩《赠寇白门》七绝是吴伟业表现亡国之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寇白门重回金陵的生活写照。
战乱后与寇白门再次“秦淮相遇,殊有沦落之感”,故陈维崧《妇人集》谓吴赠诗有“江州白傅”(即唐白居易遇琵琶女)之叹,其中西施、勾践之语或暗喻了寇白门与反清复明的活动有关。
故章太炎《訄书·别录》谓:“伟业辞特深隐,其言近诚。
”吴诗很快为文人志士传颂,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听闻后即有和诗云:“梦到江南胜返魂,紫驼人去塞垣昏。
金陵盛日犹堪访,风雪初归寇白门。
”
寇白门与明朝遗民之间往来亦见诸于清初文士诗文集中,甚至多有遗民文人聚于寇姬之园。
如明朝遗老方文曾偕张水苍、李屺瞻饮寇白门斋头诗云:
我别秦淮十二霜,六朝金粉不闻香。
旧人犹有白门在,灯下相逢欲断肠。
一到南中便问君,知君避俗远尘氛。
此番不见幽人去,惭愧秋江与暮云。
张生图晤甚艰难,此夕相期分外欢。
只当论诗良友宅,不应概作女郎看。
方文与寇白门在经历政治动荡后再度相逢聚集,“灯下相逢欲断肠”表达的正是亡国之痛。
方文与李屺瞻相识于顺治十二年(1655),则其与李屺瞻、张水苍与寇白门斋中聚会当在此后。
值得一提的是,方文与周亮工交好,且与金陵画派艺人往来甚多,如有《题樊会公樊圻小像》。
又清初遗民王元倬曾招集陈阶庵、宫伟镠于园中雅集,寇姬白门便参与其中:
子夜层楼消梦寒,一春心事向人难。
才非救世官多误,客有闲愁吟未安。
腰带半同青鸟瘦,泪珠时共美人弹。
相逢击筑吹箫士,握手离亭子细看。
宫伟镠于风雨飘摇的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作为忠实的明朝遗民,宫伟镠与当时聚集南京的一批文士,如冒襄、费密、王元倬、方文等相往来。
从这首诗可看出,清初寇白门与明朝遗民志士相往来唱和,歌舞琴箫中流连晚明光景,本是欢喜聚会中却透出一种国破家亡的悲凉。
纵观金陵名妓寇白门短暂的一生,其色艺双绝,品节高尚,能歌善舞,工诗善画,古琴琵琶,多所精通,但她无疑又是明末清初金陵教坊名妓中悲剧性的人物之一。
寇白门具有非同一般的侠骨柔情,肝胆正义,敢于抗争,受到遗民志士胜流的赞赏和褒扬。
二、《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及其题跋诠释
樊圻、吴宏合作《校书寇白门湄小影》或是参与寇白门斋中文人雅集后所作。
余澹心画心题跋中引钱谦益追悼诗语,盖此跋书于寇白门病逝后不久。
此后,这幅小像经乾嘉年间玉井先生(闵华)、白楼先生(李方湛)以及民国收藏家斐景福兄弟所藏,清代诸多名士题跋。
该画像题跋尚未有学者详细释读研究,且目前出版的画像题跋释文错误甚多,尤其题跋落款人多处有误。
鉴于此,笔者试就《校书寇白门
湄小影》画中题跋释读并略作阐释如下
:
图3 [清]余怀 跋
《校书寇白门湄小影》
图4 [清]吴锡麟 跋《校书寇白门湄小影》
. All Rights Reserved.
125
画心题跋(图3):
寇湄字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
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十八、九时为保国公购之,贮以金屋,若李掌武之谢秋娘也。
甲申三月,京师陷,保国公生降,家口没入官。
白门以千金予保国公赎身,匹马短衣从一婢而归。
归为女侠,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
酒酣耳热,或歌或哭,自叹美人之迟暮,嗟
红豆之飘零也。
钱谦益诗云:“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事迷。
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
”则寇家多佳丽,白门其一也。
三山余澹心书于秦淮水阁。
余怀(1616-1696),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
原籍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故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
学问渊博,著述丰富。
余怀原是晚明风流才子,参加复社雅集,操持清议,矫激抗俗,同时又是秦淮青楼的座上客。
明亡后积极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当是与寇白门交往的明朝遗民之一。
画心上部装裱题跋共七处,其中六处分别为乾嘉、嘉道年间学者应收藏者“玉井先生”即闵华之邀所题,包括吴锡麟、吴均、江立、朱方蔼、费融、吴士岐,最后闵华自题。
笔者一并释录解读如下:
题跋一(图4):
怅银云写影,麝月描眉,前梦逐波远。
一片苍苔冷,栏杆外,空留香印深浅。
画图瞥见,倚夕阳、难诉幽怨。
算垂柳、多是凝情处,美人泪曾溅。
闲了青罗团扇。
便黄金能赎,身世都换。
匹马天涯路,吹芳草东风,容易春晚。
铜仙故苑,想者时红豆愁满。
问侠骨谁寻,大半蝶衣零乱。
玉井先生属题寇校书小影,调寄《眉妩》。
谷人吴锡麟。
钤印:锡麟(白文方印)
吴锡麒(1746-1818),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清乾嘉文学家。
能诗,尤工倚声,属浙派诗人,继朱彝尊、杭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
骈文颇著称,与邵齐焘、洪亮吉、刘星炜、袁枚、孙星衍、孔广森、曾燠并称骈文八家。
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转侍讲侍读,升国子监祭酒。
著有《有正味斋集》七十三卷等。
此画卷中有多人题跋均和吴锡麟诗韵。
题跋二(图5):
千金一曲度琼箫,身立侯门宠不骄。
输与吾家狂祭酒,当筵曾见舞弓腰。
赎身倾箧出黄金,红粉飘零怅尔深。
年少纷纷轻薄子,阿谁可结岁寒心。
条桑懒出赛蚕官,世外琼华一见难。
往事闲寻春梦断,无言小立玉栏干。
修蛾淡扫卸浓妆,静志偏能礼自防。
银砚墨花香午夜,砑光笺写十三行。
挥金结客妙当时,跌宕风流冠扫眉。
管彤(彤管)他年传女侠,豪情羡杀五陵儿。
故宫回首劫灰飞,千里关河匹马归。
悟得荣华如草露,空箱常叠缕金衣。
和家梅村先生赠诗原韵。
梅查吴均题。
钤印:吴二川印(白文方印)
吴均,字梅查,安徽歙县人,寓居江苏扬州,以诗名著称,与扬州文士学者多有往来。
别墅名青棠观,全祖望、厉鹗等均与之交往。
题跋六首诗后谓“和家梅村先生赠诗原韵”,其意即和吴梅村咏寇白门六首诗韵(见前文)。
题跋三(图6):
白板门荒,青溪人杳,小帧墨痕留影。
碧天无际画堂东,澹娟娟、树凉风静。
芳菲乍冷,怅红豆飘零难定。
想当时,有黄金作屋,
伊谁堪并。
而今省,马上弓弯,幸踏南归镫。
行藏浑似谢秋娘,话章台、后先相映。
珠衣绣领。
恐吹起余香还剩。
问朱园,何处颓廊断井。
调《西子妆》题《白门小像》,请玉井先生正定。
云溪江立拜稿。
钤印:玉屏道人(朱文方印)
江立,字玉屏,原名炎,字圣炎,号云溪。
侨居扬州,乾隆太学生。
工词,与江敢齐名,称“二江”,为学者厉鹗高足。
王昶刻其遗集。
著有《小齐云山诗抄》。
题跋四(图7):
蒙叟题词,余家纪笔。
白门往事曾闻得。
阿谁写此更流传,百年竟尔亲颜色。
朱邸名姬,青楼艳质。
图中何故偏萧瑟。
千金赎后返江南,须知尽是愁时节。
调寄《踏莎行》。
春桥朱方蔼题。
钤印:方蔼(白文联珠方印)
朱方蔼(1721-1786),字吉人,号春桥,浙江桐乡人。
清初大学者朱彝尊族孙。
贡生,宿学能文,兼工花卉。
乾隆二十七年(1762)进画南巡行在,蒙褒赐。
晚年尤喜画梅。
著有《小长芦渔唱》《春桥草堂集》等。
题跋五(图8):
艳质春初宠侯门,欢顿换愁新。
繁华梦破,幽凄妆淡,侠脱千金。
秦淮归坐林阴俏,粉泪渍单襟。
怜教墨妙,图留韵态,传伴名人。
调寄《眼儿媚》,请玉井老先生郢正。
由拳城草亭费融稿。
钤印:费融(白文方印)
费融,字草亭,浙江嘉兴人。
乾隆十六年(1751)生,监生。
著有《红蕉山馆集》。
乾隆四十四年(1779,岁次己亥)春,费融游扬州,与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倾盖相逢,谈诗论画。
罗聘以两人字号作《两峰草亭图》赠费融,
现藏广
图5 [清]吴均 跋
《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图6 [清]江立 跋
《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图7 [清]朱立蔼 跋《校书寇白门湄小影》
. All Rights Reserved.
126
东省博物馆。
此跋文落款属“由拳城草亭费融稿”,据考,嘉兴秦时称由拳县,故有此款。
该跋乃费融游扬州时为“玉井老先生”闵华所题。
题跋六(图9):
千古秦淮水一涯,板桥残柳剩栖鸦。
寇家姊妹风流甚,不见丹青并蒂花。
想得初辞冀北时,归装结束小腰肢。
输他厩吏曾亲见,翠袖摇鞭骏马驰。
乐耕吴士岐题。
钤印:“凤山”(朱文方印)
《扬州画舫录》卷十四载,吴士岐,字乐耕,安徽歙县人,寓居扬州,工诗。
由此可知,该则题跋也当是寓居扬州时为闵华所题。
题跋七(图10):
扫尽轻烟澹粉痕,板桥旧迹黯销魂。
何人剩此春风笔,省识当年寇白门。
身世沉沦感不任,蛾眉好是赎黄金。
牧翁断句余生纪,为写青楼一片心。
百年侠骨葬空山,谁洒鹃花泪点斑。
合把
芳名齐葛嫩,一为死节一生还。
玉井闵华题。
钤印:廉风(白文方印)、玉井(白文方印)《扬州画舫录》卷四载,闵华,字玉井,号莲峰,江都人。
工诗,监生。
文人画家。
乾隆间常参加文酒之会,是邗江雅集倡和者之一。
著有《澄秋阁诗集》。
乾隆八年,扬州盐商、藏书家同时又是学者的马曰琯(1688-1755)、马曰璐(1701-1760)兄弟于小玲珑山馆发起“邗上诗社”雅集,参加者计有厉鹗、全祖望、闵华、张四科、程梦星、陈章、王藻等14人,极一时文采之盛。
据画中跋文可知,前半部分士人皆为“玉井先生”所跋,地点当在闵华及跋文士人所活动的扬州,樊圻、吴宏合作的《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当为其所藏。
闵华诗中表露了寇白门最重要的品节:“合把芳名齐葛嫩,一为死节一生还。
”葛嫩与寇白门一样,也是晚明秦淮名妓,后嫁具有相当诗文修养的“飞将军”孙临,并共同为抗清四处奔走,被视为当代梁红玉,
后被俘不屈而死,也是唯一献身抗清事业的名妓。
闵华将女侠寇白门与葛嫩相提,或许正透露了晚年寇白门与遗民隐居抗清的蛛丝马迹,也正是这样的品节令文人士大夫歌咏钦佩。
《校书寇白门湄小像》画心下部题跋皆为乾嘉、嘉道年间名士为收藏者“白楼先生”所题,分别为陈廷庆、张鉴、徐鸣珂、阮亨、戴光曾、郭麐。
由此可推断该小像经闵华收藏后又转手到了“白楼先生”斋中。
题跋八(图11):
叹横波片玉,等话三灾,怎(不)及个人远。
一样蟾蜍泪,风烟后,谁描蛾子清浅。
写生若见。
倚树根、闲着愁怨。
数青镂(楼)、旧日簪花梦,忆娘墨同溅。
依约年时桃扇,絮香君情绪,桑海俄换。
掌武非前垒,歌金缕、当筵花笑香晚。
南朝旧院,恁百般、声咽河满。
问白下朝云,早报埭鸡鸣乱。
剩秦淮疏柳,也蹙双蛾,
遗恨莫愁远。
图8 [清]费融 跋《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图9 [清]吴士岐 跋《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图10 [清]闵华 跋《校书寇白门湄小影》
. All Rights Reserved.
蝶梦韩凭错,轻烟散,天教紫玉缘浅。
惊鸿
瞥见。
欠玉京、焦尾弹怨。
笑红豆、高趿尚书
履,恐它泪珠溅。
休问铢衣哥(歌)扇,
抱刚肠侠骨,竿木频换。
旧燕卢家忆,崎岖
路、细马驮卿归晚。
邗江倦客,赚月明、西湖
光满。
怕妒影眉娘,照水黛痕凌乱(白楼姬人
号眉生,故及之)。
调寄《眉妩》二阙,题寇白门小影,和谷人祭酒韵,为白楼仁弟作。
时嘉庆九年仲
冬月迟悔生廷庆书于蕺山讲舍。
钤印:廷庆(白文方印)、旧史氏(白文方印)陈廷庆(1754-1813),清代诗人。
字兆同,号古华,上海奉贤人。
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辰州知府。
嘉庆九年(1804)主蕺山书院。
工诗及古文辞,亦善书法。
著有《谦受堂全集》三十卷、《古华诗钞》等。
清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称为“小尉迟”。
该题跋属和吴锡麟词韵。
题跋九(图12):
记青溪旧事,桃叶风情,一梦东京远。
水阁丁家在,钿辕到,双蛾镜里犹浅。
梅根
冶畔。
罢素筝、无端哀怨。
看描出,箱底石榴
裙,秋风泪珠溅。
休道阿龙纨扇。
叹红妆
季布,一斛谁换。
细马长干里,鲈鱼美,归来
又值秋晚。
卞沙老去,旧院门、衰草填满。
问
疏柳板桥,谁禁絮风撩乱。
调倚《眉妩》,次
谷人祭酒韵,白楼仁兄正拍。
乌程张鉴填。
钤印:秋水氏(朱文方印)、鉴印(朱文 方印)
张鉴(1768-1850),浙江乌程人。
字秋水,号春冶。
清乾嘉、嘉道年间诗人、藏书家、校勘学者,博学多通,工为文,精于目录学。
嘉庆九年副贡生,任武义县教谕。
阮元抚浙,与同里杨凤苞、施国祁皆被聘西湖诂经精舍讲席。
著述丰富,有《冬青馆甲集》六卷、《秋水词》二卷等。
该题跋词句也属次韵吴锡麟跋诗。
题跋十(图13):
凄凉问故国,长板桥头谁第一。
曾记澹心妙笔,叹匹马南归,舞衣空叠。
柔肠侠骨,
又梦云飞去无迹。
惊鸿杳,雪泥小影,约略见
颜色。
珍惜百年词客,有多少青衫揾湿。
商邱闻说近日,扇底桃花,飘零非昔(李香君
小照旧藏商邱陈中丞家,今未知归何处)。
画
图闲省识,听细雨,春寒测测。
同心处,兰芬
清供,旅邸话晨夕。
丙寅春仲,白楼大兄携此帧来邗上,时与余同寓志馆,以素兰作供,为谱霓裳中序
第一。
竹芗徐鸣珂。
钤印:鸣珂(白文方印)
徐鸣珂,清嘉道年间学者,江苏兴化人。
字竹芗,室名东咏轩,工诗善书,著有《研北
花南吟草》四卷、《合璧词》一卷、《东咏轩
笔记》等。
跋中所记“丙寅岁”即嘉庆十一年
(1806),“白楼大兄携此帧来邛上”即李方湛
携该画卷来扬州,恰与徐鸣珂同寓志馆,并以
素兰作供题词。
题跋十一(图14):
绿水无波柳絮飞,秦淮春暖启琼扉。
谁
教旧苑凄凉后,匹马单衣蓟北归。
春风画阁燕来时,应悔阳台梦醒迟。
管
领东南觞咏地,敢将歌泣使人知。
白楼先生正之。
梅叔阮亨。
钤印:梅叔(朱文方印)
阮亨(1783-1859),字梅叔,号仲嘉,清代
文学家。
乾嘉学者阮元从弟。
所撰骈体文、古近
体诗、词录、诗话、传奇、随笔、杂记等汇刻《春
草堂丛书》刊行,另有《珠湖草堂诗钞》《琴言
集》《珠湖草堂笔记》等著述校刊多部。
题跋十二(图15):
当年歌哭向何人,匹马归来剩此身。
莫
怪容颜憔悴甚,好花经雨不成春。
侠骨柔肠空复情,千金能赎一身轻。
飘
零红粉知多少,犹幸披图识姓名。
戴光曾题。
钤印:戴光曾(白文方印)
戴光曾,浙江嘉兴人。
嘉庆九年(1804)
岁贡生,与弟戴光绪精于书法,出入欧虞,腕
力清劲。
能诗,善古文,以明经藏书终老,号
“从好斋”。
家藏抄本甚多,题跋和校勘图书
数十种。
其藏印有“嘉兴戴光曾鉴藏经籍书画
印”“从好斋书画印”“松门清赏”等。
著《从
好斋诗集》。
题跋十三(图16):
柔肠侠骨好腰身,不栉朱家有替人。
旧
侣丛残多入道,神仙容易见扬尘。
腰间宝玦
王孙泪,马上桃花白下春。
欲问烟花南部录,
爇香试与唤真真。
郭麐。
钤印:臣麐私印(白文方印)
郭麐(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因右
眉全白,又号白眉生、郭白眉,一号邃庵居士。
江苏吴江人。
工词章,浙西词派晚期代表人。
善书法篆刻,醉画竹石堪为一绝。
嘉庆时贡
生,嘉庆九年(1804)讲学蕺山书院,喜交游,
与姚鼐、袁枚交善,为阮元所赏识。
著有《灵
芬馆诗集》、《金石例补》、《唐文粹补遗》
二十六卷等。
据题跋内容分析,这些题跋皆写作于扬
州、杭州、绍兴等江浙一带。
“白楼先生”当即李
方湛,字光甫,号白楼,浙江仁和人(今杭州)。
以词名浙中。
清乾嘉学者陈文述《题沙嫩吹箫
小影》诗云:“一缕仙丸尚有香,秦淮流水易沧
桑。
白门小影今何在,我识钱塘李十郎。
”其诗
注云:“寇白门影在李白楼处。
”李方湛交游
甚广,与阮元、陈鸿寿、奚冈、陈嵩庆、王昶、郭
麐等名士往来,著有《红杏词》二卷,吴锡麟题
词。
乾隆五十七年(1792),李方湛与奚冈、吴文
溥、余锷、陈豫钟、高树程、陈鸿寿、郭麟、查揆
等人在西湖何元锡私家别墅葛林园中结成“得
树轩吟社”。
值得一提的是,嘉庆五年(1800),
翰林院编修赵文楷(1760-1808)受命出使并册
封琉球国王,途径杭州时,阮元在琅¬仙馆与陈
嵩庆、顾廷纶、胡敬、陈文述、李方湛、陈鸿寿、
汪家禧等诸位诗人赋诗贺赠。
据陈康祺《郎潜
纪闻四笔》记载:“嘉庆间,赵介山殿撰文楷、
李墨庄中翰鼎元奉使册封琉球国王,一时廷臣
及四方士大夫赠诗,凡古近体二千余首。
”李
方湛作为当时的名士也参与其中,
不少传世书
图12 [清]张鉴 跋
《校书寇白门湄小影》图11 [清]陈延庆 跋《校书寇白门湄小影》
. All Rights Reserved.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