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3.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 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 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 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 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 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 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 但许多人却不明白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 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 不到。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围绕第(1)句中的“责任” 这个关键词,结合其他三句中的一句或几句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考点聚焦——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所谓材料作文,是指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
鹿
狼
13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⑤议以论果文溯,因不法少于800字。
在材美料国内阿容拉前斯后是加因温果利关钦系自。然应保该立护足区材,料为 保护所述区事内物的的鹿“群果,”人去追们溯射事杀物了的狼“。因十”,几然年后后, 鹿群就其从“40因0”0立只意发,展联到系4现00实0生0活只中,的但某它一们方体面 态笨提练拙观,点没。有了昔日的灵秀狼,并且因为体 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 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 的勃勃生机。
一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高 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 一粒沙子。
“沙子”,“远方的高山”,“鞋里的沙子”
观点:会遇到各种小困难和自身的小缺点,那么我 们就要随时改正这些缺点和克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 大目标时,不可避免地服这些困难。
21
②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写出立意。
16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二、运用发散思维提炼观点 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索,为自己提供多种立
意,便于从中选择,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开阔的视 野和高质量的立意。
——从话题的不同角度来立意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
17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写作角度 发散思维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选项,但动
罗 素 观点:要勇于坚持真理
高材生 观点:要相信自己;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11
④求异法
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审题 时,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关联点),从 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
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联系实际,自 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最后,雕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所以,你 们的命运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们的成长决定的, 你们在泥土中那段成长的过程,就决定了你们最终 观的点走:向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把握的。
22
③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 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 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 “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 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 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 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 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 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 天我感冒了。”
3、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入手。不唯上,只唯实,不跟风, 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等。
4、从对权威的认识分析角度入手。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敢于怀疑权威,对权威也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权威。
24
④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写出立意。
许多人喝同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玉盏 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 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 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 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
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 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 • 材料作文特点
“三自”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 诗歌外),自拟标题。
5
专题考点解读
写材料作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 1、要读懂材料。 • 2、正确处理材料,做到求实、求新、求透。 • 3、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与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 一致,行文中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 • 4、明确要求。
喝水
用金杯喝 用泥瓷喝 用手捧水喝
富贵了许多 贫贱了许多
痛快地说
本质
外物
观点:热衷于功名利禄,会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本质25。
典题演练:(单则材料题)
1. 居里夫人把伦敦皇家协会奖给她的一枚 金质奖章给女儿玩。来访的客人十分惊讶: "夫人,您把这么责重的奖章给孩子玩?"居里 夫人说:"我是故意给她玩的,我想让孩子从 小就知道荣誉如同玩具。如果让孩子躺在 父母的荣誉簿上,将来必定一事无成。"由 于居里夫人的良好的教育,24年后,她的女儿 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 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 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了。
观点是对立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观点:人生需要奉献。
12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 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 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 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狼,并且因为体 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 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 的勃勃生机。
26
单则材料审题过程: 一、找要素 二、析原因 三、辩关系 四、拟中心 (思路:主人公是谁?什么事? 结果怎样?然后分析原因,从 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2. 有个南郭先生,既没有学问,又不会劳动,专靠 吹牛拍马混饭吃。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 就托人向齐宣王介绍,说是吹竽的高手。齐宣王很, 请他加入了竽乐队。合奏的时候,他坐在三百人组 成的乐队里,腮帮子一鼓一瘪,上半身前俯后仰, 好象吹得十分卖力,其实,他的竽一点声儿也没出。 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乐师一样,拿高薪,吃美餐, 一混就是好几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mǐn)王 当了国君。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是,不爱 听合奏。他让乐师挨个儿独奏给他听。这一来,南 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地卷起铺盖溜了。
感受益阳中考
(2019·益阳)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梁启超 《最苦与最乐》)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刘海洋
硫酸伤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
才
德
观点:知识不等于德行,要德才兼备
15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一、避免“第一构思”
阅读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 “第一构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 遍认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 考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 出,在写作方面就应当注意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有 别于“众生俗论”,因此,应当注意避免“第一构 思”。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
列举现象
总结概括
观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9
②把握隐含信息法
对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进行分析,提练正确的观点。
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 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 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 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 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 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 着前方的大树。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29
4.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 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 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 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 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 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 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 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 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 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炼不同,今天的际遇 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脚”、
隐喻
“大树”
“脚”可以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
人生前行的方向、目标等。
观点:不要因为眼前的得失,而忘记人生的远大目标 10
③关键词句法
推敲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 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
例:科学家罗素的故事 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出 过“1+1=?”这样一道题。题目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 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 号后面写上了2,并且说:“1+1=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 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笔写作毕竟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在众多的 选项中,你应当选取最适合于你的那一个。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
18
立意的要求
19
20
①根据下面先哲的话,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 际,自拟题目,提炼观点。
8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法
如果材料的中心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 象,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 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
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 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感受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 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 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和思考?请 你根据材料料的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 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 校名等相关信息。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 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 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 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 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 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 感叹道,“其实,在雕刻你们之前,你们的命运就 已经‘成型’了。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像 神,一个像猴,我只是按着你们的原貌略加雕刻而 已。”
30
5.寓言《口鼻眼眉争辩》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
“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 我上?”鼻曰:“饮食非我 不能辨。”眼谓鼻曰:“我 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 当先。”又谓眉曰:“而有 何功居我上?”眉曰:“我 虽无功,若无,成何面目?”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 做的假苹果。
哲学家
大多数学生
三个学生
23
立意角度
1、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入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 事物的真相,莫被现象迷惑,莫被假象欺骗,不人云亦云。
2、从批评盲从、从众、轻信的角度入手。不盲从,不轻 信。遇事要动脑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敢于质疑, 不迷信,爱真理,对盲从、从众的心理进行分析和批评。
观点1: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 观点2:有压力才有动力
观点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
⑥内涵挖掘法。
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 联系实际生活,提练正确的观点。
例:2002年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起“人伤熊”事件曾激 起了人们的愤怒和思考,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 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我觉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料 里,看它能不能辨别出里面有东西。”
3.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 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 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 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 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 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 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 但许多人却不明白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 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 不到。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围绕第(1)句中的“责任” 这个关键词,结合其他三句中的一句或几句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考点聚焦——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所谓材料作文,是指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
鹿
狼
13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⑤议以论果文溯,因不法少于800字。
在材美料国内阿容拉前斯后是加因温果利关钦系自。然应保该立护足区材,料为 保护所述区事内物的的鹿“群果,”人去追们溯射事杀物了的狼“。因十”,几然年后后, 鹿群就其从“40因0”0立只意发,展联到系4现00实0生0活只中,的但某它一们方体面 态笨提练拙观,点没。有了昔日的灵秀狼,并且因为体 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 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 的勃勃生机。
一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高 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 一粒沙子。
“沙子”,“远方的高山”,“鞋里的沙子”
观点:会遇到各种小困难和自身的小缺点,那么我 们就要随时改正这些缺点和克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 大目标时,不可避免地服这些困难。
21
②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写出立意。
16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二、运用发散思维提炼观点 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索,为自己提供多种立
意,便于从中选择,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开阔的视 野和高质量的立意。
——从话题的不同角度来立意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
17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写作角度 发散思维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选项,但动
罗 素 观点:要勇于坚持真理
高材生 观点:要相信自己;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11
④求异法
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审题 时,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关联点),从 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
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联系实际,自 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最后,雕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所以,你 们的命运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们的成长决定的, 你们在泥土中那段成长的过程,就决定了你们最终 观的点走:向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把握的。
22
③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 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 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 “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 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 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 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 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 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 天我感冒了。”
3、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入手。不唯上,只唯实,不跟风, 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等。
4、从对权威的认识分析角度入手。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敢于怀疑权威,对权威也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权威。
24
④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写出立意。
许多人喝同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玉盏 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 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 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 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
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 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 • 材料作文特点
“三自”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 诗歌外),自拟标题。
5
专题考点解读
写材料作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 1、要读懂材料。 • 2、正确处理材料,做到求实、求新、求透。 • 3、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与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 一致,行文中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 • 4、明确要求。
喝水
用金杯喝 用泥瓷喝 用手捧水喝
富贵了许多 贫贱了许多
痛快地说
本质
外物
观点:热衷于功名利禄,会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本质25。
典题演练:(单则材料题)
1. 居里夫人把伦敦皇家协会奖给她的一枚 金质奖章给女儿玩。来访的客人十分惊讶: "夫人,您把这么责重的奖章给孩子玩?"居里 夫人说:"我是故意给她玩的,我想让孩子从 小就知道荣誉如同玩具。如果让孩子躺在 父母的荣誉簿上,将来必定一事无成。"由 于居里夫人的良好的教育,24年后,她的女儿 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 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 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了。
观点是对立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观点:人生需要奉献。
12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 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 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 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狼,并且因为体 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 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 的勃勃生机。
26
单则材料审题过程: 一、找要素 二、析原因 三、辩关系 四、拟中心 (思路:主人公是谁?什么事? 结果怎样?然后分析原因,从 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2. 有个南郭先生,既没有学问,又不会劳动,专靠 吹牛拍马混饭吃。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 就托人向齐宣王介绍,说是吹竽的高手。齐宣王很, 请他加入了竽乐队。合奏的时候,他坐在三百人组 成的乐队里,腮帮子一鼓一瘪,上半身前俯后仰, 好象吹得十分卖力,其实,他的竽一点声儿也没出。 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乐师一样,拿高薪,吃美餐, 一混就是好几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mǐn)王 当了国君。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是,不爱 听合奏。他让乐师挨个儿独奏给他听。这一来,南 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地卷起铺盖溜了。
感受益阳中考
(2019·益阳)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梁启超 《最苦与最乐》)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刘海洋
硫酸伤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
才
德
观点:知识不等于德行,要德才兼备
15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一、避免“第一构思”
阅读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 “第一构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 遍认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 考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 出,在写作方面就应当注意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有 别于“众生俗论”,因此,应当注意避免“第一构 思”。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
列举现象
总结概括
观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9
②把握隐含信息法
对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进行分析,提练正确的观点。
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 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 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 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 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 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 着前方的大树。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29
4.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 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 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 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 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 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 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 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 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 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炼不同,今天的际遇 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脚”、
隐喻
“大树”
“脚”可以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
人生前行的方向、目标等。
观点:不要因为眼前的得失,而忘记人生的远大目标 10
③关键词句法
推敲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 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
例:科学家罗素的故事 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出 过“1+1=?”这样一道题。题目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 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 号后面写上了2,并且说:“1+1=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 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笔写作毕竟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在众多的 选项中,你应当选取最适合于你的那一个。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
18
立意的要求
19
20
①根据下面先哲的话,自选角度,联系生活实 际,自拟题目,提炼观点。
8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法
如果材料的中心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 象,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 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
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 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感受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 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 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和思考?请 你根据材料料的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 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 校名等相关信息。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 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 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 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 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 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 感叹道,“其实,在雕刻你们之前,你们的命运就 已经‘成型’了。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像 神,一个像猴,我只是按着你们的原貌略加雕刻而 已。”
30
5.寓言《口鼻眼眉争辩》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
“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 我上?”鼻曰:“饮食非我 不能辨。”眼谓鼻曰:“我 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 当先。”又谓眉曰:“而有 何功居我上?”眉曰:“我 虽无功,若无,成何面目?”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 做的假苹果。
哲学家
大多数学生
三个学生
23
立意角度
1、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入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 事物的真相,莫被现象迷惑,莫被假象欺骗,不人云亦云。
2、从批评盲从、从众、轻信的角度入手。不盲从,不轻 信。遇事要动脑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敢于质疑, 不迷信,爱真理,对盲从、从众的心理进行分析和批评。
观点1: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 观点2:有压力才有动力
观点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
⑥内涵挖掘法。
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 联系实际生活,提练正确的观点。
例:2002年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起“人伤熊”事件曾激 起了人们的愤怒和思考,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 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我觉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料 里,看它能不能辨别出里面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