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教案《看电视》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一年级教案《看电视》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三节《看
电视》。
详细内容包括时间的认识,了解电视剧播放时间的表示方法,以及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能够准确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时间的表达方式,加减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准确读取时钟时间,运用加减法解决看电视时遇到的
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电视节目单、时钟、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用时钟、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电视节目单,展示不同时间的电视节目,引导学生关注时
间信息。
2. 新课导入(10分钟)
(1)介绍时钟的构成,讲解时针、分针的读取方法。
(2)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练习读取不同时间。
3. 例题讲解(15分钟)
(1)讲解如何计算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长。
(2)讲解如何计算两个电视节目之间的间隔时间。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长和间隔时间。
5. 小组讨论(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点评,强调注意事项,纠正错误。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列出今天晚上7点到9点之间,你喜欢的三个电视节目及其播放时长。
2. 答案:
(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计算时长和间隔时间时,仍有个别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如上学、放学、吃饭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时针、分针的读取方法;
不同时间段的表示,如上午、下午、晚上;
特殊时间点的表达,如整点、半点。
二、教学目标
时钟的布局和刻度含义;
读取时间时的注意事项,如区分时针和分针,避免混淆;
通过练习,提高读取时间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加减法的运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需要详细讲解和练习:
电视节目播放时长的计算方法;
两个节目之间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法在时间计算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时钟的使用:时钟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具,应详细说明:
时钟的操作方法,如调整时间、读取时间;
学生用时钟的准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五、教学过程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节目单中的时间信息。
播放时长和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动手计算,提高理解力。
练习题目的设计,涵盖不同时间段、不同时长的情况;
对学生练习的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的设置:这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详细说明:
作业题目要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答案要明确,便于学生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探索与时间相关的趣味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 讲解时注意语调的起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提醒学生关注。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要过长,以免影响后续教学内容。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适当增加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3. 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耐心指导,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单,提高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节目单中的时间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 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讲解是否深入浅出。
2. 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否讲解透彻,学生是否能够掌握。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是否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课件演示等,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2. 是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堂氛围方面
1. 是否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
2. 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方面
1. 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是否有了明显提高,加减法运算是否更加熟练。
2. 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良好,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