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一、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的概念、区别
1、概念:按其本身的形成过程和内在属性,劳动分工可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1)自然分工是由于纯生理差别或自然禀赋的生产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分工;
(2)社会分工是由于生产主体(个人或组织)自主选择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
2、区别:(1)在自然分工中,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权力;
(2)在社会分工中,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主动的,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或安排生产方式。
二、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因果关系
自然分工产品交换
社会分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1、建立在自然分工基础上不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产品生产;
2、以产品生产的剩余品进行的交换就是产品交换;
3、产品交换引致社会分工;
4、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商品生产;
5、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就是商品交换;
6、由商品生产引致的社会分工是更高层次的分工,依此循环下去
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第二次: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工;第三次:商业的出现)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畜牧业和农业成为相互独立的产业门类。
(1)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2)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成为相互独立的产业门类。
(1)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1)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
(2)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四、商品交换的三个发展阶段
• 由偶然商品交换到经常商品交换
• 由物物交换(W—W)到商品流通(W—G—W)
• 由简单商品流通(W—G—W)到发达商品流通(G—W—G ’)
1、物物交换(W—W)
(1)发生时间: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
(2)产生条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特点:为买而卖,卖出商品的目的是要买回另一些商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两极的商品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4)意义:物物交换看来平淡无奇,却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文明和创造,它以商品形式永恒地创造了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
(5)局限性:商品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准确的表现,从而很难做到等价交换;交换具有极大的偶然性。
(6)物物交换的困难性:
①不知谁有自己想要的商品,同时对方不一定想要自己的商品
——欲望的双方一致
②对方不等你去寻找他想要的商品
——时机的双方一致
③交换比率
例如:草帽和刀的交换(根据生产该物所需的劳动时间,草帽与刀的交换比率为10:1)
搜寻费用(时间)+交涉费用(时间)=交易费用
2、简单商品流通(W—G—W)
(1)发生时间: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2)产生条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特点:商品的买与卖结合在一起,交换双方在让渡自己商品的同时,也购买对方的商品,商品的买与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
(4)意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过程的革命,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突破了交换的时空限制。
(5)孕育着经济危机:商品交换过程分离为卖与买两个独立的阶段,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
(7)总结:由生产者自己进行,目的是获得新的使用价值。
交换范围扩大,次数增加,地位日趋重要。
3、发达商品流通(G—W—G’)
(1)发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
(2)产生条件: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经济事业
(3)特点:①交换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卖而买,从中牟利;②货币的投入是为了收回更多的货币,即为资本形式的货币。
(4)商人资本是历史最早出现的资本形态。
(5)总结:货币的出现是第一次飞跃,商业的出现则为第二次飞跃,它降低了商品交换的交易费用,使社会分工由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并不断深化。
五、货币的出现
1、解决问题:缓和了物物交换的困难
①时机、欲望只需单方一致,使搜寻费用大大减少。
②决定交换物单位的困难减轻。
2、遗留问题:
(1)卖者仍然要搜寻买者,搜寻费用较高。
(2)交换比率问题仍然存在。
(3)市场问题:由于货币所有者具有等待交换的权力,结果销售比购买困难得多。
货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品流通的矛盾,但又使其矛盾扩大化。
商品流通潜在的矛盾出现:买卖脱节潜在着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的矛盾。
六、发达商品流通与简单商品流通的区别
七、分工理论
1、(1)斯密定理:分工受交换能力的限制
• 专业化分工研究的起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
• 在斯密看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而新的劳动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
斯密在《国富论》中用了大量篇幅论述市场范围受到运输能力的限制。
也就是运输能力的改善能够扩大市场范围,
从而促进劳动分工的发展。
• 斯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
而且更深刻地指出,技术变迁以分工加速知识积累的形式,成为报酬递增永不枯竭的源泉。
• (最终必将导致垄断)与静态的竞争均衡是不相容的。
(2)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 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报酬递增,而进一步的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
• 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所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
• 因此,专业化和分工应该成为研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3)斯密定理为后世经济学家所关注还因为这一定理造成了一个两难困境:
根据斯密定理,分工不断深化将导致典型的产业结构是垄断而不是竞争。
一方面市场范围对分工的影响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另一方面竞争性产业结构是广泛存在的。
斯密定理解释不了这种分工演进与竞争性产业结构的相容性。
2、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回归:杨格定理
• 杨格1928年的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代表了当时研究分工问题和报酬递增的最高成就, • 他重视分工、交易费用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发了斯密关于分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
• 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被后人概括为“杨格定理”:
• (1) 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
• (2) 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相互作用,彼此增进;
• (3) 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分工的两个侧面。
• 针对马歇尔就纯粹生产者和纯粹消费者绝对分离的论点,他强调了分工中所有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
对称地位,每个人的需求都是由其供给决定的,杨格称之为倒数需求律。
• 一方面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另一方面,市场规模又取决于购买力,即生产的数量,也就是分工的水平。
从而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这是一个报酬递增的动态累积过程,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蕴含于此。
(1) 动态均衡——静态均衡
• 杨格认为,产业的运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随着分工的不断演进,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分工链条不断加长,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会带来最终产品
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交易的增加,进而促进市场范围的扩大,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又进一步推进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 上述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并逐渐深入的,是内在的动态均衡,而不是静态均衡。
• 分工的发展会带来经济中的报酬递增正是源于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 或者说分工的网络效果。
因此,专业化经济与劳动分工才是经
济进步的最重要的源泉。
(2) 专业化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 按照杨格的观点,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出现,不进行专业化分工,仅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单个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扩张并不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
• 报酬递增是真实经济中的动态经济现象,是由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应当把大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统一起来。
• 杨格提出了社会收益递增概念,以区别于马歇尔的规模收益递增概念,并认为规模经济可能伴随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之中,却不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源。
(3) 迂回生产——直接生产
• 迂回生产方式作为分工的最大特点,其发展会使原材料与最终产品之间插入越来越多的从事中间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企业,从而导致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 杨格将这种由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称为“市场规模经济”,以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规模经济”。
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
• 迂回生产方式的表现形式是人均资本的增加,这不仅是指投入的增加,而且是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劳动分工是形成迂回生产方式的主要原因。
• 迂回方法的经济,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规模。
3、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复兴: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 80 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
•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以斯密、杨格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其分析工具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新, 而思想渊源则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古。
八、流通产业
(1)流通产业:①广义的流通产业是指商品所有者一切贸易关系的总和,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包括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信息和金融等诸多行业。
②狭义的流通产业仅仅指批发、零售和物流三个产业。
(2)特点: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进入和退出障碍低
③行业集中度很低(规模经济不明显);④技术进步是从属的(技术依赖“进口”)
第二章流通环境和流通体系
一、买方、卖方、均势、混合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1、卖方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1)卖方市场:是指市场需求在一段较长时间里、在一定区域内、较大幅度地持续超过市场供给,使卖者在与买者的竞争中形成对自己有利的要价和条件的市场态势。
(2)卖方市场的主要特征:商品供不应求;商品普遍短缺;价格趋于上升
(3)商品流通模式:生产流通消费
• 在卖方市场上,由于需求总是大于供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上的地位处于不平等状态。
生产者因过量的需求而在与消费者的竞争中可以单方面定出对自己有利的要价和条件,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卖方驾驭、控制着市场。
• 因此,在卖方市场态势下,首先生产决定流通和消费,也就是说生产者决定生产什么商品,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以什么样的价格销售该商品,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
•其次,作为商品流通企业,一方面受生产者的制约和限制,不得不接受厂商的苛刻条件,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地位把它所受到的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同时追求高额利润。
• 卖方市场是在卖者与买者力量不平衡的形势下运行的,这样,供给一方往往会通过提价或变相提价等手段获得较高利润。
这就易使生产者缺乏较高的进取激励,没有较大的积极性去考虑如何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更新产品和提高生产效率,使陈旧、劣质或“十年一贯制”的产品充斥市场。
2、买方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1)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供给在一段较长时间里、在一定区域内、较大幅度地持续超过市场需求,使购买者在与卖者讨价还价中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的市场态势。
商品普遍过剩、供大于求、价格趋于下降,是买方市场的特征。
(2)买方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生产流通消费
• 在买方市场上,由于生产过剩、供给大于需求,购买者在市场上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在与生产者竞争中处于优势,并能够驾驭、控制市场。
买主会共同努力,力图把市场价格压低。
这时的市场竞争主要发生在卖主之间,卖主为了推销商品,也就被迫容忍和接受对自己不利的销售条件。
• 在买方市场态势下
首先,消费决定流通和生产。
• 由于市场上的商品严重供过于求,总有一部分商品不能实现销售,而把商品销售出去是生产者、经营者生存基本条件,因此,卖主之间竞争激烈,这要求生产者必须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和生产商品,经营者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采购商品。
其次,流通决定生产。
• 由于流通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地位,具有天然的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消费者需要什么,流通企业就采购什么,流通企业采购什么,生产企业就要生产什么。
尤其是在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条件下,流通对生产的支配作用就更加明显。
• 在买方市场态势下,长期供过于求的市场走势,不仅会给生产企业也会给流通企业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商品滞销,存货增加,资金周转受阻,流通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努力加强管理,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通过打折降价和各种促销手段来扩大商品销售。
这种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销售危险,以致生产萎缩,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等等,最后不得不通过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强制地使供给适应需求。
3、均势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1)均势市场——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对平衡,卖者和买者的经济力量大体上呈现为一种均势状态的市场态势。
(2)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基本平衡、价格比较稳定、适度供给和适度需求的结合,是均势市场的特征。
(3)商品流通模式:生产流通消费
• 适度供给,是一种能和需求大体相适应的供给。
供给有时小于需求,有时会大于需求,但其差额比较小,不存在卖方市场上供给严重短缺和买方市场上供给严
重过剩的情况。
• 适度需求,是一种能同供给大体相适应的需求。
需求有时可能超过供给,有时赶不上供给,但其差额也不大,也不会存在卖方市场上需求严重过量、买方市场
上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而且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有限差额,可以通过改进收入分配来加以调节。
•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流通、消费三方都无绝对的优势或绝对的弱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均衡市场态势是一种理想的市场态势,在这种市场态势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利益都能得到市场的维护,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流通企业积极购销,传递信息,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以不断地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同时又指导着生产和消费的发展方向。
4、混合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1)混合市场——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和均势市场共存的市场态势。
(2)同一种商品在甲地表现为供过于求,在乙地却是供求平衡,而在丙地表现为供不应求。
于是,商品会从甲地向乙地和丙地流通,也会从乙地向丙地流通,而且商品从甲地向丙地流通的速度较快、数量较多。
(3)在甲地供过于求的商品,在乙地表现为供求平衡,而在丙地却是供不应求,(这类商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很多,形成的原因在于生产和消费的时空矛盾,信息不对称)。
•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关系就变的非常复杂,三方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行动却促成同一个结果,即在更为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均势市场的形成。
(4)商品流通模式:甲地(供过于求)乙地(供求均衡)
丙地(供不应求)
注:箭头表示商品流通的方向、速度、数量;双箭头表示流通速度快、数量多。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流通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四个基本假设: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2、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三、生产企业对流通企业的纵向控制
(1)条件:在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条件下(比如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占市场等不完全竞争市场),商品流通模式主要体现为上游的生产企业对下游流通企业的纵向流通控制关系上。
(2)①.为零售商限定销售区域;②要求流通企业实行排他性经营(独家交易)
③搭配销售;④维持转售(零售)价格。
(维持转售价格:指制造商或批发商试图控制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最终售价而与再售商达成的一种协议。
例如:固定转售价格、最低转售价格、最高转售价格、区间转售价格)
四、弹性理论的应用:蛛网理论(重点)
• 在一般的供求模型中,供给量总是被假设为同一期价格的函数,而在蛛网理论中,供给量则被假设为上一期的价格的函数。
• 蛛网理论的三个假设前提:一是从开始生产到产品产出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无
法改变;二是本期的产量决定本期的价格;三是本期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
• 现以生猪的供求为例来说明。
由于生猪从饲养到育肥出售,要经历一定时间(假定为一年)因此假定:①供给函数:今年(本期)生猪的供应量由上年(上一期)的饲养量决定,而上年的饲养量则由上年(上一期)的实际成交价格决定。
②需求函数:生猪的需求量看作是取决于同期的价格。
(1)蛛网模型的第一种状态 : 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ES<ED),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 价格最后收敛于均衡点。
第一种状态第二种状态
(2)第二种状态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ES>ED),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
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 当市场收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
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是一种不稳定的均衡。
因此政府一定要有作为。
(3)第三种状态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相同,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恰好相等。
• 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
当价格下降时,需求的增加幅度与供给的减少幅度相等,价格上升时同样如此。
• 产量与价格总是对等波动,从而形成一个封闭型循环。
五、农产品流通特点
1、在流通上表现为现货交易较多,季节集中度高,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重要。
2、交易规模小,参与主体多
3、农产品流通的自组织功能弱
4、以原产品或初级产品流通为主,转化加工滞后。
六、农产品的自组织功能弱的原因:
1、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小
2、供给需求价格容易形成“断点”和“盲点”
3、供给和需求的时间差距大(小生产者的”追随效应”、市场价格信号的”滞后效应”)
七、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
1、便利品:购买风险小的商品。
一般而言就是购买单价低、消费时间短、消费者考虑得少的商品。
购买频度高,需求弹性小,消费者具有购买经验且信息充分、具有满足即时性消费需求特点的商品,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往往不会花费特别的精力。
一般在居住或工作场所附近购买(盐、糖、牙膏、内衣、袜子等)。
2、选购品:指消费者能够通过自身的比较行为降低商品购买风险的商品,同时在购买时没有明确的购买偏好。
购买频度较低,需求弹性大,没有明确的偏好,
较高的价格、品质信息收集时间长(如:女士服装、家具、服饰杂货等)。
选购品的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特征是以适宜性、质量、价格、风格为基础进行对比。
从需求发生到购买实现,需要比较长的信息收集时间。
需求量容易受经济状况的影响,需求弹性较大。
3、特殊品:指消费者会在购买前进行品牌选择的商品。
消费者在购买特殊品时,类似的收集信息及评判商品的活动在购买前就已经完成了。
特殊品的选择主要出于价格以外的因素(品牌力、质量信誉、声誉等)。
八、交易费用的构成
搜寻费用——寻找合适交易对象的搜寻费用”
交涉费用——为达成交易而解除信息不对称的交涉费用
监督费用——保证按照协议实现交易的事后监督费用
第三章零售
一、零售的概念
零售:包括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非商业性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
二、零售的特点
(1)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
(2)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
(3)经营场所分散,经营活动受商圈的限制
三、零售组织的分类
1.百货商店
(1)百货商店: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类别设立销售部门,开展进货、销售、核算、定价、管理,以经销日用百货、文化用品、纺织品、时装等日用工业品为主,具有较大规模的零售企业。
(2)高服务、高价位业态。
(3)特点:①规模较大,整体素质较高。
②商品丰富、种类齐全。
③设施先进、环境优良。
2.超级市场与大型综合超市
(1)顾客自我服务代替了营业员的服务。
(2)由于节约了劳动力,使成本降低,商品得以廉价销售。
(3)货款一次结清,提高了购物效率。
(4)包装食品、生鲜食品的经营占较大比重。
人均GDP越高,超市数量、规模越大。
超级市场在中国已进入快速稳定增长的阶段。
3.专业店、专卖店
(1)专业店是专门经营某一类商品或几类有连带关系商品的商店;而专卖店是专门出售某一品牌商品的商店,两者在经营上具有相似性。
(2)钟表店、服装店、电器店、通讯用品商店等是经营一类商品的专业商店。
(3)真维斯(时装)店、联想(计算机)店、双星(鞋)店都是专门经营某一品牌商品的专卖商店。
4.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