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3 第二环节 通史冲关——织线成网教师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领航】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3 第二环节
通史冲关——织线成网教师用书
一、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1945年)
——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探索
[阶段特征] 十月革命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一战后到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
[核心史实]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在“四月提纲”的指导下,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内忧外患,由苏维埃政权实施。它超越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新经济政策。这是列宁对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尝试,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4)斯大林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为标志,斯大林体制确立。高度集中、集权是其基本特征。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适应大工业时代的要求。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不但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而且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思想上:由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4.科技文化取得了巨大发展
(1)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促成了物理学的革命。
(2)20世纪以来,欧洲艺术传统向现代形态过渡,美术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段,出现了塞尚、高更和凡高等著名画家。现代音乐出现了许多派别。
(3)苏联出现了无产阶级的文学,代表有高尔基等文学家。
5.国际关系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秩序。列强干涉十月革命后,到30年代大危机前国际关系相对稳定。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
[对点训练]
1.(2017·山西大同质检)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中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由此可见,该采访录反映的是( )
A.巴黎公社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俄国十月革命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解析:选C。“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不符合巴黎公社的情景,故A项错误;“反对政府”“反对战争”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的信息说明是俄国退出一战的愿望,故C项正确;“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山东日照联考)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
A.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B.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
解析:选B。1933年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放弃金本位体制,实际上美元贬值,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故A项错误;3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体制,美元贬值,有利于开拓美国国内、国际市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B项正确;30年代美国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体制,加剧了当时各国倾销战、货币战,阻碍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故C项错误;30年代美国迫不得已放弃金本位体制,使美元在世界货币地位大大降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
二、二战后的世界文明——规则与潜规则下的大国博弈及经济全球化
[阶段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以美苏两极为主的世界格局形成,美苏争霸,威胁了世界和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新变化;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平竞争相互借鉴,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都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核心史实]
1.政治上
(1)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西欧普遍衰弱,美国和苏联成为主宰世界的两大主要力量,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了冷战局面的出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出笼,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世界被一分为二。
(2)多极化趋势出现。六七十年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欧共体、日本、第三世界、中国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3)多极化趋势加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旧的两极格局结束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处于新旧过渡时期。
2.经济上
(1)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立,分别确立了资本主义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经济区域集团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演变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显示了目前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成果和前景。
(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其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尽管全球化面临一系列挑战,但这一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只要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4)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战后,斯大林体制严重阻碍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相继改革,但都失败了,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福利制度、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仍有很大的容纳度,还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3.科技文化上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果包括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2)文学上,以贝克特《等待戈多》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兴起,呈现出与以往文学不同的特点。
(3)现代主义音乐、美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对点训练]
3.(2017·广东广州联考)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
A.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
B.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C.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