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传统文化》(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传统文化班级:姓名:建议30分钟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根据文段内容选一选。
①因为贝壳(),所以人们喜欢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A.很漂亮,很珍贵
B.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②因为贝壳(),所以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
A.很漂亮,很珍贵
B.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_____有关,除了选文所举的例子,我还知
道贝字旁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的故事真是太有趣了,通过观察,我还知道,用“______”作偏旁的字
大多与________有关,比如: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秋节快到了,王奶奶有一张月饼券,请结合“月饼券使用说明”为她解答几个问题。
月饼券使用说明:
1.此券不可兑换现金。
2.凭此券可换取价值268元的月饼一盒。
3.换取月饼的地点:喜来登酒店一楼大堂。
4.换取月饼的时间:上午9:00—下午6:00。
5.换取月饼的截止日期:2020年9月22日。
1.王奶奶应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换取月饼。
(3分)
2.以下哪个时间王奶奶可以换取到月饼?()(3分)
A.2020年9月1日上午8:30。
B.2020年9月23日上午10:00。
C.2020年9月12日下午3:00。
3.王奶奶凭此券可以换取下面哪一盒月饼?()(3分)
A. B. C.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统佳(jiā)节
正月初一春节到,吉(jí)祥(xiánɡ)如意乐陶(táo)陶。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qiāo)。
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
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闹。
八月十五中秋节,举杯相聚(jù)月正好。
九九重阳天气爽(shuǎnɡ),登高望远又敬老。
冬至到了始数九,炎黄子孙把根找。
大年三十除夕夜,辞(cí)旧迎新放鞭炮。
1.儿歌是按_______顺序写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从______________写到
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片分别对应哪个节日?请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
①春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清明节
()()()()3.儿歌中代指中国人的词语是“___________”,我知道这样的词语还有
“___________”。
4.我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习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一个传统佳节,说一说你和家人是怎么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的家乡最有特色的节日——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体现端午节的特色。
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芦兜粽”。
这种粽子是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芦兜叶来包,里面包着糯米和其他的馅料,分甜粽子和咸粽子两种口味。
甜粽子的馅料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等;咸的呢,就是咸肉、烧鸡、蛋黄、干贝、冬菇、叉烧等。
人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煮熟以后,浓浓的粽香会弥漫整个厨房。
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2.端午节“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的习俗。
A.包饺子B.包粽子C.赏圆月D.吃汤圆
3.端午节是为了()
A.纪念屈原B.纪念杜甫
C.纪念李白D.纪念黄帝
4.短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写的是什么?()
A.包粽子的方法。
B.包粽子的过程。
C.包粽子的时间。
D.粽子的形状、口味和材料。
5.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检阅台。
“火”的故事
“火”字的本义是物体燃(rán)烧时所发的光和焰(yàn)。
甲骨文的“火”是
,像地面上燃烧的火焰。
有的甲骨文简化了两侧的焰苗,并将火堆的主焰写成“人”形。
后来“火”字变成了,在这个火焰形状的基础上加了两点,表示热焰周围闪烁(shuò) 的火星。
再到后来“火”字又变成了,是不是与我们今天的“火”很像了呢?
将原来的简化成“人”的形状,两边的点依然表示热焰周围闪烁的火星。
在以前, 人们把食物弄熟全凭借火,所以在很多与烹饪有关的字中, 都能看到“火”的影子。
明显一些的,比如烤、炒、炸。
还有一些“火”却悄悄变了样子,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作偏旁时,“火”被写成“灬”,比如蒸、煮、煎。
13. 猜猜下面的象形字是哪个字,连一连。
(4 分)
鸟水虫木
14. “炸”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画,
“炸鸡”中“炸”的读音为___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
(5 分)
15. 读了短文,我知道部首是“”和“灬”的字大多和_________有关。
(2 分)
16. “火”字中“人”表示( ),两边的两点表示( )。
(4 分)
A. 热焰周围闪烁的火星
B. 木头燃烧后的灰烬
C. 点火的人
D. 火堆的主焰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二月蔬菜歌
正.(zhēnɡ zhènɡ)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jiǔ)菜长得.(de dé)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chènɡ)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1.给儿歌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1分)
2.冬月指的是()月,腊月指的是()月(填序号)(2分)
①十②十一③十二
3.儿歌中提到了哪些蔬菜?用“”画出来。
(3分)
4.“弯似弓”的蔬菜是(),“红似火”的蔬菜是()(填序号)(2分)
①柿子②萝卜③葫芦
5.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它们是什么样的?照样子,写一写。
(2分)
____月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A② B
(2)钱财示例:贺赏
(3)示例:女女性姑娘
二、1.喜来登酒店一楼大堂 2.C 3.B
三、1.时间正月初一大年三十
2.②①④③
3.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4.示例:七夕节对月穿针乞巧
5.示例:每年正月初一一大早,我们一家人都会去给爷爷奶奶拜年。
四、1.C 2.B 3.A 4.D
5.示例:赛龙舟、插艾蒿。
6.示例:扫墓、踏青等。
五、13.
鸟水虫木
14. 火五zházhà炸弹
15. 火16. D A
六、1.zhēnɡ√ de√
2.②③
3.菠菜羊角葱韭菜竹笋黄瓜葫芦茄子辣椒
柿子萝卜白菜蒜苗
4.③①
5.示例:七豆角长又长【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结合平时
对蔬菜的了解,同时按照儿歌的句式特点可知,第一个空填表示月份的数
字,第二个空填蔬菜“怎么样”。
注意字数要和儿歌每句的字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