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2023年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2023年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答案1、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导致()。

答案:A.社会动荡2、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造声势、鼓干劲、推典型。

答案:A.正确3、全球近()人使用受粪便污染的饮用水源。

答案:A.20亿4、茂名PX事件后,下列学校的化工系学生在网上进行了一场“PX词条保卫战”?答案:A.清华5、国外的生物质能利用则主要集中在把生物质转化为电力和把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方面。

答案:A.正确6、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十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相比于其他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是()。

答案:A.生产者7、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

答案:A.能源8、由()修订。

答案:A.代会9、十年来,我们坚持()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

答案: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C.绿色、循环、低碳D.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10、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

答案:A.国土空间体系11、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低碳为主,油气对外依存度高,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要求紧迫。

答案:A.正确12、世界首个“自行车之城”是()。

答案:A.丹麦哥本哈根1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A.中国领导14、根据《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属节约用水工艺的是()。

答案:A.转移印花(适宜涤纶织物的无水印花工艺)B.涂料印花(适宜棉、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的印花与染色)C.棉布前处理冷轧堆工艺(适宜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少污染工艺)15、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保局。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意见-徐政发[2014]51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意见-徐政发[2014]51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意见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意见(徐政发〔2014〕51号)各县(市)、铜山区、贾汪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切实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全市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污染防治目标要求,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责任,逐步建立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已建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2014年底前全市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30个重点中心镇2014年底前全部运营,生态镇、管理示范镇在2015年6月30日前全部运营,其他镇污水处理设施在2015年底前全部运营。

二、明确责任1.市水务局为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含镇级)运营管理工作的监管、指导、考核。

市环保、财政、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相关监督工作。

2.县(市)、区政府为本行政区域内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责任单位,负责镇级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工作。

3.县(市)、区水务部门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进行审核。

县(市)、区环保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镇级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4.镇(办事处)政府为本行政区域内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具体管理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具体负责污水处理运营和管网、泵站维护单位的日常管理。

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

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
青岛市 烟台市 泰安市 临沂市 滨州市 郑州市 洛阳市 许昌市 南阳市 焦作市 咸宁市 鄂州市 武汉市 襄阳市 潜江市 长沙市 郴州市 株洲市 芷江县 凤凰县 广州市 东莞市 珠海市 惠州市 南宁市 桂林市 玉林市 琼海市 保亭县 永川区 璧山区 梁平县 成都市 泸州市 遂宁市 乐山市 黔西南州 贵阳市 黔南州 普洱市 丽江市 玉溪市 那曲地区 西安市 杨陵区 张掖市 陇南市 敦煌市 西宁市 海北州 银川市 石嘴山市 特克斯县
105
兵团
五家渠市
第批次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西 广西 广西 海南 海南 重庆 重庆 重庆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贵州 贵州 贵州 云南 云南 云南 西藏 陕西 陕西 甘肃 甘肃 甘肃 青海 青海 宁夏 宁夏 新疆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名单(105个) 序号 省份 试点城市 批次 1 北京 密云县 第一批次 2 北京 门头沟区 第二批次 3 北京 延庆县 第二批次 4 河北 承德市 第二批次 5 河北 邢台市 第一批次 6 河北 邯郸市 第一批次 7 天津 武清区 第一批次 8 天津 蓟县 第二批次 9 山西 娄烦县 第二批次 10 内蒙古 乌海市 第一批次 11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第二批次 12 辽宁 大连市 第一批次 13 辽宁 丹东市 第一批次 14 辽宁 铁岭市 第二批次 15 吉林 长春市 第二批次 16 吉林 吉林市 第一批次 17 吉林 白城市 第二批次 18 吉林 延边州 第二批次 19 黑龙江 哈尔滨市 第一批次 20 黑龙江 鹤岗市 第一批次 21 黑龙江 牡丹江 第二批次 22 上海 青浦区 第一批次 23 上海 闵行区 第二批次 24 江苏 徐州市 第一批次 25 江苏 苏州市 第一批次 26 江苏 无锡市 第一批次 27 江苏 扬州市 第一批次 28 江苏 南通市 第二批次 29 江苏 泰州市 第二批次 30 江苏 盐城市 第二批次 31 江苏 宿迁市 第二批次 32 江苏 淮安市 第二批次 33 浙江 湖州市 第一批次 34 浙江 宁波市 第一批次 35 浙江 温州市 第二批次 36 浙江 衢州市 第二批次 37 浙江 嘉兴市 第二批次 38 浙江 丽水市 第二批次 39 安徽 芜湖市 第一批次 40 安徽 合肥市 第一批次 41 安徽 全椒县 第二批次 42 安徽 淮南市 第二批次 43 安徽 蚌埠市 第二批次 44 安徽 利辛县 第二批次 45 福建 南平市 第二批次 46 福建 莆田市 第二批次 47 福建 长汀县 第一批次 48 江西 南昌市 第一批次 49 江西 新余市 第一批次 50 江西 萍乡市 第二批次 51 山东 济南市 第一批次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河湖管理工作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河湖管理工作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河湖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07•【字号】徐政办发〔2021〕136号•【施行日期】2021.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河湖管理工作的通知徐政办发〔2021〕1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期治水思路,深入践行水利行业“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总基调,抓好《徐州市河湖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全面提高全市河湖管护水平,提升水环境质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促进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全市河湖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和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遵循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行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的决策部署,以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为目标,统筹水资源保护、水空间管控、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各项工作,推进河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河湖管理质效和水平,推动水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提供坚强的水基础支撑保障。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河湖分级管理体系全市河湖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奎河八一大沟至欣欣路桥段、故黄河丁楼闸至李庄闸段由市河湖管理中心直接管理;京杭运河不牢河段、徐洪河、房亭河、故黄河、奎河、郑集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审批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保洁管护、执法监督由所在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直接管理河段除外);荆马河、徐运新河、三八河、闸河、玉带河、丁万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审批由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28•【字号】徐政办发[2013]20号•【施行日期】2013.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的通知(徐政办发〔2013〕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徐州市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已经2013年2月27日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2月28日徐州市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确保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污染者付费、损害者补偿”为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方针,建立水环境资源污染损害补偿机制,对损害环境资源作出赔付补偿。

为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责任,将南水北调及淮河流域的所有国控断面、主要省控断面和部分主要市控断面作为补偿考核断面,并选取相应的抵扣断面,凡考核断面在考虑抵扣断面后的水质指标超过水质目标的,交纳补偿资金。

二、考核河流将京杭运河(徐州段)、房亭河、复新河、沛沿河、徐沙河、奎河、徐运新河、老房亭河等作为考核河流。

三、考核断面和抵扣断面根据河流水体的流向不同,实行“双流向考核”。

按照“行政区界分明、污染责任明确、便于实施考核”的原则,选取考核断面与抵扣断面,详见表1、表2。

表1 考核断面情况(略)表2 考核断面涉及的抵扣断面情况(略)四、考核因子和执行标准考核河流断面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考核因子有6项,即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挥发酚、石油类。

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

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

89
贵州
贵阳市 第二批次
90
贵州
黔南州 第二批次
91
云南
普洱市 第一批次
92
云南
丽江市 第二批次
93
云南
玉溪市 第二批次
94
西藏 那曲地区 第二批次
95
陕西
西安市 第一批次
96
陕西
杨陵区 第二批次
97
甘肃
张掖市 第一批次
98
甘肃
陇南市 第一批次
99
甘肃
敦煌市 第二批次
100
青海
西宁市 第一批次
101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名单(105个)
序号
省份 试点城市 批次
1
北京
密云县 第一批次
2
北京 门头沟区 第二批次
3
北京
延庆县 第二批次
4
河北
承德市 第二批次
5
河北
邢台市 第一批次
6
河北
邯郸市 第一批次
7
天津
武清区 第一批次
8
天津
蓟县 第二批次
9
山西
娄烦县 第二批次
10
内蒙古 乌海市 第一批次
11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第二批次
24
江苏
徐州市 第一批次
25
江苏
苏州市 第一批次
26
江苏
无锡市 第一批次
27
江苏
扬州市 第一批次
28
江苏
南通市 第二批次
29
江苏
泰州市 第二批次
30
江苏
盐城市 第二批次
31
江苏
宿迁市 第二批次

水环境综合治理概述

水环境综合治理概述

⽔环境综合治理概述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概述⼀、国内外发展概况1.1 国外发展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就开始重视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但早期的流域治理仅限于防洪、供⽔、航运等单⼀⽬标。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剧增,⼈类对流域⽔资源利⽤和⽔环境破坏的强度不断加⼤,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逐步成为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进⼊20世纪90年代,以流域协调发展为⽬标的流域综合治理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和科学家的重视,强调全流域⾃然与⼈⽂各要素的综合治理是实现流域协调发展⽬标的前提和条件。

1.2 国内发展⾃2015 年“⽔⼗条”发布以后,⼗九⼤⼜将⽣态⽂明建设提升⾄千年⼤计,我国⽔环境治理⾏业进⼊了政策密集发布期。

⽬前⽔环境治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思路,转变为“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控⽔污染的治⽔模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

从⼤环保到⼤⽣态,流域治理⼯程是复杂的系统⼯程:流域综合治理并⾮单纯的环保⼯程,⽽是涵盖内容更⼴⼤的⽣态⼯程,细化来看,⼤致可分为截污⼯程、⽣态治理修复⼯程、清淤⼯程、引⽔补⽔⼯程,以及流域治理后的⽔质在线监测、运营管理等。

⼆、基础概念2.1 流域治理概念流域治理区别于传统的“点源污染治理”理念,是通过介⼊⼀个流域整体的⽔污染治理业务,形成上下游污染同步治理的格局。

按照流域规模⼤⼩,可分为跨省流域治理、跨市(县)流域治理以及跨街乡镇的流域治理。

⽔环境综合治理系统2.2主要术语(1)⽔环境:以⽔域为核⼼,包括⽔体、沿岸⼀定范围内的⼟地、植被、地形地貌、⼈类建筑等诸多要素的⼀个⽣态景观体系。

它既有⽔体、植被、⼟壤等⾃然因素,也有建筑物、⼈类活动、⼈⽂景观等社会因素。

(2)内源污染:指进⼊⽔体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物作⽤,逐渐沉降⾄湖泊底质表层,当累积到⼀定量后再向⽔体释放的现象。

(3)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

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

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

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徐委发[2004]43号【发布部门】徐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04.12.21【实施日期】2004.12.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徐委发[2004]43号)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省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徐州,现就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以下称“四城同创”)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四城同创”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和都市圈核心城市,大力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但是,与省内外先进城市相比、与现阶段城市化的要求相比,我市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开展“四城同创”、建设文明徐州,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从整体上提升文明程度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过程。

搞好“四城同创”工作,对于改善市民生产生活环境,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增强对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充分认识“四城同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确保“四城同创”目标早日实现。

二、“四城同创”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四城同创”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富民强市、争做江北‘领头羊’”的奋斗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塑亮城市形象、提高文明程度为着力点,把握以人为本,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确保完成“四城同创”各项任务,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9.21•【字号】苏政办发〔2022〕70号•【施行日期】2022.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7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关于支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9月21日关于支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22〕69号)要求,支持徐州市全面推进各项行动和工程,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努力形成对全国同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具有示范效应的有效模式,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一、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升方面(一)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加快建设,符合条件时将其纳入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重大科研设施预研筹建项目。

针对工程机械、细胞治疗、安全应急等领域,支持建设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及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

支持徐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

支持徐州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院,开展战略咨询、政策研究、统计监测和技术转移等工作。

支持引进国际知名高校或机构,共建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载体。

支持徐州市优选区域建设省级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离岸基地、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支持徐州建设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科创平台。

支持徐州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支持江苏师范大学“十四五”期间申请增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申请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水利部关于加快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加快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加快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3.07.31•【文号】水资源函[2013]233号•【施行日期】2013.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加快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函〔2013〕233号)各有关城市人民政府,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3〕145号)要求,我部确定了45个城市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附件1)。

请各有关单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开展试点建设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试点建设工作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是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

要通过试点建设,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促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和民生水利发展。

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城市要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45号),尽快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三、抓紧编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试点城市要按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附件2)要求,抓紧编制实施方案。

方案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流域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条件,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

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例

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例

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例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理论,强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问题,引领中国经济朝着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几个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例。

1. 江苏徐州江苏徐州是一个以钢铁、煤炭、化工等能源和重工业为支柱的传统产业城市,近年来,徐州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2016年,徐州市制定了《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了五项具体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新城市,推进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构建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体系。

现在,徐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之一,全市绿色经济规模占全市经济规模的比重达到15%以上,徐州正从一座传统工业城市向一个现代化、生态化、宜居型城市转型。

2. 广东惠州广东惠州是中国的两个重要经济区之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粤东西北经济区的交汇点,具有十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

为了践行“创新”和“开放”的新发展理念,惠州市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当地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惠州市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战略,构建了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的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积极整合创新资源,实施了“21个主导产业”、“100个专业市场”等战略,推动实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同时加速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3. 上海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上海一直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例如,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旨在发展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同时,上海也持续推动创新创业,营造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创业生态环境,鼓励本土优秀的科技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国际高端创新资源。

徐州市无废城市实施方案

徐州市无废城市实施方案

徐州市无废城市实施方案徐州市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一直致力于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为了建设徐州市成为无废城市,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以期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先,徐州市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市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确保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政府将加大对分类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和处理。

其次,徐州市将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

市政府将加强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管理,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和产能。

同时,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徐州市将加大对垃圾减量工作的力度。

市政府将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管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同时,市政府将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市政府将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市民和企业减少垃圾的产生,推动垃圾减量工作的开展。

最后,徐州市将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市政府将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市政府将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城市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总之,徐州市将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实施方案的落实,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产生、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努力实现徐州市成为无废城市的目标。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03•【字号】徐委发[2011]12号•【施行日期】2011.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徐委发[2011]12号2011年3月3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对于打牢徐州“三农”基础、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l号文件精神,结合徐州实际,现就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利水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把水利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安全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进一步提升防洪减灾能力、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水资源高效利用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水务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快实现防洪减灾由传统防控向科学防御转变、水利工程建设从注重建设规模向注重投资效益转变、水资源利用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水工程管理从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水务保障。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水务综合保障体系。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重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和目标。

为了评价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效与可持续性,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导则。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四个方面,提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

一、城市规划1. 绿地规划:评价城市规划是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的布局和保护,是否有足够的绿地覆盖面积和多样性,是否注重绿地与水体的结合。

2. 水资源规划:评价城市规划是否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和供应系统,是否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保护,是否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回收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高,包括用水量、用水质量等方面的考量。

2. 水资源保护:评价城市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考量。

3.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评价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是否科学,包括水资源调度、供水管网建设等方面的考量。

三、水环境保护1. 水体质量:评价城市水体的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水体污染物浓度、水生态指标等方面的考量。

2. 水体修复与保护:评价城市对水体修复和保护的措施是否有效,包括污水处理、湿地建设等方面的考量。

3. 水环境监测与管理:评价城市的水环境监测和管理是否完善,包括水质监测、排污许可证管理等方面的考量。

四、生态系统健康1. 生态系统保护:评价城市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物种保护等方面的考量。

2. 生态系统修复:评价城市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措施是否有效,包括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等方面的考量。

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否充分发挥,包括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方面的考量。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应包括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四个方面的考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导则,可以评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效与可持续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的意见-徐政发[2013]47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的意见-徐政发[2013]47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的意见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的意见(徐政发〔2013〕4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针对当前市区河道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河道环境面貌相差较大的实际,为配合实施徐州“水更清”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河道长效管理体制,实现市区河道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升城市水环境,保障市区防洪安全,促进城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现就市区主要河道管理明确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围绕徐州“水更清”行动计划,确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按照“综合治理、权责明确、分级负责、长效管理”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理顺市区河道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美丽徐州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水环境保障。

(二)目标任务:建立完善长效的市区河道管理体制、机制;依法管理保护河道及沿河水利工程;严禁河道排污、倒污等污染水体行为,全面实现河道水面及保护范围的清洁;严厉查处和打击河道违建、破坏绿化及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确保市区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二、理顺管理体制市区主要河道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市水务局为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的主管机关,市区河道管理处为隶属市水务局的市区河道管理机构,下设市区黄河管理所、奎河管理所,负责故黄河、奎河市区段的管理维护。

各区(单位)相应成立云管委河道管理所、新城区河道管理所、铜山区河道管理所、鼓楼区河道管理所、云龙区河道管理所、泉山区河道管理所、经济技术开发区河道管理所,负责辖区(单位)内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维护工作。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3]41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3]41号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正文:----------------------------------------------------------------------------------------------------------------------------------------------------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3〕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我市地处沂沭泗下游,为南北气候过渡带,降雨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作为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24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污染加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区域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时有发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和《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2〕27号),现就我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为目标,以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重点,突出需水管理和用水过程监控,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用水总量管理,严格用水效率考核,严格入河湖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快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为建设淮海经济区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支撑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分区分类指导,强化价格调控和公众参与;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19•【字号】徐政发[2012]46号•【施行日期】2012.03.19•【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徐政发〔2012〕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组长:张敬华市长副组长:邹徐文常务副市长段雄副市长李坚副市长李连玉副市长漆冠山副市长王昊副市长顾林岗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孔海燕副市长成员:曹东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局长方正华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建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儒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耀环市编委办主任田质林市发改委主任洪涛市经信委主任强国市教育局局长高山市科技局局长白新建市公安局副局长刘章华市监察局局长韩冬梅市财政局局长孟铁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钢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靖华市规划局局长张军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李云岘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前锋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冯正刚市水利局局长陈建领市农委主任单兴强市文广新局局长吴宪市卫生局局长董明灿市审计局局长徐善春市环保局局长赵军市统计局局长刘宏市物价局局长刘红梅市政府法制办主任李燕市旅游局局长居苏生徐州工商局局长郄凌武徐州质监局局长郭学习丰县代县长李晓雷沛县县长龚维芳睢宁县代县长王强邳州市市长赵立群新沂市市长刘广民铜山区代区长曹志贾汪区代区长王维峰鼓楼区区长陈静云龙区代区长蔡成缓泉山区区长余承琅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邱颖新城区管委会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生态市创建办,方正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下设四个工程推进组:一、环保工程推进组环保工程推进组设在市环保局,徐善春同志兼任组长。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8.03.13•【文号】水资源函〔2018〕36号•【施行日期】2018.03.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的通知水资源函〔2018〕36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城市人民政府:自2013年我部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城市完善机制,加大投入,按照批复的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41个试点城市按照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通过了我部或试点所在地有关人民政府组织的验收。

现将通过验收城市名单予以印发。

各有关城市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入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推进,让全民共享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附件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北京市密云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吉林省吉林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鹤岗市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无锡市、徐州市、苏州市、扬州市浙江省宁波市、湖州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江西省南昌市、新余市山东省济南市、临沂市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湖北省鄂州市、咸宁市湖南省长沙市、郴州市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海南省琼海市重庆市永川区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普洱市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张掖市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徐州市水环境质量提升措施

徐州市水环境质量提升措施

附件:徐州市水环境质量提升措施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区域重点河道水质,徐州市重点对奎河、京杭运河徐州段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作,具体措施有:一、促进奎河水质提升措施一是实施徐州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

主要开展奎河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奎河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和干河综合整治提升三项子工程。

计划投资40亿元,分步对奎河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共17个片区、汇水总面积47.31平方公里,2020年,投资5.8亿元,实施金山大沟、姚庄大沟2个片区建设,计划2021年完成。

实施奎河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计划投资13.97亿元,将目前16.5万吨/日的规模设施重建扩容至20万吨/日,出水水质提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准Ⅳ类。

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实施奎河市区段生态修复深化工程,计划投资13.2亿元,对河道开展清淤整治和沿线雨水口净化等工程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执法监管。

加强对奎河污水处理厂、龙亭污水处理厂、新城区污水处理厂、铜山新城污水处理厂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执法监管,确保全部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排放,探索污水处理厂出水增加尾水生态净化工程。

同时,加强徐州高新区企业监管,确保废水全部接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三是加大生态流量补给。

进一步优化奎河生态流量,尤其在当前清淤工程实施期间,适当增大生态流量,最大限度减少对奎河水质影响。

二、京杭运河蔺家坝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措施徐州市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系列专项会议部署,重点推进八方面治理保护工作。

一是铜山区拟投资2100万元,加快实施500吨/日规模的沿湖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及5公里配套管网建设,计划5月份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投运。

二是徐州市交通局在完成顺堤河作业区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配备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车1辆,油废水接收柜3套(1m³/套),船舶垃圾收集站1座,分类垃圾接收桶4套(3个/套、120L/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顺堤河和老桃源河港口码头停靠船舶污水、垃圾收集上岸处置工作,确保到港船舶污水、垃圾应收尽收,杜绝入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水务局
(3)
扩大水资源论证范围
开展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工业园区等水资源论证
200
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
100
开展其它水资源管理相关规划、修编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工业园区等水资源论证
100
法制办、水务局
10
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出台《徐州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徐州市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徐州市乡镇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行政执法体系,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200
建成实时监测系统,完善监测系统
200
水务局
(3)
地下水水量、水质监测系统
建设地下水监测专用孔,建成地下水水量、水质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建立地下水取水井动态管理数据库,按时发布监测报告;监控中心控制室实行24小时值班,设立中控室上报专用信息通道
600
建设地下水监测专用孔,建立重要地下水源地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200
水务局
(8)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工程
补充完善遥测站点、水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加强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实时监控
1500
补充完善遥测站点、建设水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
500
补充完善遥测站点、建设水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
500
补充完善遥测站点、建设水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
100
水务局、环保局
(2)
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监测系统
49个重点水功能区控制断面水量、水质实时监测,实现与智慧水网链接,及时发布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600
49个重点水功能区监测设备布设,与智慧水网链接建成实时监测系统
200
49个重点水功能区监测设备布设,与智慧水网链接建成实时监测系统,完善监测系统
200
完善大中型灌区渠首、渠尾布设水量、水质监测设备,控制灌区退水水质
200
完善大中型灌区渠首、渠尾布设水量、水质监测设备,控制灌区退水水质
100
水务局
(5)
尾水资源化利用与导流监测管理系统
尾水资源化利用与导流通道水质监测、调度运行
300
尾水资源化利用与导流监测管理系统建设
100
完善尾水资源化利用与导流监测管理系统
饮用水源地常态化管理
50
水务局
4
水功能区管理
200
100
50
50
水务局
(1)
严格河湖纳污总量控制
落实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管理制度,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提出各水功能区分年度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和重要监测断面水质目标
50
落实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管理制度,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提出各水功能区分年度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和重要监测断面水质目标
200
编制水资源管理其它相关规划
100
水务局
(2)
建立规划后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规划后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成立规划后评估领导小组,对规划实施进行及时评估。
150
建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建立规划后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
50
健全规划后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
50
健全规划后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
1000
建立河湖健康评估管理组织,构建河湖健康评价体系,制订河湖健康评价标准
200
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及时发布河湖健康评估公报,制订河湖不健康应急管理措施
400
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及时发布河湖健康评估公报,制订河湖不健康应急管理措施
400
水务局
(3)
河湖库常态化管理
加强水域、岸线管理,推进骆马湖等退田退圩退渔还湖;建立水域、岸线巡检和执法队伍,强化水土资源保护;建立河湖日常巡查制度和月报制度;建立水域、岸线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完善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水审批制度;构建河湖预警绿色通道
150
节水管理
50
节水管理
50
节水管理
50
水务局
9
水资源管理规划体系
650
50
350
250
水务局
(1)
编制水资源管理相关规划
编制《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徐州市地下水涵养与修复规划》、《徐州市污水治理规划》、《徐州市水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
300
编制《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徐州市地下水涵养与修复规划》、《徐州市污水治理规划》、《徐州市水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100
水资源论证管理、取水许可管理、节水“三同时”管理、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计划用水管理、定额管理、“四个一”管理等
100
水务局
3
饮用水源地常态化管理
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订饮用水源地保护常态化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巡检和执法队伍
150
饮用水源地常态化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50饮用水源地常态化管理50
50
水务局
(2)
水功能区常态化管理
建立水功能区巡检和执法队伍,定期巡查重点水功能区情况;完善水功能区监测预警机制;每月对所有监测区域进行监测情况汇总和评价,及时上报,同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150
水功能区常态化管理
50
水功能区常态化管理
50
水功能区常态化管理
50
水务局
5
河湖蓝线管理
1300
300
500
50
成立徐州市小型水库管理中心;建立骨干河湖库管理三级"河(湖、库)长制",建立水功能区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
50
完善骨干河湖库管理三级"河(湖、库)长制"及水功能区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
50
水务局、环保局
(2)
开展河湖健康评估
建立河湖健康评估管理组织,构建河湖健康评价体系,制订河湖健康评价标准,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及时发布河湖健康评估公报,制订河湖不健康应急管理措施
154544
59360
341784
60500
402284
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77549
119584
60951
258084
258084
五、节约用水
20000
70500
46500
137000
137000
六、水文化和水景观
7710
4660
50
12420
12420
合计
292189
525318
272606
1090113
100
完善尾水资源化利用与导流监测管理系统
100
水务局
(6)
重要河湖水质水量实时监测系统
建立完善市属范围内的骨干调水河道、重点湖库、主要省界控制断面水质水量监测系统
600
建立完善市属范围内的骨干调水河道、重点湖库、主要省界控制断面水质水量监测系统
200
建立完善市属范围内的骨干调水河道、重点湖库、主要省界控制断面水质水量监测系统
500
水务局
(1)
完善河湖库管理组织
成立徐州市区河道管理处及各县(市、区)骨干河道管理单位;成立徐州市湖泊管理处;成立徐州市小型水库管理中心;建立骨干河湖库管理三级“河(湖、库)长制”,建立水功能区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
150
成立徐州市区河道管理处及各县(市、区)骨干河道管理单位;成立徐州市湖泊管理处
《徐州市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方案》、《徐州市水利水务现代化规划》
《徐州市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方案》、《徐州市水利水务现代化规划》
1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工程
5000
1700
1700
1600
水务局
(1)
取水许可管理信息化系统
建立取水许可台账登记制度及电子档案;新增取用水建设项目计量设施全部接入系统;对重点取水单位取排水、计量设施运行及退水水质等情况进行监测
50
层层落实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按年度制定下达地下水压采计划,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眼深井和取水单位
50
层层落实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按年度制定下达地下水压采计划,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眼深井和取水单位
50
法制办、水务局
(2)
严格地下水管理
完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徐州市浅层地下水管理办法》;强化地下水井管理,规范取用地下水审批管理;加强超采区监管,编制《徐州市地下水涵养与修复规划》
150
强化地下水井管理,规范取用地下水审批管理;加强超采区监管
50
加强超采区监管,编制《徐州市地下水涵养与修复规划》
50
完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徐州市浅层地下水管理办法》;
50
水务局
(3)
地下水常态化管理
组建巡查队伍,开展地下水专项检查和保护行动;完善地下水监测预警机制;按时总结地下水监测情况,及时上报并同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加强地下水保护宣传引导
200
建立完善市属范围内的骨干调水河道、重点湖库、主要省界控制断面水质水量监测系统
200
水务局
(7)
规模以上取水户水质水量监测系统
建立规模以上取水户用水计量、退水水质监测系统
600
规模以上取水户水质水量监测系统工程建设
200
规模以上取水户水质水量监测系统工程建设
200
规模以上取水户水质水量监测系统工程建设
附表1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投资匡算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试点期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