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全单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全部6篇课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0.1.劝学 ......................................................................................................................... - 1 -
10.2.师说 ......................................................................................................................... - 6 -
11.反对党八股 .............................................................................................................. - 17 -
12.拿来主义 .................................................................................................................. - 24 -
13.1.读书: 目的和前提 ................................................................................................ - 26 -
13.2.上图书馆 ............................................................................................................... - 33 -
10.1.劝学
《劝学》是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该文集中反映了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学习问题上的观点。

(教材地位)《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如果学生们能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 对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帮助。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积累文言词汇, 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 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掌握背诵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 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以及初步的, 研究分析能力。

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虽然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 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

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在课前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产。

《劝学》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 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 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 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 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 名况, 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 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 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 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继承了孔子学说, 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 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 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 气势雄浑, 语言质朴, 句法简练缜密, 多排比, 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 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 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 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 “劝”是“劝勉”的意思。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 课文诵读
1.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 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并注明通假字
4. 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 有时需重读, 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

例, 第一段: “学不可以已”, 应重读“学”“不”“已”, 并且“学”后稍作停顿, 即: “学/不可以已”, 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 停顿情况。

第四段, 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 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 强化记忆)
三. 课文分析
1. 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点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 不可以放松, 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 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 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 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 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 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 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 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 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 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 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 教师归纳板书
四.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背诵
二. 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 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 教师投影提示强调, 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 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来源:]
A. 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b.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 特殊句式(学生口译, 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 取之于蓝
②冰, 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 小组推荐发言人, 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 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 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

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
使人智慧明达, 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 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 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

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 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 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 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 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

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 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来源:]
四. 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 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

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来源:]
点拨: [来源:]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 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 深入浅出, 使读者容易接受。

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 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 强调作者的观点。

例如: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 形成鲜明的对照, 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

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 朽木与金石对照。

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 有时先正后反, 内容各有侧重, 句式也多变化, 读来毫无板滞之感。

有的比喻, 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 让读者思考, 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有的先设比喻, 再引出道理, 如“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有的先设比喻, 引出道理后, 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 引出“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的道理, 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 是本文另一特点, 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 然后分段论证。

每段说明一个问题。

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 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

论证
中有时先正后反, 有时先反后正。

灵活而有变化, 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 多用对偶, 夹用排比, 也是一个特点。

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 说理流畅。

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 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 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 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齐背课文, 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 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 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 旁征博引, 娓娓说理, 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 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同时, 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 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 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 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 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 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堪称雄辩奇才,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 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 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 进而连类比物, 启迪思考, 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所有这些, 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

10.2.师说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阐述了“师”的作用与标准, 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

本文的文言现象比较典型, 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文,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 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朗读和问题探究, 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提高朗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训练思辨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1.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 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文言词汇, 但深层次的词汇、文法以及阅读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2.通过课前预习, 学生对论述文的论证方法、结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 这都有利于《师说》的学习。

《师说》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 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 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 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 刻苦自学, 25岁中进士, 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 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 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 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 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 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 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 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 题材广泛, 内容深刻, 形式多样, 语言质朴, 气势雄壮, 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 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 辄论笑之, 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犯笑侮, 收召后学, 作《师说》, 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 世间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 而憎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由此可见, 《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 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 提倡能者为师, 不耻下问, 教学相长。

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 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

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 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 因而对这类文体, 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 即“说师”, 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

刚才说过, 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 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 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 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 读准字音, 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读懂课文。

学生自学、质疑, 老师点拨指正。

[来源:]
1. 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2. 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古: 求学的人今: 有专门学问的人
3. 指出下列
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句读之不知古: 句子停顿的地方今: 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古: 小的方面学习今: 小学校
4. 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 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 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 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 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 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 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 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 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表示统一关系, 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 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 凑足音节, 无意义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 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 “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 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 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 作主语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 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多么)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以形容词最常见, 其次是名词, 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 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 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 教师重点点拨。

1. 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 “学者”指学习的人, 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 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

“必有师”, 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

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 而且笼罩了全文, 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 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 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

“所”具有代词性质, “以”是介词, 构成“以所”介宾短语, 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

“所”指代“老师”, 译为“他”, “以”译为“靠”。

全句译为: “老师, 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句中的“道”, 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 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 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 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 凡先闻道者, 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 用排比句, 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 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

后一分句, 用反诘句, 加强语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 “知”是“管、追究”。

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 归纳上文, 提出从师的原则: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 “所存”, 名词性所字结构, 译为“……地方”。

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 “师之所存”作谓语。

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 无论(年纪)大小,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 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 又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 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 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 从三方面对比, 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 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 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

“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 “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 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 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 有的人不知道断句, (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 (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 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 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 指道德、学问, “足”, 是程度副词, “足以”, “很”的意思。

“其可怪也欤”, 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横向比较中, 对
不从师的言行加
以描述, 并发出
带有讽刺语气的
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
反对比论证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总
结, 并请学生填
写下表:
分论点
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错误态度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 古圣人与今众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
人(纵比)从师而问耻学于师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 对其子与对其爱其子于其身小学而大遗
身(自比)择师而教耻学于师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3. 百工之人与士百工之人士大夫师道不复, 智反不

大夫(横比)不耻相师群聚而笑之及, 其可怪也欤(讽刺)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分论点与总论点
关系
3. 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 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 访乐于苌弘, 学琴于师襄, 问礼于老聃的事例。

孔子言论中的“三”, 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 一个善者, 一个不善者, 而“我”却能从其善, 改其不善。

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 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 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 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 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 既针砭时弊, 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

“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

“作《师说》以贻之”, 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 “以”在两个动词之间, 作连词, 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 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 总结全文。

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 “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 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 配合自然, 错落有致。

例如, 第2段: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旦从师而问焉”, 与“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亦远也, 而耻学于师”, 是排偶句。

接下去, “是故圣益圣, 愚亦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

而这一长的散句中, “圣益圣, 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 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 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 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与欤”, 讽刺语气, 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 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 上递下接。

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 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