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
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18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
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
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
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
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
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
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
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
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
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
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
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
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问世于17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
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孤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
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18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
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
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
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
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B.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
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
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18、19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
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三段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文学的社会性内容长期受宗教压抑。
B. 文章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功能,详细地梳理文学功能的发展脉络,突出了其演变过程。
C. 文章以文学在应对意识形态危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证明文学开始具有代偿的功能。
D. 文章以《一千零一夜》为例,证明了文学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
3.下列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3分)
A.《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B.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C.《老人与海》中,老人历尽千辛万苦带回来一副鱼骨头。
D.《愚公移山》中夸娥氏二子搬走了太行、王屋二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不敢和别人对视交流,一紧张脖子就发抖。
”“平常别人看不出来,但实际上碰见个熟人,脑袋空白五秒,然后不知所措,最后掉头就跑,实在太近,就装作不认识和视力不好。
”这些是一些“社恐人”真实的内心自白。
近日,“社恐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这一词条上了热搜。
“社恐”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当然,这并非指的是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来描述一部分人见到陌生人,或者是不那么熟悉的人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想躲避社交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关调查显示,自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持续攀升。
社交恐惧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
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如果这个人有“社交恐惧症”,那么他在和陌生人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会陷入纠结。
一方面,他需要与人的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他却惧怕这种沟通和交流。
这种“自身的需要”和“内心的惧怕”之间的拉扯,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虑”。
“社交恐惧”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影响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
因为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人多为同学、亲友,这也意味着社交压力没有那么大。
但当这些年轻人开始工作、进入社会时,需要面临跟不同人沟通协作时,“社交恐惧”给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显性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就会被放大。
比如,就有不少人在网络上询问如何跟领导打招呼,如何跟同事相处等问题。
“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
需要认识到的是,“社交恐惧症”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社交恐惧症”只是一些人在社会语境变化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社交习惯,其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判断。
放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社交恐惧症”似乎是一种年轻人的“时代病”,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当代社会生活规则的深刻变化。
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在“熟人好办事”这一规则下,人们需要多参与社交来增加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便利自己的生活。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种既定的规则而非“人情社交”。
可以说,人与人的社交不再依赖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规则。
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
我们倒不必过度规训年轻人,让他们敢于社交、勇于社交,不妨多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城市空间提
供了某种更加个人化的行为模式。
对社交的拒绝,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进步——年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即可实现自我满足。
当然,在可见的历史时空,社交依然是一种“刚需”。
再多的恐惧,社交也终归是需要的。
从“社交恐惧症”的这波网络讨论里,社会也应当有所省思。
比如,人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交模式?是繁文缛节还是畅快简单,是虚情假意还是直来直去?这些,恐怕是这个话题更宏观的公共意义。
(摘编自《潇湘晨报》《年轻人不爱社交了吗?》)材料二∶
真正符合医学诊断标准的“社恐”人群比例其实非常低。
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言,大多数人的“社恐”并不是病,如今被泛化使用的“社恐”一词,更多时候是一种用来逃避现实社交的托词。
“社恐”真的是年轻人的“流行病”吗?步入数字化时代,身为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于线上表达的青年一代,固然可以依托网络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并减少了令他们"恐惧”的真实社交,但这真的是一种好现象吗?线上“狂欢”、线下“沉默”,为什么不少年轻人会发出“数字化时代更友好却更孤独”的感叹?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社交恐惧症”本指一种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约占比10%~15%,但真正确诊的只有2%甚至更少。
简言之,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患有“社恐”。
他认为,不少年轻人自称“社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
尤其在12~24岁这一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人天然地会对陌生情境感到恐惧,在现实中‘练习’得少、经历也少,容易产生‘社恐’的错觉。
”在汪晨波看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对陌生场景,更容易紧张。
其实,不止年轻人,汪晨波举例说,从偏远山村来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
(摘编自《文汇报》《“社恐”是年轻人的“流行病”?》)材料三
在围绕“社恐”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提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恐”也更友好。
比如,扫码点餐、网上买菜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开始逐渐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交际,而发达的社交媒体和丰富的线上娱乐,也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交友、休闲、娱乐等多样的需求。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客观上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
线上“狂欢”、线下“沉默”,可以说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但不少学者也同时观察到虽然就通信方式、交友渠道、信息获取而言,现在都要比以往更发达,但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却愈发孤独。
一位社会学学者告诉记者,在疫情前,他曾做过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
他原本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很愿意和他这个陌生人倾诉一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会既“社恐”又孤独?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与自我和解?对此,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试图给出回答∶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摘编自《文汇报》《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能力》)材料四∶
虽然“社恐”的标签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听上去这也算不上是件事儿,更像是一种自嘲,但不少大学教师关注到∶在校园里,如何处理好社交问题,确实是青年学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需要正确面对。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
有一则求助大意如下∶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上课、吃饭时总是一个人,不像高中时一直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自己由于“社恐”心态作祟,难以交到新朋友,倍感困扰。
“假如你是‘社恐’,该如何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杜素娟以这一场景举例。
确实,随着暑假过半,不少准大学生将在下个月迈入校园、开启新的生活。
相比过去大学宿舍的八人间,如今的“标配”一般是四人间,住得更宽敞,但人际关系问题比过去更加突出。
她分析,与从小适应集体生活的父辈不同,00后个性更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往往不愿意妥协、牺牲
个人空间,在人际关系应对方面经验略显不足。
“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历练,补上成长中的这一课。
因为今后无论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都是必要的。
”但杜素娟也同时强调,对于“社恐”,要做出区分。
到底是勇敢拒绝“无效社交”,还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惧与人交往——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
“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环境,比‘乞讨’一份社交关系更加健康。
年轻人不必过于焦虑短时期内对社交的不适应,更无需认为自己社交不活跃就是人生很失败。
”杜素娟说。
(摘编自《文汇报》《社交不活跃不等于人生很失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持续升高,"社交恐惧"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的流行病。
B.当人们在“自身的需求”和“内心的恐惧”之间拉扯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陷入“社交
焦虑”。
C.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是因为“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
与周围环境的“交互”。
D.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年轻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年轻人也就
没有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和强大的内心,又能在线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就一定能
够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B.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交恐惧”更友好,但是很多年轻人
的内心却更加孤独。
C.一位社会学学者在做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时,大多数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
知心朋友,所以很愿意向学者倾诉一番。
D.与“乞讨”一份社交关系相比,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
融入关系更加健康。
6.青年人如果有“社交恐惧”该如何积极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杭州路10号
于德北
我讲一个我的故事。
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重要。
随着待业天数的不断增加,我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这当然是从前。
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从前,但未必从前的故事都可以改变一个人。
我是人。
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无法述诸数字,我依旧一天到晚吊儿郎当。
所以,我说改变一个人不容易。
夏初那个中午,我从一场棋战中挣脱出来,不免有些乏味。
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闭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的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
这一定很有趣。
我激动。
名字怎么办?信怎么寄?我潇洒地耸耸肩,洋腔洋味地说∶"都随便。
"万岁!这游戏。
我找了一张白纸,在上边一本正经地写了“雪雪,我的上帝”几个字。
这是发向天国的一封信。
我颇为动情地向她诉说我的一切,其中包括所谓的爱情经历(实际上是对邻家女儿的单相思),包括待业始末,包括失去双腿双手的痛苦(这是撒谎!)。
杭州路10号袁小雪。
有没有杭州路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
我说过,这是游戏,是一封类似"乡下爷爷收"的信。
信寄出去了。
我很快便把它忘却。
生活中竟有这么巧的事,巧得让人害怕。
几天之后,我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把我惊起,我打开门,邮递员的手正好触到我的鼻子上。
“信。
”
"我的?"我不相信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
杭州路10号。
我惊坐在沙发上,仿佛有无数只小手在信封里捣鬼,我好半天才把它拆开,字很清丽,一看就是女孩子。
信很短∶谢谢您信任我,向我诉说您的痛苦。
我不是上帝,但我理解您。
别放弃信念,给生活以时间。
您的朋友雪雪。
人都有良心。
我也有良心。
从这封信可以知道袁小雪是个善良的女孩子,欺骗善良无疑是犯罪。
我不回信不能回信不敢回信。
这里边有一种崇敬。
我认为这件事会过去,只要我再闭口不言。
但是,从那封信开始,我每个月初都能收到一封袁小雪的信。
信都很短,执着、感人。
她还寄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命的诗篇》。
我渐渐自省。
袁小雪,你这是为什么呀?我渐渐不安。
四个月过去了,你知道我无法再忍受这种折磨。
我决定去看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
告诉她我是个小混蛋,不值她这样为我牵肠挂肚。
我想知道袁小雪是大姐姐还是小妹妹还是阿姨老大娘。
我必须亲自去,不然的话我不可能再平静地生活。
秋天了,窄窄的小街上黄叶飘零。
杭州路10号。
我轻轻地叩打这个小院的门,心中充满少有的神圣和庄严。
门开了,老奶奶的一头花发映入我的眼帘。
我想∶如果可以确定她就是袁小雪,我一定会跪下去叫一声奶奶。
“您是——”
“我,我找袁小雪。
”
“袁——噢,您就是那个——写信的人”
“是——是她的朋友。
”
“噢,您,进来吧。
”
我随着她走过红砖铺的小道,走进一间整洁明亮的屋子里,不难看出是书房。
就在这间屋子,我被杀死了。
从那里出来,我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她不在么”
“……”她转过身去,从书柜里拿出一沓信封款式相同的信,声音蓦然喃喃∶“人,死了,已经有两个月了,这些信,让我每个月寄一封……”我的血液开始变凉。
这是死的征兆。
“她”
“骨癌。
”
她指了指桌子让我看。
在一个黑色的木框里镶嵌着一张三寸黑白照片。
照片是新的。
照片上的人的微笑很健康很慈祥。
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他叫骆瀚沙。
他是著名的病残心理学教授。
文本二∶
微型小说写作材料中地写人细节经过文学构思的“繁殖裂变”而出现细节群,我们可以根据写人与创意的构思,把细节群组合为“有序”地写人情节。
其中“折叠与跳移”的情节组合方法主要用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
情节从事件的中间切入,而被切掉的事件的起因、发展等有关细节与后面的情节链有因果联系,它们被巧妙地、天衣无缝地插入情节中,好像被“折叠”进了作品的情节主体里。
这就叫“折叠式情节”。
这种情节模型主干突出、事件集中并叙述丰满。
所谓“跳移式情节”,是指情节在连接和运行的过程中,某一个重要的情节环节挪移出来放到情节结尾时才快速补出。
当重要的情节环节被挪移时形成情节空白,产生了吸引读者注意和思索的情节悬念;当重要的情节环节移置到结尾快速补出时,情节的悬念释消了,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震惊和阅读愉悦。
(节选自刘海涛《写人情节的艺术时空》)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本一展现了“我”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
起初消沉、无聊,后来好奇、
害怕,然后自责、自省,最后感到神圣而庄严,深受感动。
B. 文本一的环境描写着墨不多,但对渲染气氛和推动情节很有帮助,如“窄窄的小街上黄
叶飘零”,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下文将发生不祥的事件。
C. 文本二关于重建故事情节的艺术时空的情节组合方法的分析,在文本一中有明确体现,这种情节安排符合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阅读期待。
D. 病残心理学教授骆瀚沙给一个陌生人写信,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给予他关心和支持,给这个浮躁而堕落的时代添加了一笔亮色。
8.(1)请概括文本一的主要情节。
(2)文本二中有关"‘折叠与跳移’的情节”在文本一的情节中有所体现,请简要分析文本一这样处理的妙处。
(6分)
9. 文本一中,小说以“杭州路10号”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
父旷,淮南太守。
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年十三,尝谒周颤,颤察而异之。
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
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
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
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
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
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
复图再举.,又遗浩书曰∶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
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宜更虚己求贤,当与有识共之,不可复令忠允之言常屈于当权。
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
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
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
”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
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已,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
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
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
”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
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B.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C.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D.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