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
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以道家思想治国,并使人民
从前朝苛政之后以求休养生息。

历史称作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先
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
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
命力。

道家倡导自然无为,倡导与自然人与自然相处。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

用“道”一词来概
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

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论曾写下过名叫《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归纳为道、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释了六家要旨和利害汉初道家思想广泛盛行,加之司马谈论
就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给与了道家最低的评价。

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之长,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短处。

用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的
效果。

汉代淮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到
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落没。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是中国主流思想。

之后道家思想扩散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就是最显著的振兴思潮。


秦各家内,通常都可以区分出来众多教派,道家不完全相同。

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艺志》中,共记有道家著作37种,篇,他们大多写于先秦时期。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

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

司马谈所
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综述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

他们的学术
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就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自然界万物处在
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道德经》中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内容阐释。

所以,人的生命活动合乎自然规律,
才能并使人长寿。

这就是道家食疗的显然观点。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
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

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
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
会引起衰老。

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如果经常
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

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
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形神兼养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

《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

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食疗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都存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

他们一方
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释充分发挥补足老庄食疗思想,编集著作,指导后人。

综述
道家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作道家。

道家创办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年月无考)。

由于对“道”的认知相同,至战国
中期,道家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分化,构成老庄研习和徐老学两小相同教派。

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
《白心》《内业》四篇,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出的《经法》《原》《表示》《十六经》四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

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
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
如宋明理学;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

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道教尊老子
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
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

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
玄结合的产物。

“道”之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

在中
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
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

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春秋后期,老子
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

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
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老子论“道”,首先就是世界本原。

在老子以前,人们对分解成万物的根源只推断至天,至于天除了没根源,没跌破至。

至了老子,才已经开始所云天的根源,并明确提出“道”。

他指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

他说道:“有物师第,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单
一制而不改为,周行而不乎,可以为天下母。

吾无人知晓其名,字之曰‘道’,黎允文之
谓之‘小’。

小曰逝,逝曰离,离曰反华。

”(二十五章。

所惹来《老子》,只注章名)关
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后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著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道”,历年来解说员不一。

有的指出就是
宇宙处于完整状态中的浑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就是老子说道了“有物师第,先天地生。

”有的则指出就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空本体,因为老子说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兮恍兮,其中存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二十一章)又说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Montoire迷迷糊糊。

迎之,不见踪影其首;随之,不见踪影其后。

”(十四章)事实上,这就是老子哲学本身具备的矛盾,也就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

肇因出来,老子所说的道存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就是先于天地的师第之物;②道就是存
有于万物之中的广泛法则;③道无形无象。

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

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
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

他说:“反者道之动”。

(四十章)意思
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

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
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

他揭示出一
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

他认为,这些矛盾的
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二章)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
转化。

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
则惑。

”(二十二章)认为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
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少取反能多得。

中国传统思维中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
对“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

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关键思想就是“贵柔”。

他说道:“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指出温柔因袭就是“道”的促进作用。

老子虽然谈对立面互相相互竞争、互相转化,但不
谈对立面互相斗争。

他反复强调:“天下之至弓,挥洒天下之至对般。

”(四十三章)“圣
人之道,为而不争。

”(八十一章)“以其不争,故天下善者与争夺战。

”(二十二章)也就
是说,他阐明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就是为了表明静可以转变为动,弓可以转变为刚,强
可以转变为弱。

因此,老子主张温柔大胜坚韧,并明确提出了为静刹车,以弱胜强,以柔
克刚,以少胜多等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

这些战略原则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也具备
相当的片面性。

庄子(约前~前)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

他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
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
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大宗师》。

所引《庄子》,只注篇名)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
的规定。

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

(《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
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

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
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
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

他说:“通天下一气耳。

”(《则阳》)认为道即气。

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

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
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田子方》)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十四章)来形容颇为不同。

齐物学说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它就是一种魏彼此、魏不为、齐物我的相对主义
理论。

他改建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予以绝对化。

他说道:“道并无卦辞,物存有乎,不恃其成。

一虚一满,不位乎其菱形。

”(《齐物论》,
萨兰勒班县)指出事物无时无刻无此变移,其形态绝不紧固。

由于过分特别强调绝对运动,驳斥相对恒定,引致驳斥事物质的规定性。

他明确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
柔”“不争”提供更多代莱理论依据。

他指出,从“道”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就是无
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重新认识本来就没确认持守的不为标准。

他说道:“为就是握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指出小草茎与大屋柱、帅人与美人以及各种诡异
乘坐戾的现象都就是同一的。

他反对“道未尝存有封,言未尝有常”,指出人的名、言、
概念总是把事物划分开去把握住,根本无法抒发“道”。

由于“受限于物”,受到条件管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为主观片面的重新认识。

存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不为争夺战。

庄子指出:“不为之彰也,道之所以赚也。


一切不为争夺战都就是对道的错位。

而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不为,此亦一不为”,不为的区分就是没必要的。

庄子的齐物学说存有载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引致驳斥事
物质的规定性;存有载于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却引致驳斥不为标准,陷于相对主义和不可
知论。

黄老学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从老子学说中分化出来。

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黄帝
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神杂糅”的人物。

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

黄帝被说
成是上古圣帝明王,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齐宣王时(前~前)
黄老学已盛行于世。

这就是著名的稷下学派。

黄老学的最盛时期在西汉初年,是“文景之治”,汉初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主要哲学依据。

黄老学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以气一元论继
承和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把“道”看成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的总规律。

稷下
学派发挥了老子哲学中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提出“精也者,气也者,气之精者也”,(《管子·心术上》)把“精”视为一种精微的气,即精气,认为天下万物及其变化都是这
种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并认为“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之行也,鲧不得已”(《管子·心术下》),强调道的客观必然性。

淮南子提出道含阴阳,视道为阴阳二气的统一物,认为道主宰天地万物,实际上是阴阳二气主宰天地万物。

但是,也有黄老学者仍然把道看
作虚无的实体。

“并无”之道
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

“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称实有。

“无”指
无形无象的虚无。

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存在
原则分歧。

分歧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

“并无”就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

老子最先明确提出“并无” 范畴。

《老子》说道:“无名氏,天地之始。

出名,万物之母。

”(一章)“天下之物出生存有,存有出生并无。

”(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后生三,三生万物。

” “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完
整物质存有,就是“存有”。

道生一,即为“存有”出生“并无”。

“道”与“并无”都
就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

但是,“并无”就是对“道”的本质界定。

对于这个“并无”,通常指出就是精神、理念,也有人指出就是物质。

《老子》又说道:“存有之以为利,无
之以为用。

”(十一章)指出“存有”所要为利,是因为“并无”的促进作用。

“存有”与“并无”互相相互竞争,“并无”比“存有”更为显然。

老子论“有没有”对后来崇尚虚
空的思想存有过非常大影响。

庄子以“虚无”论“道”,将“无”解释为纯然无有,突出地发展了老子的虚无思想。

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

”认为作为宇宙本原的“无”即是“无有”。

又说:“万
物出乎无有。

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

”(《知北游》)“无有”就
是纯然一无所有。

《齐物论》说:“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因其
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

”认为有与无、存在与非
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

庄子还提出“无无”概念否定了一切,认为
只有连“无”也没有,才能达到绝对虚无的境界。

魏晋玄学就是道家思想发展的最低阶段,也就是“有没有” 问题探讨的最低阶段。

“玄”这一概念最早发生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汉杨雄《太
玄·玄摘》说道:“玄者,幽摘万类,不见踪影形者也。

”魏王弼(~)《老子指略》说道:
“玄,谓之深者也。

”玄学即为就是研究苍凉玄远问题的学说。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裴危页、郭象等。

魏晋玄学以辩证“有无”为中心。

战国后期至西汉,黄老道家试图从理论上超越“道
生一”和“有生于无”,因此他们讨论的重点不在“有与无”,而在“无为与有为”。


晋玄学重新把“有无”问题提出来,并作为本体论范畴研究,出现了何晏(约~)、王弼
“贵无说”与裴頠(~)“崇有论”的对立,随之又出现了郭象(约~)的“独化论”。

何晏、王弼的基本论点是“以无为本”,“以无为体”,把“无”当做世界的根本,当做世
界统一性的基础,当作“有”的存在根据。

他们认为在形形色色的多样性的现象背后,必
有一个同一的本体,否则多样性的现象就会杂乱无章,无以统一,并认为这个本体即是无。

在他们看来,“有”不能作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必须依赖本体“无”。

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又说:“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 (《老子注》)这是说,万有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天下万
物的存在以无为本。

但是,无也离不开有,因为无不可以无“明”,必明于有。

所以,要“崇本”,也要“末”。

贵无派关于“有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所谓的“无形无象”即现象的本质。

裴頠反对便宜并无说道,反对从虚空中回去所云事物产生的根源。

指出并无无法育有,产生有的都就是存有;存有就是耳稃,自生之物以有为体,并无亦以存有为体。

他说道:“夫至无者,无以能生。

故始生者,耳稃也。

自生而必体也,则存有遗而生亏矣。

诗传存
有为己分后,则虚空就是存有之所谓遗者也。

”(《崇有论》)郭象进一步明确提出“独化论”,主张有之自生说,反对“无中生有”,也反对“存有能够育有”。

他指出并无无法
育有,存有也无法育有。

如果无不就是存有,那么何以见到并无。

如果存有能够育有,那
么生有的存有又从何而来。

最后他得出结论存有皆独化耳稃的结论。

他说道:“天之所生者,独化也。

”“夫存有之弯果,以何为生乎?故必自建耳。

”(《庄子注》)把万物的产
生都看做就是独化耳稃,并指出“存有”就是各自单一制存有的,自己就是自己存有的根据,不须要一个“并无”做为自己的本体;世界就是由众多的“存有”形成的,在“存有”之外也不须要存有一个“并无”做为自己存有的依据。

郭象独化论的瑕疵就是忽略了事物
生化的条件与原因,具有偶然学说的神秘主义色彩。

魏晋玄学从本体论的高度讨论“有无”问题与理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结合在一
起的。

魏晋玄学是以思辨形式表达的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集团的世界观,以崇尚老庄、和合
儒道为特征。

先秦的老庄学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儒家礼教)。

而魏晋玄学,除阮籍(~)、
嵇康(~)外,总的来说是以调和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为根本目的。

玄学家们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经,称之为“三玄”,并以《老子》《庄子》为“玄宗”,以《老子》《庄子》注《周易》。

如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用援道释儒的方法注《周易》,
把儒道两者调和起来,就是以老庄解《周易》的代表作。

从儒道兼综、无本有末的基本原
则出发,王弼认为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
体用的关系,统一而不可或缺,并明确提出“崇本举末”的主张。

阮籍、嵇康在政治上与司马氏集力处在政敌地位。

为了揭发其伪善的名教外衣,他们
特别强调名教相左自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

他们的“自然无为”以
元气一元论为基础,瓦解了玄学本体论“存有与并无”的轨道。

他们官方蔑弃儒家的“礼
法名教”,斥责“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臭腐”(《容易自然好学论》),更加违反了玄
学思潮的主旨。

因而,他们的哲学抨击在思想实质上整体表现出来玄学异端女性主义。

但是,他们的“任自然”的片面观点被推向极端。

西晋开国后的门阀士族贵族子弟坐收特权,玄学放纵,“任达”、纵欲之风恶性膨胀,乃至损害门阀士族集团统治者本身的平衡。


是存有了裴頠、郭象的促发之论。

裴頠特着《崇有》《便宜并无》二论,明确提出“以无
为言,而意在全系列存有”,特别强调自然不距名教,便宜并无和崇有、自然和名教在理
论上应更好地统一出来。

在裴頠崇存有学说的基础上,郭象以他的《庄子注》顺利完成了
这一任务,论证了名教和自然在理论上的一致性。

他综合便宜并无与崇有的主张,指出名
教即为就是自然,一切“尊卑上下之序”本来就符合“天理自然”,从而统一了名教和自
然的矛盾,把玄学理论推至了顶峰,为西晋门阀士族寡头垄断政权暂趋平衡所构成的统治
者秩序,提供更多了理论支柱。

魏晋玄学关于存有与并无、自然与名教的演进过程,坎坷
地充分反映了门阀士族集团由夺回统治者权力至稳固统治者权力的现实政治建议在理论上
的发展。

由贵无论的“名教本于自然”,至崇有论的“自然不距名教”,再至郭象的独化
论综合二者,论证了“名教即为就是自然”,终于找出了服务于门阀士族特权统治者的玄
学理论战略重点。

东晋僧肇(约~)的佛教玄学最后完成了魏晋玄学思维发展的三段式过程,即从贵无到
崇有再到合有无为一的认识过程。

从永嘉丧乱开始到东晋时代,社会处于动荡与分裂之中,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士壤。

在玄学盛行的形势下,佛教徒们为使佛教得到更大的发展,便纷纷以玄学来解释印度佛教,于是产生了佛教玄学。

其中,以僧肇的思想影响为最大。

僧肇著有《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等文,对当时的佛学,尤其是对魏晋玄学作了
总结。

他认为玄学的贵无思想与崇有思想都是各执一偏的理论,真谛应当是合有无为一。

他说:“虽有而不有”,“虽无而非无”,“有无异称,其致一也”。

认为万物既是有,
又是无,是有与无的统一。

僧肇所谓的有与无,以佛教的“真谛”“俗谛”而言,即“真谛”为无,“俗谛”为有。

但是,在客观上,他反映了有与无的矛盾统一。

僧肇的理论对
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隋唐间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把僧肇视为初祖。

东晋以后的玄学,一方面与佛教合流,逐步变成佛教哲学的附庸;一方面本身向神秘
化的方向发展,变成神仙道教。

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东晋以后门阀士族势力的进一步败坏
与日趋衰败。

“无为”之道
无为相对存有为而言。

老子最先明确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
以表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

他指出道做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分解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
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分解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

无为与无不为,即
有为,无为为体,存有为简有。

也就是说,必须无为就可以存有为,无为之中产生存有为。

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

老子哲学以无为为本。

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