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检测(一)
语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7分)
材料一:
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叫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和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门、窗、墙、瓦、槛、阶、栏杆、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和表现的多样性。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

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

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可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就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

但现在许多建筑却片面地求新求异,照搬照抄西方建筑,完全失去了传统精神。

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

要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必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的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

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的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

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

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

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

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拿自己的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

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

且那些仿制的洋式
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筑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

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

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并加以充分地应用。

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或钢铁,都同样地可能创造富于特殊风格趣味的建筑。

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

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

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

(摘编自梁思成《我国建筑今后新表现的趋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建筑法式是一代又一代的匠师们创造并严格遵守的,这也使中国建筑自成体系。

B.中国传统建筑虽遵守多种“文法”,但可以根据其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极不相同的类型。

C.艺术创造虽然可以接受新的形式,受外来思想影响,但是不能够完全脱离传统基础。

D.中国建筑始终表现出我们的传统习惯和趣味,所以我们不应该追求西方的建筑审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运用的灵活性和表现的多样性,三者各自独立,平行发展。

B.中国的古典建筑,大到宫殿庙宇,小到亭台水榭,均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着共同的特性。

C.一个国家在建筑上若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则会导致国家文化的衰落,甚至消亡。

D.作者将仿制洋式的点缀与欧美纪念性建筑比较,说明西方建筑技艺高超,难以望其项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表现中国建筑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广州沙面红楼坐北朝南,红砖砌筑,南面北面各建有尖顶阁楼,内部有壁炉、铸铁天花,极富浪漫情调。

B.南通光孝塔,每层塔檐用砖砌成迭涩平座,每层有四门,塔檐装有铜铃,风吹铃动,声如琴音,清脆悦耳。

C.南京夫子庙飞虹桥用巨石筑成,两侧桥栏护板上雕有象征“一路连科”“青云直上”的纹饰,图案精美。

D.汉明器陶楼的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檀,各个斗拱之间互不相连。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
5.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共16分)
孔子的自白
顾随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来。

——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
子路有些恼了。

倘使在他年轻的时节,他会当面给他一顿抢白吧,然而他现在确是老了,跟着先生周游了几年,软钉子,硬钉子——长沮、桀溺、丈人、晨门①诸人的话——吃得也着实不少了。

他的气质也和平
了许多,锋芒也收敛了许多了,抢白叶公的话,已竟来到嗓子里,又用力地咽了回去。

子路想起这叶公就是相传有着好龙的奇癖的叶公,他的居室的墙上,所使用的器具上,都雕刻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龙。

于是天龙们被他的至诚所感动,居然有一条肯从半空中落在叶公的家院里。

但想不到的是,叶公吓得面无人色,一头扎在床底下,紧闭了眼,又把两手夹下死劲握住两只耳朵,浑身战栗着,泪和鼻涕流满了他的面颊,又沾湿了他的胡子。

龙于是伤心了,一个焦雷,震破了屋顶,它乘着云又回到半空去了。

这个焦雷,据说不是龙的怒吼,乃是龙的叹息。

这询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物”的叶公,便是好龙而被龙吓坏了的那个叶公。

——他这样好名而不务实的懦夫,也有打听圣人的为人的资格吗?子路这样想。

子路于是装作没有听说,昂然地走出去。

叶公的青脸几乎变成铁色,手脚似乎战栗得骨肉都要散开了的样子。

他是愤怒呢?还是羞愧呢?那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一个清秋的早晨,金黄色的太阳照着逆旅庭院中那棵银杏树的金黄色的叶子。

而且那叶索索地抖着,仿佛太阳的光线在上面跳舞。

在这样的晨间,孔子早已起来盥漱了多时了,他正在楚国逆旅的屋子里伤感着呢:
——老了哇!真是老了哇!有好些时候,不曾梦见那位老圣人周公了!真是老了哇!梦也没有了呢!而且……而且……这趟南游,又是白跑了腿啊!回去吧!回去吧!不是有些天资极好的徒弟么?回家去把他们好好地教育起来。

行我的道的如果不是我自己,一定是我的徒弟们,或是徒弟的徒弟们呢!
孔子想到这里,他觉得眼前分外的光明,他那为了读《易经》写《春秋》而老花了的眼睛炯炯地注视着对面的墙上,似乎看见一种东西——环绕着侍立的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

子路蓦然说起话来了:
——先生!像叶公那样的人物,也要向我打听先生是如何的一个人呢。

孔子把注视着辽远处的眼光立刻收回来,在弟子群里找到了子路。

——你同他说了些什么呢?
——我同他说些什么呢?无论如何说,像那样的人,是不能了解先生的伟大的人格的,我昨天什么也不曾同他说哩!
孔子有些忧然了。

—由呀!你总是这样的执拗,你便告诉他又有什么妨害呢?你大概也觉得他好龙而又被天龙吓得生了病,有些滑稽,所以才厌恶他的为人么?他好假的龙,岂不比那用了笼子里装着的鸟儿或手牵着的小狗儿的人们强得多吗?你们有谁不是发现了人世的真实而觉得恐怖呢?由呀!你是太执拗了!你宿在石门的那一夜,那晨门曾讥讽过我了,你也不曾同他辩驳;长沮、桀溺在你问津的时候,也曾说过许多不满意于我的话头,你对于他们也不曾说过什么:那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晨门,长沮,桀溺——都是深知道我的人们,都是了解我的主义和行为的人们呀!便是前几日,此处的接舆②不是也在我的车前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歌
儿跑着过去了吗?我当时虽然想着同他说话而不能,然而我是不懊悔的啊!我不能使他变为我,犹之他不能使我变为他,我而今是第一次来到楚国,很愿多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心迹。

由啊!你为什么不答复叶公呢?他是一个富于好奇心而且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的人呀!
子路被了先生的抱怨,心里有些着慌了:
——同他说些什么呢?先生!
——你说:我们的先生是一用起功来忘掉了吃饭,欢喜起来忘掉了忧愁,而且不晓得什么叫作“老”哩!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节,眼睛又从子路身上挪开,仍然注视着对面的墙上,又看见那种众弟子们所不能看
见的东西。

但是子路听了方才的话,却分外地替先生伤悲。

先生周游列国已竟二十年了,到处受人家的欺侮与嘲笑。

还用得什么功哩?欢喜从何而来呢?但是“老”的确来了——先生的两鬓和胡须实在白得令人恐惧,便是颜面也干枯得有如树皮了!但是先生还不知老,也许是先生不好照镜子的原故吧?
孔子的眼光,仍然注视着对面的墙上,看那弟子们所不能看见的东西。

注:①长沮、桀溺:两个隐士。

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

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原刊于一九二六年十月《沉钟》第五期,署名葛茅。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公表面虽以“孔仲尼”尊称孔子,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将孔子看作庸凡之人,缺少对圣人的礼敬尊崇,结果惹恼了子路。

B.小说依据“叶公好龙”这一典故,用漫画式笔法描绘叶公见到天龙时的狼狈相,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好名而不务实者的嘲讽。

C.子路不屑于回答叶公,孔子却认为可借此阐明心志,小说这一细节刻画了师徒的不同形象,也揭示了处世需要机变的道理。

D.作者采用故事新编的形式,选取《论语》的有关记述进行大胆的糅合创造,使小说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融合。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所表现的子路形象与《论语》中的子路基本一致,都是一个常常受到孔子批评的鲁莽好勇之人。

B.文中以银杏树“那叶索索地抖着”暗写叶公,与诗句“道是无晴却有晴”写法一样,都运用双关手法。

C.晨门和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对孔子的讥讽,也有对他的褒赞,他们是深刻理解孔子的。

D.孔子先是发现并感慨自己老去,后面却又对子路说不晓得自已老去,前后的矛盾是其沧桑心境的反应。

8.小说中孔子的弟子们当时“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指什么?请简要说明。

(4分)
9.小说通过孔子的“自白”来塑造孔子形象,这样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材料一:
信拜礼毕,上坐。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大王失职入汉
中,秦民无不恨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材料二: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项王见A人B恭敬C慈爱D言语E呕呕F人有疾病G涕泣H分食饮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信谢,因问王曰”句与材料二“至鸿门,谢曰”句子中的“谢”含义不同。

B.材料一“然不能任属贤将”句与材料二“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中的“属”用法与含义不同。

C.材料一“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中“臣”与材料二“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相同。

D.材料一中“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句与“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句的“东”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任命仪式结束,与汉王谦让之后,韩信便详细地给汉王分析了当下的形势,极大地增强了汉王信心。

B.韩信一方面向汉王极力肯定项羽勇敢、强悍、仁厚,一方面又明确指出项羽只是施与小恩小惠,难得人心。

C.韩信从民心向背的角度,对比刘邦和项羽的不同做法和结果,刘邦听后果断采纳韩信的建议,部署众将战斗。

D.鸿门宴中,由座次的具体安排可以推知,古人在后室举行的礼节活动以坐东朝西为最尊,以坐西朝东为最卑。

13.将原文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4分)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4分)
14.李华在《鸿门宴》研读中提出“正方:刘邦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取决于一文一武两个助手”的辩题,请你以反方辩手的身份,结合两则材料与课文《鸿门宴》,从项羽的角度,简要陈述批驳正方观点的理由。

`(3分)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①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②。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
[宋]陆游
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

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

悠然剧谈罢,偶尔小诗成。

但恨桑麻事,无人与共评。

注:①飧:熟食。

②旧酷:隔年的陈酒。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以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信笔写来,语言亲切自然,平白如话,质朴流畅。

B.杜诗颈联为“转”,描写主人待客之简;陆诗则颔联为“转”,写宾主相处之欢。

C.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杜诗主要写前后行为的对比,陆诗主要写心情的对比。

D.两首诗都有富于情趣的细节描写,极富画面感,表现了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

16.同是客至,两位诗人分别是怎样招待朋友的?除了客至之喜,还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二)17.情境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凭自己的才能可以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的。

即使这个国家处在“,”的两大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3、《登岳阳楼》中“,”两句,表现出诗人心系国家安危,胸襟博大。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19、20题。

(共12分)
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

他是“水利学家”。

他拉起我的手,他开始切脉,他在察看我身体里江河湖海的水情。

脉有些滑,他说。

这不就是说河水快断流了,只有些残水勉强敷衍着河床?他又说,脉有些滞涩。

这当然是说,该清淤了,淤泥已堵塞了运河,许多船队搁浅了,天光照不见波影,没有湛然清流,生命在岸上如何能够领略柳浪闻莺?
他是“哲学家”。

多数时间里他很少说话,他在格物致知,他在沉思。

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他总是由果推因,沿波溯源。

他说,勿躁勿怒,你当涵养性情,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物我无隔则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之正气护持我,则何病之有?他说,旷达些吧通脱些吧,明月在怀,白云在怀,无垠的蔚蓝色时时高悬心中,你就有了至人的品格,则何病之有?
这位中医大夫,当然不是这样滔滔不绝地发表他的哲学讲演,不,他常常是沉默和安静的,眉目间透出的是静穆和慈祥。

我借阅他的一些行医日记,我觉得我不是在读有关医术的文字,我其实是在读哲学,甚至,他告诉了我许多在哲学著作里读不到的东西。

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只因为他是高明的医生。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们才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游子悲故乡”的情怀。

B.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雪时用了一个“紧”字,鲁迅赞它富有神韵。

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19.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用了借代手法,又用了比喻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位中医大夫是比一般医生更高明的医生。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共10分)
《红楼梦》中的建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红楼梦》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古人认为完美的园林景观应该①。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在蓊郁的花草树木和潋滟水光映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极尽清幽旷达之妙。

每一个庭院都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极富自然情趣。

同时,园子里每一座院落的建筑格调,②。

如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③,“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自然情趣流泻而出,与黛玉真诚率真的气质相合;蘅芜苑,一眼望去,清凉瓦舍,但透过院内各种香草,素净无华,把宝钗安分随时、不流于俗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每一座庭院都与人物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22.“稻香村”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后来成为李纨的居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稻香村”是如何体现庭院与人物“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的?(4分)
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恃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回)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

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

里面数楹茅屋。

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60分)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提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中关于“差序格局”概念阐释时亦有“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推己及人,不仅是对象范围的拓宽,更是眼光胸怀的升级。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出来。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