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全章教学反思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学习功和机械能的知识,内容包括:功、功的原理、机械效率、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本章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教学时可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引入及巩固知识点,教材在每一节都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功、功的原理、机械效率、功率、动能和势能这些概念不会产生太大的困难,但是学生在真正应用所学知识做题时只要存在以下的几点问题:1、判断力或物体是否做功时对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互相垂直时物体或力不做功的知识点还理解不透彻,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各种例子加强这一知识点;2、机械效率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s 与h的找法始终有很多学生混淆不清,导致做题出错;3、功率与机械效率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但学生在做题时学生看到两个率会以为它们会有关系会混淆;4、探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对用斜面的高度来控制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理解还是比较困难,对于机械能守恒以及能量的转化这一节掌握较好。
以后老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这些方面加强讲得透彻,使学生掌握更好。
一、《功》教学反思
功这一节内容重点是判断力是否做功;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同时也是难点。
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好做功这个概念,我首先从汉字中功的含义“成效”“贡献”的意思出发,让学生初步感性的知道哪些情形物体对另一物体,再进一步分析物体对另一物体做功具有的共同特点,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及功的概念。
然后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功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三个步骤,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做功的含义。
但在讲到汽车刹车阻力做功时,我感到比较难讲,学生也比较难理解。
在对功理解的基础上,我直接提问功的大小该如何计算呢,引出功的计算公式,然后通过一些适当的练习加深对公式如何应用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都能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基本能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实现了该节的学习目标。
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二、《机械效率》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的课堂教学,教学力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努力创设“和谐、平等、探究合作”的教学情境,倡导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与学,而是师生共同寻求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用一个运沙子的三种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思考除三种之外你还有什么好方法,来激活课堂气氛。
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思维非常活跃,想法独特,在相互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极大调动了参与课堂的热情,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特别是男同学表现得更加出色,课堂上注重了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由于学生较多,在组织探究实验过程中,课堂显得有点乱。
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探究、选择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还需我不断地去探索。
三、《功率》教学反思
功率本身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虽然它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但是比较抽象,教学中我按照教材上采用类比法,与速度的研究方法来类比。
再通过三个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最后跟学生一起得出“做功有快有慢”。
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理解也较好。
再在学生理解做功快慢的基础上提出概念、引出公式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最后通过几道例题巩固,加深同学们对功率的理解。
总的教学效果还可以。
但是,有部分学生反映上课的时候听的明白,例题也明白,但是自己做起题来的时候又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可能这部分同学的理解速度慢点,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全部顾及到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同时在教学环节存在没有太多时间给学生思考的问题。
四、《动能与势能》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能”的认识,在思维上能贯通,如,能的定义: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
学生能够理解,能够举例,但是分析实际问题时发现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好。
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要老师讲解,结合能的定义,分析后学生才真正明白。
说明我们的学生在知识联系实际应用方面较欠缺,教学中这方面要多引导学生思考方法,多进行练习。
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对于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时是为了获得推动木块前进时的速度不同能理解,但分析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却写成是斜面的高度。
说明学生由现象转化知识的能力要特别关注。
有条件的最好是让学生人手操作,从中让学生自己摸索理解。
所以操作实验是真正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
途径,真正的素质教育要真正实施任重道远啊。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在教学完《机械能及其转化》这节课之后,我有如下反思:
一、感觉做的好的地方。
1、明确教学目标。
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注意紧密地围绕着教学目标。
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和学生探究、交流、分析日常情况的一些事例,如向上扔粉笔头、拍皮球、踢足球、跳蹦蹦床及骑车上坡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且印象深刻。
2、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层次清晰,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很自然、到位。
上一节学习动能、势能及其大小,本节首先进行了检验,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发挥着课堂组织者和学习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通过活动、观察、思考、讨论、归纳、交流等行为自然地掌握所学知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3、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这节课应用了多媒体教学,选择了许多实物和视频,使许多实例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比如各种机械能转化的动画等,这样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仅仅限制的文字的理解上,而是直接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同时也没有脱离物理实验的作用,有效的把课件和实验结合在了一起。
4、注意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每个重要的知识点的得出都能先根据学生的一些已有经验总结,学完以后让学生列举相关的生活实例。
这样既能达到练习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同时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不足之处:
1、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的评价作用。
2、细节不够完美。
有些设计我虽然感觉很好,但学生可能是生活经验不足不好理解,造成了课堂还不够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