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学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其意义
(一)课程的内涵——(常考)
课程是指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一词的来源: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西方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选择题
(二)课程的分类——(常考)
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
(2)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2.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的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3.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的区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4.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5.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6.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出的课程。

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①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②物质性隐性课程: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
③制度性隐性课程:学校管理体制,班级管理方式等
④心理性隐性课程:人际关系,师生特有的心态是行为方式等
杜威将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相伴随的,对所学内容及学习本身养成了某种情感、态度的学习称为“附带学习”。

杜威的“附带学习”与克伯屈的“附学习”已涉及隐性课程的问题,而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三)课程的意义(了解)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依据、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易考,学生中心理论,学科中心理论)(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杜威。

1.基本主张
(1)经验论
课程即那种对学生经验增长有教育价值的经验。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由做中得
(3)主动作业论——儿童活动经验来对社会工作进行分析:美术等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课程组织要符合教材的逻辑顺序更要符合儿童的心理顺序。

2.评价: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校课程以是歌手那个基础一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1.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
代表人物创始人布鲁纳
结构主义课程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写课程
倡导发现式学习法,培养学习者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巴格莱
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是赫铁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核心。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1.基本主张
主要研究社会问题,以社会为出发点来设置课程
2.评价:
——所有评价都是了解
三、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一)儿童发展—1.儿童成熟与心理特征直接制约课程开发 2.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制约………
(二)社会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
(三)学科特征
此外,课程属于文化,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
1.含义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

广义>狭义:包含教育方针
2.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3.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4.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
布鲁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5.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即课程的文本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教科书)。

(一)课程计划
1.概念: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组成: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设置就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的规定学校的,这是地理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作用: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二)课程标准
1.概念: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结构: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

3.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教材
1.概念: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2.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统筹安排
3.编写:我国中小学教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是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一门学科或一门命题)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4.编写的基本原则
(1)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不是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点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四)课程资源
三、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
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评价,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二)课程评价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泰勒提出。

——评价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义提出,主张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实际的结果上来。

3.CIPP评价模式
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各种课程计划)、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步骤
四、课程开发
(一)概念: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二)影响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华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三)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课程开发重在过程
3.情境模式—英·劳顿:“文化分析”理论中提出
包括情景分析、目标表达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五个步骤。

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
2.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1)第一次教育改革在20世纪初,改革的核心是课程。

杜威理论反赫尔巴特理论第二次20世纪50年代,核心仍是课程,布鲁纳理论影响巨大
第三次,20世纪80年代至今,核心是改革,内容全方面。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
1.前七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状况——
(1)新中国,改旧立新
(2)195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中学各科教学大纲;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3)大跃进,“教育大革命”,中小学课程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
(7)1986,“六三制”、“五四制”;课程表全部课程分为学科类和活动类
2.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3.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4.技术教育课程改革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重点)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
第三,内容联系观—教学内容“生活化”
第四,学习方式观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哥情感体验。

第三,关注月生的道德胜过和人格养成。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逆转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四要结合分析记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一)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对学科比重的调整
语文24%下调至20%-22%
数学16%到13%-15%
综合实践活动6-8%
地方与校本课程10-12%
3、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的制定
(1)义务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征
(2)普高到课程标准
2.教材的编写
(1)由国编制改为国审制
(2)降低难度,引进现代信息;联系生活;重视活动设计;尊重师生个性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3.教师观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四)课程管理
(五)课程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