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堂作业设计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堂作业设计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人教版,含答案)

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一、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个距离相等,杆上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当A点挂4个钩码时,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在B点处挂5个钩码
B.在C点处挂4个钩码
C.在D点处挂1个钩码
D.在D点处挂2个钩码
二、母女俩玩跷跷板游戏,女儿体重15千克,坐的地方离支点18分米;母亲体重5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离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三、兄弟俩在玩跷跷板,哥哥体重30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0分米,弟弟坐在距支点15分米的地方恰好能使跷跷板保持平衡,你能算出弟弟的体重吗?
参考答案
一、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个距离相等,杆上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当A点挂4个钩码时,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D)。

A.在B点处挂5个钩码
B.在C点处挂4个钩码
C.在D点处挂1个钩码
D.在D点处挂2个钩码
二、母女俩玩跷跷板游戏,女儿体重15千克,坐的地方离支点18分米;母亲体重5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离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15×18÷50=5.4(分米)
三、兄弟俩在玩跷跷板,哥哥体重30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0分米,弟弟坐在距支点15分米的地方恰好能使跷跷板保持平衡,你能算出弟弟的体重吗?
30×10÷15=20(千克)
用心工作,快乐生活!(工作好,才有好的生活!)
~~~~~~~~~~专业文档,VIP专享。

更多精彩文档,尽在Baidu文库~~~~~~~~~~。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四则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货币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的掌握,图形的计算方法,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数学知识和例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逐一讲解数的概念、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练习巩固:布置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终结评价:通过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复习的重要性。

因此,我制定了这份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数与代数的知识,特别是数的运算。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手册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 请给出一个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并说明解题过程。

答案:1.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 例子:小明有2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8元,然后又买了一支笔花了5元,请问他还剩多少钱?解题过程:小明剩下的钱 = 他原来的钱他花的钱= 20元 8元 5元= 12元 5元= 7元所以,小明还剩7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计算错误。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4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4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小数、分数、整数等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分数、整数等基本知识,对加减乘除等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数、分数、整数等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复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小数、分数、整数等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策略的选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复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复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复习小数、分数、整数等知识,巩固基础知识。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数、分数、整数等知识的运算规律和性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总结出的知识点,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突破教学难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一、教学内容1. 学习平衡的定义和条件,理解平衡的概念。

2. 学习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平衡,掌握判断平衡的方法。

3. 学习如何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重量来达到平衡,掌握调整平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判断和调整平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判断和调整平衡。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平衡的条件,并能够通过实验和活动来验证和平衡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平衡尺、钩码、小球、木块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包括平衡尺、钩码、小球、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平衡实验,引发学生对平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平衡的定义和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重量来达到平衡,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平衡的概念。

4. 练习:给学生发放学具,让学生自主进行平衡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2. 判断平衡的方法。

3. 调整平衡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根据平衡的定义和条件,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平衡,并说明原因。

答案:题目1. 平衡答案:物体是平衡的,因为它的重心位于支点上。

题目2. 平衡答案:物体是不平衡的,因为它的重心没有位于支点上。

2. 根据给定的物体位置和重量,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重量,使其达到平衡。

答案:题目1.答案:将物体重心向左移动,使其位于支点上。

题目2.答案:将物体向上移动,使其重心位于支点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理解和掌握了平衡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判断和调整平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2.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以下内容:1. 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2. 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3. 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4. 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运算;5.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的运算规则;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之间的转换;2. 几何图形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 提问:同学们,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二阶段:整理和复习1. 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学生举例说明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阶段: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人教六下数学课件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_第4课时 数的运算(2)

人教六下数学课件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_第4课时  数的运算(2)
20.6×2+39.6≈21×2+40=82(元)
100-82=18(元) 18元>13.7元
答:小兰的钱够买简装的。
巩固运用
(教材P76 上面的“做一做”)
1.计算下面各。
4
2 7
4
5 7
=4
2 7
5 7
=4
1=14
9 7
4 9
5 9
=
9 7
4 9
5 9
=
9 7
1=
2 7
1 3
1 5
乘法结合律 (37×25)×4=37×(25×4) (a×b)×c=a×(b×c) 乘法分配律(50+125)×8=50×8+125×8 (a+b)×c=a×c+b×c
你还记得减法和除法的 运算性质吗? 减 法 的 运 算 性 质 :a-b-c=a-(b+c)
20-3-7=20-(3+7)
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 (b×c) 30÷2÷5=30÷(2×5)
这几种运算定律有什么特点呢?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 算,加数经过交换、结合,运算符号不变, 还是连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类似。 只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
估算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策略?
(1)7.99×9.99与80比,哪个大?
由8×10=80,而7.99<8,9.99<10,所以80比
答:需要加椅子。
(教材P78 练习十五T3)
3.估算。
803-207≈ 600
798+205≈ 1000
23×498≈ 10000
632÷69≈ 9
(教材P78 练习十五T4)
4. 估一估,在○里填上“>”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4课时比和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4课时比和比例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4课时比和比例知识点一比1、比的意义和性质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化简比: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

例化简下列各比,再求出比值。

39:8160.25:1解:化简39:6:92:3816==0.25:1(0.254):(14)1:4=⨯⨯=求比值39392:8168163=÷=0.25:10.2510.25=÷=2、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例()3415:()()%12÷===解:9 20 753、按比分配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解题方法:按比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答。

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各部分量;也可以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例新华小学六(一)班共有学生45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4,男、女生人数各有多少人?解:方法一:5+4=9(份)45÷9=5(人)男生:5×5=25(人)女生:5×4=20(人)方法二:男生5452554⨯=+(人)女生4452054⨯=+(人)答: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

知识点二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

例解比例:5:660:x=解:5:660:x=5660x=⨯72x=2、正、反比例的意义与判断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4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4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包括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后,对于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计算和解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内容包括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实例分析、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通过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以及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4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4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的整理和复习课,主要复习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分数的实际应用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复习,例如:“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2. 复习分数乘法:回顾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知识。

3. 复习分数除法:回顾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知识。

4. 复习百分数的实际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乘法:a/b × c/d = (ac)/(bd)分数除法:a/b ÷ c/d = a/b × d/c = (ad)/(bc)百分数实际应用:某班男生20人,女生是男生的3/4,求女生人数。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道实际应用题,运用分数乘除法和百分数知识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巩固了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4)(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4)(教案)人教版

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4)【教学内容】可能性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2.培养学生依据数据和事件分析并解决问题,作出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教师出示情境图。

表哥:我想看足球比赛。

表弟:我想看动画片。

表妹:我想看电视剧。

教师:3个人只有一台电视,他们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如何决定看什么节目呢?必须想出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公平的办法来决定看什么节目。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公平的办法确定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吗?学生:抽签、掷骰子。

2.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方法都不错。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讲授】1.教师:说一说学过哪些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下面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判断这些事例的可能性。

课件展示:(1)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一点东西。

(2)吃饭时,有人用左手拿筷子。

(3)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解决问题,延伸拓展(1)教师: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各说一句话,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2)课件展示买彩票的片段。

组织学生看完这些片段,提问:你有什么想法吗?你想对买彩票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点什么呢?【课堂作业】1.填空。

(1)袋子里放了10个白球、5个黄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它均一样,若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来,则摸到( )色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色球的可能性最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本节课是单元复习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方法的总结,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五年级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他们对统计图表的类型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部分学生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时,仍然存在操作不规范、分析不深入的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统计图表的绘制。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观念。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本单元的知识点、方法和实践案例。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知识点和练习。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单元的知识点、方法和实践案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代表,让他们分享本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心得。

西畴县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六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西畴县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六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材第77~78页相关内容。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2.通过复习,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提高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理解和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复习了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10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1)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2)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几种方法?你运用的是什么方法?(3)需要借助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吗?(4)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师: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2.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解题时是怎样分析题意的?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让学生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1)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求出未知数。

(2)分析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问题解决。

3.师:如果这道题用分析法来分析题意应怎样思考呢?要求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要先求出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就要找到六(2)班的作品与什么有关系?生:通过分析,发现六(2)班的作品数与六(1)班有关系,可以画出线段图。

(1)师: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生: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14)。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4课时正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路程=速度。

板书:时间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总价=单价。

板书:数量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板书:工作时间2.引入课题: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新课讲授】1.教学例1。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1的图和表格。

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

(1)彩带的总价和数量有关系吗?(2)彩带的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彩带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根据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出:①彩带的总价随着数量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降低,总价也减少。

③彩带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单价一定。

教师指出:总价和数量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叫作成正比例的量。

2.教师出示: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路程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汇报: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扩大,时间也跟着扩大;路程缩小,时间也跟着缩小;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写成关系式是时间路程=速度(一定)。

教师小结:所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作成正比例的量。

3.归纳概括正比例关系。

①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 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作成正比例关系。

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下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4课时正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路程=速度。

板书:时间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总价=单价。

板书:数量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板书:工作时间2.引入课题: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新课讲授】1.教学例1。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1的图和表格。

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

(1)彩带的总价和数量有关系吗?(2)彩带的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彩带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根据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出:①彩带的总价随着数量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降低,总价也减少。

③彩带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单价一定。

教师指出:总价和数量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叫作成正比例的量。

2.教师出示: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路程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汇报: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扩大,时间也跟着扩大;路程缩小,时间也跟着缩小;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写成关系式是时间路程=速度(一定)。

教师小结:所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作成正比例的量。

3.归纳概括正比例关系。

①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 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作成正比例关系。

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第4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第4课时 解决问题

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圆柱体的公式解决一些相关的变式题。

2.培养学生善于把问题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计算不规则的圆柱的体积。

难点:会用转化法解决不规则物体的容积问题,渗透等积变形的思想。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27页例7、“做一做”和第29页“练习五”第8、11、13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圆柱体积的相关内容。

先说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再一起列式解答。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3.2cm2,高是3cm,它的体积是多少?3.2×3=9.6(cm3)答:它的体积是9.6cm3。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我们之前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找到这个长方体与圆柱各部分的联系,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

那么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要怎么求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明确解题思路。

学生读题后,提出疑问: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无法直接计算容积。

拿出水瓶,装上一部分水,按照例题中的方法做出讲解。

引导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学生根据示意图,小组讨论解题思路,教师指名回答后进行讲解。

教师小结:瓶子正放和倒置时的容积与水本身的体积不变,所以瓶子无水部分的容积相等,由此,水的体积加上18cm高圆柱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也就是把瓶子的容积转化成了两个圆柱的体积。

小结:这个方法是利用水的流动性成功地将不规则的空气部分转化成了一个圆柱体,得到所需数据后就能求出它的体积。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时数的运算(优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时数的运算(优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时数的运算(优质)教案第一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课时数的运算 (优质) 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正确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3.通过探索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2.能够准确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六年,已经学习了几级运算?几种运算?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一下吧。

二、复习讲授 1.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课件出示:(5400-2940÷28×27 ⨯[÷893471-)] 164教师:这是两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题,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谁能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复习简便运算:课件出示:3.87+2.99 75.2-19.8 10.47-5.68-1.32 5.39-2.88-1.394.37++0.63+ 1.25×72 38×56+44×38 94×101 提问:把简算的式题进行分类,怎么分?学生分类后汇报,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1)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运算。

3.87+2.99 75.2-19.8 =3.87+3-0.01 =75.2-20+0.2 先让学生说出简便方法,教师再总结:像这类题目简算的时候一般先加上或减去整数,多加了几就减几,多减了几就加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数的运算(1)【教学内容】数的运算(1)。

【教学目标】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重点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教师:“六一”快到了。

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了矿泉水,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下所示:(有条件的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情境图)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③有24m 的彩带,用31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④有24米的彩带,用21做中国结。

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教师: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学生可能说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复习讲授】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学生自己编题并列式回答。

(写在练习本上)(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纠正编题和列式出现的错误。

说出运用了哪种运算,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3)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纠正。

说说用到的每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教师板书28+36= 36-28= 36÷28= 28÷36=0.9×40= 40÷0.9= 24×12= 12÷24==⨯+⨯21243124 =⨯⨯3124-2124 (4)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指名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5)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师生总结: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第4课时
数的运算(1)
【教学内容】
数的运算(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重点难点】
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创设情境。

(1)教师:“六一”快到了。

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了矿泉水,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下所示:(有条件的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情境图)
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
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③有24m 的彩带,用3
1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
④有24米的彩带,用
2
1做中国结。

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教师: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
学生可能说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复习讲授】
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学生自己编题并列式回答。

(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纠正编题和列式出现的错误。

说出运用了哪种运算,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3)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纠正。

说说用到的每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板书
28+36= 36-28= 36÷28= 28÷36=
0.9×40= 40÷0.9= 24×12= 12÷24=
=⨯+⨯21243124 =⨯⨯3
124-2124 (4)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指名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5)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
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①出示三道题,请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学生观察后回答,指出错误分别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③前两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复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出示两道题:对照下面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②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

1.42×
2.3,4.282÷1.23,让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③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们发现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小数乘除法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分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课件出示
7
27631=⨯ 9737317331=⨯=÷ 指名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②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点是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不同点是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3.完成教材第76页的“做一做”。

计算后说一说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5-3.96(小数点对齐)
27.5×1.4(积是两位小数)
3.12÷15+
4.71(0占位)
12.5×28-19.3(先乘法后减法)
6
132-54+(要先通分) 53
143÷⨯(转化成分数乘法一次性计算) 3
73109465+÷⨯ 答案:69.09 38.5 4.918 330.7 103 201 9
2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