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南山学院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
题目:会计制度设计
学院:现代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 会计电算化
班级:会电(技术)112班
学号:201117281056
姓名:夏娇
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

如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和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除了选择风险小、盈利性强的投资项目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关键。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发生的恶性管理舞弊,都要求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核算规程
正文:
安然、银广夏等会计造假案件使得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问题在国际、国内广受瞩目。

归其原因是“内部控制的缺失”。

国际上,2001年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对美国本土和他国在美上市公司产生了强烈震动和巨大影响,而欧盟在对近20个国家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控制重点和政策建议,使得一场内部控制的“风暴”席卷欧洲大陆。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成为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纵观这几年的经济案件、腐败案件,无不是由于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管理上出现漏洞给少数人可乘之机。

我国新《会计法》十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确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失误承担的法律责任,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紧紧围绕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基本原则、会计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及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作了明确规范。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意义。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对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和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

具体是企业为了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而制定的各种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

内部会计控制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组成,其基本目的在于保护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二、会计制度作为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影响决策为目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内部强化管理。

内控制度是为了保障企业日常运作遵循产权利益归属而确立的一套规则,是企业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全面管理的策略。

从内控制度的受益对象来看,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包括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外部股东、债权人、政府等。

会计在内部控制制度中起到一个制约环节的作用。

经济事项的发生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利益协调过程,存在一个制度有效性假设,制度运作最大可能规避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增强人的集体主义倾向,使会计人员能够得到真实的经济信息。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内部强化管理。

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多是一种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从内控制度的受益对象来看,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包括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外部股东、债权人、政府等。

作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税务机关必然关心企业的会计工作是否贯彻公认会计原则,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权益人的财产是否有保障,是否受到侵占和损失。

这样就使人们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给予极大的关注,并以此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是否有效,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成因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不相
容岗位交叉任职现象普遍存在,给其职务犯罪留下隐患;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个别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位,已建立内审机构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2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贯彻不力。

目前有些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控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

更多的是制度贯彻不力且有章不循,出现问题执法不严。

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多强调灵活性,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制度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3 外部监督乏力。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社会舆论监督等)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但是由于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造成监督弱化问题严重,同时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了。

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改善和强化内部控制已经刻不容缓了。

(一)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加强总会计师在会计工作的地位,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不以个人意志左右内部会计控制,保证内部控制正常有效运行。

健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权限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应建立人力资源控制系统、物力资源控制系统、财力资源控制系统、信息资源控制系统。

从经营环节看应有供应环节控制系统、生产环节控制系统和销售环节控制系统,等等。

内部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控制职能和管理权限在每一个需要控制的地方都建立控制环节,进行科学的分工与互相牵制,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二)强化经济业务活动中的内部会计控制许多企业和单位正致力于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以此作为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强化经济业务活动中的内部控制。

强化现金流的内部控制现金流的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形容木桶的外围是由许多木板保卫着,木桶的容水量并不取决于那些较长的木板,反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企业的现金流类似木桶的最短的木板,要保持企事业单位正常经营活动,必须降低各种控制风险,把现金流这一薄弱环节控制住。

在货币资金控制方面,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及回避制度。

(三)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控制,与内部审计共同完善内部监督控制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加强对会计人员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和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掌握财务运行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学会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四)根据新形势,创新内部控制制度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将发生明显变化,内部控制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并实施ERP,应当关注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应当关注观念的变革与创新。

内部控制更应当有全球经济意识,要能敏感地认识到各类新生事物的价值,如品牌、域名、互联网、生物工程等。

(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实现控制计算机化一个良好的信息和勾通系统可以及时、全面、正确地提供企业的运营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

在会计核算
上基本可以脱离手工操作的帐务处理过程,实行会计核算计算机化,这既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系统。

同时,也必须提高管理者信息技术水平,加强监控,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加密技术、程序控制、数据处理功能保护、跟踪检测信息等等,防止舞弊者盗窃单位经济资源、各种财务数据、仿造或伪造处理或数据库的篡改增删。

参考文献:
1王本哲,王尔康会计制度设计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8年
2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1第2期.
3田莉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上海会计2001第6期.
4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第1期.
5许新华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分析会计之友2006年第29期
1 处理好控“点”与控“面”之间的关系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企业一般是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点。

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一般应该设在三个位置上,并由董事会直接负责监管:一是资金。

对企业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的分级权限控制,防止资金的越权循环和体外循环。

二是成本费用。

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按照会计制度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虚假列支、随意列支、无序分摊等舞弊行为。

三是权力监控。

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的越权使用和非程序化乱用,造成经济损失。

2 对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单位负责人承诺制这是内部会计控制成败的关键。

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单位最高领导人控制的随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

就我国一些企业的现状分析,内部控制没有很好地执行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

《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对外出具报告由单位负责人承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且对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失效和舞弊承担法律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发展。

什么是内部会计控制
3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了。

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改善和强化内部控制已经刻不容缓了。

3.1 健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权限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应建立人力资源控制系统、物力资源控制系统、财力资源控制系统、信息资源控制系统。

从经营环节看应有供应环节控制系统、生产环节控制系统和销售环节控制系统,等等。

内部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控制职能和管理权限在每一个需要控制的地方都建立控制环节,进行科学的分工与互相牵制,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3.2 处理好控“点”与控“面”之间的关系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企业一般是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点。

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一般应该设在三个位置上,
并由董事会直接负责监管:一是资金。

对企业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的分级权限控制,防止资金的越权循环和体外循环。

二是成本费用。

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按照会计制度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虚假列支、随意列支、无序分摊等舞弊行为。

三是权力监控。

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的越权使用和非程序化乱用,造成经济损失。

3.3 对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单位负责人承诺制这是内部会计控制成败的关键。

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单位最高领导人控制的随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

就我国一些企业的现状分析,内部控制没有很好地执行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

《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对外出具报告由单位负责人承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且对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失效和舞弊承担法律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发展。

3.4 强化现金流的内部控制现金流的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形容木桶的外围是由许多木板保卫着,木桶的容水量并不取决于那些较长的木板,反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企业的现金流类似木桶的最短的木板,要保持企事业单位正常经营活动,必须降低各种控制风险,把现金流这一薄弱环节控制住。

在货币资金控制方面,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及回避制度。

3.5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实现控制计算机化一个良好的信息和勾通系统可以及时、全面、正确地提供企业的运营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

在会计核算上基本可以脱离手工操作的帐务处理过程,实行会计核算计算机化,这既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系统。

同时,也必须提高管理者信息技术水平,加强监控,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加密技术、程序控制、数据处理功能保护、跟踪检测信息等等,防止舞弊者盗窃单位经济资源、各种财务数据、仿造或伪造处理或数据库的篡改增删。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对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和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

具体是企业为了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而制定的各种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

内部会计控制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组成,其基本目的在于保护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编辑] 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式
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多重会计控制防线,主要包括:
(一)分工控制单位应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会计与出纳分离;授权进行与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执行与审核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执行与记录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保管与记录某项财产的职务分离。

(二)授权控制单位内部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未经授权和批准,就不能接触这些经济业务。

既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也明确了他们应承担的责任。

使经济业务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

授权控制有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两种形式。

一般授权是对办理一般经济业务权力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特殊授权是当某项经济业务超出一般授权范围时,所给予的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

(三)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
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主要包括: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经专人复核后,经过规范的凭证传递程序,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账。

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作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四)预算控制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或用款计划,井通过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由相关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

预算的编制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执行过程中,允许经过授权对预算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应当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控制无预算的支出。

(五)财产保全控制指为了确保单位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对于单位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授权专人进行保管,建立定期清点制度,保证财产物资账实相符。

(六)风险控制单位必须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七)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经济
[编辑]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一)健全性原则从《规范》规定看不仅包括单位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方法,也包括对人、财、物、信息等方面以及对供、产、销、运、存等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控制,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计划、预测、决策等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与制度。

(二)经济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产生于加强经济管理与监督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三)适用性原则由于各单位在业务类型、管理组织、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符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使其能够产生足够的、有效的控制力。

(四)协调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要求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处于最佳组合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单位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编辑]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1]
内部会计控制应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内控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系统有效、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这些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递进层次关系,通常表现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

[编辑]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2]
基础控制是指通过设计会计程序来保证完整、正确地记录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及时察觉和处理错误。

通过该种控制可以实现会计控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证获得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基础控制又包括四种控制:
合法性控制,即用各种方法检查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以保证其能够如实反映经济事项。

它主要通过熟悉会计制度的人员审查会计文件,确定所记录的业务是否真正发生,对其处理过程是否与规定的程序相一致,查明业务处理是否经过授权与批准,有无越权行事等行为,以及是否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审核。

例如单位的审核员对单位的原始凭证的核实程序。

正确性控制,即为了确保单位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能够及时用正确的金额与账户记载的一种控制。

它通过建立发生额计算、余额计算、检查、账户分类检查、双重核对、事先控制与分工牵制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例如单位审核岗位对记账凭证的复核工作。

完整性控制,即保证发生的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均记入控制文件的一种控制。

它主要通过凭证的连续编号、总额控制、登记账簿、档案管理并运用备忘录等手段来保证记录的完整性。

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已由计算机解决部分完整性的控制工作。

一致性控制,即保证记录一致性的控制。

它主要通过实地盘存、对内对外账实核对、差异分析、调账等方法来保证会计记录的一致性。

实物控制是指为了保护单位实物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而实施的控制手段。

它主要通过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单位的资产,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及实行永续盘存制等方法来实现的。

例如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单位出纳岗位保管的现金及有价证券;仓库的物资由仓库的保管员负责,其他人员无合法凭证不能领用。

施行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基础控制充分发挥作用而实施的监督手段,具有监督、强制和约束的特征。

严格的基础控制设计本身并不能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施行,只有基础控制得到真正实施才能发挥会计控制的作用。

施行控制能够确保单位会计程序和基础控制程序按照设计的要求发挥作用,同时也能保证及时发现错误并查明错误产生的原因,使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

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因素[3]
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因素很多,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它涉及到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预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筹资、担保等方面。

企业领导层是单位内部的最高权力机构,单位的任何管理制度都经他们制定和实施。

因此,管理者的思想意图、经营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果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所制定出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就不能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二是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及财务会计报告的态度。

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如果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有了正确的认识态度,那么在会计核算、会计纪录、经营利润的核算过程中就不会有人为操纵的现象。

所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如果管理者对会计数据、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非常重视,在涉及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相互牵制,会把会计控制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并在行为中向员工做出表率,以身作则影响员工行为,那么,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就会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是管理者对员工能力的挖掘使用。

企业领导者如何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使其适得其所,学以致用,并对其工作责任到位,建立相应的轮岗制度和岗位奖惩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得以顺畅运行的基础。

如果管理者出于一己私利,对工作认真、敢于坚持原则的员工进行撤换,对不称职的员工加以重用,那么,就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监督体系也会流于形式。

(二)内部组织结构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