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教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
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
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
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
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在阅读文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练习。
题目是: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把“源”写成“花园”的“园”呢?老师打出幻灯片1,幻灯片1为课文题目)
这样吧。
我们先看文章的一、二两段,看能否找出答案?
(“林尽水源”的“源”与题目有关。
具体点与水有关,指水的源头。
桃花源的“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
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
以后要注意,不要再写错了。
)
复习陶渊明的常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东晋。
因为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若公开课可拓展:请大家从陶渊明取名、字来看,古人取名字有何特点?
(“渊”与“潜”都与水有关。
“明”与“亮”有关,都指明亮。
古人取名、字、号往往是有关联的,
不是随便取的。
举例。
)
二.分析
1.背景介绍
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
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豪门”。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听录音,重温课文,正音
3.回答老师提问,并翻译(碰到有生字词还要问注音,有重点实词还要强化)
(1)★★线索--:全文以武陵人行踪为线索。
(2)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人。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翻译)
•在陆游的诗歌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和人们的生活状况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是指什么?⑵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⑴“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⑵这一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
•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待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又是什么?“先世避秦时乱”,所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6)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4.通翻
概括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黄发垂髫无人问津不足为外人道
5.现在假设你自己就是那个武陵人,即将开展一段桃花源之旅,你觉得这是一段()的旅程?把你的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填在这个括号里。
(学生说,老师板书)
参考:(美)的旅程
文章第一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美)、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人情美)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定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神秘)的旅程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说明什么?
(说明渔人是无意间偶然发现桃花林的,不是他有意去寻找的。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仿佛若有光”强调进入山洞的可能性和山洞的神秘性。
而当渔人钻进漆黑狭窄的洞内,感到绝望疑惧时,作者又以“豁然开朗”的神来之笔,帮我们带向了一个开阔、恬静、优美的田园乐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渔人走进了桃花源的世界,“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乃”字写出了什么?(写出了桃源村人看到陌生人时的惊异,显示出桃源村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
从发现桃花源到进入桃花源,可以看出是有一定偶然性的,但渔人确实来到过桃花源感受过桃花源,而且离开桃花源之后“处处志之”,最终为什么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呢?不仅渔人找不到了,高尚士刘子骥也“欣然规往,未果”,虚虚实实,神神秘秘,引人入胜。
让人感觉桃花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
作者描写这样一个桃花源有何意义?
明确:(1)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
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又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
1.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的同时结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实写虚
如:开头点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身分和职业,结尾写到刘子骥欲寻访,而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晋太元年间的名士,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这样渲染真真假假的气氛,似乎确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写出似有似无的仙境。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但没有指出明确的年份、地点和人物的姓名。
接着写桃花林的无确切地址,仅仅写忘路之远近,小山通桃源,更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复寻桃源时,标记消失,无迹可寻,虚无缥渺。
刘子骥的寻而未果,似带来一丝希望又破灭,成了千古之迷。
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喜一疑一惊一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实际上桃花源是子虚乌有的,可以说桃花源中人的人生状态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板书),正如《桃花源诗》中所云:“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桃花源般的人生正是陶渊明式的隐逸人生的一种形式,没有世事的纷扰,没有生存的担忧,有的只是幸福的生活,真实的自己,“怡然自乐”的欣喜。
有人说这只是一种空想,是一种消极的退缩,其实不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陶渊明不可能寻找到改变黑暗现实的道路。
所以他想象当中的桃花源,当然只能是一个乌托邦。
从另一个方面说这是陶渊明超越世俗人生,超越时代的束缚之后的大智慧。
正如孔子所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这也正是陶渊明的高明之处,张岱年曾说:“陶渊明的境界是最
高的”。
他能如杜甫《望岳》诗所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高处俯瞰自己的人生,自己所处的社会,自己所处的时代,而有了高度就有了视野,有了胸怀,有了气节,也有了智慧。
(此处可让学生争议)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2段:写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宁静、幸福。
第3段:写桃花源中人的社会风尚——热情好客、和睦相处。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桃花源的不复可寻既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又含蓄表明这种理想社会只是一种幻想。
主旨:反映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三、拓展
桃花源诗 <陶渊明>
嬴(yíng)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馀荫,菽(shū)稷(jì)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③(mǐ)王税荒路暧(ài)④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r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暧:遮蔽⑤俎豆:祭器诣:玩耍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
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
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进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来往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
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
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
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
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
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
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
桃花
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
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