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官吏减轻税收的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官吏减轻税收的文言文
1. 文言文:《新唐书·崔邠传》翻译
崔郾,字广略,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人们远望仰慕他,却不敢亲近。
崔郾考中进士,补缺担任集贤校书郎,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下属不敢欺瞒他。
每次选拔官吏,都亲自把握标准考查,褒扬贬黜官员一定得当,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都不会遗漏。
多次升迁后担任谏议大夫。
穆宗登基,荒废政务,沉溺于游猎,在宫中纵饮放荡恣意放纵,天亮了还不能上朝处理政务。
崔郾进谏说:“靠十一代先帝的功德,才拥有广大的疆域,众多的百姓,天下安定还是混乱,都系在陛下您一人身上。
从崤山往东有百座城池,地广千里,昨天刚得到,今天就失去了。
西望敌寇的营垒,距离宗庙只有十舍的距离,百姓憔悴,没有积蓄。
希望陛下亲自处理政事而使天下人有幸。
”
穆宗十分感动深表谢意,提拔他为给事中。
敬宗继承帝位,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不久又升任他为中书舍人,他入宫谢恩说:“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
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敬宗惭愧地说:“我不久一定向你请教。
”
高釴恰好在旁边,趁机进言说:“陛下乐意向善却没有咨询什么,这样天下的人就不知道您有尊崇儒家的意愿。
”敬宗又自责道歉,都赐给他们锦缎财物。
崔郾与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编为十篇,进献给皇上,以便于皇帝阅读思考。
崔郾升任礼部侍郎,后出京外任虢州观察使。
先前,上供朝廷的财物缺乏,就剥夺官吏的俸禄来资助进献的费用,一年大概有八十万钱。
崔郾说:“官吏不能供养自己和家人,哪里有精力抚恤百姓呢?我一个人不能治理好地方,怎么能会使自己富厚呢?”就拿官府日常费用代替上供的缺额。
皇上又下诏将征收的粮食运到太仓,一年有数万石,老百姓苦于
运输,还要用车子把粮食运到河边。
崔郾就在河的支流设置粮仓收粮,修建通道将粮食装入漕运船。
百姓高兴,减轻了转运的辛苦。
崔郾改任鄂州、岳州等地观察使。
自从蔡州人反叛,鄂州、岳州的百姓常常苦于战乱,长江和两湖一带盗贼公开横行。
修造铠甲兵器,制造战船,穷追紧随,上下千里,一年之内盗贼全都被捕获平定。
又担任浙西观察使,升任检校礼部尚书,死在官任上。
他死后被追赠为吏部尚书,谥号德。
崔郾不积蓄财物,有了钱财就周济亲朋故友,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
他居家怡然自得,不训斥子弟,但子弟们都自然得到教化。
他的房屋地势低洼,地面泥泞,又没有走廊,客人们只能打着伞穿着木屐站在屋外。
他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都没有鞭打过一个人。
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罪犯一概不予宽免。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陕地贫瘠,百姓穷苦,我抚慰他们还来不及,唯恐打扰了他们;鄂地肥沃,百姓剽悍,夹杂有夷人风俗,不用威严就无法治理。
所以说为政贵在知道变化。
”听到这话的人无不佩服。
2.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C “吏民”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定子至”为“闻”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D.句子翻译为:不久,召入朝奏事,官吏百姓追着相送,没有不流泪的;邻郡听说高定子到来,焚香夹道欢迎,举手加额庆幸地说:“没有您,我们早就困苦不堪了.”(2)A “掌管赋税的佐吏”错,应是“掌管文书的佐吏”.(3)B “并取消以往对卖酒的限制”错,原文为“且宽榷酤”,是放宽了限制.(4)①释然:消除顾虑;言:说;爽然自失:茫然不知.句子翻译为:郑损于是消除了疑虑,说:“每当我们两个部门的工作有了互相交集的地方,您总是能很明白的说出其中的道理,别人茫然不知.”②优礼:优待;革:革除,改变;善:好.句子翻译为:陛下优待元老,使他们得以减轻繁重的公务颐养天年,朝廷也得以改变因循守旧而在
各方面有所创新,不也很好吗?答案:(1)C(2)A(3)B(4)①郑损于是消除了疑虑,说:“每当我们两个部门的工作有了互相交集的地方,您总是能很明白的说出其中的道理,别人茫然不知.”②陛下优待元老,使他们得以减轻繁重的公务颐养天年,朝廷也得以改变因循守旧而在各方面有所创新,不也很好吗?参考译文: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郪县主簿.吴曦反叛,他请求解除官职赡养母亲,吴曦被诛杀后,代理府事以忠诚国君、孝顺父母的名义推荐他,他被调任中江县丞.他父亲在他那里生活时得了病,高定子六十天不脱衣睡觉辛勤侍奉.在守丧期间,悲伤得瘦骨嶙峋.守丧期满,成都府路诸司征召他为丹棱县县令.又遭遇母亲过世,守丧期满,差遣为夹江县知县.在这以前,酿酒业要向商人借贷秫米,高定子拨给钱款用来买粮,并且放宽对卖酒的限制,民众认为这很方便.过去对麻和菽征税,高定子全都取消.遇到水灾引起饥荒,贫苦百姓争相诉说没有地方买粮,高定子说:“你们不用担心,你们只管拿着钱在往常买米的地方等着.”于是他将县仓库的存粮发给多个富人家,让他们按当时的价格出售,到秋季再偿还,片刻工夫市面上的米就充足起来.邻县有件争田的案子十多年无法解决,部使者将这个案子交给高定子,高定子调查得知其中一方伪造地契,那人不认罪.高定子说:“嘉定改年号的诏书三月才到县里,你怎么会有嘉定元年正月的文书呢?”原、被告这才结案.四川总领所聘请他为主管文字,幕僚中有个急于显示自己有办事能力而催逼各郡的人,高定子报告使者将他赶走.总领所辖治利州,靠酒税辅佐军事需求,官吏的舞弊现象严重,高定子亲自进行调查处理,酒政这才平静.制置使郑损刚愎自用,错误地认为总领所擅自控制了十一个州发行地方纸币小会子的利润,上奏请求取缔小会子,命令下达以后,民众因为有疑虑而停止买卖.高定子极力争辩,于是小会子得以保留一半.郑损又想增加总领所征收的盐税,用原来的部分作为军费,高定子指出这是本末倒置,郑损才消除疑虑.不久,召入朝奏事,官吏百姓追着相送,没有不流泪的;邻郡听说高定子到来,焚香夹道欢迎,举手加额庆幸地说:“没有您,我们早就困苦不堪了.”在高定子没有离开郡中时,他的堂兄上交印信回乡,魏了翁也从靖州来到,在绵州拜访他,
高定子因此修筑棣鄂堂,以饮酒作诗为乐,一时间传为美谈.入朝奏对,激烈地论述时弊.当时,史弥远长期把持朝政,多以高定子有这样的话:“陛下优待元老,使他们得以减轻繁重的公务颐养天年,朝廷也得以改变因循守旧而在各方面有所创新,不也很好吗?”奏对后,人们替高定子担心,他说:“不走运碰到倒霉事,这是天命,我把要说的全说了,才是报答君主的职责.”史弥远死后,给皇上进言的大臣很多,有识之士认为高定子事先有言论,比众人难得.不久兼理参知政事,由此请求退休,不被批准,极力推辞,退职后居住在吴中,穿上衣下装连缀的衣服,系宽大的素带,每天用写书娱乐身心.他以资政殿学士转一级官阶退休,去世后,被追赠为少保.。
3. 寻找关于地税的古文 50分
论贵粟疏(晁错)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1),织而衣之也(2),为开其资财之道也(3)。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4),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5),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6),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7),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8),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数石之重
(9),中人弗胜(10),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11)。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12),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13)。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14);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15),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16),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17)。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18),履丝曳缟(19)。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20),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21),得以拜爵(22),得以除罪。
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23)。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24),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25),复卒三人。
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26),政之本务。
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27),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
爵者,上之所擅(28),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
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
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
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
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
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 大富乐矣。
作品注释(1)食(sì)之:给他们吃。
“食”作动词用。
(2)衣(yì)之:给他们穿。
“衣”作动词用。
(3)道:途径。
(4)捐瘠(jí):被遗弃和瘦弱的人。
捐,抛弃;瘠,瘦。
(5)不避:不让,不次于。
(6)地著(zhuó):定居一地。
《汉书·食货志》:“理民之道,地著为本。
”颜师古注:“地著,谓安土也。
”
(7)廪(lǐn):米仓。
(8)牧:养,引申为统治、管理。
(9)石:重量单位。
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0)弗胜:不能胜任,指拿不动。
(11)长(zhǎng):养育。
(12)政:同“征”。
虐:清代王念孙认为当作“赋”。
(13)改:王念孙认为原本作“得”。
(14)倍称(chèn)之息:加倍的利息。
称,相等,相当。
(15)贾(gǔ):商人。
(16)奇赢:以特殊的手段获得更大的利润。
(17)阡陌(qiān mò)之得:指田地的收获。
阡陌,田间小路,此代田地。
(18)乘坚策肥:乘坚车,策肥马。
策,用鞭子赶马。
(19)履丝曳(yè)缟(gǎo):脚穿丝鞋,身披绸衣。
曳,拖着。
缟,一种精致洁白的丝织品。
(20)乖迕(wǔ):相违背。
(21)县官:汉代对官府的通称。
(22)拜爵:封爵位。
(23)渫(xiè):散出。
(24)损:减。
(25)车骑马:指战马。
(26)大用:最需要的东西。
(27)五大夫:汉代的一种爵位,在侯以下二十级中属第九级。
凡纳粟四千石,即可封赐。
(28)擅:专有。
[1] 作品译文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
所以尽管唐尧、夏禹。
4. 文言文:李琪,字台秀.父縠
李琪,字台秀.他的父亲叫李縠。
李琪十三岁时,所做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
一天,王铎召李鄃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执笔立刻写成。
赋的结尾说:“得士则昌盛,不贤则无人共事。
龙头之友很尊贵,鼎足之臣须倚重,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
”
王铎看后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
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
李溪读完后很惊奇,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拿出《调哑钟》、《捧日》等赋,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
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上了进士。
天复初年,应考博学宏词科,在第四等,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任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
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李琪的哥哥李王廷,也是进士,才华横溢,兄弟齐名,特别被梁太祖赏识,任李王廷为崇政学士。
李琪自左补阙入宫为翰林学士,历任户部侍郎、翰林承旨。
梁太祖往西抗击..州、岐下,往北攻打泽州、潞州,又出兵到燕、赵等地,四面出击,没有安宁的时间,然而李琪以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
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
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海内。
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和谐。
贞明、龙德年间,历任兵部、礼部、吏部侍郎,受命与冯锡嘉、张充、郄殷象共同撰写《梁太祖实录》三十卷,调任御史中丞,升任尚书左丞、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性格谨慎细致,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的上奏答复,多按他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
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
同光初年,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
三年秋,发大水,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国的策略。
李琪因而上书说:“我听说王者统治万民,深居九重宫殿之中,所忧虑的是百姓穷苦却不知道,天下困难却救不了,下情不能上达,群臣不敢说话。
现在陛下因为水涝灾害,军粮缺乏,焦虑而责备自己,十分内疚,避开正殿来承担责任,访求有识之士的指点,这样还有什么要求得不到,有什么建议不是好的呢,只要改正施行,足以选择其中的优良的。
“我听古人说:谷子是人赖以生存的东西;土地是谷子所生长的地方;人是君王所治理的。
有了谷子,国力就增强,稳定了土地,人民就能吃饭,查清了人口就能使徭役平均,知道这三样,是治国的急务。
轩辕黄帝以前的事不能详细记述。
自从尧堵洪水,禹做司空,那时辨别九等土地,收十分之一的税,当时一千三百多万民户,垦地约九百二十万顷,是最太平的盛世。
到商汤革命时,重新制定田制,每私田十亩,种公田一亩,水田旱地相同,也是什一税的意思。
到了周朝,立井田法,大约方圆百里的国家,四封之内一万井田,出车百乘,战马四百匹。
境内兵车万乘,马四万匹,按田法衡量,也是什一税。
所以在成、康时期,和尧、舜时代比,户口增加二十多万,不是有别的法术,是因为三代以前,都是量入为出,根据农业收入来设立军队,虽然碰上水灾旱灾,也有度过荒年的储备。
“到秦、汉时,对工商业课重税,对关口市场征收很急迫,加倍建造船车,人口已经减少,古代制度仍然在施行,这时的户口还有一千二百多万,耕地也有八百万顷。
至于三国并起,两晋之后,农民比军人还少,战马比耕牛还多,供应军人必然要从农粮中夺来,喂养战马必然要占掉牛吃的草,于是天下户口只有二百四十多万。
到隋文帝时,与两汉时差不多兴隆,隋炀帝时,又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民户。
“我唐太宗文皇帝,看到四方刚刚平定,百姓没有丰足,便访问群臣,要他们各自陈述见解,只有魏征劝文皇力行王道,于是减轻税收,不耽误农时,引进贤良人才,使忠诚正直的人喜悦,天下的粮价,每斗价值两钱。
从贞观到开元,将近有一千九百万户,五千三百万人,开垦土地一千四百万顷,比尧、舜时代又有增加。
所以说救人疾苦,病根是收敛过重;办理军粮,要使农民得到实惠。
孔子说:‘百姓富足了,君王哪有不富足的呢?’我这些话,是魏征用来劝谏文皇的话,请陛下留心。
如果因为六军缺粮,不能减轻徭役,两税之外,还必须加重聚敛,也不要专门折纳,一切用本色缴纳,也不要以纽配为名,只应正耗加税,这样还可以使百姓高兴,不至于流亡在外。
况且现在要东征,瘦弱的牛也要用上,数州之地,运粮走动几千里,有了这种差使,必然妨碍春天播种,今天秋天如没有粮草,又拿什么供应军队?“我想汉文帝时,希望有人务农,便招募能贡纳粮食的人,可以授给爵位和赎免罪行,景帝也照这样办。
后汉安帝时,因水灾旱灾减产。
5. 《管仲不谢私恩》文言文阅读练习
原文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②齐。
道③而饥渴,过绮乌封人④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⑤仲曰:“适⑥幸及齐不死,而用齐⑦,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⑧言,我且贤之用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选自《韩非子》[1]
2译文
管仲被捆绑(在囚车上),从鲁国押往齐国。
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齐境边疆绮乌城,向守疆的官吏乞求饮食。
绮乌的守疆官吏跪着帮他送食,很恭敬。
(随后)守疆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仲说:“假如你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那时)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我将会重用贤人,使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除此)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守疆的官吏听了,对他很不满意。
[2]
3道理
管仲重用的是人才,而不是和他亲近的人,管仲是一个唯贤任用的人!即使身处逆境,管仲仍可做到分清公事和私恩,坚持唯贤是举,唯才是用,不怕得罪人,难能可贵!
4释义
①束缚:被捆绑
②之:到,押往
③道:行至半道。
④ 绮乌,城名。
封人,管理边疆城的官吏。
⑤窃谓:私下对(管仲)说
⑥适:正当,当
⑦用齐:用于齐国,被齐国任用,在齐国当官执政。
⑧之:(结构助词)的
⑨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及用贤,使能,论劳。
可解为: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6. 江盈科催科文言文翻译
译文
当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
催税和爱惜长养百姓,往往互相妨碍,不能够互相帮助。
唐代的阳城因为拙钝而受到奖赏、不需贡税给朝廷,这仍然是古代才做得到的啊!可惜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
国家需要赋税,就像空肚子的人需要食物一样;而穷苦百姓的缴纳赋税,就像是要挖他的脑、要抽他的髓一样。
那些当官吏的人,前面迫于主管的督促,后面害怕被降职的处罚,内心自我衡量,说:“与其去得罪能够让我升官、能够让我贬官的君王,倒不如去忍受那些对我无可奈何之老百姓的怨恨吧!”所以发号施令出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追赶、呼叫他们了。
鞭打、刑罚下去,百姓还不缴纳赋税,接着就是把他们逮捕、囚禁了。
老百姓于是就只好去借贷了;如果借贷不到钱,就只有出卖新丝、出卖新榖了;新丝新榖都卖光,就只有典卖家产了;又甚至连家产都卖光了,就只好卖妻、卖子女了。
到了这个样子,然后赋税都可以缴纳了,赋税缴纳了而老百姓也死了十分之七、十分之八了啊!
唉!弄光湖水来抓鱼,明年就没鱼可抓了,能不让人觉得痛心啊!偶尔有责备他的人,他就回答说:“我只要让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算尽到了,我根本没办法再想到你们这老百姓啊!”我试着用比喻来说说这些人,大概类似“鸵医”吧!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
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
”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
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
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
唉!当世当县令的,只管钱粮用完了,不管人民的死活,这与这个医生与什么不同呢?那医治使人死,不比让它驼背更加厉害;县令命使百姓死,不比让赋税不全缴纳完更加厉害。
即使这样,不依靠贤明的君主亲自行节约的政令,下达宽大体恤人民的诏书,就要官员不
做驼医,不杀人,可以实现吗?唉!生活在现在这个世代,也不管是前代,就是希望像二祖时候,连年减少,连年免税,也全然有现在与古代的隔离了。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D 次:驻扎,这里是住宿的意思.译文为:途中在江州住宿.(2)A介词,凭借/介词,用;B都是代词,这;C介词,因为/介词,通过;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故选:B.(3)B项:说“马亮的妻子认为他有远见”错,原文“妻刘恚曰”;C项:说“属县有一帮亡命之徒,谋杀他(马亮)”错,是乡闾人一起杀了“亡命卒”;D项:马亮担任西川转运副使,不是王均任命,而是在平定王均叛乱时朝廷任命.故选:A.(4)(10分)①贷,宽恕;反侧之人,心中反复不定的人;唱,呼喊.译文为:现在不宽恕这些人,心中反复不定的人,听到消息疑惑恐惧,一呼再起,这是灭了一个王均,又出现一个王均啊.②濒江,临江;籴,买粮;转粟,运粮.译文为:临江各郡都严重歉收,而官吏不救济他们,希望官府停止买粮,让百姓运粮相互救济.③逋课,拖欠赋税;质,抵押;悉,全部.译文为:盐户拖欠赋税,(官府)把他们的妻子儿女抵押给富户,(马亮就)把他们全部放回家.答案:(1)D(2)B(3)A(4)(10分)①现在不宽恕这些人,心中反复不定的人,听到消息疑惑恐惧,一呼再起,这是灭了一个王均,又出现一个王均啊.②临江各郡都严重歉收,而官吏不救济他们,希望官府停止买粮,让百姓运粮相互救济.③盐户拖欠赋税,(官府)把他们的妻子儿女抵押给富户,(马亮就)把他们全部放回家.参考译文: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芜湖县知县,两次迁升后担任常州通判.吏民中有人因故丢失官钱,抄没他家产也不足以赔偿,妻子和孩子受牵连而被拘押的达到数百人.马亮就把他们放走,放宽期限,不超过一个月,所欠的钱全部偿还了. 适逢诸路转运司设置纠察刑狱官一职,朝廷就委任马亮为福建路纠察刑狱官,复查冤狱,救活几十人.(升任太常博士、福州知州.)很久以后,出朝为饶州知州.州中豪强白氏掌握着吏役的底细,曾杀人,因大赦而被免罪,更加强横,成为当地的祸患,马亮揭发他的罪状,将他杀掉,辖境内的人都畏服.州中有铸钱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